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傳輸介質引起的網路故障
傳輸介質引起的網路故障
區域網的維護工作特別是故障的預防和及時排除是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現在我談一談維護工作中傳輸介質引起的網路故障,希望對你有幫助!
(1)雙絞線線序不正確的故障
因工作需要,臨時用一16口集線器通過與交換機的連接,將十餘台計算機連接入網。接入後發現,新接入的計算機間可以互聯互訪,但卻不能與原來網路中的計算機互聯互訪。說明問題出在集線器與交換機的連接上,查閱有關資料得知,該集線器與交換機連接時所用雙絞線的線序與常用連接網卡與集線器的雙絞線線序不同,用連接網卡與集線器的雙絞線連接交換機與集線器線序不能連通。
雙絞線是區域網常用的傳輸介質,由具有保護層的4對8根銅導線組成,為降低信號的干擾程序,每線對按一定纏繞密度互相絞繞在一起,雙絞線使用RJ-45接頭實現網路設備的連接。
按標准,製作雙絞線時8根線的排列順序有A、B兩種,常用為B順序,排列順序為: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另一種為A順序,排列順序為: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A、B順序使用規則如下。
用於網卡與交換機(或HUB)相連時,雙絞線兩端均為B順序,即B—B。
如果連接兩台電腦,雙絞線一端為B順序,另一端必須為A順序,即A—B。
如果兩台交換機(或HUB)相連,對於沒有標明級聯埠的交換機(或HUB)則一端為A順序另一端為B順序。對於那些標明級聯埠的台交換機(或HUB),因有些產品在埠內已做調整,在級聯時只需按B—B順序連接。
要確定用何種線序的雙絞線進行級聯,可通過以下方式。
查看說明書。交換機或HUB在級聯方式會在附帶的說明書中說明。
查看埠,如果交換機或HUB在級聯時選用B—B順序時,大多會提供一到兩個專用埠,並在埠處標有說明。如在埠處標有“UPLINK”、“MDI”或“OUT TO Hub”等字樣。
實測。可先做兩條線序不同的雙絞線,一條為A—B,另一條為B—B。先用一條連接兩台交換機(或HUB),觀察埠指示燈的顯示情況,如果顯示正常則表示連接正確,否則需換另一條雙絞線進行測試。
(2)雙絞線接觸不良故障
網路系統中有一台計算機,運行本機的程序十分正常,一旦數據傳輸量大時就死機。Ping 本機及其他機器的IP地址都能Ping 通,在“網上鄰居”上,該機能看到別的`計算機,別的計算機也能看到該機,由此判斷,網路沒有問題。開始懷疑是由於病毒破壞或集成管理軟體的原因,對該機進行殺毒,重新安裝系統,但都沒有作用。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更換了網線,問題卻解決了。事後對該網線進行測試,發現該網線接觸不良,當數據傳輸量少時,可以運行,數據傳輸量增大時,因網線接觸不良,就會出現數據堵塞,從而造成了死機。因此當軟體和硬體都找不出問題時,就應該檢查網線是否有問題。當使用了劣質雙絞線時,其數據傳輸速率達不到網路數據傳輸要求,會發生運行速度慢或因數據堵塞容易死機的故障。
(3)近端串擾
當用5類雙絞線做網線時,應確保線對始終不分開。按標准,當將雙絞線固定到連接器(水晶頭)上時,用戶繞開線對的長度不應超過13mm。如果安裝在連接器上的線對中兩根線松開長度過長,那麼將導致額外的串擾,在線路上將產生錯誤的信息,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
傳輸介質就是在通信過程中傳輸信息的載體,如光纖、同軸電纜、自由空間等
通信三要素:發射信號(信號源)、傳輸(介質)、接收(接收機),從這些方面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比如說上網業務中傳輸介質,用光纖傳輸明顯質量比一般電纜傳輸就快;同條件下有線比無線快等這些都是由於介質損耗、容量引起的
C. 常用的傳輸介質有哪幾種
1.雙絞線
1.1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
雙絞線是綜合布線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種傳輸介質.雙絞線最外層由絕緣材料包裹,為了降低信號干擾,內部每兩根絕緣銅導線相互纏繞,名符其實.雙絞線又可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兩大類.
非屏蔽雙絞線只有線纜外皮作為屏蔽層,而屏蔽式雙絞線則具有一個金屬甲套(sheath),對電磁干擾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目前廣泛使用的是非屏蔽雙絞線,因為價格便宜,容易安裝,性價比較高.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圖中的五類屏蔽雙絞線多了根導線,這是一條金屬銅導線,是接地用的,可以加強雙絞線的數據傳輸和抗干擾能力.
