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又稱為網路單元一般可分為哪三類
計算機網路中的節點、 訪問節點、轉接節點、混合節點
2. nb-iot的網路架構中,以下哪些網元是必須的
沒看到你的選項
3. 網路單元的介紹
網路單元,資料庫視圖的概念 視圖是原始資料庫數據的一種變換,是查看錶中數據的另外一種方式。可以將視圖看成是一個移動的窗口,通過它可以看到感興趣的數據。 視圖是從一個或多個實際表中獲得的,這些表的數據存放在資料庫中。那些用於產生視圖的表叫做該視圖的基表。
4. 計算機網路中的節點又稱網路單元,一般可分了那幾類
1.端節點
2.中繼節點
3.交換節點
4.路由節點
5. 計算機網路由什麼網路單元組成
計算機網路由主計算機,終端,網路節點,通信鏈路等網路單元組成
6. gsm的網路單元有哪些
GSM網路結構可以接功能劃分為三大部分:
NSS(網路交換子系統)
ESS(基站子系統)
NMS(網路管理子系統)
GSM網路各單元的作用:
NSS:網路交換子系統。負責執行呼叫控制功能。比如。管理一個呼叫的建立,保持,釋族,以及這個呼叫的計費信息。
ESS:基站子系統。充當手機用戶和Ns5之間的一個介面。同時,它還對無線介面和基站子系統中的各網路元素之間的傳輸鏈路進行控制。
NMS:網路管理子系統。管理整個G8網路。它包括告警管理以及反映網路性能的一些測量和統計報告。
7. OLT,ONU和PON有什麼區別。分別是什麼意思特別是ONU和PON的具體區別。是網路裡面的
OLT和ONU都是PON架構的一部分,OLT是光線路終端,是電信的局端設備,一般直接連在BRAS下,ONU是光網路單元,一個OLT下通過分光器可以掛多個ONU,ONU放到用戶家裡就是光纖到戶(FTTH),放到大樓里就是光線到樓(FTTB)等。ONU是一個設備,PON是一種技術或架構。
8. nss網路子系統所包括的網路單元有哪些
GSM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又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全球通)。
GSM通信系統主要由移動交換子系統(MSS)、基站子系統(BSS)和移動台(MS)三大部分組成,如圖所示。其中MSS與BSS之間的介面為A介面,BSS與MS之間的介面為Um介面。GSM規范對系統的A介面和Um介面都有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A介面和Um介面是開放的介面。
(4)GSM系統的組成
(4)-1.移動交換子系統MSS
完成信息交換、用戶信息管理、呼叫接續、號碼管理等功能。
(4)-2.基站子系統BSS
BSS系統是在一定的無線覆蓋區中由MSC控制,與MS進行通信的系統設備,完成信道的分配、用戶的接入和尋呼、信息的傳送等功能。
(4)-3.移動台MS
MS是GSM系統的移動用戶設備,它由兩部分組成,移動終端和客戶識別卡(SIM卡)。移動終端就是「機」,它可完成話音編碼、信道編碼、信息加密、信息的調制和解調、信息發射和接收。SIM卡就是「人」,它類似於我們現在所用的IC卡,因此也稱作智能卡,存有認證客戶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並能執行一些與安全保密有關的重要信息,以防止非法客戶進入網路。SIM卡還存儲與網路和客戶有關的管理數據,只有插入SIM卡後移動終端才能接入進網。
(4)-4.操作維護子系統
GSM子系統還包括操作維護子系統(OMC),對整個GSM網路進行管理和監控。通過它實現對GSM網內各種部件功能的監視、狀態報告、故障診斷等功能。
9. 什麼是網元電路租用費
網元電路租用費是租用電路業務的一種,網元電路租用費中的計費數據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計費基礎信息,提供與計費有關的基礎信息,其中包括存儲連續30天的與通道有關的數據、ATM業務和乙太網業務的計費基礎數據,同時能將上述數據以ASCII碼或文本文件的形式傳送給外圍存儲設備。
網元電路管理系統(EMS)是管理特定類型的一個或多個電信網路單元(NE)的系統。一般來說,EMS管理著每個NE的功能和容量,但並不理會網路中不同NE之間的交流。為了支持NE間的交流。
EMS需要與更高一級的網路管理系統(NMS)進行通信,NMS也是電信管理網路(TMN)層次模型中的一元。EMS是基於TMN層次模型的運作支持系統(OSS)構架的基礎,這個構架使得服務提供商(SP)能夠滿足客戶對高速發展著的服務的需求,同時也能滿足嚴厲的服務質量(QOS)要求。
