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時下流行的網路用語有並說明其含義及出處。
1、DUANG
網路語,意思是「加特效」,含戲虐性「很好玩」味道。2015年2月24日前後,一部由[url=]成龍[/url]代言的曾被工商部門打假的廣告再次被網友們挖出來進行了新一輪惡搞。而這次惡搞的主要內容則是將成龍和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進行了神一般的同步成《我的洗發水》,一句「Duang」成了網路上最新最熱門的詞語。
「拍這洗頭水廣告的時候,其實我是拒絕的」這句經典的廣告台詞許多人並不陌生,這是2004年成龍代言霸王洗發水的廣告詞,這部曾被工商部打假的廣告被B站的一位up主:緋色toy惡搞,將成龍和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進行了神一般的同步,於2015年2月20日發布了鬼畜視頻「我的洗發水」。隨後b站up主淚腺戰士在微博上分享視頻,並被瘋狂轉發,使得該視頻引起上百萬的點擊。此後各微博大V紛紛轉發此視頻。於是ang字便被發明了。一句「Duang」成了網路上最新最熱門的詞語。
而在「Duang」紅了以後,更有大量的網友跑去成龍最新一條微博下留言刷屏「Duang Duang 」。
2015年02月27日,成龍在轉發微博時用「ang」自嘲引發網友圍觀,不少網友稱「路人轉粉」。
這則廣告伴隨著「ang」在網上的流行,其中的經典台詞「拍這洗頭水廣告的時候,其實我是拒絕的」被廣大網友爭相模仿。無法為網友們解釋如此神同步的歌曲,只好整理出成龍的惡搞歌詞版以及各路網友的延伸版本給大家,以下皆是網友言論,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2、小鮮肉
用於形容男演員,指年輕、帥氣、有肌肉的新生代男偶像。一般是指年齡在12-25歲之間的性格純良,感情經歷單純,沒有太多的情感經驗,並且長相俊俏的男生。
也有引申義主指年齡在12到18歲之間的性格純良,感情經歷單純,沒有太多的情感經驗,並且長相美麗的女生。
小:對應的就是年輕有活力。平均年齡在15歲左右。
鮮:對應的就是情感方面經歷少,沒有太負面的花邊新聞;
肉:對應的就是健碩的肌肉,給人很健康的感覺。
皮膚好,這是最為典型的特徵,他們的皮膚光滑細膩,鮮嫩潔白,比女生的皮膚還好,真是羨煞女人了。
健碩的肌肉,如果說皮膚好是「鮮」的話,那他們身上健碩的肌肉就是「肉」了。男人的美,美在陽剛,而健碩的肌肉是最好表達男子美的一個體現。
會賣萌,會耍帥,人氣絲毫不輸給混跡娛樂圈多年的大叔們 。
娛樂圈小鮮肉代表
TFBOYS,內地男子組合,2014年走紅時成員平均年齡不到15歲,因此也被稱為「小鮮肉」。
吳亦凡,1990年11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演員,歌手。
3、有錢,就是任性
出處:前段時間一則媒體報道稱江西老劉網購了一款保健品,不久陸續接到敲詐電話,老劉明知道自己上當了還一如既往地給罪犯匯款。記者采訪老劉才得知,事實上,老劉在被騙7萬元時就已發現被騙,但他繼續選擇被騙,理由是「想看看騙子究竟能騙走多少」。這則新聞引爆互聯網,網友調侃:有錢就這么任性。對於一般生活水平的人來說,老劉的行為讓人大跌眼鏡,用「人家有錢嘛」大概可以解釋。起初這句話被用來嘲諷那些有錢人大手大腳的行事風格,後來它逐漸成了朋友間時髦的調侃用語,就連其衍生語「年輕就是任性」「成績好就是任性」也人氣頗高。
除了「有錢,就是任性」,同樣紅火的網路語「買買買」也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網友調侃微博紅人[url=]王思聰[/url]和爸爸王健林的對話:
王思聰:爸,這個……
王健林:買買買!
王思聰:爸,這個……
王健林:買買買!
因此網上也熱傳了這句:女朋友最愛聽的一句話不是「我愛你」,而是「買買買」。看來有錢人在大多數人眼裡都比較任性,在他們看來錢似乎成了有錢人任性的資本,「有錢就是任性」不僅映襯了一小部分「高富帥」的安逸閑適,也讓那些沒錢的「屌絲」們得到了一種別樣的心理快感。娛樂君覺得「有錢就是任性」雖是玩笑話,卻能非常恰切、生動地用來評價當今社會一些有錢人的奇特之舉。當任性的有錢人遇到了同樣任性的網友,火花就碰撞出來了。
使用語境:起初這句話被用來嘲諷那些有錢人大手大腳的行事風格,後來它逐漸成了朋友間時髦的調侃用語,就連其衍生語「年輕就是任性」、「成績好就是任性」也人氣頗高。
造句:復旦食堂居然出了辣條炒飯?有錢,就是任性!
