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安汽車經歷銷量陣痛,或影響轉型計劃
長安汽車日前公布了2019年產銷數據,全年175.99萬台的終端銷量表明其246萬台的銷量目標流產。雖然相比2018年的-25.6%,長安汽車2019年降幅有所收窄,但長安要想重回2016年305.8萬台的巔峰,以當前的體量和銷量回暖速度,還需一段不短的時間。
另外,長安也加速了品牌向上計劃,今年高端品牌有望落地。業內人士分析,2020年日內瓦車展首發的UNI-T車型將被列入高端品牌序列,並對標領克和WEY。
就此財經網采訪了長安汽車,對方僅表示「我們將在合適的契機發布更多的相關信息」,但也未明確否認。
總結:在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方面,長安汽車起了個大早趕了場晚集。長期聚焦中低端市場,致使長安汽車與吉利等差距不斷拉大。長安汽車應抓住銷量回暖的機會,加快轉型速度,否則,或將錯過搭上這場汽車行業變革順風車的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東莞市聚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聚牛網路專注區域產業,總部位於東莞長安,響應國家戰略「供給側」改革,幫助傳統產業集群+互聯網轉型升級品牌創新。為深入貫徹國家「互聯網+」的發展戰略,聚牛網路攜手阿里巴巴集團、長安電子商務協會聯合成立長安產業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其宗旨是建立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機制,促進長安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創新發展,形成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網路體系。東莞市聚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區域產業+互聯網領域。響應國家戰略「供給側」改革,幫助傳統產業集群+互聯網轉型升級品牌創新。下轄四大事業部,匯聚國內外電子商務專家牛人近百名。一、商家培訓事業部(聚牛電商學院),專注電商商家、政府的電商培訓及電商大會、電商節活動;二、商家服務事業部,專注電商商家服務生態服務,包含託管、視覺、推廣、客服、營銷等全方位服務;三、產業帶事業部,專注區域產業轉型互聯網,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建立產業帶、特色中國和美麗中國;四、電子商務園區事業部,專注電商培訓、規劃、招商運營管理服務。2016年,聚牛網路在長安成立,服務涵蓋運營全球速賣通跨境產業帶、電商培訓、電商運營、電商營銷、電商大數據、產業電商數據報告等領域眾多的電商服務。
法定代表人:莫彥芝
成立時間:2016-06-06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190000313352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東莞市長安鎮錦廈社區富民路69號四樓409室
『叄』 聚焦2019銷量丨自主頭部座次未變 2020年均有殺手鐧
汽車渝評
從行業現狀來看,SUV、新能源細分市場闊別高熱增長時代,單一車型布局再難從夾縫中尋找到新的增長點。即便是汽車下鄉的行業政策感召也沒有掀起太大波瀾。再看競爭格局,合資品牌通過車型、價格持續下壓。面對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困難與矛盾,自主品牌除了正面應對,已經沒有其他選擇。而未來自主品牌兩極分化將逐漸形成,只有踏踏實實地把產品做好,提高產品競爭力提升品牌實力,才可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長安汽車在國內知名度怎麼樣
長安汽車在國產車裡面算中等偏上,主要的優勢是質量穩定,有自己的研發基地,這點在國產車企中是少有的。但是長安汽車的優缺點很明顯,大致簡單說幾個我了解的吧。
一,做工只能算中規中矩,而且在外觀設計上偏向穩重帶有模仿痕跡,不符合現在大眾審美觀和用車逼格,在內飾方面也看不出亮點,夠用但是沒有檔次感。
二,長安跟奇瑞都類似技術男型,對技術的研發很給力,在發動機技術方面比吉利,哈佛,等等其他國產汽車要強些,跟奇瑞差不多,但是長安的質控不錯,不像奇瑞,雖然發動機不錯但是質控不穩定,搞得自己奇淪為二線陣營,最近好像要賣股份了。
三。長安除了發動機比起其他國產汽車有優勢外,在變速箱和底盤上也要好些,這主要是長安有自己的研發設計基地,裡面有國內外各種頂尖人才,像長安cs55,cs95,等最近新出的車型都是自己研發基地搞出來的,但是遺憾的是,長安有點跟奇瑞一樣,不會玩宣傳和營銷,銷量還過得去,說不上很好。
四,長安汽車的4s店全國普遍比較坑人,很多銷售員套路很深,售後質量和服務有十足的國產味,你懂的。這些網上有很多長安車主爆料過,一查就知。
五,長安汽車目前來看屬於穩扎穩打,不急不躁,不爭不搶,車型都不錯,性價比也比較高。比起吉利,哈佛,強在自主研發能力,比起傳祺,榮威強在能自己做主,不用聽命於其他人。
多一句題外話,如果國產車品牌要淘汰,長安絕對不會在其中,雖然長安比較默默無語,但是自身綜合底子厚,潛力足,最近長安也開始重視網路宣傳和營銷了,拭目以待的,長安可以的。
總而言之,我覺得不錯
『伍』 西安購物中心排行榜是怎樣的
