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寬頻連接在哪裡
錯誤678,是寬頻adsl撥號上網用戶常常遇到的故障提示,簡單地說就是網路不通了。寬頻adsl撥號上網使用pppoe協議連接,通過電話線傳輸數據,使用adsl專用modem實現數據的調制解調,錯誤提示678的含義是,遠程計算機無響應,意思是從計算機發出指令到網卡向外發送數據,包括電話線的傳輸,局端(電信局機房端)端子板的埠處理到返回數據到計算機的過程中數據傳輸出問題都會提示。
1、首先確認adsl
modem撥號正常,因為網卡自動獲取的IP沒有清除,所以再次撥號的時候網卡無法獲取
新的IP地址會提示678,操作方法是:關閉adsl
modem,進入控制面板的網路連接右擊本地連接選擇禁用,5秒鍾後右擊本地連接選擇啟用,然後打開adsl
modem撥號即可;
2、如果第一步無效,則在關閉adsl
modem的情況下,仍然禁用本地連接(網卡),重啟計算機,然後啟用本地連接(網卡)再打開adsl
modem即可解決;
3、如果上述步驟都無法解決,查看網卡燈是否亮,如果網卡燈不亮,參看派單知識庫:「網卡燈不亮或經常不亮」的解決方案
4、如果網卡燈正常1,2步無法解決則帶領用戶卸載網卡驅動,重裝網卡驅動,如果用戶xp系統按照:知識編號:9973,如何在WINXP下設置ADSL撥號連接
方法帶領用戶創建撥號連接,如果98系統建議用戶安裝Raspppoe軟體或者EHERNET300軟體連接即可。
5、如果上述操作無效,聯系你所在地區的網路提供商確認埠。
6.adsl
modem故障是主要原因。
7.可能是沒有對路由器進行設置,筆者是adsl最近就碰到這樣的情況,以為路由器壞了,買了個新的,結果還是老樣子,後來看說明書才知道不是把線插進去就好的,還要進行設置拿P-LINK來說先進入192.168.1.1,再設置向導,用戶名和密碼都填admin,點下一步,選擇上網方式,再填相關項目就可以了,注意以後就不用撥號了
8.如果多台電腦使用路由器上網,可嘗試將路由器拆除後連接Internt。若能順利上網,則說明路由器故障,應排除路由器故障或更換新的路由器。
9.如果是ADSL包年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電話欠費,請咨詢客戶服務中心。有部分地區中國電信或中國聯通用戶,在電話欠費的情況下,電話可以打通,但是卻無法上網,這時也有可能是電話欠費,因為現在部分地區的電信部門在用戶電話欠費情況下,不是停止電話的使用,而是停止網路的使用。
10.部分品牌Modem供電不足也容易造成錯誤678
11.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決您的問題,可以嘗試一下adsl
modem的reset按兩三下再上試試。
12.adsl
modem設備損壞也會造成錯誤678,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adsl
modem運轉正常,但是就是連接失敗,筆者就曾遇到此類問題,最終換了一個新的adsl
modem方解決問題。
13.貓線和分線器接觸不良也會造成錯誤678,接觸不良的時候打電話沒有問題,寬頻偶爾也能連上,但是容易掉線,或者報錯誤678,筆者最近為這個毛病苦惱,貓都換了一個,後來無意重新接了下貓線,居然好了,告訴大家,希望有幫助。
14.網卡接觸不良或損壞也有可能造成678錯誤,嘗試拔掉重插或者更換一個新的網卡,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以上不行,試試把寬頻連接刪掉,重新創建一個新的網路連接。
.檢查電腦寬頻線是否插好....
望採納!!!!!!!!!!!!!!!!