4、顏值
網路詞彙。顏值表示人物顏容英俊或靚麗的數值,用來評價人物容貌。如:顏值爆表
顏值,網路詞彙。顏,顏容、外貌的意思;值,指數。表示人物顏容英俊或靚麗的一個指數,用來評價人物容貌。
'向右'根據用戶所接受到的『無感』和『喜歡』數量計算出該用戶顏值高低,如:在一位用戶收到的100個來自其他用戶的反饋中有70個『喜歡』,則該用戶的顏值為0.7(0.0-1.0)。
5、貓系理科男
2013年1月,日本女生流行把男生稱呼為兩種系,一種是犬系,另一種貓系。按照她們的描述,「犬系男」喜歡在外面玩,喜歡跟別人打交道,體育比學習要好。「貓系男」喜歡凡事追求完美,數理化強。
2015年《我是歌手》李健火了,大家因為他獨特的氣質而稱他是貓系理科男。
名詞解釋:貓系男喜歡宅在家裡,很難打交道,有自己傲嬌清高的步調。貓系男具有喵星人的神經質特徵:時而熱情如火,時而文質彬彬。他們喜歡幻想,做事追求完美,經常拒人於千里之外,實際上貓系男只是不善於與陌生人打交道而已。
貓系男之優點:冷靜 聰明 內斂 細膩
6、也是醉了
醉,一指飲酒過量,神志不清的狀態。二是形容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很滿意的狀態。這里的「醉」並不是第一種,而是假借醉這一不清醒的狀態,表示不能理解對方的想法,實則表達對對方的不可理喻和自己輕微的不滿或對人物或事物的輕蔑、鄙視,不屑於對其進行回應和反擊。
出處:「也是醉了」這個口頭禪的出處可以追朔到[url=]金庸[/url]《笑傲江湖》。小說中愛開玩笑的[url=]令狐沖[/url]曾這樣諷刺別人的諂媚:「我一看到那些人的諂媚樣,可就渾身難受,搖搖晃晃幾欲醉倒。但是之後被一幫90後所熱衷,游戲LOL(英雄聯盟)受到當下很多90後的追捧,大意是「我服了」,使用語境原是在游戲當中遇到豬一樣隊友時不好直說,只好說一句「我也是醉了」,蘊含嘲諷之意,主要是一種對無語、郁悶情緒的表達方式。通常表示對人物或事物,無法理喻、無法交流和無力吐槽。多可與「無語」、「無法理解」、「無力吐槽」換用。當然「現在整個人都不好了」的表述,也同樣被用於表達無語、無奈、受不了了等狀態。娛樂君想說的是,面對無奈的心境,能以一句「也是醉了」作回復,只此一點便可看出小夥伴的心態越來越好了。
使用語境:是一種對無奈、郁悶、無語情緒的輕微表達方式。通常表示對人或事,無法理喻、無法交流和無力吐槽。
造句:看了最新版的[url=]小龍女[/url],我也是醉了。
7、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出處:沒想到,十年前的的歌詞,如今竟然變成流行語。起初,很多人都是在貼吧上看到這句話,開始就有一種很熟悉的趕腳,想了半天才想起來這句歌詞出自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原意是對美好畫面的描述,如今被網友引申為對奇葩事物的形容,比如一張圖片很雷人,網友就可以用「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來形容它,以此表達自己看到這張圖片受到的視覺或心理沖擊,多用於調侃。除此以外也可用於自嘲,人生境界之一就是敢於自嘲,甚至樂於自嘲,雖然有時用該流行語來表達略顯誇張。之前就有類似的網路語「不忍直視」,「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與之相比較就變得文藝多了,或許這也是它紅起來的原因。此語常被網友引申為對奇葩事物的形容。
使用語境:嘴上說「美」,但用「不敢看」表達了對它的否定,暗含諷刺意味。常用於諷刺並不美好的事物,比如看到一張很雷人的圖片,以此表達自己看到這張圖片受到的視覺或心理沖擊。
造句:什麼,連她都要出寫真集?哦,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8、只想安靜地當一個美男子
出處:2013年,《萬萬沒想到》這部迷你劇紅遍了大江南北,盡管它與其他大劇制相比而言幾乎不花成本,但卻成了許多人每周最期待的東西之一,不僅劇情包羅萬象,視角新穎獨特,每集的結果都讓人大跌眼鏡,真正體現了「萬萬沒想到」這劇名的精髓。劇中幽默的語言也獨樹一幟,造出了許多經典對白和網路熱詞,為人津津樂道。
《萬萬沒想到》第二季第一集中,「叫獸易小星」扮演的唐僧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全句為「我想我還是安靜地當一個美男子算了」。此話一出就成了網路爆紅的句子。有網友就很文藝的說道:在這個紛擾的世界,我只想安靜地做個美男子。也有人將此句改編,成為「我是個有原則的美男子」,不管是安靜的、活潑的、有原則還是沒原則的美男子,娛樂君聽到這句自戀得很直接的話時,心裡是輕松的。在這紛繁的塵世中,娛樂君只想安靜的做個美男子。說這話時搭配的唯美畫面請各位自行腦補。
使用語境:為何要安靜,其實因為自己很鬧騰,很「二」;為什麼做美男子,因為自己長得丑。因此這句話常常被長得丑又很二的男生用來自我調侃,當使用於他人時,常表示諷刺意味。
造句:驕傲的肚腩,天真的笑臉,外露的藍條四角內褲,還有那把不和諧的玩具水槍!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你難道就不能安靜地做一個美男子嗎? 9、挖掘機哪家強 中國山東找藍翔
「天蒼蒼,野茫茫,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挖掘機技術哪家強?」
藍翔的火,在於它已然成為段子手們擼出繭的梗。「挖掘機到底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是許多故事進階為段子的標配式結局。在網路上你甚至隨時可以看到以它為藍本創造的諸如「挖掘機技術哪家強」的各式段子。那麼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么火呢?