西市城購物中心排行榜有,賽格國際購物中心,它是目前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商業項目之一。再有是百盛購物中心,百盛是最早在中國經營時尚百貨外資連鎖企業之一,並且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時尚百貨集團之一,最後是西市城購物中心,西市城購物中心擁有商業資源和景觀資源雙重優勢。
在這最後的西市城購物中心,西市城購物中心作為21世紀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市城購物中心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等數十種功能於一體,將文化與商業完美融合,從吃,娛,購物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使我們購物娛樂兩不誤。
『陸』 長安福特銷量腰斬 是否度過「至暗時刻」
自陳安寧2018年10月接手福特中國總裁一職後,福特在華開啟了為期一年多的調整,並建起了一支以其為首的中國面孔管理團隊。這支團隊有我們熟知的楊嵩、毛京波、霍靜等人。
從福特中國到長安福特,都將2019年視為調整年,並自信今年將重回賽道。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執行副總裁曹振宇在2019廣州車展對媒體表示「品牌力是驅動一個品牌向上的長期力量,它和短期的市場份額並沒有必然聯系」,並自信2020年一定能重回賽道。
其中銳際已於2019年12月上市。銳際的上市,加速反攻步伐。銳際作為翼虎換代車型,與福克斯同堂銷售。
長安福特的多產品投放計劃,是否能真正挽回銷量頹勢?
資深汽車分析師鍾師對財經網表示,加大產品集中投放力度僅是第一步。產品投放後能否成功還要看產品之間的組合度,產品競爭力,以及後續營銷宣傳等等因素。他表示,「至於具體某個車型在其細分市場競爭力如何,銷量能否形成規模效應,還需等待產品上市才能判斷。」
可見,長安福特要想打好翻身仗,真的需要集齊天時地利人和。
結語:當前汽車市場進入變革期,如福特這樣的百年車企正面臨轉型困境。中國車市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處於這場變革的風暴中心。福特進入中國市場近20餘年,合資公司長安福特發展遇到瓶頸,亟需通過變革破土重生。
今年是長安福特全面反攻之年,密集的產品投放僅是第一步計劃,能否藉此鳳凰涅槃,見仁見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長安都有哪幾款車
重慶長安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長安」)於1996年10月31日在中國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
重慶長安位於重慶長江和嘉陵江兩江匯合處,是一家開發、製造、銷售全系列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汽車公司,其主要產品有全系列乘用車、小型商用車、輕型卡車、微型麵包車和大中型客車,全系列發動機等,年汽車生產能力達100萬輛以上,年發動機生產能力110萬台以上。
鈴木
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6月,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佔51%)、日本鈴木株式會社(佔25%)、日本雙日株式會社(占 14%)、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佔10%)四方持股,公司注冊資本19000萬美元,投資總額55500萬美元。
作為國內大型的綜合性現代汽車製造企業,長安鈴木公司佔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有員工3000餘人,擁有天語、雨燕、羚羊和奧拓等四個系列約20個車型,G、M系列兩個發動機機型,具備年產20萬輛整車和20萬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
福特
2001年4月,世界領先的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中國的百年企業—長安汽車共同簽約成立了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長安福特),並於2003年初正式投產。2006年3月,馬自達汽車公司參股長安福特,公司正式更名為「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三方持股比例為:長安50%,福特35%,馬自達15%。成立5年多來,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發展迅速,已經成長為一個跨地域和多品牌生產、經營能力的大型現代化汽車企業。
長安汽車2003年1月,長安福特成立僅21個月,首款產品「福特嘉年華」就隆重下線。2004年2月,2004款全新福特蒙迪歐正式亮相。6月,福特蒙迪歐2.5 V6旗艦隆重上市。2005年9月,長安福特第三款全新車型——福特福克斯三廂上市,並很快就受到消費者追捧,成為中級車市場上的一顆新星。2006年8月,福克斯兩廂又乘勢推出,再度受到市場熱烈歡迎。2007年3月,2007年歐洲年度車型S-MAX風光上市,在國內開辟了一個全新的SAV (運動型多功能轎車) 細分市場。2007年11月,福特歐洲有史以來科技含量最高、工藝最精良的全新旗艦車型——福特蒙迪歐-致勝(第三代福特蒙迪歐)全球同步在中國登峰上市,標志著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在技術、生產、產品、市場、品牌等各個方面都躍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峰。
