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中國尚未開通網路的還有什麼縣

中國尚未開通網路的還有什麼縣

發布時間:2022-03-03 10:09:38

❶ 郴州市哪些縣城5g手機現在可以用5g網路

市都沒有,更不要提什麼形縣城,現在只有現在只有大城市,比如說北京或者上海才可以使用5g網路。

就是因為5g基站沒有建設好。

5g網路沒有普及。

❷ 中國互聯網什麼時候開通的

第一階段 網路探索(1987年~1994年)中國的互聯網不是八台大轎抬出來的,而是從羊腸小道走出來的。

第二階段 蓄勢待發(1993年-1996年)四大Internet主幹網的相繼建設,開啟了鋪設中國信息高速公路的歷程。

第三階段 應運而起:(1996年-1998年)中國互聯網進入了一個空前活躍的時期,應用和政府管理齊頭並進。

第四階段 網路大潮:(1999年—2002年底)中國互聯網進入普及和應用的快速增長期。

第五階段 繁榮與未來(2003年~至今)應用多元化階段到來,互聯網逐步走向繁榮。

每個階段從互聯網建設和互聯網應用兩方面收集資料。內容大綱以CNNIC編輯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大事記為依據。

❸ 請問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網路的

1994年4月20日中國教育科研網(NCFC)與美國NCFnet直接聯網,這一天是中國被國際承認為開始有網際網路的時間。

在20世紀九十年代才真正顯露崢嶸的網際網路,是本世紀人類社會向著資訊時代發展所邁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它的歷史作用已經超過了本世紀許多重大發明(如電子管、電視、雷達、半導體、電晶體、電腦、積體電路、微機以及人造衛星等)。網際網路從原來美國國防部冷戰時期的內部試驗網路Arpanet到美國教育科研機構的互聯網路,走過了緩慢的過程;自從1993年WWW站點主頁測覽器發明以來,發展到現在的國際互聯網僅用了短短的幾年時間,然而,其目前的規模和發展的速度卻是令人始料不及的。1993年互聯網的用戶僅為幾十萬人,而現在是網際網路在全世界180多個國家擁有大約1.3億個用戶,連接在網際網路上的主機約為3000萬台,PC機約為一億台。更為驚人的是,其目前的發展勢頭和速度絲毫未減。據美國電腦工業年鑒公司公布的報告說:

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今年底估計將達2.59億。據這家公司估計,1999年年底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最多的10個國家依次是:美國(1.1億)、日本(1800萬)、英國(140萬)、加拿大(1330萬)、德國(1230萬)、澳大利亞(683萬)、巴西(680萬)、中國(630萬)、法國(569萬)、韓國(568萬)。所謂網際網路使用者是指那些在辦公室和家庭每周都使用網際網路的成年人。預計到2000年其全世界的用戶可超過3億,屆時會有將近一億台主機和2.3億台PC連接在網上。2002年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將上升到4.9億,2005年可達7.65億。

浩瀚的資訊資源、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以及強大的多媒體功能,使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感受到網際網路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及其對傳統觀念的沖擊。正是由於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才迫使人們開始思考建立真正的資訊高速公路??高速、寬頻資訊網路以滿足用戶對通信通道帶寬和能力日益增長的需求。
中國網際網路的現有格局
中國電腦互聯網已形成骨幹網、大區網和省市地區網的三層體系結構。中國骨幹網是由5家經政府批准成立,擁有獨立國際通道,各自在全國平行建一級網的「一級互聯網服務商」(ISP)。它們是:

1.中國公用電腦互聯網(CHINANET)。

2.金橋網即吉通通信(CHINAGBN),已形成一個以衛星為主幹的互聯網,有四個獨立國際出口,在全國已建I00多個衛星小站,有300多家非個人用戶。

3.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聯網的國內高校已 100多所,已建成用64kbPA、DDN專線連接全國八個大區網路中心的主幹網。

4.中國科技網(CSTNET),是面向科技用戶、科技管理及其他有關政府管理部門的全國性主幹網路。

5.聯通公用電腦互聯網(UNINET),面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和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至1998年12月底,骨幹網已覆蓋全國各省會城市,網路節點遍布全國230個城市。