前段時間,該校副校長帶領上百藍翔師生從濟南跨省遠赴河南商丘打群架,為正在陷入離婚糾紛的校長「出頭」。"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因此聲名遠揚。
10、承包魚塘體
出處:源自於電視劇《杉杉來了》中,飾演腹黑傲嬌總裁的張翰懷抱趙麗穎,說出的一句台詞:「我要讓全世界知道,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
例子:美國男子希頓為圓女兒公主夢,找到埃及和蘇丹邊界一塊「無主土地」,跋涉14天遠赴沙漠,在此插上自製「國旗」,自封「國王」,讓女兒在7歲生日 這天如願當上「公主」。這個溫馨的故事讓不少網友大呼有愛。網友「min的理想國」稱贊:「太霸氣了!承包魚塘算什麼,人家爸爸就要向全世界宣布,那整片 沙漠都被他承包了!」
11、不作死就不會死(No zuo no die)
出處:原引自動漫《機動戰士Z高達》第12集中卡繆·維丹連續擊墜兩架FF-S3劍魚戰斗機時的兩句台詞:「不反抗就不會死,為什麼就是不明白?」後被發揚光大,接了地氣,變成「不作死就不會死」。
例子:英國網友「Randy」烤了一堆狀似iPhone的餅干,想要捉弄交警。他准備開車時叼在嘴上,等警察截住他後就咬餅干,反問警察是不是開車吃餅 干也犯法。惡作劇成功了,警察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把他的名字拿到系統里一搜,這傢伙竟然還有沒支付的超速罰單吶!真是一個no zuo no die的悲劇故事。
12、帶我裝逼帶我飛
出處:(帶考證)據說一人發了個扒皮張依依的帖子,說張依依模仿一個網紅一口一個張騷騷騷雞的罵,毫無扒點毫無重點,別人說她她罵別人腦殘粉。然後一強 人回復了重點說了,你要覺得伸個剪刀手站著照相蹲著照相就是模仿,那你飛起來照呀。很多人就在樓中樓給贊他,他一個個回復,叔帶你裝逼帶你飛。
例子:大神你LOL技術這么牛,帶我裝逼帶我飛吧。
13、你造嗎
出處:如果你看過《愛情公寓四》,應該就知道這三個字的意思,《愛情公寓》4第十一集,唐悠悠簽約新的經紀公司,要交一份影視精選集,其中有一段模仿《愛情從告白開始》的台詞,將「歐皓辰,你知道嗎,我喜歡你」說成「歐皓辰,你造嗎,我宣你」。
其實這句子來自於台灣。在台灣,一些詞語連著讀,或者讀快了就變成這樣。這個詞早在以前成龍電影《威龍猛探》中已經使用了,只不過沒紅起來。在生活中,人們為了更快捷更方便地表達某些常用片語的意思,將其以快速連讀或者快速輸入,就成了合音,即兩個音節產生融合而變為一個音節。還有一部分人,為了模仿台灣腔調,將「這樣子」說成「醬紫」,把「有時候」說成「有獸」,「鼓起勇氣」說成「古瓊氣」等等。這些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但是呢,這種流行語,是網民灰常灰常稀飯的。
使用語境:這其實是一種故意讀快、預設音節的表達,。類似的詞還有很多,比如「這樣子」說成「醬紫」,把「有時候」說成「有獸」……
造句:光纖不含銅,你造嗎?
14、你懂的
出處:「你懂的」,也是非常流行的網路熱詞,這句從英文"you know"翻譯過來的,乍一聽來讓人不清不楚的話卻成了網友們所有「心照不宣」的最佳表達,如果你知道他知道,就可以說上一句「你懂的」來表達你的所有要求和所有心情。 通用於任何無法言說的公開場合的「三字經」。這個詞是網路時代的眼色,舉重若輕,彼此心照不宣。
該詞來源於2008年國內兩大著名論壇天涯和貓撲上關於求索某淫穢事件門套圖的專用隱語,2009年閆德利艾滋門、2010年閆鳳嬌廁所門事件後大規模流行,通常以「xxx第x季,請留郵箱,你懂的……」作為發帖標題。
使用語境:隱含「我不說,你也懂」的意思。目前已是網友們對所有「心照不宣」事情的最佳表達。
造句:我只能說,你懂的。15、逼格
來源於蘋果最新手機iPhon6/plus發布會,英文「Bigger than bigger」,音譯過來就是「逼格」。
16、喝酸奶不舔蓋
喝酸奶不舔蓋是網友們調侃而出的土豪衡量標准,一般用來嘲諷一些偽土豪,或者自嘲時使用。
該詞來源於一個微博段子:
朋友來找我哭訴:「女朋友跟一個有錢的高富帥跑了。」
我問:「有錢到什麼地步?」
他說:「喝酸奶不舔蓋得那種。」
Ⅱ 「tell」和「ask」的用法是什麼
1.ask 有詢問和請求的意思
ask sb 問某人
ask sb to dinner 請某人吃飯 2.tell 告訴 強調一個人向另一個人或多個人傳達某種信息
tell me the truth 告訴我實話
talk 強調的是兩個人或兩人以上之間的談話,有一種交流的意思
talk with sb 跟某人談話
Ⅲ Various是什麼意思
語法標註解釋 various英音:['vɛəriəs]
編輯本段形容詞
1. 不同的;各種各樣的,形形色色的Everyone arrived late at the party for various reasons. 由於種種原因,每個人赴會都遲到了。 2. 好幾個的;許多的[Z]Wheat is grown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全國許多地方都種小麥。 網路釋義 various 1. 各種各樣的;不同種類的 人教版高中英語高三第二單元Unit2詞彙速...2. various adj.各種各樣的;不同種類的 2.不同的,各種的 模具機械詞彙英漢對照T-Z - 外貿資訊網...various 不同的,各種的 Various 1. 我的音樂風格 海狼英文歌曲大獎賽——參賽選手列表我的音樂風格:Various
編輯本段various與different的用法區別
區別一 different 表示「不同的」,指的可能是種類不同、不相像、不一樣、不是同一個等,強調「異」。如:<: 'Times New Roman'">Mary and Jane are quite different. 瑪麗與簡大不一樣。This book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ne. 這本書與那本書不一樣。This is not what I want; I want a different one. 我要的不是這個,我要一個不同的。 區別二 various 表示「各種各樣的」、「各不相同的」等,主要指彼此不同且種類繁多,強調「異」而「多「」。如:There are various ways of cooking an egg. 雞蛋有各種各樣的煮法。There』s been snow today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今天全國各地都下了雪。比較:He gave various reasons (= a number of different reasons) for being late. 他為自己的遲到舉出了種種理由。This time he gave different reasons (= not the same as last time) for his being late. 這次他為自己的遲到舉出了不同的理由。註:由於 various 不僅強調「異」而且強調「多而且強調」,所以其後接的名詞通常用復數;而 different 強調的只是「異」而不是「多」,所以其後的名詞可以是單數或復數。
