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聯網專業的物聯網技術和無線感測器技術哪個比較好
個人覺得物聯網技術要好於感測器技術。因為物聯網是基於RAID無線射頻技術的,主要分為: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這三個層次。像我們做的農業物聯網就包括
(1)感知系統:環境監測感測設備,包括環境感知類、土壤感知類、植物營養感知類等。
(2)傳輸系統:數據傳輸處理網路;
(3)應用系統:終端智能控制平台:
像托普物聯網主要能做這些系統:無線感測系統解決方案、溫室智能控制解決方案、智能節水灌溉解決方案、水產養殖管理解決方案、食品溯源系統解決方案、專家咨詢系統解決方案、視頻監控系統解決方案、氣象環境監測解決方案、花卉果蔬植保解決方案、水池水質監測解決方案、農產品安全監測解決方案、農業示範園區解決方案、終端控制解決方案、土壤墒情檢測解決方案、大田環境監測解決方案、畜禽舍環境監控解決方案。所以物聯網涉及的東西更多。
2. 請問有誰知道什麼是感測網
無線感測網路技術是典型的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軍民兩用戰略高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國防軍事、國家安全、環境科學、交通管理、災害預測、醫療衛生、製造業、城市信息化建設等領域。無線感測器網路(WSNs)是由許許多多功能相同或不同的無線感測器節點組成,每一個感測器節點由數據採集模塊(感測器、A/D轉換器)、數據處理和控制模塊(微處理器、存儲器)、
通信模塊(無線收發器)和供電模塊(電池、DC/AC能量轉換器)等組成。近期微電子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為感測器的微型化提供了可能,微處理技術的發展促
進了感測器的智能化,通過MEMS技術和射頻(RF)通信技術的融合促進了無線感測器及其網路的誕生。傳統的感測器正逐步實現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網
絡化,正經歷著一個從傳統感測器(Dumb Sensor)→智能感測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感測器(Embedded Web Sensor)的內涵不斷豐富的發展過程。
感測網[1]在民用方面,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生產、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環境監控等領域。國內從事感測網應用的大企業目前為數不多,小企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北京鼎天軟體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城市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已經承擔揚州電子政務和揚州應急指揮系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智能交通方面的工程,已經承擔上海市內、外環智能交通工程。嘉興中科無線感測網科技有限公司在數字航道、城市應急系統、機場監控等方面有較好的技術背景,相關項目工程正在進行中。沈陽東軟、北大青鳥、億陽信通等企業也在感測網應用方面有所涉足,目前主要在電子政務方面,正在向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系統進發。
3. 有沒有人知道國內有哪幾家公司是研究無線感測器網路方面的。還有待遇怎麼樣呢
編號 單位名稱
001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002 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所
003 重慶郵電大學
004 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005 杭州家和物聯技術有限公司
006 山東省計算中心
007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008 安徽大學
009 上海北京大學微電子研究院
010 清華大學
011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012 東南大學
013 中國科學院嘉興無線感測網工程中心
014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015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016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017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018 上海大學
019 西安西電捷通無線網路通信有限公司
020 蘇州博聯科技有限公司
021 西北工業大學
022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
023 北京郵電大學
024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025 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026 北京交通大學
027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NDSC)
028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029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030 北京天地互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031 江蘇省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32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
033 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
034 南京郵電大學
035 北京清遠華程科技有限公司
036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
037 中國海洋大學
038 野村綜研(上海)咨詢有限公司
039 江蘇省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040 西安優勢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041 廣州市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
042 上海城基中控技術有限公司
043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044 浙江大學
045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
046 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047 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048 國網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049 富士通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
050 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
051 上海華魏光纖感測技術有限公司
052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053 福建星網銳捷網路有限公司
054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055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056 北京時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057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058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059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
060 思科系統(中國)研發有限公司
061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062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063 山東中創軟體商用中間件股份有限公司
064 廣州國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65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
066 四川久遠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067 鄭州輕工業學院
068 大連理工大學
069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
070 杭州物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071 愛思開電訊投資(中國)有限公司
072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073 華南理工大學
074 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075 河南漢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076 金鵬電子信息機器有限公司
077 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
07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079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080 邁普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081 重慶大學
082 中興軟體技術(南昌)有限公司
083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084 蘇州華天亞迅科技有限公司
085 崑山雙橋感測器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086 晨訊科技集團希姆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087 成都倫力表具有限公司
088 威海北洋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89 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090 電子科技大學
北京威訊紫晶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智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
常州視覺龍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成都理工大學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艾默生過程管理
霍尼韋爾工業
西門子
邦納
ABB
4. 研究生"計算機應用""復雜網路""無線感測器""資料庫"那個方向好
這幾個沒有一個是自動化方向的啊。。。都是信息類的啊。。有前途的,資料庫,復雜網路可以去it公司,計算機應用說不好,這個算是全面的學科,無線感測器可以去做ic的公司,看項目經驗了。
5. 什麼是無線感測技術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將傳統感測器採用點對點傳輸、連接感測控制器而構成感測網路雛形,我們把它歸之為第一代感測器網路。隨著相關學科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感測器網路同時還具有了獲取多種信息信號的綜合處理能力,並通過與感測控制的相聯,組成了有信息綜合和處理能力的感測器網路,這是第二代感測器網路。而從上世紀末開始,現場匯流排技術開始應用於感測器網路,人們用其組建智能化感測器網路,大量多功能感測器被運用,並使用無線技術連接,無線感測器網路逐漸形成。
無線感測器網路是新一代的感測器網路,具有非常上世紀70年代,其發展和應用,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無線感測器網路可以看成是由數據獲取網路、數據頒布網路和控制管理中心三部分組成的。其主要組成部分是集成有感測器、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的節點,各節點通過協議自組成一個分布式網路,再將採集來的數據通過優化後經無線電波傳輸給信息處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