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g包括哪些內容
對於5G整個產業鏈,我們可以簡單分為上中下游三個方面。
上游主要是基站升級(含基站射頻、基帶晶元)
中游網路建設(網路規劃設計公司、網路優化/維護公司)
下游產品應用及終端產品應用場景構成。(雲計算、車聯網、物聯網、VR/AR)
上中下游裡面又可以包括器件原材料、基站天線、小微基站、通信、網路設備、光纖光纜、光模塊、系統集成與服務商、運營商等各細分產業鏈。
一、5G架構體系
我們將5G架構體系劃分為基站系統、網路結構、應用場景和終端設備四個部分,每部分都對應各自不同的產業鏈環節。
終端設備:5G 的終端設備將不局限於手機和電腦,還將涵蓋家電、汽車、穿戴設備、工業設備等,其核心產業鏈環節為通信晶元、通信模塊、天線和射頻等部分。
基站系統:基站是提供無線覆蓋和信號收發的核心環節,包括基站主設備和室外天饋系統,其中基站主設備為BBU(基帶單元),室外天饋系統包括天線、RRU(遠端射頻單元)等。由於5G高網路容量和全頻譜接入需求,天線射頻模塊集成、大規模天線技術(Massive MIMO)、小微基站和室內分布是基站系統演進的主要方向。
網路架構:為適應不同應用場景,5G網路架構需要進行顛覆性的變革,其關鍵在於利用 SDN (軟體定義網路)/NFV(網路功能虛擬化)技術,形成包括基礎設施、管道能力、增值服務、數據信息等不同的能力集,實現網路功能虛擬化、資源集中化、服務自動化、管理操作雲平台化。5G 網路架構的產業鏈包括通信網路設備(SDN/NFV 解決方案)、光纖光纜、 光模塊、網路規劃運維等環節,其中最核心環節為通信網路設備及SDN/NFV 解決方案。
應用場景:5G 最革命性的意義在於與工業設施、醫療儀器、交通工具等的深度融合,有效滿足工業、醫療、交通等垂直行業的多樣化業務需求,形成智慧城市、遠程醫療、工業自動化、自動駕駛等垂直領域的典型應用,實現萬物互聯的願景。其產業鏈環節主要為系統集成與行業解決方案、大數據應用、物聯網平台解決方案、增值服務與行業應用等。
『貳』 一文搞懂業務架構、技術架構、數據架構、運維架構、物理架構理清不同視角的架構
業務架構、技術架構、數據架構、運維架構、物理架構的定義與核心關注點如下:
1. 業務架構 定義:業務架構致力於解決業務復雜性問題,通過理解業務需求來制定總體架構方案。 核心關注點:項目定義、高階需求、非功能性需求;通過問題域劃分與領域建模,制定符合業務場景的架構方案。
2. 技術架構 定義:技術架構聚焦於解決分布式系統中的問題,確保系統的可用性、性能和可維護性。 核心關注點:應用層次結構設計、應用規范、介面和數據交互協議;系統非功能性特徵,如高可用性、性能、擴展性、安全性等;通過分層模型和選擇合適的技術框架實現系統集成和擴展。
3. 數據架構 定義:數據架構專注於構建數據中台,統一數據定義、規范和資產。 核心關注點:構建有效易維護的數據資源;大數據處理平台,包括數據可視化、共享和許可權管理等服務。
4. 運維架構 定義:運維架構負責系統規劃、選型、部署和建立運維體系。 核心關注點:系統規劃、選型、部署策略;運維體系的建立,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5. 物理架構 定義:物理架構關注軟體組件如何在硬體上部署,包括基礎設施、網路拓撲、伺服器和存儲設備等。 核心關注點:硬體部署方案,如網路接入層、匯聚層的物理部署;基礎設施、網路拓撲、伺服器和存儲設備的選擇和配置。
這些架構視角共同構成了系統的全面視圖,從不同角度確保了系統的有效設計、實施和運維。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具體業務場景和技術需求進行綜合考慮和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