Ⅳ cosplay是什麼意思啊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簡寫,日文コスプレ。指利用服裝、飾品、道具以及化妝來扮演動漫作品、游戲中以及古代人物的角色。玩COSPLAY的人則一般被稱為COSPLAYER(也稱COSER)。
cosplay比較狹義的解釋是模仿、裝扮虛擬世界的角色,也被稱為角色扮演。由此,在網路上衍生出了新的含義,往往被用來形容「假扮某類人的人」。
中文名
角色扮演
外文名
英文Costume Play
動畫cosplay
發源地是美國
1955年
創建世界上首座迪士尼樂園
1984年
世界科幻年會上Cosplay得名
快速
導航
起源發展Cos角色的流程Cosplay 化妝要領道具禮節分類攻略
涵義
顧名思義,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簡略寫法,其動詞為cos,而玩cosplay的人則一般被稱為coser[也稱cosplayer]。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的cosplay最早的中文譯名是出自台灣,意思是指角色扮演。但因為這種譯法與游戲中的role play game(rpg)同為角色扮演之意,所以為免雷同,筆者更傾向於另一種譯法--服飾裝扮。以現今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內容一般是指利用服裝、小飾品、道具以及化裝來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一些日本視覺系樂隊以及電影中的某些人物,從這里可以看出在定位上cosplay包含了相當廣闊的發揮空間,甚至可以說只要是有cosplayer在的地方,這一領域便絕對就是當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
共21張
COSPLAY人物實拍圖
Costume(名詞)=某一角色的裝束,服裝。
Costume(動詞)=制衣。
Costumer=穿著與某人物相似的人,與cosplayer差不多。
cosplay-起源:一個由Nov.Takahashi提出的,英語「CostumePlay」的簡寫。他的這一靈感源於在美國舊金山的國際化妝舞會,並且由於他在日本「MyAnime」雜志上發表的文章(1982年)中表示的對cosplay的熱情,引發了1982-83年日本的cosplay運動。雖然cosplay並非起源於日本,但美國的cosplay卻受了日本cosplay很大的影響。
cosplay(名詞)=穿著有關動漫人物的服飾。
cosplay(動詞)=穿上有關動漫人物的服飾。
cosplayer=穿著Costume的人。
Crossplay(動詞)=cosplay的一部分:在cosplay中扮演異性。
Crossplayer=在cosplay中扮演異性的人。
Crossdressing=穿著異性的服裝。一個人crosdressing的時候,並不能說明他是crossplay(也就是說,一個男的扮演一個男的,而後者喜歡女生衣服,那前者是crossdressing,但不是crossplay)。crossplay和cosdressing沒有任何關系,只和扮演者的性別與扮演對象的性別有關。
舉例:(不好意思啊,人名譯不出:P)。
男生cosNuriko,KamatariorMana不是crossplaying卻是crossdressing。
女生cosNuriko,KamatariorMana是crossplaying,卻不是crossdressing。
男生cosUtenaorSakura是crossplaying也是crossdressing。
女生cosKenshinorVash是crossplaying也是crossdressing。
crossplaying和crossdressing並不能完全說明一個人的性別傾向。你不能斷定一個Crossplayer是男(女)同性戀,還是雙性戀。至於生活中的crossdressing,或多或少對一個人的性別傾向有所暗示,但請不要臆斷,你可能會完全錯誤的。Glomp 定義:一種表達祝賀或問候的擁抱(有時候也表示攻擊)。
起源
談到cosplay最初的起源,大家一般比較認同的是將cosplay的發源地定位於日本,當然如果這是以現時代cosplay理念為基準的話確是可以如此而言。但是如果從廣義上來說,動畫cosplay的真正發源地絕對是位於西半球的美國,甚至說如果真要探討起cosplay原始形態的話,筆者可以毫不遲疑的告訴你cosplay最早的出現是在公元元年之前的數個世紀之中!因為不論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存在的希臘祭祀們的裝扮,或是其後共同創作了兩部偉大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那群活躍於公元前8世紀的偉大游吟詩人們,他(她)們實際上都是在扮演著別人的角色。前者引變為後世的先知、先見,成功的cosplay了神之使徒的存在,而後者則如同是現今舞台話劇的鼻祖,出神入化的cosplay了那些可歌可泣英雄們的事跡。事實上,cosplay所要包括和裝扮的涵義不僅僅只是指一種外表上的形象化,更重要的是去cosplay人的內心。嗯,言歸正傳。接下來繼續為大家談一下cosplay真正的發源地--美國。
共9張
cosplay真人實拍圖
發展
17世紀時期,耶穌會教士阿塔納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發明「魔術幻燈」(Magic lantern)之後成功使動畫在中歐洲地區流行,到1930年代末期和路迪士尼米奇老鼠出現,美國的動畫風格才有了一個明確肯定的定義,而史上真正的第一個以動畫人物為受扮者的Cosplay也正是出於此時期。米奇老鼠在美國以及全世界均風靡一時。和路迪士尼看準時機適時的在1955年創建了世界上首座迪士尼樂園,同時為了替產品自身作宣傳及為更好的吸引遊客,和路迪士尼還特別請來員工穿上米奇老鼠服飾以供遊客玩賞或是拍照留念。當初這群默默無聞的米奇老鼠裝扮者就是當代全世界Cosplay行為的真正始祖。