長安福特汽車生產和銷售的車型有:福特蒙迪歐、福特新福克斯三廂及兩廂、福特經典福克斯三廂及兩廂、福特麥柯斯S-MAX、福特蒙迪歐-致勝、福特翼虎SUV、福特翼搏SUV、福特銳界SUV和Volvo S80L。
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現任總裁為馬瑞麟先生,執行副總裁為羅明剛先生。
馬自達
2004年2月21日,長安福特汽車公司與江寧開發區管委會簽訂《諒解備忘錄》,達成初步投資南京的意向。
2004年7月22日,長安福特汽車公司與江寧開發區管委會舉行整車項目投資協議書簽署儀式,正式簽署投資協議。馬自達同時宣布參與該項目。
2005年1月7日,福特汽車公司、馬自達汽車公司和長安汽車集團共同宣布:中國政府最終批准三方合作在江蘇省南京市的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整車製造廠。
2005年2月3日,長安福特南京公司獲得營業執照,正式成立。
2005年4月19日,長安福特南京公司舉行慶典儀式,宣告整車項目正式啟動。
2006年3月,隨著馬自達公司增資工作的完成,「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公司」工商注冊更名為「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三方母公司股權比例為50:35:15。2007年9月24日,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公司旗下第二座整車廠——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南京公司舉行盛大竣工投產慶典,投產的首款車型為馬自達2。
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安馬自達,是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聯合組建的中日馬自達合資企業,是馬自達品牌在中國重要的產品銷售網路之一。承擔著馬自達2、馬自達3(08年1月開始銷售)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建設、市場銷售和銷售網路建設的全面市場營銷工作。
發動機
2005年9月27日,長安福特馬自達發動機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公司地處中國華東地區中心城市——江蘇省南京市的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福特汽車公司、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共同出資組建。
公司注冊資本13920萬美元,其中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出資6960萬美元,占股份的50%,福特汽車公司和馬自達汽車公司分別占股份的25%。
公司投資36584萬美元,建設鑄造、機加、總裝三大工藝主要生產線,並已於2007年3月形成了年產車用發動機35萬台的綜合生產能力,其中缸體、缸蓋、曲軸、凸輪軸、連桿五大關鍵件全部自主生產,並於2007年4月26日正式投入批量生產。產品銷售主要面向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重慶、南京兩大生產基地,以及長安、福特、馬自達在國內其他關聯企業。
南京長安
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是長安汽車集團東進橋頭堡,2000年6月由重慶長安和南京東馳汽車集團合資英文標識組建而成。經過多年的滾動發展,公司注冊資本達60181萬元、年生產能力達10萬輛,擁有員工1500名。
公司擁有四大工藝生產線及先進的檢測線,共有生產及檢測設備800多台套,主要生產CM7微客、CM6微客、CM6微貨、長安之星SC6362四大系列產品。公司質量保證體系健全,通過了國家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3C強制認證,產品遠銷南亞、東南亞、南美、歐洲、中東等多個地區近二十個國家或地區。
公司先後獲得江蘇南京市工業企業40強等多項榮譽稱號。
長安汽車相關圖片河北長安
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是長安汽車集團實施「北上戰略」和「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窗口企業,成立於2002年7月8日,董事長徐留平。河北長安地處華北平原腹地定州市,毗鄰京津,107國道、京珠高速和京廣鐵路橫貫市區,交通極其便利。公司有員工1300餘人,注冊資本2.65億元。公司擁有集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為一體的生產線,具備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廠區佔地面積300餘畝,整車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5萬輛。
