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酵原理發酵原理
發酵工程,一門以解決發酵工藝工業化生產問題為核心的學科,其核心內容圍繞菌種、發酵與提煉(包括廢水處理)等三個關鍵階段展開。每個階段都蘊含獨特的工程學問題,上游工程涉及菌種的選擇與培養,中游工程則聚焦於發酵過程的控制,下游工程則關注產物的提取和廢水處理。這些階段各有其工藝原理和設備控制,共同構建了發酵工程的原理體系。
自古至今,尤其是近幾十年的發酵工業實踐證明,微生物在發酵工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對發酵工程生物學特性的理解日益深化,發酵工程正逐漸走向科學前沿。
從生物科學的視角審視發酵工程,我們發現其基礎原理源於生物學,即微生物復雜系統運行的自然規律,包括代謝能支撐假說、代謝網路假說和細胞經濟假說。代謝能支撐假說揭示了微生物生命的活動需要代謝能來維持,體現了生命活動的空間性和時間性;代謝網路假說描繪了細胞代謝活動的網路結構,體現了整體性、流動性與層次性;而細胞經濟假說則揭示了細胞代謝活動的自主控制機制。因此,將發酵工程的這些生物學原理概括為「發酵原理」,它是最基本且核心的原理。
發酵工程的生物學原理是發酵工程最基本的科學原理,簡稱「發酵原理」。對這個定義作如下解釋: (1)「發酵」有「微生物生理學嚴格定義的發酵」和「工業發酵」,詞條「發酵原理」中的「發酵」應該是「工業發酵」。 (2)工業生產上通過「工業發酵」來加工或製作產品,其對應的加工或製作工藝被稱為「發酵工藝」。為實現工業化生產,就必須解決實現這些工藝(發酵工藝)的工業生產環境、設備和過程式控制制的工程學的問題,因此,就有了「發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