起初為當時那群在迪士尼樂園中裝扮成米奇老鼠、布魯托、高飛狗、唐老鴨以及其他迪士尼人物製作Cosplay服飾的是和路迪士尼公司早先的道具部。在迪士尼樂園正式成立後不久,和路迪士尼擴大了道具部的規模,不僅要為影視作品製作道具,更負責所有在迪士尼樂園工作所需的Cosplay服飾。早期用作Cosplay的服飾只是一個擁有固定外形的「大紙袋」,缺乏美感和舒適,成品相對也較粗糙,裝扮者穿上這種服飾後很容易發生呼吸不暢的現象。縱使如此,此時迪士尼的Cosplay服飾製作已算是擁有了一定的規模。
當代Cosplay最初成形的目的仍是出於一種商業上的形為而並非像現在這樣是一種流行品位上的消費。將美國或是更確切的一點說,將迪士尼作為當代Cosplay的真正發源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依據,那就是當時迪士尼卡通人物裝扮者們身上所穿著Cosplay服飾的專業製作化。雖然以如今的Cosplay服飾而言,有許多是裝扮者們自己所縫制的。但是作為一個當代Cosplay的鼻祖,擁有一個規范並且體系化的服飾製作組織是必要的條件。
共12張
cosplay游戲角色圖
1947年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根據酒井七馬原作改編而成的紅皮書漫畫《新寶島》鋒芒畢露,在日本掀起一股當代連環圖漫畫的熱潮。由此造就了日本整個動漫、游戲市場的大繁榮,從而為真正確立動漫、游戲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恰好正在此時,迪士尼那種所為宣傳而作的Cosplay活動被傳入日本,有動漫、游戲界同好起而模仿,結果就蔚為風潮,成了日本如今動漫、游戲界的常態活動。
日本方面,最早的Cosplay出現在1955年左右,當時所謂的Cosplay僅僅只是小童間的一種裝扮玩意,但在服飾方面還是頗為講究。當時不少小童都裝扮《月光假面》與《少年傑特》這兩部作品的主人公。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如迪士尼樂園般擁有專門的Cosplay服飾製作單位和行號,裝扮者如想要擁有與動畫中主人公相同服飾的話就必須先請畫家繪好服飾設計圖樣,然後再到百貨公司或裁縫店請師傳縫制。現今著名的游戲製作人廣井王子小時候Cosplay的服飾設計圖,便是請離他家附近很近的一條藝妓街上的那些藝妓為他繪制的。
這種較為粗製的狀況一直維持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直至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日本的ACG經歷了探索和成長期之後,此時日本的Cosplay活動在起初是作為看版娘在同人志即賣會而生,為各同好會等場合上活躍氣氛的一種即興節目,後期引申為伴隨著動漫展覽、游戲發布會上頻繁出現。
在1984年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科幻年會上,赴會的日本動畫家暨日本藝術工作室「Studio Hard」行政總裁高橋伸之把一種自力演繹角色的扮裝性質表演藝術行為正式以一條和制英語詞語「Cosplay」來表示,Cosplay因而得名。
到1990年代,日本動漫、游戲業界成功舉辦了大量的動漫展和游戲展,此時的日本漫畫商和電玩公司為了宣傳自身產品,在這些游戲展和漫畫節中找來一些男男女女裝扮成動漫、游戲作品中的角色以吸引參展人群。這一招可以說是與當年和路迪士尼開辦迪士尼樂園的時引客招數如出一轍,由此可見當代Cosplay的顯露成形與蓬勃發展的關鍵是建立在本身動漫、游戲商業化的程度之上,可以說正是將Cosplay作為一種商業上的促銷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長足的發展與認識。
就因此,Cosplay文化在動漫、游戲界熱門化和發揚光大,同時藉著各種Cosplay活動、傳媒的介紹、互聯網有關Cosplay的大量資訊傳播等,使Cosplay的自由參與者激增,Cosplay才漸漸得到了真正的、獨立的發展,可以說現今世界對Cosplay的理念有相當部份繼承於日本的一套。
更甚者,專門為Cosplay行為而舉行的活動也漸漸出現,形式類似化妝舞會,遂民眾逐漸能在越來越多的場合中看到該批奇裝異服者,並了解到這集服飾、化妝、表演於一體的扮裝文化現象──Cosplay。
當代的Cosplay一般以動畫、漫畫、游戲、電玩、輕小說、電影、電視系列劇、特攝、偶像團體、職業、歷史故事、社會故事或是其他自創的有形角色為目標,刻意穿著類似的服飾,加上道具的配搭,化妝造型、身體語言等等參數,以人力扮演成一個「活起來」的角色。
另一種Cosplay主要是對非人類的動物、軍事武器、交通工具、土木基建、操作系統、網站等進行擬人化,灌以具智慧的靈魂,並以相應服飾、道具、化妝、身體語言等配套來呈現該等擬人化角色,其中一常見手法乃以萌擬人化形態出場。
美國
自從十七世紀,耶穌會教士阿塔納斯珂雪(AthanasiusKircher)發明了「魔術幻燈」之後,動畫的出現便成為了一種必然。在其後的一個世紀中歐洲開始流行起來這種「魔術幻燈」,直至20世紀二十年代末期沃爾特-迪斯尼那隻萬人迷的小老鼠出現後,美國的動畫風格才有了一個明確肯定的定義,而史上真正的第一個以動畫人物為扮演對象的COSPLAY也正是出於這一時期。是的,毫無疑問伴隨著那隻可愛奇趣的米老鼠在美國本士以及全世界的風靡一時。沃爾特-迪斯尼看準時機適時的在一九五五年創建了世界上首座迪斯尼樂園。同時為了替產品自身作宣傳及為更好的吸引遊客,沃爾特?迪斯尼還特別請來員工穿上米老鼠服裝以供遊客玩賞或是拍照留念。所以,可以說當初這群默默無聞的「米老鼠」裝扮者才是現時代全世界COSPLAYER們的真正始祖。並且由此也可以察知,COSPLAY最初成形的目的仍是出於一種商業上的行為而並非像現在這樣是一種流行品位上的消費。將美國或是更確切的一點說,將迪斯尼作為COSPLAY的真正發源地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依據,那就是當時迪斯尼裝扮者們身上所穿著COSPLAY服裝的專業製作化。雖然以如今的COSPLAY服裝而言,有許多是裝扮者們自己所縫制的。但是作為一個COSPLAY的起源,擁有一個規范並且體系化的服裝製作組織是必要的條件。
古風cosplay
起初為當時那群在迪斯尼樂園中裝扮成米老鼠、布魯拖、古菲、唐老鴨以及其它迪斯尼人物製作COSPLAY服飾的是沃爾特?迪斯尼公司早先的道具部。在樂園正式成立後不久,沃爾特?迪斯尼擴大了道具部的規模,除了要為影視作品製作道具外,還要負責所有在樂園工作所需的COSPLAY服裝。當然早期的這些所謂的COSPLAY服飾只是一個擁有固定外形的「大紙袋」,毫無美感可言。但不論怎麼說,相對於當時而言,此時迪斯尼的COSPLAY服飾製作已算是擁有了一定的規模。
日本
