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個網址,例如http://www.sina.com,進入網頁過程中計算機從應用層到網路層用到那些協議。
用到的協議有:tcp/ip協議 必須的,由於訪問的是域名,所以用到DNS ,
㈡ 瀏覽網頁用的是什麼協議,TCP還是UDP,為什麼
用的是TCP。
TCP協議是傳輸層上可靠的傳輸控制協議,具有完善的重傳機制和控制機制。 TCP是傳輸層協議。 如果TCP的數據部分直接承載數據,則通常是TCP數據。 此時,TCP數據包中的埠號設置為0。
如果TCP數據包中的埠號未設置為0,則其將與上述應用層相關的協議相對應。 TCP協議上有很多應用層協議,例如FTP協議,埠分別為20和21; HTTP協議,埠為80,依此類推。
(2)一個網址中使用了哪些網路協議擴展閱讀:
HTTP客戶端發起一個請求,以建立與伺服器的指定埠(默認埠為80)的TCP連接。 HTTP伺服器監視客戶端在該埠上發送的請求。 收到請求後,伺服器將發回狀態行(例如「 HTTP / 1.1 200 OK」和(響應)消息),消息主體可以是請求的文件,錯誤消息,通道或其他信息。
HTTP使用TCP而不是UDP的原因是(打開)網頁必須傳輸大量數據,並且TCP協議提供傳輸控制,按順序組織數據並糾正錯誤。
㈢ 一台電腦通過瀏覽器訪問網頁時,需要用到那些協議
上網肯定離不開TCP/IP協議,訪問網頁應該是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涉及到上傳下載還要用到FTP文件傳輸協議。
㈣ 常見的網路通信協議有哪些
常用的三個網路協議
網路中不同的工作站,伺服器之間能傳輸數據,源於協議的存在.隨著網路的發展,不同的開發商開發了不同的通信方式.為了使通信成功可靠,網路中的所有主機都必須使用同一語言,不能帶有方言.因而必須開發嚴格的標準定義主機之間的每個包中每個字中的每一位.這些標准來自於多個組織的努力,約定好通用的通信方式,即協議.這些都使通信更容易.
已經開發了許多協議,但是只有少數被保留了下來.那些協議的淘汰有多中原因---設計不好、實現不好或缺乏支持.而那些保留下來的協議經歷了時間的考驗並成為有效的通信方法.當今區域網中最常見的三個協議是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IPX/SPX和交叉平台TCP/IP.
一:NETBEUI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因為不支持路由,所以NETBEUI永遠不會成為企業網路的主要協議.NETBEUI幀中唯一的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該地址標識了網卡但沒有標識網路.路由器靠網路地址將幀轉發到最終目的地,而NETBEUI幀完全缺乏該信息.
網橋負責按照數據鏈路層地址在網路之間轉發通信,但是有很多缺點.因為所有的廣播通信都必須轉發到每個網路中,所以網橋的擴展性不好.NETBEUI特別包括了廣播通信的記數並依賴它解決命名沖突.一般而言,橋接NETBEUI網路很少超過100台主機.
近年來依賴於第二層交換器的網路變得更為普遍.完全的轉換環境降低了網路的利用率,盡管廣播仍然轉發到網路中的每台主機.事實上,聯合使用100-BASE-T Ethernet,允許轉換NetBIOS網路擴展到350台主機,才能避免廣播通信成為嚴重的問題.
二:IPX/SPX
IPX是NOVELL用於NETWARE客戶端/伺服器的協議群組,避免了NETBEUI的弱點.但是,帶來了新的不同弱點.
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於大型企業網.它包括32位網路地址,在單個環境中允許有許多路由網路.
IPX的可擴展性受到其高層廣播通信和高開銷的限制.服務廣告協議(Service Advertising Protocol,SAP)將路由網路中的主機數限制為幾千.盡管SAP的局限性已經被智能路由器和伺服器配置所克服,但是,大規模IPX網路的管理員仍是非常困難的工作.
三:TCP/IP
每種網路協議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只有TCP/IP允許與Internet完全的連接.TCP/IP是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學院和一些商業組織為美國國防部開發的,即便遭到核攻擊而破壞了大部分網路,TCP/IP仍然能夠維持有效的通信.ARPANET就是由基於協議開發的,並發展成為作為科學家和工程師交流媒體的Internet.
TCP/IP同時具備了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的需求.不幸的是犧牲了速度和效率(可是:TCP/IP的開發受到了政府的資助).
Internet公用化以後,人們開始發現全球網的強大功能.Internet的普遍性是TCP/IP至今仍然使用的原因.常常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用戶就在自己的PC上安裝了TCP/IP棧,從而使該網路協議在全球應用最廣.
