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重金屬和搖滾
重金屬是搖滾的一種風格。
至於具體樂理解析,我就不多說,可以網路的。
怎麼知道搖滾的風格?
音樂沒有分明的界限。
就我們國內而言,地下音樂等一些小眾音樂都歸為搖滾了。
甚至一些很扯淡的小清新。
搖滾不僅僅在音樂上有定義,主要是精神上吧,比如別人愛的你不愛,那就搖滾了。聽多了自然就懂了。
接觸搖滾那麼久,我也聽張國榮陳百強啊。
重金屬:國內的聽聽老牌的唐朝,超載,鐵風箏,黑豹,或者眾神復活里的各位吧。
國外的話就很多了:金屬,acdc,鐵娘子,Mr big,灰姑娘,很多的。
Ⅱ 重金屬的簡介
金屬樂的歷史包含著人性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表面上看,與此同步發展的金屬樂反映的是不被父母接受而在青春期找尋一種驚世駭俗的行為方式,實際上,也是最重要的,金屬樂反映的是極力要擺脫外界的束縛。回顧西方歷史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由於基督教在歐洲興起,對神公正的追求使人們產生了強烈的物質需求,促使了歐洲的中央集權化和工業革命,因而當時就產生了非本土黑格爾主義哲學,在吸取了它的理論之後,文明社會重新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這是人類文明第一階段之後的第二階段,第一個階段的標志是:社會力量開始啟動,迫使人們有組織的集體工作,從而獲得大規模的生產效益,這個階段給人們灌輸了一個概念:強制。迄今為止,西方傳統一直缺乏這種有組織的集體行為,這是因為人們對強制的厭惡,所以通過金屬樂或在青春期與父母對抗人們可以找到某種寄託,對已知的過去產生懷疑,對未知的將來產生希望,同時產生一種能夠探索並確定自己存在價值的願望。所有過去的文明不復存在,在晚期現代主義中虛無的存在主義思潮的熏陶下,金屬樂文化反映了人類和社會從被描繪成唯美主義的青春期到成為構思高尚文化的成人作家的發展過程;而這一趨勢還沒有被認同,正如那位最偉大的哲學家所說,更高程度上的自我認知--這種潛移默化的轉變大大超乎了大多數愚蠢人的想像。 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是對面臨深淵的回歸,深淵由哲學家尼采第一次提出:對生活的認知是有限的,同時由於虛無主義的出現,使人們拋棄了以前的理念,千方百計去挖掘生活的價值。無視善良社會的反對,尼采說,宗教和社會是通過仇恨來消除死亡的一種祭祀方式,而道德則給人們帶來一種病毒介質,通過這個介質人們會變得比這個世界本身更好。實質上,尼采看到,社會行為是作為意向的敵人存在於人類當中的,因而同道德一樣,成為促使人民內部爭斗和混亂的根源,並最終徹底影響整個社會行為本身。
重金屬,作為一種音樂形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沉迷於死亡和痛苦,表達了西方社會精妙的尼采深淵理論,它的根本理念、個人社會觀、個人神秘主義價值觀是建立在用善與惡來區分敵我的基礎上。以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觀念來看,通過祈禱神的恩賜這種善行會消滅死亡和痛苦。看到死亡成為勝利者,人們的良好意願成為失敗者,文明的基礎受到攻擊,享樂主義和虛無主義成為人們能夠舒適生活、躲避死亡陰影的最佳選擇。來自佛教或是更高深宗教的唯心主義者委婉的指出,由於妄圖從專制、頑固的天堂統治區分離死亡,西方文明已不能成為神秘主義的中心:如果死亡存在並且人的所有意識都消失,那麼人怎麼才能讓生活A)有趣味B)有價值,從而使存在成為真理這個觀點正確呢?當西方哲學已墮落成為大眾文化,金屬運用了美學的變化,只是通過他所希望創造的新方式才逐漸發現了自己想要表達的聲音。 金屬樂通過不滿的情緒從而做出了讓人感同身受的作品,在音樂界佔有獨特的地位。金屬樂的異議在產生直接效應前需要受到肯定,因而同其他類型的音樂相比明顯的缺少政治傾向,但是他自身的魅力展現了另一種確定的類型:製造一種集喧鬧、暴躁和美麗、合理於一體的卓爾不群的音樂,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結構是干凈整齊的。給金屬簡單的下個定義,他是一種通過充滿跳躍性的、跌踏起伏的美妙節奏所產生的共鳴來獲取和諧的音樂。金屬樂無拘無束,不循規蹈矩,盡管被正統音樂(巴洛克/浪漫主義)理論所不齒,但在歌詞編排上將一些非常統一、強勁、具有戰鬥力的詞句碎片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反映了如建築體系般嚴謹的語言構建理念。金屬的最高境界是,提出了一種象徵主義手法,能夠科學的傳遞信息,為了達到強力,無私,虛無主義般絕對自由的氛圍,放棄以個人、社會為中心的事實;從最低限度上說,金屬樂游弋於個人意識觀與世界觀之間,以個體為主宰。
歌曲深受結構的影響因而風格很統一,主要體現在主題的構架上,將樂句、和聲部分的措詞和排列分割成一個個的主旋律單元,將中心思想通過每一個單元來詮釋,提出一種把藝術和手法結合在一起的後現代主義,然後再融入到包含著能夠影響人的潛意識心理和情緒的寓意當中去。搖滾樂里,有一種形式,一些歌曲從此產生;在信息樂中,結構組成歌曲,這就成為自己的一種形式,通過將噪音轉化成和諧音的敘述,表現出詩的意境。因此,第四代此風格的音樂被專家稱之為上面提到信息樂,已被公認,用這個術語來描述一種風格:措詞和音調被模式化的處理以獲得主題的完整並解決古典碎片的問題。換句話說,搖滾樂中有一種形式,歌曲創作源於此;在金屬樂中,主旋律確定了每首歌的結構。
