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腦中的病毒是怎麼形成的它又是怎麼向網路進攻的我們又該如果防範這些網路病毒的進攻
病毒不是來源於突發或偶然的原因。病毒來自於一次偶然的事件,那時的研究人員為了計算出當時互聯網的在線人數,然而它卻自己「繁殖」了起來導致了整個伺服器的崩潰和堵塞,有時一次突發的停電和偶然的錯誤,會在計算機的磁碟和內存中產生一些亂碼和隨機指令,但這些代碼是無序和混亂的,病毒則是一種比較完美的,精巧嚴謹的代碼,按照嚴格的秩序組織起來,與所在的系統網路環境相適應和配合起來,病毒不會通過偶然形成,並且需要有一定的長度,這個基本的長度從概率上來講是不可能通過隨機代碼產生的。現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為故意編寫的,多數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產地信息,從大量的統計分析來看,病毒作者主要情況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員為了表現自己和證明自己的能力,出於對上司的不滿,為了好奇,為了報復,為了祝賀和求愛,為了得到控制口令,為了軟體拿不到報酬預留的陷阱等.當然也有因政治,軍事,宗教,民族.專利等方面的需求而專門編寫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機構和黑客的測試病毒. 病毒往往會利用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弱點進行傳播,提高系統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統是不存在的,過於強調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將使系統多數時間用於病毒檢查,系統失去了可用性、實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讓人們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間無法選擇。病毒與反病毒將作為一種技術對抗長期存在,兩種技術都將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得到長期的發展。
『貳』 網路病毒怎麼來的
病毒有這樣幾個傳播渠道:一是打開網頁,部分網站和網頁本身攜帶或者存在病毒,你打開後瀏覽就很容易感染病毒;二是下載,病毒會偽裝成文件附著在要下載的東西里,你只要下載東西就很容易連同病毒一起下載到電腦里,三是移動磁碟互相交叉使用,已經感染病毒的移動磁碟會把病毒帶到另一台計算機里,四是郵件,發送和接受郵件(包括免費郵箱和OUTLOOK)也能感染病毒;五是通過QQ或者其他即時聊天軟體聊天。當然,還有其他的傳播方式。
你需要給電腦安裝殺毒軟體和個人防火牆,並堅持時時更新殺毒軟體和防火牆,定時對計算機進行殺毒。同時,建議不要瀏覽不健康網站,下載文件和程序後先進行病毒查殺,再打開使用。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愉快!!
『叄』 網路為什麼那麼多病毒
一些黑客和一些破壞分子閑著沒有事情干;就弄出幾個病毒來;來侵害別人的電腦!就像當年的那個熊貓燒香那樣;那個武漢男生因為遭到公司的拒絕;就起了報復之心;弄了個熊貓燒香病毒;搞的是昏天暗地的!可把人氣壞了!黑客製作出病毒後;利用網路和電腦中的漏洞將病毒傳播開來!導致有那麼多病毒!
記得採納啊
『肆』 網路病毒是如何傳播的
�┥⒚嬲��岩栽斐紗竺婊�饜小�
計算機病毒必須要「搭載」到計算機上才能感染系統,通常它們是附加在某個文件上。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主要通過文件拷貝、文件傳送、文件執行等方式進行,文件拷貝與文件傳送需要傳輸媒介,文件執行則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徑(Word、Excel等宏病毒通過Word、Excel調用間接地執行),因此,病毒傳播與文件傳播媒體的變化有著直接關系。
據有關資料報道,計算機病毒的出現是在70年代,那時由於計算機還未普及,所以病毒造成的破壞和對社會公眾造成的影響還不是十分大。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的廣泛傳播,則把病毒對PC機的威脅實實在在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1987年「黑色星期五」大規模肆虐於全世界各國的IBM PC及其兼容機之中,造成了相當大的恐慌。這些計算機病毒如同其他計算機病毒一樣,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傳染性。通過認真研究各種計算機病毒的傳染途徑,有的放矢地採取有效措施,必定能在對抗計算機病毒的斗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更好地防止病毒對計算機系統的侵襲。
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有:
1.軟盤軟盤作為最常用的交換媒介,在計算機應用的早期對病毒的傳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時計算機應用比較簡單,可執行文件和數據文件系統都較小,許多執行文件均通過軟盤相互拷貝、安裝,這樣病毒就能通過軟盤傳播文件型病毒;另外,在軟盤列目錄或引導機器時,引導區病毒會在軟盤與硬碟引導區互相感染。因此軟盤也成了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寄生的「溫床」。
2.光碟光碟因為容量大,存儲了大量的可執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於光碟,對只讀式光碟,不能進行寫操作,因此光碟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謀利為目的非法盜版軟體的製作過程中,不可能為病毒防護擔負專門責任,也決不會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術保障避免病毒的傳入、傳染、流行和擴散。當前,盜版光碟的泛濫給病毒的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3.硬碟由於帶病毒的硬碟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維修等,將干凈的軟盤傳染並再擴散。
4.BBS電子布告欄(BBS)因為上站容易、投資少,因此深受大眾用戶的喜愛。BBS是由計算機愛好者自發組織的通訊站點,用戶可以在BBS上進行文件交換(包括自由軟體、游戲、自編程序)。由於BBS站一般沒有嚴格的安全管理,亦無任何限制,這樣就給一些病毒程序編寫者提供了傳播病毒的場所。各城市BBS站間通過中心站間進行傳送,傳播面較廣。隨著BBS在國內的普及,給病毒的傳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質。
5.網路現代通信技術的巨大進步已使空間距離不再遙遠,數據、文件、電子郵件可以方便地在各個網路工作站間通過電纜、光纖或電話線路進行傳送,工作站的距離可以短至並排擺放的計算機,也可以長達上萬公里,正所謂「相隔天涯,如在咫尺」,但也為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高速公路」。計算機病毒可以附著在正常文件中,當您從網路另一端得到一個被感染的程序,並在您的計算機上未加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運行它,病毒就傳染開來了。這種病毒的傳染方式在計算機網路連接很普及的國家是很常見的,國內計算機感染一種「進口」病毒已不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了。在我們信息國際化的同時,我們的病毒也在國際化。大量的國外病毒隨著互聯網路傳入國內。
隨著Internet的風靡,給病毒的傳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徑,並將成為第一傳播途徑。Internet開拓性的發展使病毒可能成為災難,病毒的傳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務更加艱巨。Internet帶來兩種不同的安全威脅,一種威脅來自文件下載,這些被瀏覽的或是通過FTP下載的文件中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種威脅來自電子郵件。大多數Internet郵件系統提供了在網路間傳送附帶格式化文檔郵件的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檔或文件就可能通過網關和郵件伺服器湧入企業網路。網路使用的簡易性和開放性使得這種威脅越來越嚴重。
當前,Internet網上病毒的最新趨勢是:(1)不法分子或好事之徒製作的匿名個人網頁直接提供了下載大批病毒活樣本的便利途徑。(2)由於學術研究的病毒樣本提供機構同樣可以成為別有用心的人的使用工具。(3)由於網路匿名登錄才成為可能的專門關於病毒製作研究討論的學術性質的電子論文、期刊、雜志及相關的網上學術交流活動,如病毒製造協會年會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國內外任何想成為新的病毒製造者學習、借鑒、盜用、抄襲的目標與對象。(4)散見於網站上大批病毒製作工具、向導、程序等等,使得無編程經驗和基礎的人製造新病毒成為可能。(5)新技術、新病毒使得幾乎所有人在不知情時無意中成為病毒擴散的載體或傳播者。參考資料
『伍』 病毒是如何傳播及危害是什麼
網路病毒的危害與傳播方法
網路病毒的危害,對適用電腦的用戶來說也是致使的.一不小心打開了一封陌生人的來信,結果弄得系統崩潰,這種事情也有不少朋友遇到過.
下面介紹計算機病毒是如何在網路上傳播的:
一般來說,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構成包括網路伺服器和網路節點站.計算機病毒一般首先通過有簽署工作站到軟盤和硬碟進入網路,然後開始在網上傳播.
具體的說,其傳播方式有:
病毒直接從有盤站拷貝到伺服器中;
病毒先傳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內存駐留,等運行網路盤內程序時再傳染給伺服器;
病毒先傳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內存駐留,在病毒運行時直接通過映像路徑傳染到伺服器中;
如果遠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過通訊數據交換進入網路伺服器中.
