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運營總監的薪資標准
運營總監的主要職責包括:
根據公司和業務需求,制定網路營銷方案及推廣策略。
運用多樣化的方式和方法推廣公司旗下的品牌和網站,執行網路口碑和推廣方案。
開拓網路營銷資源和渠道,與相關網路及媒體資源進行公關工作。
完成總經理指派的其他工作任務。
具體來說,運營總監需要:
分析市場趨勢,結合公司戰略目標,規劃網路營銷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運用SEO、SEM、社交媒體、內容營銷等多種手段,提高網站流量和用戶參與度。
建立和維護合作夥伴關系,拓展網路營銷資源,確保品牌曝光度。
負責公關活動的策劃與執行,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與銷售、市場等部門緊密合作,確保營銷活動與公司整體戰略目標一致。
在薪資方面,運營總監的月薪待遇一般在10000至30000元之間,具體取決於:
個人經驗和能力,通常具有豐富經驗的運營總監薪資更高。
所在地區,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的薪資普遍高於二三線城市。
公司的規模和行業,大型企業或知名企業的運營總監薪資普遍較高。
崗位的具體職責和工作強度,負責更多任務或承擔更大責任的運營總監薪資更高。
此外,運營總監除了月薪外,還可能享有:
年終獎金,通常與公司業績和個人貢獻掛鉤。
股權激勵,尤其是對於初創企業和快速發展的公司。
其他福利,如交通補貼、餐飲補貼、年度旅遊等。
值得注意的是,運營總監的薪資水平會隨著市場環境、行業趨勢和個人能力的變化而波動。因此,具體薪資待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
『貳』 網路營銷因為營銷意識不強的失敗的例子,因為網路營銷專業化程度不強的問題,營銷問題。失敗的例子
一、Webvan (1999-2001)
網路零售業,銷售各類雜貨。創辦18個月後上市,IPO籌資3.75億美元,從舊金山灣區擴展到8個城市,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組織。該公司最高市值為12億美元(或者說,每股30美元),並聲稱要擴展到26個城市。但是,雜貨業的邊際利潤太薄,而且,公司也沒能吸引到足夠多的用戶。2001年7月公司關門,2000名員工失業。
二、Pets.com (2000)
網路零售業,專營寵物用品。
得到亞馬遜公司投資的這個網站2000年2月上市,籌資8250萬美元,9個月後倒閉。
該公司的一種玩偶曾大獲成功,公司還曾經花數百萬美元在「超級碗」比賽中做廣告。但是,客戶通常需要等待好幾天才能收到貨物,而且,送貨費用也沒能降低,因此,公司無法吸引足夠的客戶。
三、Kozmo.com (1998-2001)
網路零售業,經營百貨(從電影到零食無所不包),保證一小時內送貨到門,免收送貨費。
免收送貨費是它的賣點,後來也成了它的軟肋。擴展到7個城市之後,它終於發現,送一張DVD或者一包口香糖上門的送貨費相當昂貴。之後,它開始收費:至少10美元。這一招沒能挽救它的命運,2001年3月公司關門,1100名員工失業。
它沒能上市,雖然已有上市的計劃。但是,公司總共籌集了2.8億美元,並且和星巴克簽下了一份1.5億美元的促銷合同。
四、Flooz.com (1998-2001)
曾出演《修女也瘋狂》的黑人女星伍皮?戈德堡Whoopi Goldberg投資的這家網站,打算取代信用卡的地位,經營網路貨幣。在這里購買一定數量的網路貨幣,你就可以用它在加盟的零售店購物了。這像是商家的禮品卡(gift card),但是,禮品卡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且,也不是由第三方發行的??人們為什麼要舍棄信用卡,而使用網路貨幣呢?