Ⅲ 重金屬什麼意思
重金屬音樂最早是由「硬搖滾」演變過來的,布魯斯味道很濃,後來傳到不同的地方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音樂上十分具有「重量」性,給聽者一種歇斯底里狂躁的感覺與別的音樂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把這種音樂取名為「重金屬」。金屬音樂的種類很多,從節奏和旋律方面來分有分"旋律金屬"和"節奏金屬"無論怎樣有旋律的金屬音樂要比沒有旋律的金屬音樂要輕一些,不同流派的金屬音樂它所用的音色都不一樣,有的失真要重一些有的要輕一些. 金屬樂的歷史包含著人性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文明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表面上看,與此同步發展的金屬樂反映的是不被父母接受而在青春期找尋一種驚世駭俗的行為方式,實際上,也是最重要的,金屬樂反映的是極力要擺脫外界的束縛。回顧"西方歷史"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由於基督教在歐洲興起,對神公正的追求使人們產生了強烈的物質需求,促使了歐洲的中央集權化和工業革命,因而當時就產生了非本土黑格爾主義哲學,在吸取了它的理論之後,文明社會重新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這是人類文明第一階段之後的第二階段,第一個階段的標志是:社會力量開始啟動,迫使人們有組織的集體工作,從而獲得大規模的生產效益,這個階段給人們灌輸了一個概念:強制。迄今為止,西方傳統一直缺乏這種有組織的集體行為,這是因為人們對強制的厭惡,所以通過金屬樂或在青春期與父母對抗人們可以找到某種寄託,對已知的過去產生懷疑,對未知的將來產生希望,同時產生一種能夠探索並確定自己存在價值的願望。所有過去的文明不復存在,在晚期現代主義中虛無的存在主義思潮的熏陶下,金屬樂文化反映了人類和社會從被描繪成唯美主義的青春期到成為構思高尚文化的成人作家的發展過程;而這一趨勢還沒有被認同,正如那位最偉大的哲學家所說,更高程度上的自我認知--這種潛移默化的轉變大大超乎了大多數愚蠢人的想像。 概述 在金屬樂之前的音樂最早出現在二戰以後的那代年輕人當中,隨著全世界新政權的重生,新的政治理論體系應運而起,所有過時的知識理念和社會法則都瀕臨滅絕。他們是第一批完全生活在科技時代的年輕人,並且能夠淡忘普通人對抗社會矛盾的年月。當他們不可避免的生於巨變的年代:二戰將早期的外交手段糟蹋到了極至,越南戰爭刻畫了帝國主義的本質,前者揭示了人類道德社會的淪喪,後者使美國陷入智力革命卻無法產生英雄。由於那時美國和世界人民能夠思考這些問題,通過自我分析,在重新評估各個新晉國家的社會法則以及人類生存價值時產生了極大的困擾,盡管西方2000多年歷史有大量的革命事件可以參照,人們仍無法避開他們自己以往帝國模式的干擾,所以他們註定要重新開創。 哲學 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是對面臨"深淵"的回歸,"深淵"由存在主義哲學家尼采第一次提出:對生活的認知是有限的,同時由於虛無主義的出現,使人們拋棄了以前的理念,千方百計去挖掘生活的價值。無視善良社會的反對,尼采說,宗教和社會是通過仇恨來消除死亡的一種祭祀方式,而道德則給人們帶來一種病毒介質,通過這個介質人們會變得比這個世界本身更好。實質上,尼采看到,社會行為是作為意向的敵人存在於人類當中的,因而同道德一樣,成為促使人民內部爭斗和混亂的根源,並最終徹底影響整個社會行為本身。 重金屬,作為一種音樂形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沉迷於死亡和痛苦,表達了西方社會精妙的尼采"深淵"理論,它的根本理念、個人社會觀、個人神秘主義價值觀是建立在用"善"與"惡"來區分敵我的基礎上。以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觀念來看,通過祈禱神的恩賜這種善行會消滅死亡和痛苦。看到死亡成為勝利者,人們的良好意願成為失敗者,文明的基礎受到攻擊,享樂主義和虛無主義成為人們能夠舒適生活、躲避死亡陰影的最佳選擇。來自佛教或是更高深宗教的唯心主義者委婉的指出,由於妄圖從專制、頑固的天堂統治區分離死亡,西方文明已不能成為神秘主義的中心:如果死亡存在並且人的所有意識都消失,那麼人怎麼才能讓生活A)有趣味B)有價值,從而使"存在成為真理"這個觀點正確呢?當西方哲學已墮落成為大眾文化,金屬運用了美學的變化,只是通過他所希望創造的新方式才逐漸發現了自己想要表達的聲音。 音樂 金屬樂通過不滿的情緒從而做出了讓人感同身受的作品,在音樂界佔有獨特的地位。金屬樂的異議在產生直接效應前需要受到肯定,因而同其他類型的音樂相比明顯的缺少政治傾向,但是他自身的魅力展現了另一種確定的類型:製造一種集喧鬧、暴躁和美麗、合理於一體的卓爾不群的音樂,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結構是干凈整齊的。給金屬簡單的下個定義,他是一種通過充滿跳躍性的、跌踏起伏的美妙節奏所產生的共鳴來獲取和諧的音樂。金屬樂無拘無束,不循規蹈矩,盡管被正統音樂(巴洛克/浪漫主義)理論所不齒,但在歌詞編排上將一些非常統一、強勁、具有戰鬥力的詞句碎片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反映了如建築體系般嚴謹的語言構建理念。