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 計算機網路、電話網路、電視網路、衛星網路、GSM網路從功能、原理等方面的區別與聯系。
計算機網路,功能:傳輸網路2進制數字信號。原理:以電信號為基帶,進行調制,交換傳輸。
電話網路:功能:傳輸音頻信號。原理:信源和信宿接收到的是模擬音頻信號,模擬音頻信號通過變頻編碼轉化為數字信號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傳輸。
電視網路:功能:傳輸包含多套節目的射頻信號。原理:對多套從衛星接收機輸出的音視頻信號進行調制,混頻,傳輸。
衛星網路:功能:傳輸廣播,電視,數據,語音,傳真等符合信號。原理:從衛星關口站向衛星發射相關數據,衛星通過轉發器對數據進行轉發或交換,進行傳輸。
GSM網路:功能:為移動數據用戶主要提供突發性數據業務,能快速建立連接,無建鏈時延。GPRS特別適用於頻繁傳送小數據量的應用和非頻繁傳送大量數據。原理:直接利用網路基站發出的信號進行數據交換,通過光纖網路和衛星網路進行干線傳輸。
以上各個系統網路之間聯系緊密,互為補充。
專業衛星通訊工程 QQ:270977950
❷ 衛星上網是怎麼回事怎麼實現的
衛星上網
文章來源:嵐山夜話
http://www.33D9.COM
使用衛星上網的速度比起傳統的數據機,快上了數十到一百多倍,最高可達3Mbps的傳輸速率。 用戶只要通過計算機衛星數據機、衛星天線和衛星配合便可接入Internet。它是一種非對稱的接入方式,其業務功能強大,可以向用戶提供四百kbps的網際網路下載速度,是現時上網最快速率的七倍,也可進行衛星廣播式服務,例如大文件投遞、多媒體廣播、網頁廣播等。服務覆蓋范圍廣泛可覆蓋中國大陸所有地區、中國台灣及港澳地區。極富成本效益,高速交互可以通過公共代理伺服器減少重復頻寬佔用,一對多點數據廣播 下載更可大大減少上網頻寬與時間浪費。 高品質多媒體視音頻、利於推廣多元化增值應用。技術成熟穩定標准,用戶上網方式與原來相同。
全球現共有十一家網路服務商提供衛星接入的服務,用戶總數已達到佰余萬。使用衛星上網的用戶需為計算機裝配一張衛星網路PCI卡,並與一個約七十五厘米口徑的衛星接收天線相連。用戶在瀏覽器軟體上單擊一個網址,網址要求信號由數據機送到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商。衛星網路運行中心接到要求信號後,根據用戶的要求到相應的網站去獲取所需信息,再將信息上傳到衛星,以高速高帶寬送到用戶的接收天線,然後再傳到用戶的計算機上。
衛星上網除了服務區域廣泛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速度,從速度上比較,衛星上網的速度比起傳統的數據機,快上了數十到一百多倍,是14.4kModem的28倍,支持所有標準的TCP/IP網路協議及應用, HTTP、 FTP 、SMTP等。所以能以非常快速有效率地下載您想要的大檔案。 衛星直播網路服務所需系統設備為網路營運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簡稱NOC),7-11m直徑衛星發射天線,24M衛星頻寬構成的上行主站,同時透過寬頻專線上聯互聯網,可以取得用戶所指定存取的網路資源,利用Ku波段QPSK衛星調制編碼轉成衛星信號上鏈至衛星,廣播下傳至用戶。客戶端只需Pentium/90,16M,20M HD以上計算機,Window95或NT Workstation4.0操作系統,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網配置,配上0.75-0.9m衛星天線,Ku頻段衛星信號接收器,衛星 Modem卡,驅動及應用軟體套件。