Ⅱ 為什麼我的筆記本電腦連不上無線網路,怎末才能開始搜索,點哪裡啊
進入無線路由設置。TPLINK
的一半都是192.168.1.1
或者192.168.0.1
這要跟你電腦的IP地址前3組相同。
進入路由後設置無線網路,可以加密,是否用SSID廣播發送等。
點無線網卡里的無線網路連接,先啟用,再屬性里選擇用WINDOWS配置我的無線網路。右下角的任務欄就會有無線標示,點開後可以看到搜索到的無線網路以及信號強度。雙擊即可連接,成功後轉成自動連接,以後就可以自己連了。當然要有密碼要輸入對密碼。
Ⅲ 請問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網路的
1994年4月20日中國教育科研網(NCFC)與美國NCFnet直接聯網,這一天是中國被國際承認為開始有網際網路的時間。
在20世紀九十年代才真正顯露崢嶸的網際網路,是本世紀人類社會向著資訊時代發展所邁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它的歷史作用已經超過了本世紀許多重大發明(如電子管、電視、雷達、半導體、電晶體、電腦、積體電路、微機以及人造衛星等)。網際網路從原來美國國防部冷戰時期的內部試驗網路Arpanet到美國教育科研機構的互聯網路,走過了緩慢的過程;自從1993年WWW站點主頁測覽器發明以來,發展到現在的國際互聯網僅用了短短的幾年時間,然而,其目前的規模和發展的速度卻是令人始料不及的。1993年互聯網的用戶僅為幾十萬人,而現在是網際網路在全世界180多個國家擁有大約1.3億個用戶,連接在網際網路上的主機約為3000萬台,PC機約為一億台。更為驚人的是,其目前的發展勢頭和速度絲毫未減。據美國電腦工業年鑒公司公布的報告說:
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今年底估計將達2.59億。據這家公司估計,1999年年底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最多的10個國家依次是:美國(1.1億)、日本(1800萬)、英國(140萬)、加拿大(1330萬)、德國(1230萬)、澳大利亞(683萬)、巴西(680萬)、中國(630萬)、法國(569萬)、韓國(568萬)。所謂網際網路使用者是指那些在辦公室和家庭每周都使用網際網路的成年人。預計到2000年其全世界的用戶可超過3億,屆時會有將近一億台主機和2.3億台PC連接在網上。2002年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將上升到4.9億,2005年可達7.65億。
浩瀚的資訊資源、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以及強大的多媒體功能,使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感受到網際網路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及其對傳統觀念的沖擊。正是由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才迫使人們開始思考建立真正的資訊高速公路??高速、寬頻資訊網路以滿足用戶對通信通道帶寬和能力日益增長的需求。
中國網際網路的現有格局
中國電腦互聯網已形成骨幹網、大區網和省市地區網的三層體系結構。中國骨幹網是由5家經政府批准成立,擁有獨立國際通道,各自在全國平行建一級網的「一級互聯網服務商」(ISP)。它們是:
1.中國公用電腦互聯網(CHINANET)。
2.金橋網即吉通通信(CHINAGBN),已形成一個以衛星為主幹的互聯網,有四個獨立國際出口,在全國已建I00多個衛星小站,有300多家非個人用戶。
3.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聯網的國內高校已 100多所,已建成用64kbPA、DDN專線連接全國八個大區網路中心的主幹網。
4.中國科技網(CSTNET),是面向科技用戶、科技管理及其他有關政府管理部門的全國性主幹網路。
5.聯通公用電腦互聯網(UNINET),面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和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至1998年12月底,骨幹網已覆蓋全國各省會城市,網路節點遍布全國230個城市。
各省、市正在根據本地用戶的需求和計畫,加快省網、市網建設,全國已有20個省市的省、市網開通向用戶提供服務,其他省。市均處於規劃、建設之中。國務院及各部委局辦、各省市均已成立了資訊中心,建成各類資料庫1038個,gov.cn的政府功能變數名稱1470個,其中720個政府部門以WWW伺服器向社會提供服務。
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及帶寬容量情況