金屬的最高境界是,提出了一種象徵主義手法,能夠科學的傳遞信息,為了達到強力,無私,虛無主義般絕對自由的氛圍,放棄以個人、社會為中心的事實;從最低限度上說,金屬樂游弋於個人意識觀與世界觀之間,以個體為主宰。 歌曲深受結構的影響因而風格很統一,主要體現在主題的構架上,將樂句、和聲部分的措詞和排列分割成一個個的主旋律單元,將中心思想通過每一個單元來詮釋,提出一種把藝術和手法結合在一起的後現代主義,然後再融入到包含著能夠影響人的潛意識心理和情緒的寓意當中去。搖滾樂里,有一種形式,一些歌曲從此產生;在信息樂中,結構組成歌曲,這就成為自己的一種形式,通過將噪音轉化成和諧音的敘述,表現出詩的意境。因此,第四代此風格的音樂被專家稱之為上面提到"信息樂",已被公認,用這個術語來描述一種風格:措詞和音調被模式化的處理以獲得主題的完整並解決"古典"碎片的問題。換句話說,搖滾樂中有一種形式,歌曲創作源於此;在金屬樂中,主旋律確定了每首歌的結構。 綜述隨著象徵主義的結束和開始在科技佔主導的虛無主義中探索自身價值,金屬樂重塑了音樂的語言來反映不同的價值觀。正如美學極其適合第一世界的生活習慣一樣,社會變革中的安逸、悠閑在搖滾樂里是看不到的。從混亂的噪音中體現出來的緊湊的結構和邏輯,暗示著一股比藝術家社會化這種自然趨勢強大得多的力量,出現在黑金中的無政府主義言論證明著一個焦點:自我替代民主和人性對於整個社會的利害關系。這些觀點完全秉承自歐洲浪漫主義藝術,暗示著曾被產業主義顛覆的老價值觀,將使人們不受商業和道德的社會影響。 當時的世界形式是:戰後的超級強權統治隨著越南戰爭的失敗漸漸減弱,冷戰使人們對以前的意識形態完全喪失信任。渴望和平穩定的戰後一代發現,國內的紛爭程度同外面的國際形式一樣劇烈,因此希望通過寬容和仁慈的行為(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長)來平息紛爭。為"和平"和"希望"而製作的人口統計曲線,馬上就成為了仿製品,並且由於60、70歲人群的警告:反抗的情形由於商業使人們追求享樂主義和相對主義而愈演愈烈,使人口統計曲線變成一張廢紙。這種變化從一種趨勢可見一斑,這種趨勢是,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對於象徵的或偶像的價值注入了極大的熱情,以追逐理想和個人的我行我素作為成長的方式。 嬉皮士,作為對美國自獨立宣言以來,即被美國政治法規制定的與生俱來的價值的一種呼籲,是國內民主,專制,利己主義的政治氣候對人們內心壓抑達到頂點的產物。惡意的誹謗者宣稱,盡管嬉皮士自詡為解放者,卻對第三世界的黑暗熟視無睹,並用社會制度壓抑自己,以金錢/政治的價值衡量生活習慣,性,願望。美國--二戰期間歐洲最大的幫助者和貿易權威的世界警察--面臨在面對越南的農業區和由美洲少數民族聚集區引發的大規模種族暴動的問題上充分暴露了自身的偽善。 補充: 在追求和平,幸福,愛與寧靜的運動中,60、7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年輕人"將被壓迫的一代人緊密的團結在一起,不久使和平的符號成為了另一種商業文化的象徵。在嬉皮士運動漸漸煙消雲散之後,由於缺乏意識形態,科技未來主義結合了60年代的肉慾生活方式和40年代的商業價值觀,主導了一種索然無味的文化,迅速吸收了任何不管有多反叛的文化,將他們融合到社會娛樂的潮流當中。永不停息的基礎商業機制在嬉皮士運動時期是無法觸及的,這時開始證明它的道德價值,盡管它提高了第一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由的性關系開始泛濫,濫用葯物的情況已很普遍,意識形態成為咖啡屋的談資。這種文化淹沒了60-70年代的運動,並使下一個十年成為拘泥文字者的十年。 80年代,有關的象徵僅僅是金錢和社會上成功,意味著現代人對下述事物的適應:郊區的白色尖樁房,迷你汽車,地方教堂、學生和幸福的孩子對世界漠不關心。這個十年是極度擴張、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冷戰當中的十年,將原有的文化模式打碎,取而代之以實用的文字現實主義,並慢慢將權力的天平導向完全的急進主義。未來主義在80年左右的時候趨於消亡,很明顯這種改變並不令人苦惱而是社會體制使然,接著更極端的思潮產生了。老派保守體系和嬉皮士運動由於自身的局限都以失敗告終。在主流,我們先前文化中的"新急進派"被以獲得金錢和權力為目標的實用主義擊敗;在地下,一種新的不同的流派發現他們正逐漸陷入不顧一切的對抗工業社會的偏執狂當中。漸漸的,倡導"食人間煙火"的實用保守主義與RONALD REAGAN主義相結合,並蓬勃發展;地下新晉急進派向媒體靠攏,驅使主流與老派所倡導的金錢和權利對抗。 金屬樂-[亞金屬樂] 金屬樂最初的原型由BLACK SABBATH開創的,他們從一隻藍調樂隊轉變成為沉重、野蠻的工業搖滾樂隊,通過詳細敘述大量隱喻來表達對現代生活的巨大恐懼。他們標志性的神秘主義以永恆和狂想來作為生活的象徵,而他們堅韌、感性、自由的吉他給人以極其直接和真實的感覺。隨後他們將吉普賽人的氣質與虛無主義、黑暗和病態的傾向融合在一起,就此建立了早期的金屬樂。那些拒絕嬉皮士文化,並且在當時的社會體制下得不到安慰的人群很快投入到這種音樂的懷抱,而各地迷惘的吉普賽人也在這種音樂中找到了新的歸宿。 金屬樂的影響是廣泛的:原始、粗糙、具有沙礫感嚎叫的藍調音樂,如同古典音樂般的宏偉、莊重的音樂,以及冉冉生起的反搖滾/硬搖滾音樂都深受其影響。