1.2非屏蔽雙絞線的標准
雙絞線既可用於傳輸模擬信號,又可用於傳輸數字信號.美國的電氣工業協會/電信工業協會(EIA/TIA)制定標准來評估非屏蔽雙絞線,分為多個等級,每個等級的傳輸速率和應用環境不同,標准如下:
第一類線:主要用於傳輸語音(一類標准主要用於八十年代初之前的電話線纜),不用於數據傳輸.其數據傳輸速率可達4Mbps.
第二類線:傳輸頻率為1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4Mbps的數據傳輸,常見於使用4Mbps規范令牌傳遞協議的舊的令牌網.
第三類線: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標准中指定的電纜.該電纜的傳輸頻率為16MHz,用於語音傳輸及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10base-T.
第四類線:該類電纜的傳輸頻率為20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16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基於令牌的區域網和10base-T/100base-T.
第五類線:該類電纜增加了繞線密度,外套一種高質量的絕緣材料,傳輸頻率為100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為100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100base-T和10base-T網路,這就是我們最常用的雙絞線.
超五類線:超5類具有衰減小,串擾少,並且具有更高的衰減與串擾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時延誤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類線主要用於千兆位乙太網(1000Mbps).
六類線:該類電纜的傳輸頻率為1MHz~250MHz,六類布線系統在200MHz時綜合衰減串擾比(PS-ACR)應該有較大的餘量,它提供2倍於超五類的帶寬,最大速度可達到1 000 Mbps,能滿足千兆位乙太網需求.
另外,由歐州提出的標准七類線,為ISO7類/F級標准中最新的一種雙絞線,它主要為了適應萬兆位乙太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但它不再是一種非屏蔽雙絞線了,而是一種屏蔽雙絞線,所以它的傳輸頻率至少可達500 MHz,是六類線和超六類線的2倍以上,傳輸速率可達10 Gbps.
D. 常見的網路傳輸介質有哪幾種
網路傳輸介質是網路中傳輸數據、連接各網路站點的實體。網路信息還可以利用無線電系統、微波無線系統和紅外技術等傳輸。目前常見的網路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 x0dx0a一、雙絞線電纜(TP):將一對以上的雙絞線封裝在一個絕緣外套中,為了降低信號的干擾程度,電纜中的每一對雙絞線一般是由兩根絕緣銅導線相互扭繞而成,也因此把它稱為雙絞線。雙絞線分為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x0dx0ax0dx0a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為3類,4類,5類和超5類四種:x0dx0a3類:傳輸速率支持10Mbps,外層保護膠皮較薄,皮上注有「cat3」x0dx0a4類:網路中不常用x0dx0a5類(超5類):傳輸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層保護膠皮較厚,皮上注有「cat5」x0dx0a超5類雙絞線在傳送信號時比普通5類雙絞線的衰減更小,抗干擾能力更強,在100M網路中,受干擾程度只有普通5類線的1/4,目前較少應用。x0dx0ax0dx0aSTP分為3類和5類兩種,STP的內部與UTP相同,外包鋁箔,抗干擾能力強、傳輸速率高但價格昂貴。x0dx0ax0dx0a雙絞線一般用於星型網的布線連接,兩端安裝有RJ-45頭(水晶頭),連接網卡與集線器,最大網線長度為100米,如果要加大網路的范圍,在兩段雙絞線之間可安裝中繼器,最多可安裝4個中繼器,如安裝4個中繼器連5個網段,最大傳輸范圍可達500米。x0dx0ax0dx0a二、同軸電纜:由一根空心的外圓柱導體和一根位於中心軸線的內導線組成,內導線和圓柱導體及外界之間用絕緣材料隔開。按直徑的不同,可分為粗纜和細纜兩種:x0dx0a粗纜:傳輸距離長,性能好但成本高、網路安裝、維護困難,一般用於大型區域網的干線,連接時兩端需終接器。x0dx0a (1)粗纜與外部收發器相連。x0dx0a (2)收發器與網卡之間用AUI電纜相連。x0dx0a (3)網卡必須有AUI介面(15針D型介面):每段500米,100個用戶,4個中繼器可達2500米,收發器之間最小2.5米,收發器電纜最大50米。