這個糟糕的創意沒能阻止它籌資3500萬美元。2001年8月,它與競爭對手Beenz.com一起關門大吉。
五、eToys.com (1997-2001)
1999年5月上市,融資1.66億美元,在短暫的16個月中,股價從1999年10月的84美元下跌到2001年2月的9美分。2001年3月倒閉。
它的故事與Pets.com差不多。在廣告、營銷和技術上投入很多,但收入卻無法與之相配。
六、Boo.com (1998-2000)
這家英國公司證明,互聯網泡沫並不僅限於美洲。
這家網上商店專營服裝,但從一開始就不太對勁。它的網頁充斥著Java腳本和Flash,在那個撥號上網的時代,網頁打開的速度非常緩慢。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營銷,結果不得不面對復雜的語言、定價和稅務問題。而且,它還宣布承擔客戶退貨的郵費。更嚴重的是,它的銷售收入從未達到過預期。
它燒掉了1.6億美元,2000年5月倒閉。
七、MVP.com (1999-2000)
與Flooz.com一樣,這家網站也證明,名人的支持長期來說沒什麼價值。
在橄欖球明星John Elway、邁克爾?喬丹、冰球明星Wayne Gretzky 以及6500萬美元的支持下,MVP從事網上體育用品銷售。1999年創辦的MVP網站,幾個月後就與CBS簽署了為期四年、總值8500萬美元的「廣告時間換MVP股權」的協議。一年後,由於MVP未能如約支付每年1000萬美元,CBS廢除了協議,MVP不久就倒閉了,域名現由CBS旗下的 SportsLine.com 掌握。
八、Go.com (1998-2001)
迪士尼公司1998年將自己的在線業務與Infoseek整合,建立了這個門戶網站,原定的競爭對手是Yahoo。不過,這家網站有自己的特殊政策,比如,不涉及少兒不(第一經理人www.dyceo.com)宜的內容。2001年1月,迪士尼關閉了這個網站,帳面損失為7.9億美元。
九、Kibu.com (1999-2000)
少女們的在線社區。其他網路泡沫的失敗者不同,它沒燒完籌到的2200萬美元就關門了。2000年10月,雖然網站在吸引目標人群上大有起色,但公司經理們承認,這家網站生不逢時,所以決定關閉。它的關閉給互聯網泡沫敲響了警鍾。
十、GovWorks.com (1999-2000)
1999年創辦的該網站,旨在幫助市民與市政當局打交道,再清楚一些,就是幫助政府建立網上繳稅、交納罰款等系統。創辦人有兩位,一個是銷售員,另一個是技術員,兩人是兒時的玩伴。起初,兩人都很高興,不僅各自身家百萬,而且經常與政客們打交道。可惜好景不長,先是另一名合夥人出走,後來技術被盜,公司的軟體也從未達到過預計的要求。最終,兩位兒時好友反目成仇,公司也被競爭對手接管。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他們的失敗呢?我們不防來分析一下原因,已給准備進行網路營銷的朋友一點指導和建議。
1、網上營銷與網下營銷割裂
網路營銷是整體營銷戰略的一部分,是完成企業銷售與盈利的重要伎倆,需求線上線下營銷聯動才幹取得效果。不少企業以為互聯網只是一個媒體,企業經過互聯網把企業和產品宣傳進來,進步品牌知名度和企業形象就算完成了網路營銷;網路營銷被劃分到企業行政或客服部門來中止,營銷部門和網路營銷職能部門處於一種割裂的關系狀態。這是一種不完好的網路營銷認識。沒有網下參與的網路營銷不是真正的網路營銷,也難以完成「營銷」和「銷售」這一最終的目的。
其實網路營銷的作用遠不止這些,關於江浙一帶的外貿型消費企業或許體會更深。他們或以自身網站為平台,或充分應用行業B2B平台(如中國化工網、中國服裝網等)、綜合性B2B平台(如阿里巴巴、慧聰等),中止銷售線索的搜集、潛在客戶的開掘,然後線下線上聯動,最終達成買賣,為企業創造利潤。
2、網站樹立重設計輕應用
樹立企業網站是展開網路營銷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事實上,大部分企業網站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網路營銷作用。這跟企業對網站樹立的認識是分不開的。多數企業以為網站是企業的網上門面,越漂亮越好。美工設計、Flash動畫、企業形象成為企業最關注的中央,至於網站能否契合網路營銷的需求,能否便於今後的功用增加或調整,並不思索。部分網站樹立效勞商也一味迎合企業的喜好,在表現方式上大下功夫,拉高網站樹立費用,至於內在功用和營銷應用環節則不做深究。