緊張、激烈的搖滾樂需要更有組織而且更抽象的聲音,諸如King Crimson/Robert Fripp, Blue Cheer, Iggy Pop,the Stooges, Link Wray, MC5, Dick Dale, Cream, The Who和Jimi Hendrix這些樂隊都對此作出了貢獻。當BLACK SABBATH經過緊張有效的排練終於創造出第一首備受爭議的金屬歌曲,由於這種歌曲與其他類型的流行音樂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他們開創的是一個全新流派,盡管這種流派在隨後的三十年中逐漸失去對其他流派在技術上的影響,但是卻一直在不斷的進化和轉變並產生了眾多林林總總的分支。(羅馬吉他手Django Reinhardt同樣對金屬樂產生了巨大影響,同BLACK SABBATH吉他手TONY IOMMIY一樣,他只用兩根手指在琴板上彈弦。[ASSHOLE註:如果俺沒理解錯的話,這兩人就太牛逼了。不過閑著另兩根手指干嗎?]) 由於早期的金屬樂秉承自藍調,因此保留了大量此種音樂的特色,如雙重奏的規范就存在於BLACK SABBATH的音樂中,而亞金屬建築師們、LED ZEPPELIN和極端藍調搖滾樂隊都屬於搖滾/藍調的范疇。隨著英國金屬樂隊在整個70年代持續占據著統治地位,以及美國速度金屬樂隊的崛起,金屬在保留兇猛的基礎上加入了更低沉、狂亂、猛烈、連續的演奏--本質上是更極端的一種新型創作理念,就象一個四處漂泊的浪子抑鬱、悲傷的敘述著他痛苦的流浪生涯,並結合工業硬核搖滾那無政府主義般的速度形成了一種新的金屬樂。 盡管70年代的樂隊不斷加劇變革著1965-1969年間的搖滾樂,但那個年代對金屬樂的影響最大的還是一些最激進的樂隊:具有宗教氣息但更激進的前衛搖滾在歐洲誕生了。這些音樂家吸取了美國樂隊的風格,運用古典音樂理念詮釋他們的主旋律--流行音樂中也有此風格,在CHORUS或BRIDGE前使用循環的短小補充段或RIFFS段來重復演繹。他們的技術吸取了JAZZ和古典風格的精華,但卻沒有完全的運用吉他聲學技術,與LED ZEPPELIN鬆散、雍懶的樂風正好相反,L.Z成功的將結構與即興表演嫁接在一起,所以在專集里經常會出現相近的節奏。 盡管金屬樂一直舉步維艱,但到了70年代中期,具有殺傷力的風格最終給他帶來了商業成功和蓬勃發展。藍調金屬樂融合了晚期前衛搖滾風格而成為大型運動場金屬樂,這使他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但同時由於金屬樂將重心更多的轉向享樂主義、專業性和絢技而使原先純正的本質受到玷污。當以Judas Priest, Iron Maiden和Motorhead為首的樂隊對金屬樂進行著令人矚目的改革之際,更晦澀,更恐怖的NWOBHM樂隊與這些70年代的亞金屬樂隊一道應運而起,他們用直接、原始的音樂堅決抵制商業化的投機取巧。Angel Witch和 Diamond Head以及偉大的VENOM完全將絢技拋諸腦後,他們的音樂在叛逆、強大的同時將民謠風格與火暴的沖擊力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當硬核、朋克音樂遍地開花,從而成為主流文化中最具顛覆性的一股力量時,金屬樂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因為他沒能帶來象硬核、朋克那樣具有沖擊力和破壞力的極端音樂,硬核、朋克那種不同以往的意識形態比無病呻吟或放任自由更加實用、有效。無政府主義,反獨裁主義,虛無主義和冷漠無情被肆意的灌輸到音樂之中,隨之產生了離經叛道、無拘無束的意識形態。The Exploited, Discharge和the Misfits令展示著他們那令世人震驚的醜陋、邪惡藝術和反社會思潮。金屬樂成了眾矢之的。(硬核是朋克的一個分支,大約在65-74年間,一些車庫樂隊在還沒形成反主流的美學音樂風格前,僅僅在演奏一些50年代的搖滾樂。硬核是一種善於創作超短型VERSION的地下音樂,且屬於那種比較美妙的虛無主義音樂,這使他們從朋克當中分離出來。)
Ⅳ 重金屬和新金屬有什麼分別
暈!在這里是很難跟你詳細解釋的,因為這涉及不同的文化。
我簡單說點吧
重金屬是金屬中比較「正統」的。你可以聽聽 LED ZEPPLIN的歌曲或者 AEROSMITH的
新金屬就是說唱金屬,配器和重金屬差不多,只是唱的部分比較口語化,象RAP說唱那樣,你可以聽聽外國的 LINKIN PARK和中國的 夜叉,扭曲的機器
歌特金屬就是融入了歌特風格的金屬樂
歌特是一個很悠久很博大的文化。
歌特風格的音樂就是比較陰暗,描述的東西比較奇幻,唯美。歌特金屬音樂經常加入古典的元素,唯美的大提琴,鋼琴,美聲的女唱腔等等。
如果你聽到一種金屬樂主唱是美聲唱法的,估計也就是屬於歌特的大范圍之內了(因為歌特金屬又分為歌特死亡金屬,歌特交響金屬等等等等)
關於歌特,我可以簡單舉點例子
比如「在幽暗的月光下,藍色的海洋,洶涌的泛著浪花,拍打到岸邊,泛起層層的血腥色」這場景就很「歌特」
又比如「幽暗的森林裡,一片荒廢的墓地,折翼的天使在痛苦的淌血」這場景也很「歌特」。
總之,搖滾樂是很復雜很燦爛的文化,每一種風格的音樂都有獨特的風景線,這要靠你長期的學習了解了。
Ⅳ 什麼是金屬樂什麼是重金屬
重金屬:LAMB OF GOD
金屬樂:所有金屬類型的總稱:包括重金屬,激流金屬,鞭撻金屬,死亡金屬等;
前衛金屬:並非指打扮,是很有旋律感那種,很多迴旋樂句,新古典成分那種,x japan的長達半小時的歌曲就是了.還有一支很容易聽得出這種風格的叫vasailles.
