1. 有哪些針對大學生的詐騙套路
針對大學生,出現了以下幾種不良校園貸的詐騙套路:
1、培訓貸:
(1)求職時遇到薪酬優厚的公司,簽訂就業協議時,還需交一筆高額的培訓費用;
(2)學生無力繳納,公司人員表示可先在公司或第三方貸款;
(3)學生辦理貸款後,公司承諾的高薪沒拿到,還因辦理「培訓貸」欠下貸款。
2、回租貸:
(1)學生把手機租賃給貸款平台,綁定指定的蘋果ID;
(2)平台評估手機價款,期間平台要求學生填寫身份證、銀行卡、緊急聯系人等信息;
(3)發放「砍頭款」,學生獲得的貸款中已扣除相應「服務費」、評估費;
(4)因手機仍由本人使用,平台以手機「回租」方式,與學生約定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購價格(還款金額),如沒按時還款,就通過 讀取手機通訊錄、手機定位等威脅借款人。
3、裸條貸:
(1)借款人(多為女大學生)通過網路借款平台並設定高額利息;
(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作為擔保;
(3)當借款人不能如期還款時,貸款人以公開其裸照和與其父母聯系的手段逼迫還款。
4、美容貸:
(1)主要瞄準愛美卻缺錢的學生群體;
(2)當學生無力支付手術費時,咨詢師推薦信用貸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以「不收任何手續費和利息」慫恿學生貸款;
(3)由於美容機構和金融平台存在合作關系,且貸款發放過程比較隨意,其間暗藏金融風險。
5、刷單貸:
(1)不法分子稱網貸平台職工「刷單沖業績」,支付小額傭金作為報酬;
(2)誘導學生用身份信息申請網路貸款,將放款轉賬至指定賬號;
(3)騙子償還前幾期月供取得信任後,繼續誘導學生貸款;
(4)最後,騙子拿放款的錢跑路,未還款項需學生自己償還。
6、傳銷貸:
不法分子藉助校園貸款平台招募大學生作為校園代理,要求學生上交會費、發展下線以及進行逐級提成,具備傳銷的特點。
來源:人民日報、教育部官網等。
2. 網路詐騙都有哪些套路
1.刷單
2.此類詐騙受害人主要是在校大學生、公司職員和家庭婦女。
3.犯罪分子先通過建立各種兼職群發布刷單信息、步驟、工資來騙取受害人信任。
4.網路購物
5.打著低價促銷的幌子詐騙。
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靜甚至「愉快」的氣氛下進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範意識較差,較易上當受騙。
3. 針對大學生的詐騙案主要有哪些請分別介紹
一、網路貸款詐騙
識騙
當有人向你推銷貸款時,一定要小心。詐騙分子先讓你在虛假貸款網站或APP上填寫個人信息,再以信息填報錯誤、貸款額度被鎖定等理由,誘騙你繳納保證金或者解凍金。任何聲稱「無抵押、低利率」的網貸平台都有極大風險。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二、兼職刷單詐騙
識騙
詐騙分子往往以兼職刷單名義,先以小額返利為誘餌,誘騙你投入大量資金後,再把你拉黑。千萬不要輕信兼職刷單廣告,所有刷單都是詐騙,不要繳納任何保證金、押金。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三、冒充熟人詐騙
識騙
無論是誰,通過微信、QQ、簡訊讓你轉賬匯款時,一定要用電話、視頻等方式核實,切勿盲目轉賬。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四、虛假購物詐騙
識騙
在網路購物中發現商品價格遠低於市場價格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慎購買,不要將錢款直接轉給對方。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五、虛假徵信詐騙
識騙
凡是聲稱你有「校園貸」記錄需要注銷、否則會影響徵信的,都是詐騙,切勿轉賬匯款。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4. 大學生網路犯罪的主要類型
法律分析:1、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網上欺詐交易,網購在人們現在的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2、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盜竊等侵害他人財產的犯罪網路自身並不是無懈可擊的,他也存在著各種漏洞和缺陷。3、利用計算機網路建立淫穢網站,傳播淫穢信息,首先,網路上關於淫穢、色情的信息有很多,4、利用互聯網散布反動言論,危害國家安全網路信息量巨大,但是其中內容良莠不齊,5、製造網路病毒,造成社會恐慌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往往出於炫耀自己的目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5. 網路詐騙的類型有哪些
常見的網路詐騙包括:1、冒充公檢法詐騙;2、醫保、社保詐騙;3、解除分期付款詐騙;4、包裹藏、毒詐騙;5、金融交易詐騙;6、票務詐騙;7、虛構車禍詐騙;8、虛構綁架詐騙;9、虛構手術詐騙;10、電話欠費詐騙。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利用電信網路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6. 網路詐騙類型有哪些
1.虛構車禍詐騙;
2.包裹持有和葯物欺詐;
3.金融交易欺詐;
4.虛構手術詐騙;
5.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6.冒充公檢法詐騙;
7.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欺詐;
8.電話欠費詐騙。
9.機票欺詐;
10.虛構的綁架詐騙。
被以上十類網路詐騙。
[法律依據]
刑法第266條中的詐騙罪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7. 目前,高校中最高發的電信網路詐騙類型
題主是否想詢問「截止到2022年10月12日,高校中最高發的電信網路詐騙類型」?刷單返利。據公安部門反詐app顯示,截止到2022年10月12日,刷單返利詐騙案件累計詐騙大學生3萬名,成為高校中最高發的案件,是電信網路詐騙案件。還有: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路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等詐騙案件也是高發案件。
8. 大學生被騙的100種方式
