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訴平台在哪裡投訴
「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聯網平台。
12315專用號碼的啟用,進一步暢通了消費者的訴求渠道,更加方便工商部門及時受理和處理消費者申訴舉報,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及時有效地查處各類經濟違法違章案件,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公平、公正,促進經濟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撥通12315電話後,如您需投訴或舉報,請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1999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2. 12318中國網路游戲投訴中心官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平台是相關文化市場(含網路游戲)投訴舉報平台的官方網站。該平台是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主要是針對涉嫌違反文化和旅遊市場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線索進行舉報的。
依據該網站發布的舉報須知可知,其舉報領取主要是.營業性演出活動;歌舞娛樂和游藝娛樂等場所經營活動;藝術品經營活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活動;網路音樂、網路表演、網路動漫等網路文化市場經營活動等。
中國文化市場舉報平台舉報注意事項:
1、舉報事項一事一單,請勿就同一事項重復舉報,請勿在一個舉報單中反映不同被舉報人的涉嫌違法違規行為。
2、舉報人填寫的舉報內容應當符合本平台要求的格式,事實清楚、實事求是。
3、為便於舉報後續處理和核查,本平台鼓勵進行實名舉報,並將對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不會將舉報內容及案件查辦情況泄露給被舉報人或者其他人員。
4、不得在本平台發表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的言論,不得發表造謠、誹謗他人的言論。舉報人承擔一切因留言行為而引起的法律責任。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平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舉報須知
3. 投訴平台在哪裡
打開抖音想要投訴的內容,點擊右下角的分享圖標。
4. 怎樣投訴網站
「http://www.cyberpolice.cn」。這是「網路違法犯罪舉報網站"的域名。我們可以在這里對存在詐騙違法行為的網頁進行舉報。
5. 投訴平台在哪裡投訴
按照中央有關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已將原工商12315、原質檢12365、原食葯12331、原價監12358、原知識產權12330熱線整合為12315熱線及全國12315平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投訴人可以通過本平台就消費者權益爭議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1.本平台所稱的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請求市場監管部門解決該爭議的行為。
2.投訴人填寫的投訴內容應當符合平台要求的格式,事實清楚、實事求是,並根據平台和處理單位要求提供電話號碼和其他有效聯系方式,以便市場監管部門在處理時可以及時與投訴人取得聯系。3.投訴由被投訴人實際經營地或者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對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投訴,由其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對平台內經營者的投訴,由其實際經營地或者平台經營者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處理。4.按《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規定具有處理許可權的市場監管部門,將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投訴人。5.投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場監管部門不予受理:
(1)投訴事項不屬於市場監管部門職責,或者本行政機關不具有處理許可權的;
(2)法院、仲裁機構、市場監管部門或者其他行政機關、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已經受理或者處理過同一消費者權益爭議的;
(3)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或者不能證明與被投訴人之間存在消費者權益爭議的;
(4)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投訴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被投訴人侵害之日起超過三年的;
(5)未提供《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九條第一款和第十條規定的材料的;
(6)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6.市場監管部門經投訴人和被投訴人同意,採用調解的方式處理投訴,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鼓勵投訴人和被投訴人平等協商,自行和解。
7.投訴對象在ODR企業名錄內的,投訴人選擇處理單位時,平台會自動顯示「綠色通道企業」勾選項。投訴人勾選後,即表示投訴人同意與被投訴人進入和解程序,直接通過平台在線糾紛解決機制(ODR)投訴,適用平台在線糾紛機制(ODR)解決的有關規定。被投訴人將在十個工作日內與投訴人進行協商和解。投訴人和被投訴人雙方和解的時間不計入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理時限。和解不成的,投訴人還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
8.投訴事項一事一單,請勿就同一事項重復投訴,請勿在一個投訴單中對不同被投訴人提出訴求。由於投訴、舉報的處理程序不同,請勿在投訴中含有舉報內容。
9.不得在本平台發表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的言論,不得發表造謠、誹謗他人的言論。投訴人承擔一切因留言行為而引起的法律責任。
10.向市場監管部門提出意見、建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申請、信訪及反映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履職行為問題的,請通過專門的程序和渠道進行,本平台不予接收。
6. 游戲投訴平台在哪裡投訴
1.在網路內搜索「中國網路游戲投訴平台」。2.打開搜索中出現的「中國網路游戲投訴平台-首頁」。3.點擊「我要投訴」。4.頁面彈出投訴須知頁面框,仔細閱讀後點擊「確認」。5.進入內容填寫界面,根據頁面提示填寫相關信息並提交(信息盡量准確完善,有缺失可以網路游戲的相關信息)。5.輸入實名認證信息後點擊「確認認證」完成投訴。(填寫實名認證信息可以加快處理速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7. 網貸監管平台哪個平台可以投訴
摘要 1、聚投訴-21CN
8. 投訴app平台在哪裡投訴
如果遇到app詐騙的情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處理:1、直接撥打110或者到當地的派出所報警,app詐騙屬於犯罪行為,由警方依法處理;2、可以到網路違法犯罪舉報網站舉報app的詐騙行為,進入該網站之後,進入在線舉報頁面,填寫事件的情況和app的信息,最後填寫個人信息提交即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9. 投訴游戲平台去哪裡投訴
1.在網路內搜索「中國網路游戲投訴平台」
6
輸入實名認證信息後點擊「確認認證」完成投訴。(填寫實名認證信息可以加快處理速度)
7
進度查詢(在中國網路游戲投訴平台首頁點擊「投訴/舉報查詢」)
8
彈出登錄窗口 ,填寫手機號及驗證碼點擊「安全登錄」
9
進入到投訴頁面,可在頁面直接查看所投訴游戲及內容,點擊「詳情」可查看進度
10
詳情頁面底部即為進度動態
注意事項
1. 准備完整的投訴資料:除了在投訴信息中清晰描述投訴事實之外,需要提供關於投訴的相關圖片證據等。
2. 確保信息填寫的正確性:一些關鍵信息填寫錯誤,將導致投訴直接變為無效投訴。
3. 區分投訴、舉報的差異:游戲玩家在游戲中用戶利益受損問題可進行投訴處理,如賬號被盜、被封、誘導消費、詐騙、未實名認證等問題;如發現游戲有涉嫌賭博、色 情、傳銷等違法內容,可進行舉報處理。
10. 網路平台投訴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打電話給12315,匯集十分送到相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理。也可以直接向經營行為發生地的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法律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六條 消費者投訴由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經營行為發生地的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消費者因網路交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第七條 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處理本轄區內的消費者投訴。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授權其派出機構,處理派出機構轄區內的消費者投訴。
第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市(地、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設立的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應當對收到的消費者投訴進行記錄,並及時將投訴分送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同時告知消費者分送情況。告知記錄應當留存備查。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上級部門及其設立的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