使用時,用普通MODEM撥通ISP,通過MODEM上行,衛星用400K速率下行。同時提供3M的廣播帶寬,用以提供網站廣播,證券信息,以及數據投遞,遠程教學等功能 對於一般企業而言,衛星上網的數字封包快遞及多媒體傳送服務可以非常快的由單點對多點廣播數字信息,如傳送軟體,電子檔案或是企業內訓練課程節目等傳送到分公司、經銷商、連鎖店、及會員等。 另外,衛星上網的廣播功能可以如電視節目表般地事前安排,亦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來安排。 衛星上網服務,以其高速率、高速率的理想傳輸模式,就花費而言,相對合理,所以作為一種全新的寬頻接入方式正在逐步發展。
❸ 衛星網路
那是衛星寬頻...知道衛星電話么?一個道理 過幾年吧 現在不是很普及
有那麼個東西...跟看電視的 完全不一樣
ipstar 【什麼是Ipstar】
【Ipstar的業務范圍】
【IPSTAR衛星: 空間技術】
【IPSTAR衛星: 地面技術】
【現有IPSTAR 用戶終端產品】
【什麼是Ipstar】
IPSTAR 寬頻衛星於 2005 年8 月11 日 發射升空,是唯一設計通過 IP 平台為亞太地區大型企業、政府、小企業以及個人用戶提供高速、雙向寬頻通訊的在軌衛星。
IPSTAR 在寬頻互聯網/多媒體革命以及信息集中和通訊技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讓沒有基礎設施的地區能夠使用現代的通訊技術。 IPSTAR 衛星的總帶寬可達45GB,能夠滿足亞太地區數以百萬用戶對寬頻互聯網日益增長的需要。
IPSTAR 系統最主要的好處是能夠以經濟實惠的帶寬和最終用戶終端立即獲得大容量的地面網路。 該系統可以在其廣泛覆蓋區內的任何地點迅速部署並提供靈活的服務。
【Ipstar的業務范圍】
站在IP基礎的寬頻網路發展最前線,IPSTAR全面地面向政府、企業和大眾用戶的通訊需求,於其廣闊的覆蓋范圍內,IPSTAR的設計將傳遞最先進的寬頻解決方案至每一個人。
IPSTAR的端用戶包含了國家政府、公家部門、電信業者、廣播產業、國際救援組織、石油公司和其它無數的家戶、大眾用戶。
無論對於石油或汽油商,無論他們的工作平台在陸地或是海上,又或是對於國際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提供難以計數的客戶網路接入服務,還是設有多個運營點的公司企業,IPSTAR將克服通訊的挑戰,將各種解決方案提供予亞太地區任何一個角落。
IPSTAR 衛星是由泰國曼谷的地面站進行控制,同時也是IPSTAR母公司—信衛星通信大眾有限公司(Shin Satellite Public Company Limited) 的所在地。
【IPSTAR衛星: 空間技術】
IPSTAR-1 衛星是一顆為用戶應用服務的Ku 波段對地靜止軌道衛星。Ku 波段為亞太地區的服務提供最優的方案,連接可用性(裕度)高,適合採用小型用戶天線的用戶使用。
用戶終端與IPSTAR 網關之間的空氣介面採用專利波形。到終端的下行線(前向鏈路)為TDM 覆蓋OFDM,配有專利增強技術使頻譜利用效率最大化。來自用戶終端的上行通道(返回鏈路)將基於多狀態多通路的MF-TDMA 接入。接入方法可由網關網路管理系統(NMS)選擇,使之與應用比特率和流量密度要求匹配,包括用於語音的TDMA-DAMA,以及用於網路瀏覽和其它突發流量的分時 Aloha。每種方式都將採用先進的糾錯編碼,使上行線可使用小天線,甚至可為高速上行數據速率提供功放。下一代產品或許可以應用擴展波段CDMA 技術進一步提高系統的能力。作為選擇,將會出現採用電話線作為返回鏈路,價格更為便宜的單向版來替代全功能雙向版。