布魯斯:聽下BB KING就知道了;
朋克:這個比較容易,吉他來來去去不超過四個和弦,多數都狂向下掃弦,聽起來比較有活力,陽光的.
英倫:披頭士;BEYOND
工業:德國戰車,SLIPNOT
獨立搖滾:還沒有公司簽的地下音樂,一般是發表於網路上的,或到處街頭表演的,目標是博得唱片關注.你作了搖滾歌曲,但沒人簽你約,你的歌也就是獨立了.
死亡/黑金:聽起來陰沉,但有強烈的節奏感.樂隊: Nile
日本視覺系:不同於華麗搖滾,華麗搖滾完全是認不出樂手本人的,化裝超厚,看下KISS,聖飢魔2就知道了.
日本視覺系是一定有陰柔的一面的,即使不是樂隊里的每個成員都女性化,但是一個樂隊里至少會有一個成員是女性化的.而華麗搖滾完全沒有女性化,多數是魔鬼化.視覺系不一定是玩搖滾的,也有玩電子等的.視覺只是為了舞台表現.
完全我自己的,沒抄襲
Ⅵ 什麼是重金屬音樂
重金屬大致可分為:
1、傳統重金屬,如「吻」、「蠍子」等;
2、「布吉金屬」(Boogie METAl),這是重金屬世界的流行音樂,它的旋律一般比較優美,歌詞較多涉及「性」、「玩樂」、「愛情」等,歌手往往是性感、偶像型歌手,如人們比較熟悉的「邦·喬維」、「毒葯」、「阿羅史密斯」等,區別這類重金屬與其它重金屬的標志只有一個:是否具有商業性。有些重金屬樂隊最初可能不是「布吉金屬」,一旦它成為某一種商業標志時,它便淪為「布吉金屬」了。
3、速度金屬(Speed METAl);
4、朋克金屬(Punk METAl);
5、激流金屬(Thrash METAl);
6、死亡金屬(Death METAl);
7、Grunge(垃圾樂)等等。
速度金屬:在搖滾樂中,節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實搖滾樂風格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節奏的變化。從最早的布魯斯到節奏與布魯斯、到布魯斯搖滾,直到今天的各種風格的搖滾樂,節奏象一條骨骼,支撐著音樂的始終。重金屬也不例外,但重金屬與其它音樂風格不同的是:重金屬很大程度上依賴技巧的伸展與變化。那麼節奏與技巧結合在一起,就成為重金屬最重要的一部分。隨著重金屬的力度逐步加硬,速度逐步加快,也便出現了速度金屬(Speed METAl)。其標志是每支樂隊都有一個十分出色的吉他手。速度金屬的速度已達到人彈奏樂器的極限,用「雨點般的節奏」這類語句已無法形容速度金屬的速度。樂手們往往就是通過速度,達到所希望的力度和效果。最有名的速度金屬樂隊是「金屬」樂隊。
朋克金屬:它繼承和發揚了朋克的基本思想,用金屬樂的演奏技巧和配器方式來宣揚朋克的觀點,這使得朋克意識在金屬時代里依然能夠生存下去。朋克金屬的政治意向濃厚,反叛意識遠遠強於一般的重金屬音樂。如早期的Alice Cooper(艾麗斯·庫伯)和近期的Extreme(極端)。朋克金屬與金屬朋克是有區別的,朋克金屬最終還是重金屬,而金屬朋克則是朋克音樂吸收了重金屬音樂狂野、暴戾、失真效果等。但它去掉了重金屬音樂的最顯著特徵:吉他獨奏。反過來追求一種原始、粗糙的效果。如Ramones(雷蒙斯)、Big Black(大黑)等。
Grunge:它屬於重金屬風格,但與其它的重金屬音樂不盡相同,它實際上是發展了70年代的朋克搖滾中的誠實、直接、原始和與傳統相對抗的特色,它的音樂來源於70年代的朋克音樂,也接受了重金屬音樂,80年代中期的後朋克雜訊音樂也是其風格的來源。它與任何重金屬都不同,冷漠、怪異、狂噪的風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 覺。而Grouge的成員的形象也有別於重金屬,山羊鬍、圓擺衫、花格襯衣、赤裸上身似乎 成了西雅圖之聲的形象標志。代表樂隊有Nirvana(涅磐)、Soundgarden(音響花園)、Pearl Jam(珍珠醬)、Alice In chains(艾麗絲鎖鏈)。 死亡金屬:「死亡金屬」是一種極端得讓人無法嚴肅對待的音樂。它不僅用噪音、先鋒古典音樂、爵士樂和工業噪音狠命地刮你已起繭的鼓膜,還用放大器把它們放大,用一種絞肉機般的力量怒吼出來。極端的時代導致極端的音樂,它把侵略和精神錯亂的概念用陰森的曲調吼出來。
Ⅶ 網路上漂亮的女人炒重金屬是真的嗎
一般是騙人的多,用美女來吸引人氣,讓人上當受騙.