各省、市正在根據本地用戶的需求和計畫,加快省網、市網建設,全國已有20個省市的省、市網開通向用戶提供服務,其他省。市均處於規劃、建設之中。國務院及各部委局辦、各省市均已成立了資訊中心,建成各類資料庫1038個,gov.cn的政府功能變數名稱1470個,其中720個政府部門以WWW伺服器向社會提供服務。
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及帶寬容量情況
據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CNNIC)公布,截至1999年6月30日,我國上網電腦數共146萬台,上網用戶達到400萬人,分別是1998年統計數量的1.95、1.90倍。CN功能變數名稱共29045個,是1998年統計數量的1.58倍,其中北京10661個,占總數的36.71%,繼續位居首位,廣東。上海分別佔14.97%、7.73%,居第二。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政府城名(.gov)已達1663個,較功能變數名稱的平均增長率58%高出11個百分點,達69%,這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政府上網工程」的收效。我國WWW站點數約9906個,是1998年統計數量的1.89倍。據美國電腦工業年鑒公司估計,今年底全球線民數我國排位第八(630萬人)。

目前我國國際線路的總帶寬容量是241M,是1998年統計數量的1.68倍,其中中國公用電腦互聯網 CHINANET為 195M。中金橋資訊網CHINAGBN為18M、中國聯通互聯網為12M、中國科技網 CSTNET為8M、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 CERNET為8M,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有連接。
ISP和ICP的情況
中國直接從事互聯網資訊服務的從業者已達數萬人,加上原有資訊採集、資料庫人員已近百萬。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169)的注冊用戶有53萬,中國電信的公用電腦互聯網(163)的注冊用戶為98萬。

中國現在共有160餘家民營ISP,基本上是從一級服務商租用線路來經營網際網路的接入服務,但目前以ISP、ICP兩種業務混做的居多。比較知名的中文網站主要有搜狐、新浪、網易、國中網。上海熱線、瀛海威、悠遊、Chinabyte等等。

1998年12月,四通利方公司並購海外最大的華人中文互聯網「華淵資訊(Sina Net)」,首開通過國際並購尋求快速發展的先例。並購後,四通利方形成在中國、中國台灣、美國三地的三個網站、一個集團的經營模式。同年,中文搜索引擎「搜狐」網站的總裁張朝陽被評為全球500位元數字精英之一。今年4月6日,根海威與北京電報局簽約聯合發展,中國電信提供線路資源和網路平台,瀛海威發展用戶與資訊資源。在全行業人氣大升即將扭虧為盈的背景下,4月8日前述8家ISP宣布了結盟。
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前景
如果網際網路流量每半年翻一番,我國到2000年底網際網路上網用戶將達到近3000萬戶,如果速度為每年翻一番則將於2002年達到3000萬戶。這個數目與今天行動電話和VCD用戶數目相近。屆時網際網路將對我國社會文化,經濟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有3000萬戶的用戶群,網際網路將成為有重大影響的新的媒體。由於它是雙向交換式媒體,在某些方面它的作用將會超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單向媒體。網上廣告,購物,電子商務將會飛快發展,網際網路將成為政府和民眾溝通的重要渠道。網際網路虛擬專網(VPN)將取代租用專線DDN成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連網的主要手段。遠端教育,遠端醫療將非常方便——這將形成一個每年幾千億元的市場。網際網路的發展將帶動從基礎網路建設到內容製作,資料庫建設的整個資訊化建設以及新一代網路通信設備製造產業的發展。

前幾年被認為最寬頻綜合數位業務網(B-ISDN)的基本技術SDH和ATM,目前受到了基於互聯網協定(IP協定)的寬頻分組交換網路(寬頻IP網)的強烈挑戰。美國政府下一代網際網路計畫(NGI)和正在實施的第二代網際網路(Internet2)計畫,已經確定把寬頻IP網作為基礎。加拿大去年底也開始實施基於這一技術的全國先進光學網路計畫CANET3。這一技術的特點是,基礎傳輸網採用密集波分復用技術的全光網,基於IP協議的分組交換技術取代傳統的電路交換技術。和目前的技術相比,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數十 Gbps至數千 Gbps,即每秒數百億位至數萬億位),而又成十倍地降低資料傳輸成本,是最具潛力的新一代網路技術。由中國國際網路通信有限公司負責的「中國高速互聯骨幹網——寬頻IP網示範工程」已進人實質性運作階段,其基本內容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廣電總局。鐵道部、上海市共同聯合,利用廣播電視、鐵道等部門已經鋪設的光纜網路,連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建設我國先導示範性的寬頻IP網路中國高速互聯網路(CAINET)骨幹網。此項目預計建設期為1~1.5年,試驗運行期1.5~2年。這一專案將建成一個高速率、低價位的資料通信示範骨幹網。