(9)需要計費網路單元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網元電路的租用要求:
1、在租用的電路上, 只能使用電信部門允許的並經檢驗合格發給進網許可證的終端設備。
2、在租用的電路上,只能使用核準的工作方式、傳輸速率、傳輸電平,不可自行改變核準的條件。
3、用戶設備與租用電路的介面,必須符合郵電部規定的技術要求,發信電平應保持在規定的范圍中。
4、用戶租用的電路,只能用於與該用戶業務有關的通信,不得經營電信業務,為其他單位傳遞信息。
二、網元租用用戶的使用范圍:
1、利用租用電路組成專用通信網, 傳遞本行業系統各單位之間的信息。
2、經電信部門同意, 可在租用的電話電路上使用自備的復用設備分割成電報電路使用。
3、經電信部門同意, 可裝設分路設備, 供本行業系統多個用戶共同使用。
10. IMS的本質說明
本質上說是一種網路結構。該項技術植根於移動領域,最初是3GPP為移動網路定義的,而在NGN的框架下,IMS應同時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動接入。涵蓋IMS增強特性的3GPPR6已經基本凍結,這標志著IMS技術已經走向成熟。
在NGN的框架中,終端和接入網路是各種各樣的,而其核心網路只有一個IMS,它的核心特點是採用SIP協議和與接入的無關性。
順應網路IP化的趨勢,IMS系統採用SIP協議進行端到端的呼叫控制。IP技術在互聯網上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是Internet的主導技術,它能方便而靈活地提供各種信息服務,並能根據客戶的需要快捷地創建新的服務。但是IP技術的一個最突出特性就是「盡力而為」,在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計費控制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而且只考慮固定接入方式。傳統的基於電路交換的移動網路,雖然具有接入的靈活性,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語音的交換,但由於無法支持IP技術,所以只能形成一種垂直的業務展開方式,不同業務應用的互操作性較低,而且需要較多的業務網關接入移動通信網路。不同的業務分別進行業務接入、網路搭建、業務控制和業務應用開發,甚至包括業務計費等主要的網路單元也必須建立獨立的運營系統。所以,直到現在電信業務的主流仍然是話音業務。新業務的部署,在的狀態下很容易招致更大的風險和成本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移動網還是固定網均在向基於IP的網路演進,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然而要將IP技術引入到電信級領域,就必須考慮到運營商實際網路運營的需求,需要IMS網路從網元功能、介面協議、QoS和安全、計費等方面全面支持固定的接入方式。從的研究看,SIP是具有簡單性、兼容性、模塊化設計和第三方控制性從而成為基於Internet通信市場的主流協議。所以基於SIP的IMS框架通過最大限度重用Internet技術和協議、繼承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特有的網路技術和充分借鑒軟交換網路技術,使其能夠提供電信級的QoS保證、對業務進行有效而靈活的計費,並具有了融合各類網路綜合業務的強大能力。這樣,利用IMS系統,電信運營商可以低成本地進入其嚮往已久的移動領域,而移動運營商則可以在保證其原有的語音和簡訊業務質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輕松引入全新的豐富的多媒體業務,即所謂的全業務運營。
至於接入的無關性,是指IMS借鑒軟交換網路技術,採用基於網關的互通方案,包括信令網關(SGW)、媒體網關(MGW)、媒體網關控制器(MGCF)等網元,而且在MGCF及MGW也採用IETF和ITU-T共同制訂的H.248/MEGACO協議。這樣的設計使得IMS系統的終端可以是移動終端,也可以是固定電話終端、多媒體終端、PC機等,接入方式也不限於蜂窩射頻介面,可以是無線的WLAN,或者是有線的LAN、DSL等技術。另外,由於IMS在業務層採用軟交換網路的開放式業務提供構架,可以完全支持基於應用伺服器的第三方業務提供,這意味著運營商可以在不改變現有的網路結構、不投入任何的設備成本條件下,輕松地開發新的業務,進行應用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