網站樹立是效勞於網路營銷需求的,這一點一定要明白。網站樹立應當設計與應用並重。既要注重企業的形象展示,更應明白網站的網路營銷效勞職能和流程,注重產品或效勞展示、用戶互動、信息檢索、客戶體驗等環節的樹立,使網站愈加適用,有效。
3、網路營銷未計劃就上馬
很多企業一開端對網路營銷並沒有明白的認識。大多數企業主或經理人經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宣傳以及朋友的引見,或者采購員的慫恿,認識到應該中止網路營銷,經過互聯網來擴展自己的業務和銷售。於是乎立即布置人員聯絡製造網站,發布信息,投入網路推行。整個網路營銷過程未做計劃就上馬,一旦三個月下來網路營銷沒有什麼效果,就宣布失敗,對網路營銷失去了自自信心和興味。
殊不知,網路營銷是一個系統工程,觸及到很多方面,需求別離自身的理論情況,中止需求分析,制定縝密科學的計劃,才幹取得成功。從展開網站樹立、企業信息發布,到制定推行預算,選擇網路營銷方法和產品,布置網路營銷專職銷售、客服等,各項工作布置到位,鍥而不舍,使企業的網路營銷流程得以順暢,這樣才幹最終取得理想的網路營銷效果。
4、網路營銷產品跟風置辦
眼下的網路營銷產品種類繁多,加上采購員巧舌如簧,企業在產品選擇上面存在很大的困惑。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一旦某個行業的幾個企業運用了某種網路營銷產品,那同行的其它企業則紛繁置辦。
不少網路營銷效勞商抓住了企業的跟風置辦和攀比心理,經過行業客戶見面會、網路營銷產品某行業說明會等會議方式,充分發揮「客戶見證」和「轉引見」的技巧,使企業削弱了自己的判別,跟隨他人的選擇,或者攀比較勁,盲目置辦。理論標明,適宜自己的產品才是好的產品;跟風置辦的網路營銷產品常常不只不是最適宜的,反而由於運用過濫,網路營銷效果越來越不好。
5、用搜索引擎競價產品守株待兔
目前Google、雅虎、網路等搜索引擎競價產品是網路營銷的主流產品,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搜索引擎競價產品。多數企業置辦競價產品後並不知道還有維護這回事情,只是靜待客戶上門。做了一段時間下來就發現起初還有點效果,到後來效果就越來越差了。
呈現這種情況的緣由就在於沒有對其競價產品中止維護。搜索引擎競價的效果由多方面的要素組成,每日的消耗預算、關鍵詞上詞數量和報告分析等維護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搜索引擎競價產品的效果。比如Google Adwords,很多人不理解Google為什麼授權代理商來代理銷售Google Adwords產品。一方面這契合國內網路營銷產品渠道銷售為主的現狀,另一方面也由於中國企業普遍網路應用水平不高,Google需求藉助渠道的力氣做好客戶效勞工作,提升銷售業績。我們的企業在運用競價產品的時分,不應守株待兔,而是應選擇有實力的效勞商中止產品維護,提升網路營銷效果。像上海火速等,是Google正式授權的效勞商,在搜索競價產品銷售和效勞上閱歷豐厚,值得信任。
6、盲目中止渣滓郵件營銷、信息群發
很多企業在面對網路營銷的時分無所適從,不少企業選擇了發送渣滓郵件,或中止信息群發到各類BBS、BLOG和留言簿。固然短期內,企業能夠收到一些網路營銷效果,比如網站訪問量上升,能成交一些客戶等,但從長遠來看,企業所遭到的傷害遠大於所取得的網路營銷效果。
首先是企業形象遭到損傷。渣滓郵件深受網民所厭惡,盤繞渣滓郵件的多數是一些皮包公司、缺乏誠信、產質量量低劣以致是惡意狡詐、非法產品等形象。一旦企業與渣滓郵件為伍,則其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大打折扣。
其次企業一旦習氣於這種價錢低廉、自身傷害性大的網路營銷方式,盲目追求低付出高報答的畸形網路營銷產品,缺乏對投資報答率的正確認識,將很難接受真正安康有益的網路營銷效勞和產品,錯過網路營銷機遇和企業展開的機遇。
『叄』 華雲社股權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人的,你投資就給你股權,名義上你是股東,其實你就是冤大頭,你看中的是收益,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收益也拿不到,本金你也要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