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庭wifi怎麼縮小覆蓋范圍
家庭WiFi縮小覆蓋范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物理遮擋:
網路設置:
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方法中,隱藏SSID和控制用戶帶寬並不直接縮小WiFi的物理覆蓋范圍,但它們可以通過限制網路可見性和用戶速度來影響網路的使用體驗。 將路由器放在鐵盒子中雖然效果顯著,但也可能導致你自己在某些位置無法穩定連接到網路,因此需要謹慎使用。
綜上所述,根據實際需求和環境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來縮小WiFi覆蓋范圍。
❷ 路由器覆蓋范圍怎麼調
路由器橋接是很實用的功能,但網上很多方法不完整,導致路由器橋接是成功了,但副路由經常斷網。原因呢?網上很多教程都有這一步:在設置副路由(B路由,從路由)的時候都關閉了DHCP伺服器-----動態主機設置協議,導致所有連接到副路由的設備都無法得到IP地址(有些人開啟了,但沒有進行正確設置,所以也不能正常上網)(正確的設置是不能關閉DHCP的,但要設置對。)
下面這篇教程是完整的,本人試過,副路由再也不會經常斷網了。
要求:至少有一台路由器支持WDS功能,但兩台路由器的牌子不一定要相同。本例中兩台以TP-LINK WR741路由器為例,其他型號的設置也是一樣的。首先給兩台路由器你個稱號,被橋接的叫做主路由器,執行橋接的叫副路由器(或從路由器)
如果你的兩台路由器其中有一款型號比較老只有或沒有Bridge功能,那麼建議將老的路由器作為主路由器,另一台作為副路由器第一步:設置主路由器,保證任意一台設備連接主路由器能正常上網,然後進入主路由器的設置界面,然後在左側選項條中點擊「運行狀態」,在WAN口狀態欄可以找到DNS伺服器,一共有兩個,主DNS和備選DNS伺服器,把它寫在紙上待會兒用。
注意:主路由器不能開啟WDS,否則會導致主路由器故障。
點擊「網路參數」->「LAN口設置」把路由器的LAN地址設置為192.168.1.1保存,此時會重啟重啟後回到設置界面點擊「無線設置」->「基本設置」SSID(自己喜歡什麼就填什麼)
本例以TP_LINK-A為例信道從1到13隨便選一個,但不能選自動,防止WDS功能不穩定,本例以信道11為例。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點擊「無線設置」->「無線安全設置」 WPA/WPA2加密更安全,且橋接起來更穩定,所以推薦使用WPA/WPA2加密。
點擊「DHCP伺服器」->「DHC伺服器設置」 把「地址池起始地址」設置為192.168.1.100把「地址池結束地址」設置為192.168.1.149其他不管,保存,重啟主路由器,這樣主路由器就設置好
❸ 怎麼調節路由器覆蓋范圍
1.修改LAN口IP地址。在網路參數-LAN口設置中,修改IP地址和B路由器不同(防止IP地址沖突),如192.168.1.120,保存,路由器會自動重啟。
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無線分布式系統:是建構在HFSS或DSSS底下,可讓基地台與基地台間得以溝通,比較不同的是有WDS的功能是可當無線網路的中繼器,且可多台基地台對一台,目前有許多無線基台都有WDS。在家庭應用方面則略有不同,WDS的功能是充當無線網路的中繼器,通過在無線路由器上開啟WDS功能,讓其可以延伸擴展無線信號,從而覆蓋更廣更大的范圍。說白了WDS就是可以讓無線AP或者無線路由器之間通過無線進行橋接(中繼),而在中繼的過程中並不影響其無線設備覆蓋效果的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兩個無線設備,讓其之間建立WDS信任和通訊關系,從而將無線網路覆蓋范圍擴展到原來的一倍以上,大大方便了我們無線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