此時此刻的日本,因為1947年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根據酒井七馬原作改編而成的紅皮書漫畫《新寶島》的鋒芒畢露,而在日本掀起一股新漫畫的熱潮。由此造就了日本整個動漫、游戲市場的大繁榮,從而為在日本真正確立動漫、游戲的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日本最早的COSPLAY出現在昭和三十年這一時期(公元1955年),當時所謂的COSPLAY僅僅只是孩童們游戲間的一種裝扮。記的在那一年正好是《月光假面》與《少年傑特》在日本熱贊播放的年份,因此有不少孩童在當時就是COSPLAY這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雖說此時的COSPLAY純粹是孩子間的玩意兒,但在服裝方面還是頗為講究,當然前提是要有錢。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專門的COSPLAY服飾店,孩子們如果想要擁有與動畫中主人公相同服裝的話就必須先請人畫好設計圖紙,然後再去百貨公司請人縫制。現今著名的游戲製作人廣井王子小時候COSPLAY的服飾設計圖,便是請離他家附近很近的一條藝妓街上的那些藝妓為他繪制的。這種較為粗製的狀況一直維持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直至70年代未80年代初日本的動漫、游戲經歷了探索和成長期之後,作為動漫、游戲附屬文化的COSPLAY才漸漸得到了真正的發展,可以說現今對COSPLAY的理念就是完全繼承於當時的日本。
然而在80年代,日本的COSPLAY雖然得到了在更高年齡層及更多群體上的發展,卻仍然未有舉辦過真正意義上的純COSPLAY活動。此時的COSPLAY更多是依附於由動漫、游戲所帶來的另一個周邊文化--同人社團(其作品被稱為同人志)的身邊。「同人志」一詞源於日本,原本指的是「一群有著相同興趣的人,共同創作自己的文藝著作,稱為同人志」。也就是說,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將各自發表的文藝著作集結成冊,不由商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而是自己掏腰包印刷,在同好間流通,均可稱為「同人志」。由於當時日本動漫及電玩文化的盛行,許多好的當紅作品在同好間大受歡迎,「將商業作品加以改編,編制外傳形式的漫畫同人志」便逐漸成為同人界的主流。由此而及的便是同人社團大量的興起,而為了招募社員以及在同人志即售會(第一界同人志即售會始於1975年12月,當時只是一個只有32個組織參加,入場人數六百多人的小型同人志即售會,但到了八十年代就成了一年二至三次的超大型同人志即售會)上推銷自己的同人志,各社團的成員紛紛打扮成動漫、游戲中的人物以吸引同好前來參觀攤位,在日本這一現象被稱為「看版娘」。於是這股風潮如同爆炸了一般在同好間迅速引起了一陣潮流,加入COSPLAY行列的人數急速成長,到後來其人氣度甚至與同人志即售會不相上下。
在經歷了六、七十年代的幼稚,八十年代的初創之後,九十年代的COSPLAY伴隨著日本動漫、游戲業中GAME業的急速成熟(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世嘉以及索尼之間的次世代機種之爭)以及視覺系樂團的層出不窮而開始步入正軌,成為一個極具規模的動漫、游戲業界的附屬文化。在90年代,日本的動漫、游戲業界成功的舉辦了大量動漫展和游戲展,此時的日本漫畫商和電玩公司為了宣傳自身產品,在這些游戲展和漫畫節中找來一些男男女女COSPLAY成動漫、游戲中的角色以吸引參展人群。這一招可以說是與當年沃爾特?迪斯尼開辦迪斯尼樂園時如出一轍,由此可見COSPLAY的成形與發展的關鍵是建立在本身動漫、游戲商業化的程度之上,可以說正是將COSPLAY作為一種商業上的促銷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長足的發展與認識。
Ⅳ 雙向的奔赴是什麼意思
「雙向奔赴」指感情生活中兩個人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互相喜歡、互相傾慕,雙向付出而不是一方邁出了99步,另一方只邁出一步;這句話也可以用在友情或者其他人際關系中,只有雙方都真摯付出,關系才會更加真誠和珍貴。
網路流行用語舉例:
令人噴飯:新聞聯播用詞,正兒八經的成語,字典可查,形容荒謬至極把人逗笑。
勿謂言之不預也:新聞聯播用詞,事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白嫖:不勞而獲,蹭吃蹭喝蹭資源。
口區:「嘔」的展開,表示惡心,但程度較輕。類似的還有「弓雖」、「口丕」等。
我酸了:檸檬精用語,表達羨慕嫉妒恨。
祖安人:原指LOL某區玩家,現泛指網路上特別能罵、特別能噴的人。
迷惑行為:來自日語,原指給人帶來麻煩的行為,現泛指令人很迷惑的行為。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來源《都挺好》蘇大強,現成為遇到不懂事物的萬能回答。
5G:即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996:一種工作制度,朝9晚9,每周單休,互聯網公司常有。
007:另一種工作制,0點到0點,一周7天。
1118:源自微博,文字難以描述的畫面,據說和柚子有關。
35:「勸退35」,指部分公司勸退超過該年齡的員工。
120:救護車客服電話。引申為「加班120」,特指部分公司半年加班超過120小時的現象。
Ⅵ 歇後語: 劉備訪賢→() 關老爺赴會→() 關公降曹操→()
1、劉備訪賢——三顧茅廬。
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2、關老爺赴會——單刀直入。
單刀直入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說話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3、關公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比喻人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裡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有
身不由己之感。此處為了凸顯關羽的忠義,而現代卻多用語貶義。
Ⅶ 網路用語6塊錢的麻辣燙有什麼深刻地內涵嗎
6塊錢的麻辣燙是多年前,網路上的一個段子,放在現在就有很多內涵在裡面,用來形容廉價的、低成本的約會;或是暗邀賓館約會;用此話證明自己身體好次數多,最重要的是在不明真相的人面前不露聲色。
最後,如果有人對你說:「我想請你吃6塊錢的麻辣燙!」你一定要懟回去!
