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舉例說明網路語體的特點
一、創新性
創新性是網路語言最大的特點。同傳統的書面語言相比較,網路語言減少了外來的束縛,使作者的思維可以自由馳騁,天馬行空,往往構思巧妙、語出驚人。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網路中則表示在網上發表長篇大論而又內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青蛙」是指網上的男性公民;「水母」指在BBS上極能灌水的女性網民。構成網路新詞語的詞素大多是語言中固有的,它們利用仿擬、飛白、比喻、諧音、擬人等手法構成新詞。
二、簡便性
網路語言一般用字非常簡潔。寥寥幾個英文字母、阿拉伯數字就可將意思表達清楚。如字母詞:GG(哥哥)、MM(妹妹)、PMP(拍馬屁);88(拜拜)、9494(就是就是)。這些都是用最簡潔「形」來巧設言語交際的跨度,縮簡訊息交際的寶貴時間,這種跨度的設置,在一定的語境中,便會帶來一種愉悅,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三、形象性
在網路中,網民們還充分利用鍵盤上的符號,象形創制了許多極為生動形象且風趣幽默的表情和動作的圖形,用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來模擬現實交際。如:「:-)」表示笑臉、「:-(」表示不幸、「>:-(」表示狂怒;有些網路詞語借用動物名稱,使得網上好象是到了動物世界,使網路語言顯得風趣幽默。
四、詼諧性
詼諧性是網路語言更為吸引人主動使用並進行傳播的又一特點。網民的相對年輕化更使網路語言充滿活力,他們苦心構思出許多生動有趣的網路語言、營造出輕松幽默的閱讀氛圍。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醜陋的男女。這兩個詞一方面與「俊男、美女」諧音,反其義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過期、變質的食物,都具有很強的反諷效果,充分體現了網路語言的詼諧性的特點。
五、不確定性(不規范性)
不要試圖去清晰完整、並用確鑿的語言解釋網路語言,網路語言由於並沒有一定的規范,加之很多網民喜歡運用屬於自己的「網路語言」,在「進化」的過程中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使用人群往往對某些網路語言帶有自己的理解,很多詞彙還處於「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狀態。如「菜鳥」這個詞最初是指初涉網路的人,後來泛指對於任何領域或活動不熟悉不了解、涉入尚潛的人;「K」這個字母原有罵人、扁人的意思,但用在游戲的聊天中也有了讓別人動作快點的意思;再如「暈」與「汗」可以說是「網語」中流行指數最高的兩個字,但它們意義上的區別恐怕沒有人說得清,有時它們可以互換,但有時又不能。這個特徵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學校或老師不允許網路語言進入學生寫作的重要原因,除了不符合傳統語言規范的同時,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甚至不理解。
同時,網路語言中有很多變異的語法現象,構詞造句有很大的隨意性。
例如語序的變異,很多句型受到了英語語序的干擾,出現很多倒裝句,比較經典的如「郁悶呀我現在」,「什麼什麼呀你」,「我都急哭了快」。有的倒裝甚至還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句式,如:「……先」,「你走先」,「……都」,「難過死了都」。再如詞性的變異,名詞直接作動詞或者形容詞,如「他很陽光」,「你這個人反映很慢,你要耐心我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