Ⅷ 什麼叫重金屬
■不同的答案
重金屬是比重大於5,密度大於4.5g/cm3的金屬,大多數金屬都是重金屬。重金屬的化學性質一般上較為穩定。
工業上重、輕金屬通常只是用於分類有色金屬。
若把金屬分類為鐵(ferrous)及非鐵金屬(non-ferrous metal)二類。則錳、鉻也屬於重金屬。 若只計比重及密度,鐵也是重金屬一員。
而按冶金工業的分類,有些密度大於4.5g/cm3的有色金屬,也不歸入重金屬,如金、銀歸入貴金屬,鎢,鉬歸入稀有金屬。(註:工業界的金屬分類法並不嚴謹。)
重金屬例子有:金、銀、銅、鉛、鉑、汞、鋨。
■相近的答案
搖滾樂在60年代中後期至70年代產生的各個風格流派中,當數Hard Rock/Heavy Metal(硬搖滾/重金屬)音樂的影響最大,流行最久。
硬搖滾/重金屬音樂的歷史可以上溯到60年代中期,一般認為,The Kinks的1964年單曲「You Really Get Me」(你真的得到了我)和「All Day And All Of The Night」(整日整夜)是硬搖滾音樂的源頭。到了1966年,Cream奶油樂隊開始對傳統的藍調搖滾進行改良,加入了硬式節奏,用巨大的音響牆營造了大音量的喧鬧效果,使搖滾樂脫離俱樂部的小型舞台表演模式,在大型演出場地造成一種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音樂氛圍。另外,在1965至1968年間,包括Eric Clapton、Pete Townshead、Jeff Beck、Jimmy Page、Jimi Hendrix等吉他手在吉他演奏技術上的突破和吉他效果器上的創新也對硬搖滾/重金屬音樂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硬搖滾/重金屬音樂在1967至1968年間正式成型,首批樂隊包括英國的Deep Purple、Led Zeppelin、Black Sabbath,美國的Blue Cheer、Lron Butterful等率先走紅。
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硬搖滾/重金屬音樂的第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70年代中期又有Kiss、Van Halen、Aerosmith、AC/DC等樂隊崛起,但到了70年代後期,第一批硬搖滾/重金屬樂隊或散或已是強駑之末,在朋克/新浪潮和迪斯科舞曲音樂風行的沖擊下,硬搖滾/重金屬音樂的發展走入困境。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名的Judas Priest、Iron Maiden、Saxon、Def Leppard等英國重金屬樂隊,在吸收了新浪潮音樂的某些元素後於80年代初開創了The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不列顛新浪潮重金屬)潮流,隨即風靡全球。在1983年5月的美國第二屆重金屬音樂節上,包括Judas Priest、Van Halen、Scorpions等來自歐洲的重金屬樂隊使整個美國第二屆重燃熊熊重金屬之火,Def Leppard 1983年的《Pyromania》(縱火狂)和1987年的《Hyseria》(歇斯底里)專輯是當年唯一能與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顫栗者)和《Bad》較勁的搖滾唱片。
這股重金屬之火很快越燒越旺,因為它的火種已在美國遍地開花。80年代中後期,Bon Jovi、Poison、Motley Crue、Warrant、White Lion、Cinderella、Gun'N'Roses、Skid Pow、Slaughter、Mr Big、Extreme等一大批美國重金屬樂隊相繼崛起,使重金屬音樂的發展在1986至1989達到了它輝煌的頂峰。
這一時期,所有其它的音樂都顯得無足輕重,唱片公司競相和重金屬樂隊簽約,美國音樂電視台(MTV)專門開設了重金屬音樂專欄「747」,各種傳手播媒體上充斥著重金屬樂手們長發飄飛,綴滿各種金屬飾物的形象,包括Whitesnaker的「Is This Love」(這是愛嗎?)、「Here I Go Again」(此刻我又走了),Bon Jovi的「I'll Be There For You」(我將為你去那兒),Poison的「Every rose Has Its Thorn」(玫瑰皆有刺),Skid Row的「I Remember You」(我記得你),White Lion的「When The Children Cry」(當孩子哭泣時),Scorpions的「Still Loving You」(還是愛你),Heart的「All I Wanna Do Is Make Love To You」等一批所謂的「強力情歌」(Power Ballads)在排行榜上無往而不勝,Def Leppard的《Hysteria》專輯900多萬張、Bon Jovi《Slippery When Wet》(濕滑)專輯1300多萬張的驚人銷量,凡此種種繪就了80年代後期的重金屬神話。
重金屬音樂在80年代初復興是以英國樂隊的「不列顛新浪潮重金屬」潮流為先導的,當他們在美國掀起洶涌的重金屬浪潮後,應運而生的一大批美國的新一代重金屬樂隊很快成為搏擊浪尖的弄潮兒。重金屬音樂在發展,也在分化。