該衛星是一顆容量和功能均達到前所未有高度的彎管衛星,沒有星載可再生的有效負荷。這樣就不再需要可靠性低、笨重且耗費功率的星載處理器。因此,該衛星將同常規通訊衛星一樣可靠,並肯定要比任何帶有星載處理器的寬頻衛星更可靠。一切智能、交換和路由功能均由地面的網關及網路控制中心承擔。這樣今後可對所有電子設備和軟體進行升級,而這些東西的發展很快,容量和費效比都在不斷提高。
該衛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寶貴的星載資源進行適當分配(動態功率管理和動態帶寬管理),保持通訊鏈路處於盡可能高的優質服務(QoS)狀態。該分配由衛星有效載荷運行中心(SPOC)進行動態監視和控制,鏈路質量信息由網關與網路管理中心(GNS)在線處理。
主要技術特徵
點波束覆蓋:
傳統衛星技術採用單一的寬波束覆蓋整個大陸和地 區。通過引進多個窄域點波束和頻率再利用,IPSTAR 現在可使傳 輸的可用頻率最大化。比傳統Ku 波段衛星帶寬增加20 倍,衛星的 效率大大提高。盡管點波束技術的相關費用更高,但每條電路的總 費用要比現有的成形波束低得多。
動態功率分配:
該項新技術對波束的功率進行優化,將20%的保留 功率分配給可能受降雨衰弱影響的波束,從而維持鏈路的穩定。考 慮到衛星的廣大地理覆蓋,整個地區同時下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 只將功率動態分配給最需要波束是提高IPSTAR 系統總體鏈路高可 用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IPSTAR-1 技術信息
空間飛行器配置 說明及大致容量
飛行器 • 彎管有效載荷配置的對地靜止衛星(無星載處理,以避免處理技術過時,處理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無星際間鏈路)。
• 12 年壽命
• 1功率15 kW
軌道蹤跡 • 地處東經 120 +/- 0.5 °
• 未來增加衛星到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
總數字帶寬 • 45 Gbps 點波束累計容量84-120 cm. 碟形
• 相當於1,000+ 36 MHz 常規編碼及調制轉發器
Ku 波段 Ka 波段 • 84 個點波束、3 個成形波束、7 個地區廣播波束
• 14 個反饋波束和網關。
波束配置 說明及大致容量
Ku 點波束 • 用於人口稠密地區
• 20+ Gbps 上行(返回鏈路)容量
• 20+ Gbps 下行(前向鏈路)容量(不含廣播容量)
Ku 成形波束 • 用於人口較少地區
• 0.5+ Gbps 上行容量
• 0.5+ Gbps 下行容量
頻率及訪問 說明及大致容量
上行(返回鏈路) (窄波段數據,從用戶終端到網關) • 14,000-14.375 GHz(點波束)
• 14.375-14.500 GHz(有形/點波束)
• 13.775-13.975 GHz(寬頻波束)
• 多狀態多存取
• 分時Aloha TDMA Aloha 返回鏈路 – STAR (IPSTAR 所有)
下行(前向鏈路)(從網關到用戶終端的寬頻數據鏈接) • 11.500-13.975 GHz(廣播波束)
• 12.200 - 12.750 GHz(點波束)
• 10.950 -11.200 GHz(有形/點波束)
• 波向線頻分復合Turbo 產品代碼,收費 (IPSTAR 所有)
波束及覆蓋
IPSTAR-1 是一個區域衛星系統,其Ku 波段(84 個點波束、3 個成形波束和7 個地區廣播波束)和Ka 波段(18 個饋線波束和網關)波束將覆蓋亞太地區22 個國家
【IPSTAR衛星: 地面技術】