一、網上兼職刷單類詐騙
作案手段:嫌疑人通過簡訊、QQ群或微信發布兼職做任務刷單信息(其實就是在網上買東西不實際發貨),允諾做任務刷單後返還本金並給予傭金。當受害人做第一單任務後嫌疑人返還本金並給予小額傭金,當受害人繼續付款刷單時,嫌疑人就增加刷單購物數量和金額,並且既不退本金也不付傭金。當受害人要求退還本金時,嫌疑人系統故障、超時、任務未完成、卡凍結等理由讓受害人繼續付款刷單,等受害人發現情況不對可能被騙時,嫌疑人就將受害人拉黑。現發現嫌疑人利用受害人被騙後急於追回錢款的心理,在網上設置「支付寶服務平台窗口」之類的假網站、QQ號、假客服電話,對受害人進行二次詐騙。當受害人向虛假的「支付寶服務平台窗口」投訴時,詐騙嫌疑人稱已凍結了賬戶,並提供凍結資金截圖。當其向受害人轉賬退款時,就稱受害人信用額度低,退款不成功。然後指示受害人在支付寶上開通貸款來提高信用額度,並讓受害人將從支付寶內借來的錢轉到其指定的賬戶進行驗資,從而使受害人再次受騙。
二、冒充網購客服詐騙
作案手段:
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網上購物信息後,冒充淘寶客服以支付不成功、有質量問題需退款等理由打電話給受害人,讓受害人按其指示操作支付寶賬戶(大部分受害人不了解支付寶的借貸功能,支付寶根據受害人的芝麻信用度可以信用貸款),其實受害人按嫌疑人指示操作的是支付寶貸款,使受害人誤認為已收到退款(實際上是支付寶貸款),然後嫌疑人以錢多轉給受害人為由讓受害人退款,給受害人發來二維碼,讓其掃描,最終受害人支付寶里自己的錢和從支付寶平台里借來的錢都被騙走。
三、「網路游戲」網上買賣游戲裝備詐騙
作案手段:1、針對買家詐騙。嫌疑人以賣游戲裝備為名讓受害人付款,受害人付款後則賣家立即消失。
2、針對賣家詐騙。受害人在網上賣游戲裝備時,嫌疑人冒充平台客服,以需交納保證金或裝備已賣但賬戶凍結讓賣家交錢解凍為由實施詐騙。
四、機票改簽詐騙案件
作案手段: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機票信息,冒充航空公司名義發送簡訊給受害人,稱其所訂的航班因機械故障問題不能按時起飛,請及時聯系客服400****。受害人撥打該客服號碼後嫌疑人稱要給予誤機費補償,讓受害人在支付寶上根據其指示操作。
五、針對學生家長收取「培訓費」的詐騙
作案手段:嫌疑人通過手機簡訊發送給某個學生的家長,一般都是以冒充學生的名義發送,發送的內容多數為「手機壞了,現在在上課,借了同學手機,然後需要參加一個培訓班需要多少多少費用等」,一般學生家長收到這類信息都不會核實,於是就一步一步中了騙子的陷阱。
9. 針對大學生的常見詐騙手段有哪些
1、假冒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往往較大。
例如「王先生接到某「快遞」電話稱在其包裹內發現違禁物品,隨後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機關人員借口其涉嫌毒品交易需要配合為由,騙取一萬余元。對此,警方提醒,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2、冒充領導、熟人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賬號密碼,並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系,從而騙取受害人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
對此,警方提醒,凡親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後再做決定。
3、冒充購物網站、銀行、電信等工作人員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偽基站、改號軟體等技術向受害者發送經過偽裝後的簡訊,讓受害者誤以為賬戶、商品出現了問題,隨後以工作人員的身份打入電話,以「核實求證」等理由騙取驗證碼,盜刷錢財。
對此,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為了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詐騙,他們常催促受害者完成交易。面對不正常的余額變動要冷靜謹慎,不輕易告知他人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4、貸款理財詐騙
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可以無抵押貸款,只要付出一定的手續費,就能輕易地獲得一筆貸款,或者是向受害者提供某種具有極高收益率的理財項目,投資者將會獲得高額投資回報,投資初期,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繼續追加投資後,將會血本無歸。
例如:家住重慶的李先生最近急於用錢,於是聽信了所謂的「信貸專員」發布的無需徵信就能貸款的推廣,於是添加對方為好友,向對方咨詢貸款相關事宜。
該「專員」稱,只需要繳納辦卡費和激活費共2000餘元即可拿到貸款,等繳納了費用後再去詢問時,該「專員」已將李先生拉黑。警方提醒,特別要警惕各類標榜「無抵押、無徵信」的貸款項目和「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謹防被騙。
5、「匯錢救急」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網聊、電話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員信息後,首先通過反復騷擾或其他手段騙使受害人手機關機,利用受害人手機關機期間,以醫生或警察名義向受害人家屬打電話,謊稱受害人生病或車禍住院正在搶救,甚至謊稱遭到綁架,要求匯錢到指定賬戶救急以實施詐騙。
10. 電信網路詐騙的受害者中年輕人更多,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有哪些
電信網路詐騙的受害者中年輕人居多,因為年輕人的思想是比較簡單的,特別容易相信騙子。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是比較多的,比如說冒充客服,說客戶購買的產品搞丟了,要進行賠償。在一系列操作之後,年輕人就會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被掏空了,或者被上了貸款。
現在很多詐騙犯罪分子都把目光瞄向了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剛經歷過高考的高三生,這些人的時間是比較多的,頭腦也比較沖動,特別容易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