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這個詞大家耳熟能詳,一般提到互聯網都會想到上網。表面看互聯網包羅萬象,其實也很簡單。互聯網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服務業,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基礎服務業和應用服務業。
基礎服務包括接入服務、域名注冊服、設備託管和網路加速等。而應用服務則是我們日常生活接觸較多的,主要包括電子商務(網路購物)、網路娛樂(聽歌看電影等)、網路通訊(郵件聊天等)、信息檢索、數據挖掘和其他新興互聯網應用服務。
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一個全新的經濟規模——網路經濟。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至2012年底我國網路經濟(註:此處指廣義網路經濟,即桌面網路經濟與移動網路經濟之和)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850.4億元,同比增長54.1%。前瞻認為,網路經濟的發展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第一,實體經濟的良好表現是網路經濟增長的基礎,這保證了企業在互聯網領域的投入和消費者網路消費的增長。
第二,互聯網化成為市場增長的熱點,在線商貿B2B平台影響力不斷擴大,呈現出從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的轉變;越來越多傳統零售企業在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互聯網成為分銷的重要渠道;企業主更加重視網路營銷,網路營銷預算佔比不斷擴大;網民行為互聯網化,購物、支付、預定等行為向互聯網平台轉變。
第三,眾多大型賽事大型活動對市場具有明顯帶動,企業會藉助熱點事件進一步加大網路營銷投入,比如舉辦世博會亞運會將會影響旅行預訂、網路視頻、網路購物等行業的市場增長。
前瞻預計到2016年,中國網路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3488.2億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國擁有龐大的網民數量,大量的需求被創造出來,例如移動上網、處理社交網路等,給新的互聯網行業形態出現奠定良好基礎。
其次,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商業模式日漸成熟。網路廣告、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網路支付等業務漸被人接受,各大互聯網公司從各自核心領域優勢向這幾個方面滲透,形成有序競爭,帶動互聯網行業良性發展。
再次,中國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3G互聯網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扶持規劃,均給整個互聯網行業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