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2P網貸平台被立案調查,該平台涉嫌了哪些違規行為
這家公司涉嫌非法集資,同時也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存在嚴重的詐騙行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P2P本身是一項非常好的技術。但當P2P技術到了國內之後,我們會發現P2P技術出現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現象,人們並沒有利用 P2P技術做好事,反而在做著非法集資和放高利貸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每當我們聽到互聯網貸款時,很多人都會把互聯網貸款和高利貸劃等號。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點做具體解答。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項關於P2P公司被查處的新聞,關於紅嶺系資本的P2P運作問題,目前這家公司已經被正式立案調查,相關涉案人已經被正式刑事拘留。與此同時,紅嶺系資本的系列行為令大家震驚。
⑵ 網路借貸平台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借款人向P2P公司借款有下列法律風險,即P2P公司沒有放貸資格的風險;借貸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風險;借貸合同違背公序良俗的風險;以及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將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風險等。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
(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六)違背公序良俗的。
⑶ 請問網路上貸款有那些風險
貸款被騙,收取前期費用,或者收取的利息過高
選擇網路貸款要看其平台的背景,如果其平台有資金充沛的實體來支持,並且平台的工作人員有較長時間的銀行信貸工作經驗,其風險性相對就降低了不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不要貪了小便宜而吃了大虧。
在網路貸款時,要注意幾個事項:
1、首先,正規貸款不需要提前支付保證金或者利息,預扣利息的行為也是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
2、在挑選網路貸款平台時,如果遇見對方直接或變相要求支付「貸前費用」時,都是不符合相關規定的,應提高警惕;
3、其次,正規的小貸公司一般不從事跨區域貸款;
4、另外,貸款前最好了解一下平台背後小貸公司的真實情況,以防上當受騙。
⑷ 網貸怎麼才算違規的
(一)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解讀:防止非法融資。
(二)直接或間接接受、歸集出借人的資金;
解讀:網路借貸要遵守個體和個體之間借貸的要求。所有資金全部託管到銀行,保障安全,防止「跑路」。
(三)直接或變相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
解讀:保本保息,只有銀行才能做到。如果網貸平台這樣宣稱,就是誤導誇大。
(四)自行或委託、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
⑸ 這種網路貸款他這樣違法了嗎,怎麼投訴
這個算互聯網金融試點與民間借貸的結合,目前沒有專門的監管,各地政府的金融辦做一些基礎管理。
有抵押嗎?沒有的話,可以考慮先不還錢,然後走法律程序,這個算民間借貸引起的經濟糾紛,一般先是法院民事調解,按照央行的規定,民間借貸利息最高不超過商業銀行的4倍,最高24%年化利率,當然法律保護出借人的本金安全,其次是合法利息,因此調解時首先可以只同意支付合法利息,其次一般出借人著急回款的話,利息可以打折,甚至見過資金緊張的本金也打折的,當然一般是當時立即支付
⑹ 網貸貸給學生違法嗎
對於公司誘導學生網貸支付公司的服務費,該行為已經涉及到詐騙罪,如果該公司有偷稅漏稅行為的,還涉及到逃稅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一般你要到法院起訴的話,就要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
1、你要先去准備好起訴狀、原被告雙方的身份信息資料(如果是單位,就應該提供工商登記信息和組織機構代碼證)、證據材料,到法院立案庭或訴訟服務中心進行立案。
2、在法院正式受理立案後,你還要根據法院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交納案件受理費。
3、之後,案件就會有法院立案庭移送到業務部門負責審理,你接下來就等法院開庭通知准備開庭了。
不過,關於網貸借款糾紛,你需要准備的證據材料有如下:
1、借款協議書;
2、放款記錄;
3、簡訊及電話催收記錄;
4、第三方支付公司蓋章的放款憑證;
5、代付服務協議和委託書;
6、債權轉讓通知;
7、居間方後台記錄;
8、其他合同或者記錄;
⑺ 網路信貸的危害有哪些
與傳統貸款方式相比,網貸完全是無抵押貸款。並且,央行一再明確:年復合利率超過銀行利率4倍不受法律保護。也增加了網貸的高風險性(一般是銀行利率的7倍甚至更高)。
信用風險
網貸平台固有資本較小,無法承擔大額的擔保,一旦出現大額貸款問題,很難得到解決。而且有些借款者也是出於行騙的目的進行貸款,而貸款平台創建者有些目的也並不單純,攜款逃的案例屢有發生。
缺乏有效監管手段
由於網貸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手段,央行和銀監會尚無明確的法律法規指導網貸。對於網貸,監管層主要是持中性態度,不違規也不認可。但隨著網貸的盛行,相信有關措施會及時得到制定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