一旦病毒進入文件伺服器,就通過它迅速傳染到整個網路的每一台計算機.而對於無盤工作站來說,由於其並非真的無盤,當其運行網路盤上的一個帶毒程序時,便將內存中的病毒傳染給該程序或通過映像路徑傳染到伺服器其它文件上,因此無盤工作站也是病毒孽生的溫床.
由以上病毒在網路上傳播方式可見,在網路環境下,病毒除了具有可傳播性,可執行性,破壞性等計算機病毒的共性外,還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感染速度快:
在單機環境下,病毒只能通過軟盤從一台計算機帶到另一台,而在網路中則可以通過網路通訊機制進行迅速擴散.根據測定,針對一台典型的PC網路在正常使用情況,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有病毒,就可在幾十分鍾內將網上的數百台計算機全部感染.
擴散面廣:
計算機病毒在網路上一般是通過工作站_伺服器_工作站的途徑傳播的,但傳播的形式復雜多樣.
難於徹底清除:
單機上的計算機病毒有時可通過刪除帶毒的文件.低級格式化硬碟等措施將病毒徹底清除,而網路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示能消毒干凈就可使整個網路重新被病毒感染,甚至剛剛完成清除工作的一台式站就有可能被網上另一台帶毒工作站所感染.因此,僅對工作站進行病毒殺除,並不能解決病毒對網路的危害.
『陸』 如何防範網路病毒
1、不點擊不明的網址或郵件、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較多木馬是通過網址鏈接、二維碼或郵件傳播,當收到來歷不明的郵件時,也不要隨便打開,應盡快刪除。智能客戶端不要隨意掃描未經認證的二維碼。
2、不下載非官方提供的軟體。如需下載必須常備軟體,最好找一些知名的網站下載,而且不要下載和運行來歷不明的軟體。而且,在安裝軟體前最好用殺毒軟體查看有沒有病毒,再進行安裝。
3、及時給操作系統打官方補丁包進行漏洞修復,只開常用埠。一般木馬是通過漏洞在系統上打開埠留下後門,以便上傳木馬文件和執行代碼,在把漏洞修復上的同時,需要對埠進行檢查,把可疑的埠封關閉,確保無法病毒無法傳播。
(6)網路怎麼中病毒的擴展閱讀:
從網路病毒功能區分。可以分為木馬病毒和蠕蟲病毒。木馬病毒是一種後門程序,它會潛伏在操作系統中,竊取用戶資料比如QQ、網上銀行密碼、賬號、游戲賬號密碼等。蠕蟲病毒相對來說要先進一點,它的傳播途徑很廣,可以利用操作系統和程序的漏洞主動發起攻擊,每種蠕蟲都有一個能夠掃描到計算機當中的漏洞的模塊。
一旦發現後立即傳播出去,由於蠕蟲的這一特點,它的危害性也更大,它可以在感染了一台計算機後通過網路感染這個網路內的所有計算機,被感染後,蠕蟲會發送大量數據包,所以被感染的網路速度就會變慢,也會因為CPU、內存佔用過高而產生或瀕臨死機狀態。
『柒』 病毒是怎麼通過網路傳播的
黑客會使用一些黑客軟體(有些時候是黑客自己編寫製作的黑客軟體)尋找存在漏洞或很容易被入侵的計算機,就是傳說中的黑客掃描了O(∩_∩)O哈!
黑客為了讓自己的惡意程序更快的傳播,會使用一些黑客軟體(有些可能是自己製作的),主動搜索部分IP段,甚至是整個互聯網,尋找有漏洞或很容易被入侵的計算機
這種攻擊沒有特定目標,而且不需要用戶主動觸發一些類似下載文件,打開惡意網頁的操作,是通過掃描IP段的方式來尋找有漏洞的機器
典型的就是一些抓雞器之類的了O(∩_∩)O哈!
『捌』 網路中為什麼有病毒
1、有人為了貪玩,一種惡作劇:一些學習編程的人想小試牛刀就把自己編的一些小程序插入到某些軟體里供人下載。 2、利益驅使:A、某些人學習了編程,但心術不正,針對某游戲或某軟體編了點小程序,盜取虛擬財產。B、某公司為了賺取更大的廣告效果,請人編程插入廣告到某軟體去,上傳到互聯網供人下載,這樣下載的人一點擊就會彈出廣告,這類叫做流氓軟體,也是病毒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