終端、網關及網路配置
IPSTAR 用戶終端是通衛星與網關一道工作的低成本、靈活及高性能的雙向衛星終端。前向和返回通道採用先進波形的空中介面可實現整個系統效率最優化。
基於TDM-OFDM 技術的前向通道波形使頻道和功率利用更有效。前向通道對多數據速率、不同調制格式的用戶數量變化以及前向糾錯編碼均進行了優化,另一方面,基於TDM-OFDM 技術的返回通道則適合突發流量和高數據速率應用的專門分配。
該波形採用更為可靠的調制,可確保低傳輸功率下的鏈路可用性。然而,如果需要更高的傳輸比特率,返回通道可配置為諸如SCPC(預先分配TDMA)的專門分配特性通道,它在從用戶終端要求額外傳輸功率的情況下能夠支持高達 2.0 Mbps 傳輸速率。
關鍵技術特徵
• 動態帶寬管理:由於衛星鏈路始終比光纖鏈路的理論帶寬低,為了維持寬頻衛星系統的競爭性,對有效的帶寬管理技術提出了要求。網路控制中心將用來按照當前的流量特性、網路阻塞、鏈路狀態以及用戶要求對每個連接進行帶寬容量分配。該技術動態調整帶寬(調制和編碼),以適應天氣條件的變化,從而維持非常高的鏈路可用性。由於是在地面,因此可以在未來需要時進行升級。
• 新的編碼和調制技術:IPSTAR 的調制和編碼技術可有效使用無線電頻率帶寬,獲得可靠的高數字傳輸率。該系統可使用適合家庭和公司的小天線和發射器,並可保持高達99.6%的鏈路可用率。調制和編碼(鏈路參數)可動態調整,獲得動態帶寬容量,優化比特率和天氣條件突然變化(如下雨等)之間的平衡。
IPSTAR 的網路配置為基於網關的星形拓撲結構。一台用戶終端將向/自一個與網關相連的波束發送/接收信號。然後由網關與諸如互聯網骨幹網、電話網路、公司總部等其它網路以及其它IPSTAR 網關相連。這樣可有效將IPSTAR 用戶集成到不同用途的地面網路。IPSTAR 計劃設立18 個網關服務。
IPSTAR 的調制和編碼技術可有效使用射頻功率和帶寬,允許靈活的高數字傳輸率,可採用小型天線和發射器。IPSTAR 用戶終端的不同產品系列包括適合公司用戶的專業系列和適合家庭用戶的單一系列。
終端和網關含有專利調制和編碼技術,以及對IPSTAR 衛星系統進行優化了的傳輸結構。與任何設備或網路的終端及網關介面都將基於產業標準的互聯網介面,從而確保與現有系統、軟體、硬體、應用、服務和網路的無縫集成。地面系統分兩個階段部署:
• 第一代(預寬頻衛星)
第一代(預寬頻衛星)IPSTAR 強調用戶終端的開發,確保在新IPSTAR 衛星投入運行時的系統集成與價格競爭力。第一代用戶終端可用於系列泰國通訊衛星以及其它常規衛星。
第一代終端採用現有系列泰國通訊衛星中的Ku 波段,並將與IPSTAR 兼容。軟發射的設計、計劃和實施將幫助提升IPSTAR 系統發射的基礎設施服務和生產容量,並實現及時上市的要求和首先行動的好處。它將主要提供每個終端前向帶寬可達4Mbps 的互聯網接入、電話以及廣播服務。
第一代室內機(FG-IDU)的原形已於2000 年四季度完成,並從2001 年四季度開始商業運行。我們預期將在軟發射階段達到經濟規模,這樣可使衛星發射時的單價更具競爭力。
• 第二代(後寬頻衛星)
第二代(後寬頻衛星) 在IPSTAR-1 衛星發射後,所有採用IPSTAR 第一代軟發射服務的連接與系統都將遷移到衛星上。這將標志著第二代IPSTAR 系統的正式開始。我們預計因經濟規模的原因,更大規模的生產和更先進的晶元集成將降低成本。另外,不同波形因素和室內機型號將引入市場。新的型號將可能包括專業用途的獨立機箱、家用通訊中心以及單向高速下載機。
【現有IPSTAR 用戶終端產品】
現有IPSTAR 用戶終端產品
IPX-5100 專業系列
支持協議 UDP/TCP/IP 包括TCP 增強
發送數據速率 最高2 Mbps
接收數據速率 最高4 Mbps
調制 QPSK, 8-PSK 調制
支持DLL 是
