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首例「新型」詐騙,已有8人獲刑,如何識別這種圈套
近年來,網路詐騙犯罪持續高發,低作案成本、遠程非接觸性特點決定的超強隱蔽性,配合詐騙手段的更新迭代,讓網路詐騙花樣百出。
“網民應對‘殺豬盤’、‘賣茶女’、網路刷單、假冒客服等常見詐騙套路有一定的了解,避開詐騙陷阱。”郭旨龍建議,在互聯網虛擬世界中,網民要保護好個人隱私,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網路購物時盡量去信譽良好的公司所開設的網站或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網站,購物前可以通過工商局官網等查詢工商信息,一旦察覺被騙,應立即撥打110報警,並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同時,網路安全公司、公安機關及網路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網路詐騙犯罪的偵查與打擊力度。例如,網路詐騙涉及的網站平台也應主動承擔責任,加強個人信息識別系統,實時監控,最大程度保障用戶的安全。“殺毒軟體”的使用也至關重要,網民應定時查殺病毒,及時修復肆虐危害的漏洞,防止網路詐騙發生。
『貳』 我國今年的網路詐騙案件多嗎都有哪些案例
多,全國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件11.3萬起,抓獲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嫌疑人10.1萬名,“7.7”特大新型電信網路詐騙案
一、7.7”特大新型電信網路詐騙案2019年9月17日,群眾向警方報案,稱某某“建議”投資外匯交易平台。該平台可以賺錢而不會虧本,受害人在平台上投資了53萬,聲稱遇到合夥詐騙團伙,河陽縣公安局在接到警察的高度重視後,下令刑偵大隊牽頭組建特案組,組織骨幹力量全力破案。
2020年4月14日,工作人員決定開始收網逮捕。警察在西安,合陽和其他地區分為九組,並逮捕了全部九名涉嫌幫派欺詐的嫌疑人。
所以大家不要輕信網路上說帶你賺錢的人,凡是說帶你賺錢的人都是網路詐騙。
『叄』 詐騙多發的省是哪個省市
2015年5月底,浙江省金華駱某發現有人盜用他的銀行卡在口袋購物(微店)上進行購物,卡內1000元被消費一空。據悉,犯罪嫌疑人是通過簡訊群發方式傳播手機支付木馬,來竊取被中木馬用戶的個人信息,再通過攔截所得驗證碼以購買游戲點券的方式套現。
這樣的支付類病毒網路犯罪案件其實相當常見。昨日,騰訊公司與聯合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發布的《2015移動支付網路黑色產業鏈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手機病毒包新增1670.4萬,是2014年的10倍之多;新增支付類病毒超過32.6萬,全年被支付類病毒感染的用戶高達2505萬,平均每天都有81000多人遭遇手機支付病毒。
從地域分布上看,資金受損最嚴重的五大省份分別為廣東、山東、福建、河北、湖北,其中浙江省雖未入前五,但也位列前十;資金受損最嚴重的五大城市分別為北京、重慶、廣州、深圳和上海,南方成為受騙群體最多、受損資金最嚴重的地域。
2015年騰訊安全中心接到關於詐騙的舉報投訴下降46%以上,但騰訊研究院副秘書長、網路黑產研究專家毛晟斌認為這固然有民眾安全意識提高的因素在其中,但他們通過觀察發現,「犯罪分子的詐騙行為更加走向高精尖高度,比如他們會通過黑市場拿一些通訊錄,利用話題的方式去偽裝成類似像老闆,通過通訊錄和財務之間建立聯系,他們並不會馬上去實施詐騙行為。通過我們自身平台來看的話,很多犯罪分子可能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潛伏,遇到合適的機會,比如最近可能到年關的時候,很多公司有大的財產流水往來,這個時候,他們會進行大的詐騙。」
春節將至,針對這個網路詐騙的高峰口,騰訊移動支付與金融風險管理高級總監李鴻也提出了幾點建議:「安裝手機安全軟體,這個可以做到在你的手機不小心感染病毒的時候,這個安全軟體可以把病毒隔離或者殺掉;不要連接未知wifi、點擊不明鏈接或者掃描不明的二維碼;不要使用簡單相同的密碼;賬戶異常的時候不要因為沒有資金損失或者損失不大而掉以輕心而忽略,第一時間凍結賬戶,通過客服電話或者QQ聯系我們,再去聯系銀行該解卡解卡、該換密碼換密碼。」
下一頁相關新聞延伸閱讀>>>
兩份大數據告訴你 高知人群已成大額詐騙重災區
臨近春節,發年終獎、搶紅包、置辦年貨......手機上一點就全辦了,但節前通常也是網路違法犯罪的高發時段,也可能就是這么「一點」讓你錢財兩空。
相隔僅一天,騰訊連發兩份基於網路詐騙的大數據報告。錢江晚報記者整合這兩份大數據報告後發現,我們對「易受害人群」的很多固有認知其實是錯的。
別以為只有老人才會上當