河北長安擁有一支依託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專業從事小型商用車產品設計、研發的科技隊伍,公司尊重人才、重視科技、以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每年都不斷推出新產品。產品已形成「兩大產品組群,四大產品系列,四十六個品種」的產品結構,一是小卡車產品組群,有單排小卡系列產品和雙排系列產品;二是小客車產品組群,有星光系列和彩虹系列產品。
河北長安制訂了「出口立位,商用固本,特色強身」的「十一五」發展規劃,產品銷售網路覆蓋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到美國、巴基斯坦、敘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海內外用戶的青睞。
北京公司
長安汽車北京公司成立於2010年8月,位於北京房山區竇店高端製造業基地核心區內。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佔地面積2300畝,總投資115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築面積28.7萬平方米,二期建築面積48.5萬平方米。一期於2012年3月31日建成投產,屆時具備年產20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建成後成為自主品牌中高級轎車和長安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生產基地。根據規劃,2011年7月1日,長安汽車北京基地的純電動車生產線建成投產;2012年3月31日,轎車項目一期工程也在這里建成並投產。
『捌』 長安李偉:技術創新仍是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協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本屆論壇圍繞「融合?創新?綠色」的年度主題,聚焦行業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在9月4日 「開幕大會:國家雙碳目標與汽車產業低碳、安全發展展望」中,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偉發表了題為「把握戰略新機遇,擁抱汽車新時代」的演講。
李偉表示,目前汽車產業正在面臨新賽道、新產品、新政策的全面變革。傳統汽車企業、造車新勢力和ICT造車大軍三大勢力同台競技,汽車產業不再是零和博弈、單打獨斗,而是共生、共融的生態競爭。汽車在需求升級與技術革命的雙驅動下,也不再單單是傳統的機械運載工具。而在這些新特點之下,跨部門協同管理、法規標准持續加嚴也將成為常態。
不過盡管有這些新變,但不變的是技術創新仍然是本次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在李偉看來,本輪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仍在起步階段,尚未形成穩定的新格局與生態。隨著一些科技企業掀起第二波新造車浪潮,行業將迎來持續的擴充與洗牌。同時,智能移動空間、汽車機器人、飛行汽車等新概念不斷涌現,未來汽車產品形態可能超出想像,有待持續探索。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本次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今天的主題是融合·創新·綠色,為了應對新的趨勢和挑戰,長安汽車在上個月剛剛召開了科技生態大會,在此也匯報和分享一些對於汽車產業發展的思考與認識。
一、消費升級和技術驅動,汽車行業面臨顛覆變革
當前,「雙碳」目標、「雙循環」格局引領汽車產業重構,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蓬勃發展,百年汽車正進化為高科技朝陽產業。智能新能源汽車成為智慧交通、綠色發展的最佳載體,也將是國家安全、社會治理的重要構成,承擔著科技強國和製造強國的歷史使命。
隨著戰略地位的日益提升,汽車產業也面臨新賽道、新產品、新政策的全面變革。
首先,以軟體、新能源、智能化為特徵的新賽道已開啟,傳統汽車企業、造車新勢力和ICT造車大軍三大勢力同台競技,汽車產業不再是零和博弈、單打獨斗,而是共生、共融的生態競爭。
其次,汽車在需求升級與技術革命的雙驅動下,不再是傳統的機械運載工具,將被重新定義為大型移動智能與計算終端、新型的儲能單元、第三智能移動空間以及數據採集載體。
同時,跨部門協同管理、法規標准持續加嚴將成為常態。近期密集出台的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監管政策,都反映了國家對智能新能源汽車的高度重視。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也迎來了千載難逢的三大機會:
一是中國四個自信增強、產品質量提升、技術創新涌現,國潮消費日益高漲,為中國品牌迎來最佳機會。
二是智能化、電動化、數字化帶來產業重塑,價值被低估的中國品牌,將迎來品牌煥新、價值回歸、換道超車的最佳機會。
三是數字化驅動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結合,產業與用戶直通直聯,充滿活力的中國品牌擁有搶先起跑的最佳機會。
可以看到,技術創新仍然是本次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三電技術深刻改變了以發動機為核心的競爭格局和供應生態;智能技術重構了人車關系,用戶體驗替代機械性能成為產品決勝的關鍵;數據技術推動汽車充分融入萬物互聯,汽車的社會屬性空前重要。因此,新賽道、新產品、新政策,本質上都源於新技術革命在汽車這一載體上的充分應用。掌握核心技術要素的企業將獲得更強的話語權,為未來競爭奠定基礎。