Ⅷ 關羽為什麼敢單刀赴會
江東吳國魯肅欲向關羽索要荊州,關羽不應允就殺人,奪會荊州。故在江邊亭內擺下「鴻門宴」,亭外設下刀斧手,待關羽強硬時擲杯為號,群起殺之。關羽明知是計,卻僅帶周倉一人替關羽拿刀,關平接應,孤舟渡江前來赴宴。席間,關羽故意罵走周倉,使其先到江邊准備,後手拿青龍偃月刀,假借酒意手牽魯肅,使其送自己去江邊,東吳眾人因顧及魯肅安全,不敢妄動。只好眼看關雲長安全離去,至此,關羽再次名震天下。
但最近幾年,由於三國志等正史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三國志中的史實並不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關於三國志中的史實敘述如下:
魯肅傳:備既定益州,權求長沙、零、桂,備不承旨,權遣呂蒙率眾近取。備聞,自還公安,遣羽爭三郡。肅住益陽,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羽操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吳書》:肅欲與羽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肅曰:「今日之事,宜相開譬。劉備負國,是非未決,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趨就羽。羽曰:「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欲收地邪?」肅曰:「不然。始與豫州觀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吾子屬當重任,曾不能明道處分,以義輔時,而負恃弱眾以圖力爭,師曲為老,將何獲濟?」羽無以答。
有這些史料,很多人就開始說單刀赴會的是魯肅。還有的人,藉此說明魯肅的「大智大勇」和關羽的無能。從而這段記載也就成了吳迷們黑蜀及黑關羽的必用材料。
那麼事實真如他們所言嗎?不是。對於單刀赴會,我們需要解決的,主要是四個問題:
1. 誰是單刀赴會的主角?
2. 為什麼會產生單刀赴會一事?
3. 單刀赴會中關羽為什麼處於下風?
4. 單刀赴會背後隱藏了什麼?
弄清楚這些問題後,我們也就明晰了單刀赴會的前因後果和細節問題,對於以此為基點攻擊的關黑也就可以更好的展開還擊了。
先看第一個問題:誰是單刀赴會的主角?
很多吳迷在知道三國演義所說不實後立刻改變口風說單刀赴會的是魯肅。更有甚者把演義中單刀赴會關羽和魯肅的位置調換來說這段歷史。這完全是不看書或別有用心的結果。僅從三國志原文「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就可知道,赴會的還是關羽,邀請者是魯肅。且雙方都是只帶一刀附會。所以結論是;單刀赴會的主角,既不是關羽,也不是魯肅。魯肅也不是不怕出事,他敢去是因為知道關羽不是許褚,魯肅自己的安全有保證。這件事的本身,並不是雙方那個人展示個人英雄主義的地方,不過是---------戰場談判。
再看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會產生單刀赴會一事?
這個問題也可以從史料中得到答案。在劉備攻下益州後,孫權根據幾年前的條約所要荊州。劉備則說打下涼州再說,於是孫權派兵強行搶走南三郡。劉備得知後,派關羽率軍反擊,自己也率軍五萬隨後跟進。益陽前線,關羽軍與魯肅相持,於是魯肅約關羽戰場談判,想爭取和平奪下荊州。
這里唯一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魯肅為什麼堅持和平接收荊州?我的回答是三個原因:1.魯肅想減少吳軍損失。2.魯肅不想和劉備徹底鬧翻。3.魯肅想早點騰出手來在江淮一帶發動進攻。其中第一點是直接原因。關於第二點,以魯肅的主張聯劉方針,他一定不會希望開戰。因為一旦開戰,孫劉聯盟將徹底毀滅,吳國將兩面受敵。一旦這種事發生,孫吳就凶多吉少。而如果和平解決此事,吳國在較長時間內就不用擔心蜀國的威脅。所以權衡利弊,魯肅還是會爭取和平。關於第三點,當時曹操以兵向張魯,江淮空虛,所以魯肅不可能不心動。無論他還是孫權,都一定想早日移兵攻擊江淮。綜上所述,魯肅一定會努力和平解決荊州戰事,所以單刀赴會這一戰場談判的產生也就順理成章了。
2010-4-18 15:22 回復
敬關羽者
雷震青龍戟
7位粉絲
2樓
然後看第三個問題:單刀赴會中關羽為什麼處於下風?
在正史談判中,魯肅咄咄逼人,而關羽卻看似被說的沒有還口之力。於是關黑們又有話了:「關羽小人無能,本想以武勇之名嚇死魯肅,不想魯肅大智大勇遠在關羽之上,只只言片語就說的關羽落荒而逃,取得談判的絕對優勢。這也可以成為魯肅遠強於諸葛村夫的證據」雲雲之類的話,他們都說得出來。但事實上,關羽在談判中處於下風,實在是另有隱情。
首先說明一點,魯肅在談判中有利的證據全部出自吳方記載,而吳書只會記載對自己有利的事,「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也並不一定是有理反駁,是強詞奪理。垂死掙扎也說不準。所以關羽還真不一定處於下風,即使真的在不利地位,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具體原因,請看下面的分析:
第一:劉備欠著孫權「借走南郡」的人情,特別是當時魯肅對於劉備有「救火」的天大情面,所以考慮到這些,劉備方無論何人都不會持有過於強硬的態度。基於同樣理由,吳國方面可以底氣十足的說話。第二:關羽是一名將領,不是逞口舌之功的刀筆吏。所以外交上打嘴官司這種破事自然不是他的強項。所以辯論中處於下風也可以理解。此外還有一種可能魯肅的話太強詞奪理,關羽無以答是認為不必和強盜扯淡。所以他才看似處於下風。(這個觀點你不同意也不用向我丟磚頭,個人有個人的觀點,關羽確實無話說的可能性其實也不小)所以,關羽在談判中處於下風,並不是因為他無能或魯肅太強,而是因為客觀條件決定了在辯論中他很難處於有利地位。
最後看第四個問題:單刀赴會背後隱藏了什麼?