你才是騙子最喜歡的「傻白甜」
通常我們總以為爺爺奶奶輩觸網少,較容易被騙子鑽空子。但根據騰訊綜合多個平台的大數據統計,結合公安部門反信息詐騙的實戰經驗發現,「智商低、經驗少才被騙」完全是對信息詐騙的認知誤區,「高知人群」已成為大額詐騙的重災區。
《2015反信息詐騙大數據報告》顯示,如果我們給典型受害者「畫像」,大概是這樣的:性別男;年齡40歲以上;事業單位職工或無業、退休人員;性格易輕信、嫌麻煩、好面子;較少上網,文化水平往往較高。根據數據分析,此類人群占受騙者總數的62%,而且他們多數被騙也不願聲張。尤其是在損失超過5萬元的詐騙案中,中老年男性比例達75%。
而典型作案者的「畫像」則呈現年輕化態勢:「90後」占犯罪人數的八成以上;他們大多操著一口不標準的南方普通話;常用400或17x開頭的電話號碼或假冒運營商客服電話;活躍時間在上午11點和下午4點,常出沒在法定假日、寒暑假和「雙11」、「雙12」;目的性明確,通常三五句話就會提出匯款要求。
40歲以下的人覺得可以鬆口氣了?還有支付陷阱等著你呢。根據騰訊方面的數據統計,2015年移動支付安全領域,七成以上被侵害的用戶為男性,且年齡集中在19~35歲。你才是騙子最喜歡的「傻白甜」。
你以為點一點有福利拿
免費WiFi坑深得爬都爬不出來
親朋好友聚餐,連接免費公共WiFi很常見。這個習慣性動作,分分鍾都可能把你銀行卡里的錢送到騙子的口袋裡。根據騰訊首度發布的《移動支付網路黑色產業鏈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每天大約有60萬人次連接了存在安全風險的WiFi。
不法分子通過搭建與公共WiFi相近名字的偽冒WiFi區域網,誘使智能手機用戶連接。用戶的傳輸數據可被黑客監視,黑客從數據包里盜取各類用戶登錄信息,例如網銀和支付賬號、密碼等,從而盜取用戶資金。
另外,不法分子還經常用惡意二維碼偽裝成活動福利,在公共場所引導用戶掃描。這些二維碼背後很可能是手機木馬。去年3月,李先生在某電商網站購物時,看中一家網店的液晶電視,價格比市面便宜近千元。李先生通過手機掃描店主的二維碼,進入一個支付界面,輸入銀行賬號和密碼後點擊支付,但發現支付失敗。店主說可能系統故障,讓他重試。李先生先後掃描七次,都失敗。後來發現自己銀行卡被扣17000餘元。
『肆』 美國網路詐騙日益增多,老年群體成受害重災區,上當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美國網路詐騙日益增多,老年群體成受害重災區!孤獨是上當的主因。
疫情影響下的美國,正在爆發一種新的騙局,這種騙局以婚戀為誘餌,讓很多人中招。美國市場監管機構(FTC)在2月14日情人節宣布,「2021年美國全國共報告了5.6萬起婚戀詐騙案,比2020年增長了70%」。
固然,西方社會不像中國那樣講究孝道,但同樣會對老人盡心盡力。盡管確實存在大量獨居老人,但並非社會拋棄了老人,相反,政府構築了盡可能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民間非政府組織積極行善,並調動社會力量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伍』 上海市公安局成立反詐聯盟,哪些人群容易被詐騙呢
上海市公安局成立了反詐騙聯盟,用來幫助人們遠離詐騙,並且對各種詐騙進行嚴厲的打擊。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利益。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會落入詐騙分子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被騙的傾家盪產,身無分文,很多人甚至為從背上了巨額的債務,痛不欲生。
在生活中,容易被詐騙的人群,首先是老年人。老年人由於對外界的的了解不深,對於常見的詐騙手段不了解,對於一些詐騙術語又深信不疑,所以就成為了詐騙分子盯上的重點人群;其次,學生和寶馬人群。學生和寶媽人群在生活中比較有空閑時間的人,這些人也是急於尋找一份兼職工作,來賺點生活費。但是詐騙分子也正是利用了學生和寶媽想賺錢的心理,誘導他們實施詐騙;最後,貪圖便宜的人群。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佔小便宜的心理,而犯罪分子也充分利用了人們愛佔小便宜的心理來進行詐騙活動。
在生活中,愛佔小便宜的人是非常多的,但是這些人往往也時詐騙分子容易盯上的人群,詐騙分子充分利用了這些人愛佔小便宜的心理,通過各種方法套取這些人的個人信息,然後再實施詐騙活動。
『陸』 90後成電信詐騙重災區,占受騙人群63.7%,我們該如何避免被騙
90後成電信詐騙重災區,占受騙人群63.7%,從這點上看我們應該避免被騙,不要隨便相信陌生人,不要跟陌生人轉賬,手機裡面安裝反詐app。
如果有時間可以積極得到網路上尋找相關的資料進行學習,這樣也是利人利己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