此外,本輪轉型升級仍在起步階段,尚未形成穩定的新格局與生態。隨著一些科技企業掀起第二波新造車浪潮,行業將迎來持續的擴充與洗牌。同時,智能移動空間、汽車機器人、飛行汽車等新概念不斷涌現,未來汽車產品形態可能超出想像,有待持續探索。但無論賽道和產品如何變革,只有緊跟國家「雙碳」戰略,並具備更高創新效率、更快轉型速度的企業,才能優先獲得技術創新帶來的紅利。
二、創新為先,長安加速轉型科技公司
為了把握本輪戰略機遇,長安汽車於2017年啟動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通過四年實踐,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體會到了創新和轉型紅利。
產品方面,今年1-8月,長安品牌汽車銷售突破120萬輛,同比增長39%,成為第一個突破2000萬銷量的中國品牌。我們以客戶為中心,敏銳洞察新一代消費者需求,成功推出了PLUS系列、UNI序列爆款產品,並即將推出全新產品——C385和E11車型,帶來全新的科技體驗。
技術方面,我們深入推進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和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累計投入近100億元,掌握了500餘項智能低碳技術,其中有48項技術在國內首發,包括生態大會上首發的新一代超集電驅、APA7.0遠程無人代客泊車系統、全場景數字孿生開發開放平台等。
三、面向未來,長安持續構建核心能力
面向未來更低碳、更智能、更安全的新時代競爭,長安將全力推動第三次創業的實施,也在生態大會發布了新的目標和戰略。
一是明確新定位,全面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重塑「新汽車+新生態」,打造夥伴長安、奮斗長安、共贏長安、價值長安和責任長安。
二是確立新目標,向世界級品牌邁進。到2025年,長安品牌銷量將達到300萬輛,新能源佔比達到35%;2030年成為世界級品牌,銷量將達到450萬輛,新能源佔比達到60%,海外銷量佔比達到30%。
三是構建新產業模式,攜手戰略夥伴,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構建「天上一朵雲,空中一張網,中間一平台,地上全場景」新的產業模式,並構建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方案,開啟共贏發展新格局。
同時,長安汽車將推進六大戰略行動:一是以新品牌打造新形象,二是以新平台打造新產品,三是以新汽車開創新生活,四是以新營銷創造新價值,五是以新服務增添新體驗,六是以新生態構建新格局。
為此,我們將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全新的「6337」技術能力,為企業轉型奠定底層基礎。
「6」是全新的汽車六層架構,在機械層,打造高集成度、高性能的機械架構,零件數量和裝配時間減少30%;在能源層,開發超集電驅系統,最高效率突破95%;在電子電氣架構層,推出高安全、高擴展的中央環網架構,人工智慧算力超過500TOPS;在操作系統層,建設實時Linux和微內核系統,開發數字系統中間件;在應用軟體層,研究數據和演算法驅動的智能駕駛軟體平台,打造具備場景引擎、多模融合與智能推薦的移動體驗與服務空間,實現整車服務化;在雲端大數據層,自主研發百萬級多合一車聯網混合雲平台。
第一個「3」是智能製造、智能管理、智能產品的三大新運營體系,推動從傳統製造企業向新型科技企業轉變。製造方面,建設C2M模式的工業4.0工廠,滿足個性化定製需求,實現工廠的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管理方面,建立大數據運營、場景運營、演算法模型三大體系,形成全集團數字化智能管理構架;產品方面,基於傳統賽道的方舟架構和新賽道的SDA架構,為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全面的產品矩陣。
第二個「3」是數字化的雲、數據閉環的網、軟體服務化的平台三大數字經營底座,包括打造多雲管理平台,推動數據服務全面雲化;建立全要素工業互聯網,全面連接客戶、員工、供應商、經銷商、合作夥伴等;構建數字產業平台,實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直連直通。最終實現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打造萬物互聯的數字化長安。
「7」是新汽車智能化的「芯屏器核圖網天」七大核心專項技術。全面掌握晶元和屏幕定製開發、域控制器設計、核心操作系統和演算法研發、地圖採集和應用、高速網路通信、星地協同定位等核心能力,「十四五」期間將推動近200項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合作夥伴共建全新能力平台,為六層架構賦能。
未來五年,預計全產業鏈累計投入1500億元,打造科技公司技術生態,加快構建軟體和智能化能力。到2025年,智能化軟體人才佔比達到50%;同時大力引進領軍人才,打造全球優秀人才聚集高地。
面對國家雙碳目標與汽車產業新發展,長安汽車將秉持技術為本、開放共享的理念,願與業界同仁攜手,共研技術、共建平台、共營品牌、共享資源,構建未來汽車創新生態,共同擁抱汽車新時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