x0dx0a細纜:與BNC網卡相連,兩端裝50歐的終端電阻。用T型頭,T型頭之間最小0.5米。細纜網路每段干線長度最大為185米,每段干線最多接入30個用戶。如採用4個中繼器連接5個網段,網路最大距離可達925米。x0dx0a細纜安裝較容易,造價較低,但日常維護不方便,一旦一個用戶出故障,便會影響其他用戶的正常工作。x0dx0ax0dx0a根據傳輸頻帶的不同,可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兩種類型:x0dx0a基帶:數字信號,信號占整個信道,同一時間內能傳送一種信號。x0dx0a寬頻:可傳送不同頻率的信號。x0dx0ax0dx0a三、光纖:是由一組光導纖維組成的用來傳播光束的、細小而柔韌的傳輸介質。應用光學原理,由光發送機產生光束,將電信號變為光信號,再把光信號導入光纖,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機接收光纖上傳來的光信號,並把它變為電信號,經解碼後再處理。與其它傳輸介質比較,光纖的電磁絕緣性能好、信號衰小、頻帶寬、傳輸速度快、傳輸距離大。主要用於要求傳輸距離較長、布線條件特殊的主幹網連接。x0dx0ax0dx0a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x0dx0a單模光纖:由激光作光源,僅有一條光通路,傳輸距離長,2千米以上。x0dx0a多模光纖:由二極體發光,低速短距離,2千米以內。
E. 傳輸介質的哪些特性會影響網路數據通信質量
我只記得介質的材料,橫截面積,半徑這些會對數據通信質量有影響。具體的你可以查下光纖通信等類似的書籍。上面介紹的有各種傳輸介質對通信質量的影響。通信傳輸介質有很多,你說的不是很明確
F. 網路中常用的有線傳輸介質有哪些,無線傳
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
網路傳輸介質是網路中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它對網路的數據通信具有一定的影響。常用的傳輸介質分為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兩大類;不同的傳輸介質,其特性也各不相同。
網路傳輸介質是指在網路中傳輸信息的載體,常用的傳輸介質分為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兩大類。
有線傳輸介質是指在兩個通信設備之間實現的物理連接部分,它能將信號從一方傳輸到另一方,有線傳輸介質主要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雙絞線和同軸電纜傳輸電信號,光纖傳輸光信號。
無線傳輸介質指我們周圍的自由空間。我們利用無線電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可以實現多種無線通信。在自由空間傳輸的電磁波根據頻譜可將其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激光等,信息被載入在電磁波上進行傳輸。
G. 網路傳輸介質有哪幾種啊
雙絞線(Twisted-Pair)
雙絞線是現在最普通的傳輸介質,它由兩條相互絕緣的銅線組成,典型直徑為1毫米。兩根線絞接在一起是為了防止其電磁感應在鄰近線對中產生干擾信號。現行雙絞線電纜中一般包含4個雙絞線對,具體為橙1/橙2、藍4/藍5、綠6/綠3、棕3/棕白7。計算機網路使用1-2、3-6兩組線對分別來發送和接收數據。雙絞線接頭為具有國際標準的RJ-45插頭和插座。雙絞線分為屏蔽(shielded)雙絞線STP和非屏蔽(Unshielded)雙絞線UTP,非屏蔽雙絞線有線纜外皮作為屏蔽層,適用於網路流量不大的場合中。屏蔽式雙絞線具有一個金屬甲套(sheath),對電磁干擾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適用於網路流量較大的高速網路協議應用。雙絞線根據性能又可分為5類、6類和7類,現在常用的為5類非屏蔽雙絞線,其頻率帶寬為100MHz,能夠可靠地運行4MB、ICME和16MB的網路系統。當運行100MB乙太網時,可使用屏蔽雙絞線以提高網路在高速傳輸時的抗干擾特性。6類、7類雙絞線分別可工作於200MHz和600MHz的頻率帶寬之上,且採用特殊設計的RJ45插頭(座)。值得注意的是,頻率帶寬(MHz)與線纜所傳輸的數據的傳輸速率(Mbps)是有區別的——Mbps衡量的是單位時間內線路傳輸的二進制位的數量,MHz衡量的則是單位時間內線路中電信號的振盪次數。雙絞線最多應用於基於CMS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sion Detection,載波感應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技術,即10BASE-T(10Mbps)和100BASE-T(100Mbps)的乙太網(Ethernet)中,具體規定有:
● 一段雙絞線的最大長度為100米,只能連接一台計算機。
● 雙絞線的每端需要一個RJ45插件(頭或座)。
● 各段雙絞線通過集線器(Hub的10BASE-T重發器)互連,利用雙絞線最多可以連接64個站點到重發器(Repeater)。
● 10BASE-T重發器可以利用收發器電纜連到乙太網同軸電纜上。
同軸電纜(Coaxial)
廣泛使用的同軸電纜有兩種:一種為50Ω(指沿電纜導體各點的電磁電壓對電流之比) 同軸電纜,用於數字信號的傳輸,即基帶同軸電纜;另一種為75Ω同軸電纜,用於寬頻模擬信號的傳輸,即寬頻同軸電纜。同軸電纜以單根銅導線為內芯,外裹一層絕緣材料,外覆密集網狀導體,最外面是一層保護性塑料。金屬屏蔽層能將磁場反射回中心導體,同時也使中心導體免受外界干擾,故同軸電纜比雙絞線具有更高的帶寬和更好的雜訊抑制特性。
現行乙太網同軸電纜的接法有兩種——直徑為0.4厘米的RG-11粗纜採用鑿孔接頭接法,直徑為0.2厘米的RG-58細纜採用T型頭接法。粗纜要符合10BASE5介質標准,使用時需要一個外接收發器和收發器電纜,單根最大標准長度為500米,可靠性強,最多可接100台計算機,兩台計算機的最小間距為2.5m。細纜按10BASE2介質標準直接連到網卡的T型頭連接器(即BNC連接器)上,單段最大長度為185米,最多可接30個工作站,最小站間距為0.5米。
光導纖維(Fiber Optic)
光導纖維是軟而細的、利用內部全反射原理來傳導光束的傳輸介質,有單模和多模之分。單模(模即Mode,入射角)光纖多用於通信業。多模光纖多用於網路布線系統。
光纖為圓柱狀,由3個同心部分組成——纖芯、包層和護套,每一路光纖包括兩根,一根接收,一根發送。用光纖作為網路介質的LAN技術主要是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iber-optic Data Distributed Interface,FDDI)。與同軸電纜比較,光纖可提供極寬的頻帶且功率損耗小、傳輸距離長(2公里以上)、傳輸率高(可達數千Mbps)、抗干擾性強(不會受到電子監聽),是構建安全性網路的理想選擇。
微波傳輸和衛星傳輸
這兩種傳輸方式均以空氣為傳輸介質,以電磁波為傳輸載體,聯網方式較為靈活。
H. 網路傳輸介質分類有哪兩種
網路傳輸介質分類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兩大類。
無線傳輸介質是指周圍的自由空間,利用無線電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可以實現多種無線通信。
有線傳輸介質是指在兩個通信設備之間實現的物理連接部分,它能將信號從一方傳輸到另一方,有線傳輸介質主要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雙絞線和同軸電纜傳輸電信號,光纖傳輸光信號。
(8)哪些傳輸介質無法傳遞網路數據擴展閱讀:
特性
1、物理特性。說明傳播介質的特徵。
2、連通性。採用點到點連接還是多點連接。
3、傳輸特性。包括信號形式、調制技術、傳輸速度及頻帶寬度等內容。
4、相對價格。以元件、安裝和維護的價格為基礎。
5、抗干擾性。防止雜訊、電磁干擾對數據傳輸影響的能力。
6、地域范圍。網上各點間的最大距離。
I. 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傳輸介質有哪幾種分別用於何種網路環境中
傳輸介質
網路傳輸介質是指在網路中傳輸信息的載體,常用的傳輸介質分為有線傳輸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等)和無線傳輸介質(無線電波、微波和紅外線等)兩大類。不同的傳輸介質,其特性也各不相同,它們不同的特性對網路中數據通信質量和通信速度有較大影響。
【1】有線傳輸介質
1、雙絞線常用點到點連接,也可用於多點連接。
可以用於傳輸模擬或數字信號,與其他傳輸介質相比,雙絞線在傳輸距離,信道寬度和數據傳輸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價格較為低廉。常作短程傳輸介質。
2、同軸電纜可用於點到點連接或多點連接。
同軸電纜有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兩種基本類型。基帶同軸電纜用來傳輸數字信號,寬頻同軸電纜可以傳輸模擬或數字信號。用於500米以上的設備間傳輸。
3、光纖傳輸光信號
光信號中攜帶用戶數據。光纖具有光信號衰減小、帶寬高和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用於500米以上的設備間傳輸
。
【2】常用的無線介質
無線電波和微波
無線傳輸不需鋪設網路傳輸線,而且網路終端移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