語音支持 可選硬體
狀態 電源開/關、區域網鏈接、乙太網活動、同步狀態
尺寸 230 x 270 x 75 mm/ 1.7 公斤
產品系列 獨立/緊湊
網路介面 10/100 Mbps 乙太網(RJ-45) / USB 1.1
直流電源 可選
❹ 寬頻衛星是什麼
寬頻衛星是中國電信利用獨有的衛星系統資源,在地面無網路覆蓋的區域,為政企客戶和中小聚類客戶提供具有三層交換功能的衛星IP型數據接入和具有兩層透明傳輸電路的衛星數據專線。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17為你解答。
❺ 簡述衛星網路的組網方式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無線區域網有兩種組網模式,無固定基站的WLAN和有固定基站的WLAN。
1、無固定基站的WLAN
這種無固定基站的WLAN結構為一種無中心的拓撲結構,通過網路連接的各個設備之間的通信關系是平等的,但僅適用於較少數的計算機無線連接方式(通常是5台主機或設備之內)。
這種組網模式不需要固定的設施,只需要在每台計算機中安裝無線網卡就可以實現,因此非常適用於一些臨時網路的組建。
2、有固定基站的WLAN
當網路中的計算機用戶到達一定數量時,或者是當需要建立一個穩定的無線網路平台的時候,一般會採用以AP為中心的組網模式。
以AP為中心的組網模式也是無線區域網最為普遍的一種組網模式,在這種模式中,需要有一個AP充當中心站,所有站點對網路的訪問都受該中心的控制。
❻ 什麼是衛星上網 衛星上網現實嗎
就是從衛星接受網路數據。這個需要從地面大型伺服器發射信號,然後由衛星轉發給用戶。從純技術角度來說,這個沒有技術難度,是可以實現的,具體的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了。呵呵。參考:http://ke..com/view/1689560.htm 。祝:好運。
❼ 什麼是衛星電視網
通信衛星是為人類社會帶來利益最大的衛星,它使全世界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衛星電視網即是通信衛星的重要應用之一。
衛星電視網即電視衛星系統,它用於轉發聲音信號和電視圖像信號。通常衛星電視網包括軌道和地面兩大組成部分。通信衛星或專用電視衛星是在軌部分,它除了包括一般衛星的基本分系統之外,最重要的有效載荷有轉發器、通信天線和遙控遙測系統。轉發器實際上是一個寬頻帶收發信機,相當於一個傳話簡,其任務是接收地面站發射的電視信號(稱上行信號),並經放大、變頻後再發回地面(稱下行信號)。由於上行信號很弱,轉發器通常要將上行信號放大20000倍以上,以使地面易於接收。電視衛星系統的地面分系統包括上行站、測控站,以及大量的接收點。上行站的任務是把廣播電視中心送來的廣播電視信號經調制和放大後發射給衛星,並接收和監測衛星轉發下採的信號和測試衛星轉發器的通道。上行站除主站外,還設有移動型或車載型上行站,以供外出采訪就地轉播之用。測控站的任務是對衛星進行跟蹤、測軌、遙測及遙控。電視衛星位於35860千米高的靜止軌道上,但要實現全球直播,只有一顆衛星不夠,通常需要兩到三顆衛星接力式地傳送電視信號。
對這些基本系統有所了解後,我們就可以通過實例介紹衛星電視網是如何進行全球電視節目直播的。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比賽期間,在當地電視中心首先將比賽的實況進行錄制、編輯,並轉成視頻信號送往主上行站(衛星地面站),上行站將這些信號調制到微波載波上,再放大後經天線發往位於大西洋上空的通信衛星。這顆衛星上的轉發器將信號轉送到位於印度洋上空的通信衛星上,再經該衛星轉發器放大和變頻後,送到北京的衛星地面站。地面站接收衛星的信號並將其放大、解調,還原成視頻信號,送到中央電視台,通過發射塔播放出來。這樣,我國的觀眾可以坐在家裡收看到奧運會現場比賽的實況了。由於洲際比賽距離遙遠,我國通常都要在比賽時間里租用外國的一顆到幾顆通信衛星上的轉發器。