硬搖滾/重金屬音樂早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便已形成以Led Zeppelin、Black Sabbath、Gary Moore、Skid Row樂隊為代表的重布魯斯風格,以Deep Purple、Uriah Heep等樂隊為代表的前衛激進金屬風格,以Arthur Brown、Alice Cooper為代表的結合了巫術、邪教的戲劇性重金屬風格這三大流派。到了80年代中,蓬勃發展的重金屬音樂演變發展出更多的流派分支,主要有以Def Leppard、Bon Jovi、White Lion、Mr Big等為代表的流行金屬風格,由Arthur Brown的戲劇性重金屬風格結合華麗搖滾所形成的以Kiss、Twisted Sister、Motley Crue、Poison、Warrant為代表的華麗金屬(Glam Metal)風格,以Queensryche、Dream Theater等為代表的前衛激進金屬(Progressive Metal),以Metallica、Megadeth、Slayer、Anthrax、Testament、Death Angel、Overkill、Exos等樂隊為代表的激流金屬(Thrash Metal),以Helloween、Gamma Ray為代表的速度金屬(Speed Metal),以Pentera等為代表的強力金屬(Power Metal),以Fear Factory、Ministry、White Zombie為代表的工業金屬(Instrial Metal),以Solitude Aetumus、Cathedral等樂隊為代表的毀滅金屬(Doom Metal),以Death、Carcass、Suffocation等樂隊為代表的死亡金屬(Death Metal),以Napalm Death、Morbid Angel為代表的硬核音樂(Grindcore),等等。這些名目繁多的風格可以歸結為兩大類,一類是由流行金屬、華麗金屬加上一些被認為是傳統的硬搖滾樂隊如Whitesnake、Heart、Cinderella、Tesla等組成的偏於流行的、軟性的、偶像色彩濃厚的金屬音樂;另一類是由激流金屬、速度金屬、強力金屬、死亡金屬組成的追求速度力度的、渲鬧狂躁的、極具破壞力和壓迫感的、陰冷灰暗的金屬音樂。這兩大類重金屬樂隊作風完全不同,分野比較明顯,有各自不同的歌迷群落,而且相互排斥。雖說這兩大類重金屬樂隊都標榜叛逆,但那些流行化的、偶像色彩濃厚的樂隊將叛逆異化為一種時尚和官能刺激,而那些瘋狂追求速度力度、極具破壞力的樂隊則將叛逆導向毀滅死亡。
無論將叛逆異化為一種時尚和官能刺激,還是將叛逆導向毀滅和死亡,兩者都體現了80年代中後期西方世界道德分裂的時代特徵。顯然,產生於60年代的搖滾精神被庸俗化和極端化了。
有趣的是,他們試圖摧毀一切,但身後留下的卻不是穿白。提起80年代中後期的重金屬音樂,我們會記得Def Leppard的《縱火狂》和《歇斯底里》、記起的《濕滑》和《新澤西》Poison的「Every Rose Has Its Thorn」、Skid Row的「I Remember You」;我們也會對Metallica和來自舊金山灣區的Megadeth、Slayer、Testament等激流金屬樂隊在音樂表現技術上的創造性開拓贊嘆不已。在重金屬音樂的兩大主流之外,Queencryche、Yugwie、Malmsteen試圖以70年代激進搖滾的音樂語匯來豐富和發展重金屬音樂。Living Colour則將黑人音樂與重金屬音樂共冶一爐,Faith No More的Fuck化,Red Hot Chili Peppers的大膽雜糅,都為重金屬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
80年代末,在重金屬王國的邊緣地帶,西雅圖的Grunge Pock迅速崛起,由此引發的另類音樂大潮沖毀了金屬音樂的鐵壁銅牆,風光一時的重金屬驕子們成了明日黃花。
當另類音樂大潮慢慢退去的今天,重金屬音樂的復甦卻顯得相當的無力。雖說在新潮舞曲音樂大行其道之際,White Zombie、Ministry等混入強勁電子舞曲節拍的「工業金屬」呈現一片生機,但激流金屬的龍頭老大Metallica的新專輯《Load》卻在很多人眼裡楊了怪物,pantera的強硬吶喊畢竟孤掌難鳴,Marilyn Manson恐怖的也未必能使重金屬音樂從沉睡中驚起。重金屬音樂真能起死回生嗎?(
Ⅸ 什麼是朋克 什麼是R&B 什麼是重金屬
朋克是一種音樂范疇,它誕生於英國,最早出名的是70年代大放光彩的,被譽為「英國朋克革命急先鋒」的「性槍手」樂隊。緊隨其後的還有:碰撞、詛咒、洛克西、褻瀆神靈等等。他們的音樂風格可能不大一樣,但音樂的特點卻同出一轍,那就是:反叛、反叛、再反叛!反叛傳統、反叛制度、反叛日漸枯燥毫無激情和意義的生活。他們的每一個人身上都帶有一種強烈的革命意識,事實上,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七、八十年代平庸的歐洲大陸掀起一場深入生活的各個角落的大革命,以便在人類通向未來的旅途上添上些色彩。 朋克音樂家們的創作往往直指人類的苟且,以挑戰一切既成的規則。他們用簡單的和弦,表達簡單的情感,用粗俗明了的語言,訴說人性的美醜。他們歌頌大麻,也歌頌上帝;他們崇尚亂交,也呼喊著要社會關注那些單親的孩子;他們詛咒戰爭,卻在生活中濫用暴力;他們生活靡亂,但對未來充滿嚮往,他們在顛覆舊有的糜費文化同時也創造新的糜費。總之,同文學上的「垮掉的一代」、美術上的「 達達主義」一樣,他們代表著人類發展方向的一種可能性和多種可選擇性,是人類多重矛盾集於一身的直接反映。
繼而,朋克文化從舞台走向生活,他們開始在表演以外的各個層面表現他們徹底革命的決心:穿上磨出窟窿、畫滿骷髏和美女的牛仔裝;男人們梳起酷斃了的雞冠頭,女人則把頭發統統剃光,露出青色的頭皮;鼻子上穿洞掛環;身上塗滿靛藍的熒光粉,似乎非得讓你對他們側目而視才滿意,其實他們什麼也不為,只是要以此表現他們的與眾不同,表現他們的叛逆,表現他們對這個現實社會的不滿罷了。如果你以為他們是為了表現自己是朋克而如此裝扮,那就錯了,用朋克的話來說:「我朋克所以我朋克,如果是為了讓人認識到我是朋克,而把自己裝扮得像朋克的話,那就一定不是真的朋克。」如今這個社會似乎什麼都有假的,假冒名牌商品的;假冒警察罰款的;假冒瞎子要飯的,當然也有假冒朋克的。這些假的朋克們不斷的自我標榜為朋克、自詡為鬥士,「我只會三個和弦!」天知道是不是第四個和弦苦練未遂才這么說的,其實,他們骨子裡不過是比俗人更加虛偽的俗人。 有假裝朋克的俗人就有假裝俗人的朋克,前者為滿足慾望和虛榮而後者卻為了滿足內心和精神需要。
&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譯作「節奏怨曲」或「節奏布魯斯」。 廣義上, R&B可視為「黑人的流行音樂」,它源於黑人的 Blues音樂,是現今西行流行樂和搖滾樂的基礎, Billboard雜志曾介定 R&B為,所有黑人音樂除了 Jazz和 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見 R&B的范圍是多麼的廣泛。 近年黑人音樂圈大為盛行的 Hip Hop和 Rap都源於 R&B,並且同時保存著不少 R&B成分。
金屬搖滾音樂分類
Black Metal 黑色金屬