TCP/IP的32位定址功能方案不足以支持即將加入Internet的主機和網路數.因而可能代替當前實現的標準是IPv6.
㈤ 從輸入一個網址到網頁被打開 用到的所有協議
應用層使用了HTTP協議進行超文本傳輸,對於伺服器後台處理應該有telnet遠程調用協議響應用戶,DNS協議獲取網路地址,即IP地址;打開網頁,網頁顯示用到了表示層的HTML協議;
另外必然用到了傳輸層的TCP和網路層的IP協議;網路層ARP協議獲取物理地址;ICMP協議控制信息的傳遞,還有很多吧,我就不知道了
HTTP,TCP,IP,DNS,ARP,ICMP必然有
㈥ 一個網址,例如http://www.sina.com,進入網頁過程中計算機從應用層到網路層用到那些協議
1.應用層:
a.首先將www.sina.com域名通過域名解析伺服器解析成ip地址,使用DNS協議。
b。得到ip後,向ip對應的伺服器提交請求,使用http協議。
C。將數據封裝傳給下一層傳輸層。
2.傳輸層:使用TCP協議與伺服器建立連接,獲取數據和應答,確保數據的可靠傳輸。將數據封裝後傳給下一層網路層。
3.網路層:使用ip協議,讓數據包在源ip和目標ip之間找到合適的路由。將數據封裝後傳給下一層數據鏈路層。
㈦ 常用的網路協議有哪些
常用的網路協議有TCP/IP協議、HTTP協議、FTP協議、Telnet協議、FTP協議、SMTP協議、NFS協議、UDP協議等。
㈧ 當點擊一個域名時會使用了哪些協議
首先會使用到DNS協議,將域名轉化為IP地址;有可能會使用到http,或者https協議,得看這個域名是用來做什麼鏈接的!在域名訪問到伺服器這個過程中,使用到的網路協議非常多!
㈨ 網頁用的什麼協議
是http協議, 即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其實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的縮寫
HTTP是互聯網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路協議。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須遵守這個標准。設計HTTP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發布和接收HTML頁面的方法。
我們訪問網站的三個W,其實是,World Wide Web 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它的意思是:環球信息網也叫萬維網(World ----世界 WIDE----寬廣,寬闊 WEB-----站點)
HTTP協議的幾個重要概念
1.連接(Connection):一個傳輸層的實際環流,它是建立在兩個相互通訊的應用程序之間。
2.消息(Message):HTTP通訊的基本單位,包括一個結構化的八元組序列並通過連接傳輸。
3.請求(Request):一個從客戶端到伺服器的請求信息包括應用於資源的方法、資源的標識符和協議的版本號
4.響應(Response):一個從伺服器返回的信息包括HTTP協議的版本號、請求的狀態(例如「成功」或「沒找到」)和文檔的MIME類型。
5.資源(Resource):由URI標識的網路數據對象或服務。
6.實體(Entity):數據資源或來自服務資源的回映的一種特殊表示方法,它可能被包圍在一個請求或響應信息中。一個實體包括實體頭信息和實體的本身內容。
7.客戶機(Client):一個為發送請求目的而建立連接的應用程序。
8.用戶代理(User agent):初始化一個請求的客戶機。它們是瀏覽器、編輯器或其它用戶工具。
9.伺服器(Server):一個接受連接並對請求返回信息的應用程序。
10.源伺服器(Origin server):是一個給定資源可以在其上駐留或被創建的伺服器。
11.代理(Proxy):一個中間程序,它可以充當一個伺服器,也可以充當一個客戶機,為其它客戶機建立請求。請求是通過可能的翻譯在內部或經過傳遞到其它的伺服器中。一個代理在發送請求信息之前,必須解釋並且如果可能重寫它。
代理經常作為通過防火牆的客戶機端的門戶,代理還可以作為一個幫助應用來通過協議處理沒有被用戶代理完成的請求。
12.網關(Gateway):一個作為其它伺服器中間媒介的伺服器。與代理不同的是,網關接受請求就好象對被請求的資源來說它就是源伺服器;發出請求的客戶機並沒有意識到它在同網關打交道。
網關經常作為通過防火牆的伺服器端的門戶,網關還可以作為一個協議翻譯器以便存取那些存儲在非HTTP系統中的資源。
13.通道(Tunnel):是作為兩個連接中繼的中介程序。一旦激活,通道便被認為不屬於HTTP通訊,盡管通道可能是被一個HTTP請求初始化的。當被中繼的連接兩端關閉時,通道便消失。當一個門戶(Portal)必須存在或中介(Intermediary)不能解釋中繼的通訊時通道被經常使用。
14.緩存(Cache):反應信息的局域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