當今信息時代要求信息的傳送更加迅速。這樣,不僅軌道上的衛星必須形成一個網路,地面上的發射、接收站點也要形成一個龐大的系統。對於體育比賽、重大政治活動甚至突發事件如戰爭、自然災難等,往往通過移動式或車載式轉播系統將事件發生的現場情況錄制、轉換、放大、調制,直接發送到通信衛星上,經一顆或幾顆衛星接力式地接收、放大,最後發回地面站,再由地面站送到電視中心,最後經放大、解調、還原後發射出去,或經有線電視系統送到千家萬戶。
上述衛星電視直播模式從20世紀60年代直到今天仍是最通行的方法。它雖然實現了遠距離電視直播,但存在著許多缺點。對於地廣人稀、遠離電視發射台的廣大觀眾,他們或者收到的信號很差,或者乾脆收不到電視信號。移動電視用戶也難以接收電視信息服務。另外,通過地面衛星廣播電視中心轉播的方式會造成可上衛星的電視頻道數較少、信號經多次轉發失真較大等嚴重的缺點。為了擴大衛星電視覆蓋面甚至達到全國覆蓋,大大增加衛星電視頻道數,並朝高清晰度電視方向發展,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是發展電視直播衛星。其基本思想是用戶無須經過地面的接收和發送台站,而直接接收衛星發回的電視信號。
大功率(幾百瓦量級)轉發器技術的進步以及VSAT技術的成熟,使電視直播衛星投入實用成為可能。電視直播衛星是衛星把電視信號直接送到用戶的接收機上,無須經過地面台站的轉發,這對於提高接收質量、方便移動用戶和邊遠地區用戶都十分有利。美國在1974年發射成功具有大面積天線的ATS—6通信衛星,首次實現了直接電視廣播和雙向視頻通信。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歐洲和日本也開始發展電視直播衛星和建立直播衛星電視系統。美國還成立了直播衛星公司,同有線電視公司展開競爭。美國直播電視公司和全美衛星廣播公司已累計播送了175個頻道的電視節目。用戶只需使用45厘米天線和小型電子接收裝置就可以直接收看衛星發送的新聞、體育、娛樂和信息服務節目。這是衛星電視直播的一次重大飛躍。
❽ 寬頻IP衛星通信技術介紹
一、衛星IP網路概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傳輸控制/網際協議,又稱網路通信協議,是互聯網的基礎和核心協議。從本質上說,IP是帶網路路徑指針可指導網路上數據包從發端到達收端的包協議,TCP是負責確保數據在設備間進行端到端的可靠傳輸的協議。
利用TCP/IP進行數據傳輸已成為網路應用主流。基於Internet的應用在全球業務急劇膨脹導致對各種傳輸手段提供帶寬的要求也不斷增加,由於衛星通信的覆蓋范圍廣,且具有良好的面狀覆蓋和廣播功能,通信不受各種地域條件的限制,使得發展基於衛星信道的廣域IP通信網路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並在目前及未來仍會發揮重要的作用。衛星通信也將成為無線Internet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應用手段。因此利用衛星進行TCP/IP數據傳輸,構築衛星IP網路已經進入到現實應用當中。
二、寬頻IP衛星通信系統介紹