以邪惡、異教崇拜以及撒旦思想為其主要訴求,通常在歌詞含有反基督、反宗教的傾向即被歸為黑金屬,除了傳統重金屬固定樂器之外,經常會使用其他樂器如鋼琴、小提琴,或歌劇的女高音,在歌曲中營造出一股詭異又嚇人的恐怖氣氛。「黑金屬」以來自北歐的重金屬團體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樂隊:Emperor, Mayhem, Enslaved, Dark Funeral
Death 死亡金屬
樂風以「鞭擊金屬」或「碾核」為其背景演化而成。電吉他快速的反復,幾無旋律的和弦,速擊狂踩的雙大鼓,主唱咬牙不清的低吟狂吼,歌詞以死亡仇恨為主題,充滿了屍體、內臟、肢解、分屍、*屍、戀屍癖、食屍、虐待等****字眼。「死亡金屬」以來自佛羅里達州的重金屬樂隊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樂隊:Death, Carcass, Cannibal Corpse, Suffocation
Doom 毀滅金屬
節奏和速度都很慢,非常得慢。較不激烈也不大具有攻擊性,但仍是相當擁有重量感的音樂。通常具有非常干凈的音樂和歌聲,但有時也有粗暴野蠻的聲音出現。
代表性樂隊:Solitude Aeturnus, Cathedral, Candlemass
Glam Metal 華麗金屬
通常指一個重金屬樂隊的舞台表演方式或外在形象以誇張的濃妝艷抹或俊俏的外型來吸引樂迷,這類的樂隊大多是偶像團體。「華麗金屬」的樂風不會太重,歌詞也無太深入之含義,屬於較流行的重金屬音樂,是主流金屬的分支。
代表性樂團:Kiss, Poison, Warrant, Twisted Sister, Motley Crue
Grindcore 碾核
類似「朋克」但極具重量的音樂,主唱低鳴深沉的狂吼咆哮、電吉他超麻辣的音色再加上極快速的反復節拍及密集鼓點,構成一種幾無旋律的重金屬樂風,樂曲的長度都很短,從兩秒鍾到三分鍾不等。「碾核」為一種極為冷僻的重金屬樂風,大多數「死亡金屬」樂隊都採用此一樂風。
代表性樂隊:Napalm Death
Grunge 垃圾
另類搖滾的同義詞。起源於西雅圖的類金屬(metal-like)另類搖滾,基本上Grunge屬於另類搖滾而不應歸類到重金屬之下。
代表性樂隊:Nirvana, Pearl Jam, Mudhoney, Alice In Chains
Hardcore 硬核
源自於「朋克」,歌詞直言不諱粗鄙不堪,音樂如同噪音一般。
Hard Rock 重搖滾
比重金屬樂「輕」一點的音樂。
代表性樂隊:Foreigner, Blue Oyster Cult, Heart, Cinderella
Heavy Metal 重金屬
「重金屬」必須具備狂吼咆哮或高亢激昂的嗓音、電吉他大量失真的音色、再以密集快速的鼓點和低沉有力的貝司填滿整個聽覺的背景空間,而構成一種含有高爆發力,快速度,重量感及破壞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搖滾樂。通常泛指傳統的主流派重金屬或無法分類到其他重金屬流派里的重金屬樂。
代表性樂隊:AC/DC, Accept, Judas Priest, Iron Maiden, W.A.S.P.
Instrial Metal 工業金屬
採用大量冰冷的電腦采樣音效,穿插以機械或金屬器具的撞擊聲代替傳統打擊樂器,加上電子式的節拍,是很象科技舞曲的重金屬樂,但仍保留重金屬的大量失真效果。
代表性樂隊:Fear Factory, Ministry, Nine Inch Nails
Neo-Classical 新古典金屬
受古典音樂極深,在重金屬樂中加入大量古典音樂元素。
代表性樂隊: Angra
Pop Metal 流行金屬
在重金屬搖滾中加入流行音樂之元素,可說是重金屬搖滾和流行音樂妥協結合的折中產品,是極易為主流市場之音樂消費者所接受的重金屬搖滾樂。
代表性樂隊:Def Leppard, Mr Big, White Lion
Power Metal 強力金屬
擁有類似「速度金屬」的速度和「鞭擊金屬」的重量壓迫感,但旋律性不及「速度金屬」,爆發力也不及「鞭擊金屬」。
代表性樂隊:Pantera, Armored Saint, Wild Dogs
Progressive Metal 前衛金屬
風格有別於傳統重金屬,在歌曲中採用大量復雜華麗的編曲,或在歌詞中傳達出某些前進思想供聽者一個想像思考的空間。
代表性樂隊:Queensryche, Fate Warning, Dream Theater
Punk 朋克
歌詞中傳達某些叛逆思想及對生活環境、文化、社會、政治等的不滿情緒,而音樂缺乏協調性無特定風格,是一種相當嘈雜的音樂,通常一群能將樂器弄出聲音來的人就可以組一個朋克樂隊。
代表性樂隊:Clash, Sex Pistols
Speed Metal 速度金屬
速度為其標榜的主要特色。經常會和「鞭擊金屬」產生混淆,通常「速度金屬」的音樂較具旋律性,主唱歌詞咬字較清楚,吉他間奏富旋律性且快速而流暢;而「鞭擊金屬」則較缺乏旋律性,完全一速度、重量、壓迫感和破壞力並重。通常「鞭擊金屬」樂隊和「速度金屬」樂隊的樂手們都擁有純熟高超的樂器演奏技巧。
代表性樂隊:Helloween, Gamma Ray, Riot, Rage
Thrash Metal 鞭擊金屬
速度也極快,具有相當快速的反復節拍(riff),電吉他粗麻的音色刷出剽悍的和弦,極具破壞力及壓迫感的速踩雙大鼓,主唱粗暴狂吼式的唱腔配合電吉他快速的節奏急速地唱出幾無旋律的曲調。「鞭擊金屬」以來自舊金山灣區的重金屬樂隊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樂隊:Metallica, Megadeth, Slayer, Death Angel, Testament
Ⅹ 重金屬的英語怎麼說
重金屬
[材] heavy metal更多釋義>>
[網路短語]
重金屬 Heavy Metal;heavy metals;Pb
重金屬污染 heavy metal pollution;pollution of heavy metal;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重金屬鏈 Heavy Chains;Heavi 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