據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CNNIC)公布,截至1999年6月30日,我國上網電腦數共146萬台,上網用戶達到400萬人,分別是1998年統計數量的1.95、1.90倍。CN功能變數名稱共29045個,是1998年統計數量的1.58倍,其中北京10661個,占總數的36.71%,繼續位居首位,廣東。上海分別佔14.97%、7.73%,居第二。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政府城名(.gov)已達1663個,較功能變數名稱的平均增長率58%高出11個百分點,達69%,這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政府上網工程」的收效。我國WWW站點數約9906個,是1998年統計數量的1.89倍。據美國電腦工業年鑒公司估計,今年底全球線民數我國排位第八(630萬人)。
目前我國國際線路的總帶寬容量是241M,是1998年統計數量的1.68倍,其中中國公用電腦互聯網 CHINANET為 195M。中金橋資訊網CHINAGBN為18M、中國聯通互聯網為12M、中國科技網 CSTNET為8M、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 CERNET為8M,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有連接。
ISP和ICP的情況
中國直接從事互聯網資訊服務的從業者已達數萬人,加上原有資訊採集、資料庫人員已近百萬。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169)的注冊用戶有53萬,中國電信的公用電腦互聯網(163)的注冊用戶為98萬。
中國現在共有160餘家民營ISP,基本上是從一級服務商租用線路來經營網際網路的接入服務,但目前以ISP、ICP兩種業務混做的居多。比較知名的中文網站主要有搜狐、新浪、網易、國中網。上海熱線、瀛海威、悠遊、Chinabyte等等。
1998年12月,四通利方公司並購海外最大的華人中文互聯網「華淵資訊(Sina Net)」,首開通過國際並購尋求快速發展的先例。並購後,四通利方形成在中國、中國台灣、美國三地的三個網站、一個集團的經營模式。同年,中文搜索引擎「搜狐」網站的總裁張朝陽被評為全球500位元數字精英之一。今年4月6日,根海威與北京電報局簽約聯合發展,中國電信提供線路資源和網路平台,瀛海威發展用戶與資訊資源。在全行業人氣大升即將扭虧為盈的背景下,4月8日前述8家ISP宣布了結盟。
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前景
如果網際網路流量每半年翻一番,我國到2000年底網際網路上網用戶將達到近3000萬戶,如果速度為每年翻一番則將於2002年達到3000萬戶。這個數目與今天行動電話和VCD用戶數目相近。屆時網際網路將對我國社會文化,經濟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有3000萬戶的用戶群,網際網路將成為有重大影響的新的媒體。由於它是雙向交換式媒體,在某些方面它的作用將會超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單向媒體。網上廣告,購物,電子商務將會飛快發展,網際網路將成為政府和民眾溝通的重要渠道。網際網路虛擬專網(VPN)將取代租用專線DDN成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連網的主要手段。遠端教育,遠端醫療將非常方便——這將形成一個每年幾千億元的市場。網際網路的發展將帶動從基礎網路建設到內容製作,資料庫建設的整個資訊化建設以及新一代網路通信設備製造產業的發展。
前幾年被認為最寬頻綜合數位業務網(B-ISDN)的基本技術SDH和ATM,目前受到了基於互聯網協定(IP協定)的寬頻分組交換網路(寬頻IP網)的強烈挑戰。美國政府下一代網際網路計畫(NGI)和正在實施的第二代網際網路(Internet2)計畫,已經確定把寬頻IP網作為基礎。加拿大去年底也開始實施基於這一技術的全國先進光學網路計畫CANET3。這一技術的特點是,基礎傳輸網採用密集波分復用技術的全光網,基於IP協議的分組交換技術取代傳統的電路交換技術。和目前的技術相比,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數十 Gbps至數千 Gbps,即每秒數百億位至數萬億位),而又成十倍地降低資料傳輸成本,是最具潛力的新一代網路技術。由中國國際網路通信有限公司負責的「中國高速互聯骨幹網——寬頻IP網示範工程」已進人實質性運作階段,其基本內容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廣電總局。鐵道部、上海市共同聯合,利用廣播電視、鐵道等部門已經鋪設的光纜網路,連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建設我國先導示範性的寬頻IP網路中國高速互聯網路(CAINET)骨幹網。此項目預計建設期為1~1.5年,試驗運行期1.5~2年。這一專案將建成一個高速率、低價位的資料通信示範骨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