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單刀赴會一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戰場談判。它的背後隱藏的東西很多。在我看來有三點:1.荊州問題反映不是吳蜀地盤爭端,而是根本利益沖突2.吳蜀聯盟並不穩固3.在荊州問題上,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的並不是蜀國而是吳國。
先看第一點,當時劉備借南郡時只考慮到以後如何賴帳,卻並未想明白一個問題:荊州對東吳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地方,吳國不可能長期放任不管。具體原因,吧內和其他人的文章中已經說的很清楚,此不復述。只提一點:荊州不得,吳國在南方將永無寧日。而對劉備來說,荊州是實施隆中對的必要條件,同樣重要。所以荊州之爭並不是表面上的搶地盤,而是吳蜀兩國的根本利益爭端,所以如未得到妥善解決,不發生五萬人以上戰役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可劉備卻對這一點認識不足,諸葛亮也因不知名原因沒有過問這件事。結果是五年後吳國背盟襲擊,荊州失陷。劉備率軍反擊,雖有小勝最後也被陸遜燒了。劉關張均在這三四年中稀里糊塗完蛋去也。這與當初把荊州問題考慮的太簡單有很大關系。
第二,吳蜀聯盟是不穩固的。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個道理是很明確的。蜀國借走南郡近十年不還,關羽的5萬江陵兵在上游守著,無論換成曹操,劉備,蔣介石還是本朝太祖,誰都不會安心。試想,誰願意自己的上游有那麼一個不屬於自己龐大的武裝,即使是盟友的。沒人知道(至少吳國沒人)蜀軍會不會翻臉,什麼時候翻臉。反觀蜀國,劉備想以荊州為基地進取中原可孫吳勢力卻整天在荊州鬧事想搶地盤破壞隆中對,自己的新妻子也被孫權搶了回去,這是劉備不可容忍的。因此,由於孫劉在荊州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兩國聯盟不可能穩固,一旦出岔子,吳蜀必會在荊州火並。這也解釋了單刀赴會談判不了了之的原因:雙方都不會再根本利益上讓步。
第三,在荊州問題上,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的並不是蜀國而是吳國。我們知道,江南四郡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借的只是南郡的一部分。所以正常的話,劉備交出江陵和公安就夠了。但孫權想要的是什麼呢?整個荊州。即使後來的三郡,面積也遠大於不完整的南郡。再看魯肅的話,他在諷刺劉備的同時也否定了劉備在赤壁之戰的功勞。劉備之功三國志記載的很清楚:
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並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周瑜傳; 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並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
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
由此及另外史料我們可知,劉備的陸軍在戰爭中立功不小,但這全被魯肅說沒了。此外魯肅還就劉備借南郡時的目的做了修飾,把劉備大損了一番。這充分說明,吳方為了荊州已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此前,劉備拒絕妥協後,孫權竟率軍直攻本屬於劉備的南三郡,這也充分暴露了孫吳以催還荊州為借口搶荊州的用心。
最終湘水劃界,劉備讓出了南三郡。按說荊州應該已無領土問題。可吳國還不滿意,四年後又搞偷襲搶佔了荊州,殺了關羽。再過兩年在老地方打了劉備,至此荊州完全落入孫吳之手。縱觀吳國獲得荊州的全過程,只能用四個字形容:巧取豪奪。不但如此,吳國還把責任全部推到了蜀國身上,實在是狡猾狡猾的。
以上我們關於「單刀赴會」本身及背後的隱藏成分做了一個分析,相信此後面對用單刀赴會說事的關黑,我們可以擁有更強的反擊力了。
Ⅸ 網路用語有哪些2021
你好,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2019年娛樂圈第一霸道總裁非黃教主莫屬!在《中餐廳》第三季里,「店長」黃曉明在有關餐廳菜式、采購等事情上常常不顧他人意見,將自己霸道總裁的風范盡顯無疑。「這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等語錄在網上廣為流傳。
3、我太難了
出自giao哥的一個土味視頻,giao哥坐在車里,眉頭緊鎖,眼神空洞,一邊說著:我太難了,老天,我最近壓力很大,一邊欲哭無淚的用雙手扶住額頭,再配上一曲憂傷的音樂,很容易讓人引起共鳴,想想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除了容易胖、容易禿。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也是壓得人喘氣。
4、融梗
梗,來源於「哏」,本指藝術作品中的笑點,也指故事的情節、片段及創意等。融梗,即把別人精彩的創意融合進自己的作品中。
5、硬核
硬核,譯自英語「hardcore」,原指一種力量感強、節奏激烈的說唱音樂風格。近年來,其含義進一步引申,人們常用「硬核」形容「很厲害」「很彪悍」「很剛硬」,如「硬核規定」「硬核媽媽」「硬核玩家」「硬核人生」等等。
6、996
「996」指一種工作制度: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這種工作制度常出現在互聯網等高科技公司。
7、區塊鏈
互聯網時代,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區塊鏈,就太OUT了!從本質上講,他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儲存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
8、霸凌主義
霸凌,音譯自英語「bully」,指橫行霸道、恃強凌弱。霸凌主義,指用「霸凌」的方式處理國與國之間的矛盾。
9、文明互鑒
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間加強交流,相互借鑒。
10、檸檬精
檸檬精的字面意思是檸檬成精了,檸檬味酸,與嫉妒他人時心中酸溜溜的感覺相合。多用於自嘲式地表達對他人從外貌到內在、物質生活到情感生活的多重羨慕。網路流行語的諧音現象。和現實社會一樣,網路社會也是一個巨大的統一語言社區。網路流行語使用諧音,這里的諧音有「詞語諧音」和「數字諧音」。例如「豆你玩」「蒜你狠」,都是利用諧音的方式反映了菜價普遍上漲的客觀事實,也反映出這種現象對一般人的正常生活的不良影響。數字型諧音,通常指的是十個阿拉伯數字發音,組合成為一系列簡單、輸入方便的字詞。如「3166」是「撒優那拉」之諧音表示日語中的「再見」;「7758」,意思是「親親我吧」;「55555……」表示「嗚嗚,他在哭」;「886」表示「Bye-bye嘍」等。
(二)網路流行語言的產生和方言有很大關系。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交流是通過口頭語言,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方言中發音可能不同,但書面文字是相同的,比如「鞋子」在有些方言中讀成「孩子」,但書面語言還中寫出「鞋子」這兩個字。但在網路溝通中,語言沒有聲音,所有語言用文字所代替僅供參考
Ⅹ 「薅羊毛」和「馬大哈」,相聲前輩和趙本山帶來的固定短語還有什麼
網路上有個詞挺火,「薅羊毛」,指的是那些利用店家失誤或漏洞攫取利益的行為,操作這種行為的人被叫做「羊毛黨」。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不用「薅羊毛」這個固定短語來表示這種行為的話,那用什麼詞語可以替代它呢?
甚至有的人為此還改了名字,比如蓬蓬頭趙英俊,你知道他的名字從哪兒來的嗎?
你還記得哪些從相聲小品里來的固定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