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校園網址是www.xbmu.e.cn。客戶端是用來給你登錄,然後才能連接互聯網,客戶端登錄就是你的學號,P要大寫。要是密碼沒改的話是6個1。要是在機房客戶端是你校園卡的卡號,(卡號前多加0)。密碼沒改還是6個1
② 寄信到蘭州的榆中縣西北民族大學地址和郵編!
西北民族大學榆中縣校區的具體地址是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郵政編碼為730124。依據西北民族大學招生信息網2020年6月4日公布的招生章程顯示,該學校當前有兩個校區,分別為西北新村校區和榆中校區。
其中西北新村校區地址為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西北新村1號,郵政編碼是730030,榆中校區的具體聯系地址以及郵政編碼已在上文提及。該學校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簡稱國家民委),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民委與教育部、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學校。
(2)西北民院大學網路管理部在哪裡擴展閱讀:
西北民族大學部分部門聯系方式:
1、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西北新村1號,郵編730030,聯系電話0931-2938196。
2、經濟學院:甘肅省蘭州市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校區)致善樓,郵編:730124。
3、管理學院:甘肅省蘭州市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校區),郵編:730124,聯系電話0931-4512126。
4、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西北民族大學,郵編:730124。
5、電氣工程學院:地址: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西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郵編730124,聯系電話:0931-4512900。
③ 西北民族大學的宿舍電腦問題
好吧,學姐告訴你。外院的話就是在新校區了;跟我一樣,在四院部上課,不過我是歷院的。是女孩吧?帶電腦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但要注意保管,不用的時候最好放在櫃子里鎖起來。
校園21元一個月,在網路管理科,校園卡付費。你去開通網路管理科會送你一根網線。校園網速度比較慢,除非你玩大型網路游戲,但對於學習、登QQ、等校內、收發郵件來說,一般來說足夠了;下東西的話就有點慢;還有,校園信息和學生信息查詢只能用校園網。
還有一種是電信網,具有強大的覆蓋能力,一個月好像是150(?),可以和宿舍的同學一起出錢。速度相當快,跟校園網比起來,太快了……呃~~
學校沒有網吧(甚至沒有餐館,只有食堂……),但周圍網吧(餐館也挺多)很多,價格是1.5元一個小時,病毒比較少,速度相對快;可以辦卡,比如颶風,辦卡後價格相對便宜。不過天天為了上網跑出校園是很令人糾結的一件事情,新校區比較大,你的宿舍大約是在5棟吧?走到最近的颶風也要大約15分鍾。
學校里有機房,價格是1元一小時,校園卡付費。但是!病毒超多!速度超慢!動不動就死機!討厭死了,我大一上學期受夠了機房。
學校有動功能閱覽室,但是,但是,不實用啊……你可以借書看就是了。一定要多看書,不要浪費時間。
異地戀嗎?嗯嗯……看來你很在意這段感情。感情的事就讓順其自然吧,不要因為感情問題影響學習、影響休息、影響心情、影響舍友。大學的空閑時間很多,突然松下來,你可能會感到寂寞,是正常的,這時候你一定要堅持住,搞好基本的功課,閑的時候跟朋友同學逛逛街、看看電影,班級活動最好都參加。社團活動最好參加,一個就夠,要考慮清楚。還有不要因為感情放縱自己,對感情存一份冷靜。等你到大學來,你會看到、聽到各種各樣你在高中時無法想像的戀愛景象,可笑的、可悲的……人說距離產生美,希望你把握好這個度,戀情學習生活友情四不誤。
就說這些,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④ 西北民族大學在哪裡
一、西北民族大學在哪裡
西北民族大學地址在甘肅省蘭州市西北新村1號,該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學校,隸屬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二、西北民族大學介紹
【校情總覽】學校地處蘭州市,建有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776畝,其中西北新村校區359畝,榆中校區1417畝;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圖書資料400萬余冊(含電子圖書);博物館館藏文物2964件1.png;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4.7億元,固定資產總額36.4億元。2015年成為國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2016年7月,國家民委和甘肅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議,同年被列為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人才培養】學校紮根西北大地辦大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為國家戰略和少數民族、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始終堅持把為民族地區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幹得好」的專門人才作為使命自覺,已培養各類人才16萬餘人。學校目前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招生,現有56個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544人,其中本科生24258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795人。2007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教學機構】學校現設有28個教學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體育學院、文學院、藏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維吾爾語言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美術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學院、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預科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科研機構】學校設有3個獨立建制的科研機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民族信息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
【師資隊伍】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建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1914人,其中專任教師1263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人員265人,副高級職稱人員489人,具有博士學位333人,碩士學位717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456人。人才隊伍中現有「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1個,「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1個,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9人;國家民委「創新團隊支持計劃」3個,突出貢獻專家6人,領軍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0人,中青年英才培養計劃人選19人,教學名師1人,青年教學標兵2人;甘肅省教學團隊8個,基礎研究創新群體2個,領軍人才8人,優秀專家6人,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3人,跨世紀學科帶頭人5人,「555」創新工程人才人選6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選6人,教學名師1人,「園丁獎」8人,青年教師成才獎47人。
【學科專業】學校是一所優勢和特色比較鮮明的多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學科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71個本科專業,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資格和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博士研究生資格,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預科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國際教育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省級特色專業;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5門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現有2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其中,7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經濟、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計算機應用技術、社會學、應用數學、法學、民族傳統體育學;16個甘肅省重點學科:民族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畜牧學、獸醫學、工商管理、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宗教學、民俗學、格薩爾學。在甘肅省「雙一流」建設規劃中,民族學為一流學科建設優勢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民族信息技術和生物工程為一流學科建設特色學科。學校現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動物醫學生物工程創新團隊,2個國家民委創新團隊,2個甘肅省基礎研究創新群體。
【科學研究】學校注重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2001年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027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主持2項、子課題9項,「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9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7項,省部級項目692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175項。學校研發的《藏漢雙語信息處理系統》獲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藏文視窗平台、字處理軟體和藏文網站》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學校編輯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獻》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實現了我國珍貴歷史文獻的回歸與面世,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敦煌文獻整理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學校建有1個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發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2個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獻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3個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中亞與中國西北邊疆研究中心、西亞東非研究中心、喜馬拉雅區域研究中心;1個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3個甘肅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心、西北少數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問題研究中心;1個甘肅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西北民族民間音樂—花兒的傳承與開展;2個甘肅高校新型智庫:甘肅省宗教問題研究智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研究中心。學校是「甘肅省民族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牽頭主持單位; 「一帶一路安全問題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多民族文化凝聚與國家認同協同創新中心」「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核心協同單位。中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生物工程與技術實驗室、口腔醫學實驗室;1個甘肅省技術創新中心:甘肅省動物細胞技術創新中心;3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新型建材與建築節能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民族語言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甘肅省口腔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校環境友好復合材料及生物質利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等學校民族信息電子商務重點實驗室。
學校出版發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自然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藏文版、哲學社會科學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為CSSCI來源期刊,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學術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被評為首屆甘肅省十佳期刊、首屆全國民族地區學報名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為首屆全國民族地區自然科學版十佳學報、首屆中國高校民族類特色科技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藏文版)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全國民族地區民族文字版十佳學報。《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蒙古文版)被評為首屆全國民族地區民族文字版優秀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