進一步提高衛星IP網路傳輸能力的要求,促使了寬頻衛星IP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這里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TCP傳輸效率,由於衛星鏈路固有的傳輸時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IPOver衛星應用時TCP的實時確認會極大降低衛星帶寬的使用效率,解決的辦法是在不斷提高衛星信道質量、降低信道差錯率的同時,利用協議響應的改進技術提供衛星鏈路的TCP增強協議(或叫TCP加速協議)來使數據流可充分利用衛星信道提供的寬頻服務。
對寬頻標准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定義,現有的衛星鏈路技術已可提供高達150Mbps的單一衛星鏈路通信服務,雖然同地面網相比不算什麼,但在空間傳輸上能提供2Mbps的穩定通信鏈路相對傳統衛星通信而言就已經是寬頻通信了。
在衛星通信中,寬頻IP衛星通信是一個衛星高速通信全新概念,其主要目標就是為多媒體和高數據速率的Internet應用提供一種無所不在的通信方式。
由於衛星處在距地36000km的上空,其寬頻IP通信具有如下的特點:
1)信息延時大。信息一次上星到對方應答需530ms左右。
2)衛星轉發器資源租費比較高。由於衛星的空間資源有限,發射及運營成本較高,所以衛星帶寬的使用需採用合理的衛星網路設計來實現。
3)衛星網路拓撲較為簡單,但內部應用及路由日趨復雜。先期衛星的網路結構比較簡單,分為常見形狀網路和網狀網路,隨著用戶業務需求的變化,其帶寬調用方式及靜動態路由變換的使用日趨復雜,功能日趨強大。
4)廣播特性。可實現一個衛星站點對所有衛星站點的IP廣播功能,延伸使用在數字多媒體廣播、數字電視及股票金融信息的發布中。
三、VSAT技術組建寬頻IP衛星通信網的組成結構及典型應用
利用VSAT的網路結構和技術來組建寬頻IP衛星網是目前應用市場上最普遍的做法,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構築用戶專有業務通信網,還可獲得很好的投資性價比。
由於VSAT組網的靈活性很高,因此可以為各種用戶的不同應用目的提供量身訂制的專網設計。從通信體制(多址技術)選擇、網路拓撲結構到空間帶寬規劃都有充分的選擇餘地來實現應用效率的最大化。
VSAT通信網的一些典型應用:廣播電視網;應急通信網;有線通信的備份鏈路;偏遠地區通信網。
四、VSAT技術組建寬頻IP衛星網可實現業務及分類
1)早期的VSAT網路主要服務於遠程電話,主要基於電路調度及傳輸;
2)基於VSAT技術發展數據傳輸網路也是從低速數據採集應用開始的,如地震台測震數據、水文監測數據以及電網遠程式控制制數據等;
3)互聯網的發展給了VSAT進入IP通信時代的機遇,隨著VSAT系統可提供的應用帶寬越來越大,使得VSAT真正進入了對衛星通信而言的寬頻時期;
4)目前VSAT的應用已可提供滿足高清視頻傳輸的鏈路服務,可提供雙向或非對稱的業務傳輸:
5)在面對各種突發事件及災害現場的應急通信方面,衛星通信更是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用寬頻IP衛星技術構築的VSAT網路已可以提供幾乎所有的綜合業務傳輸通道。
❾ 什麼是衛星寬頻
衛星寬頻,顧名思義,利用寬頻衛星、衛星船站、衛星地面站以及服務雲等實現天地一體、基於IP技術的寬頻通信系統,多應用於海上,成為海上衛星寬頻,包括近海、遠洋、全洋區海上衛星寬頻。
❿ 網路是從衛星來的
扯蛋,衛星網路是衛星網路..
常用的互聯網都是各國地面布網,再通過海底通迅光纜與各大洲互相連接...
就憑衛星那點帶寬還夠幾個人看AV的...衛星寬頻是海上船隻和軍事或應急用的,使用費相當相當的貴,不是P民能用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