❹ 中國什麼時候有網路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體系結構和協議。1980年前後,ARPAnet上的所有計算機開始了TCP/IP協議的轉換工作,並以ARPAnet為主幹網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 1983年,ARPAnet的全部計算機完成了向TCP/IP的轉換,並在 UNIX(BSD4.1)上實現了TCP/IP。ARPAnet在技術上最大的貢獻就是TCP/IP協議的開發和應用。2個著名的科學教育網CSNET和 BITNET先後建立。198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規劃建立了13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及國家教育科技網。隨後替代了ARPANET的骨乾地位。 1988年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6月,在連通 Internet的計算機中,商業用戶首次超過了學術界用戶,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Internet成長速度一發不可收拾。

第一階段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試驗階段。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但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
第二階段為1994年至1996年,同樣是起步階段。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Internet,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Internet的國家。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 Chinagbnet等多個Internet絡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Internet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至1996年底,中國Internet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Internet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國快速最為快速的階段。國內 Internet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1000萬。據中國Internet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10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為 5.3億人。這一數字比年初增長了890萬人,與2002年同期相比則增加了2220萬人。
中國目前有五傢具有獨立國際出入口線路的商用性Internet骨幹單位,還有面向教育、科技、經貿等領域的非營利性Internet骨幹單位。現在有600多家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經營的有140家。
隨著網路基礎的改善、用戶接入方面新技術的採用、接入方式的多樣化和運營商服務能力的提高,接入網速率慢形成的瓶頸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上網速度將會更快,從而促進更多的應用在網上實現。

❺ 中國還有哪些地方沒有互聯網 就我目前知道的一個地方是貴州晴隆縣! 希望能給我一個好的答案啊1 THANK YOU

很多內陸省份都只有縣城和鄉鎮上有 稍微偏一點的連電話線都沒有 能有移動信號就很不錯了

❻ 貴州省黔西縣的鄉下是否有3G網路 移動手機都不怎麼有信號的地方。。。

手機有信號了才可能有網路
3G無線上網卡是按流量計費的,也就是說每下載1k收多少

❼ 息烽縣可以裝什麼寬頻

具體地點是否可以安裝寬頻安裝哪個運營商的寬頻,建議通過以下方式了解:1、直接登錄運營商網上營業廳,選擇進入寬頻界面,可以直接在線申報裝寬頻,申提交後,工作人員會與用戶聯系確認,屆時即可了解到自己所在地是否支持寬頻安裝。2、直接咨詢管理物業,看看使用地內是否有運營商的寬頻線路覆蓋。3、咨詢身邊的鄰居,看看是否有使用寬頻的用戶。4、直接到附近的運營商營業廳咨詢。辦理寬頻推薦使用電信寬頻使用。由於中國電信的伺服器、網路架設等較完善,且每年都在不斷完善和升級伺服器和線路,因此中國電信的網速較穩定,網速較好,一般不會出現高峰期網路堵塞等情況,是實打實的獨享寬頻,因此中國電信的寬頻最好,同時費用也會相對高一些。中國電信是最新開通寬頻服務的運營商,技術較為成熟,另外其他運營商一般也是租用中國電信的骨幹網路,一般電信網路要比其他運營商寬頻要穩定。流量超市內商品應有盡有,流量包、加餐包、語音包、節日流量包可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中國電信貴州客服公眾號回復關鍵詞「流量超市」可以直接辦理,方便快捷,客服43為你解答。

❽ 中國現在網路基礎運營商有哪些各個運營商如何(謝謝各位)

網路運營商是網路提供商,網路運營商不僅需要從網路角度知道網路運行狀況,還需要從服務角度知道網路運行狀況。此外,他們需要在提供多媒體服務和應用時有效利用網路資源。

中國電信:EV-DO從A升級到B
中國電信是三家運營商中,網路覆蓋最全面的一家,早在去年的10月就完成了全國的3G網路覆蓋。在2010年,中國電信將啟動由EV-DOA向EV-DOB網路版本的升級。升級之後的EV-DOB版本,可以達到下行9.3Mbps、上行5.4Mbps的速率,是目前中國電信3G網路速率的三倍。目前北京電信已經和相關廠商對EV-DOB版本網路的峰值速率、系統吞吐量、時延、多媒體業務體驗等多個項目展開了全面的現網測試,廣州電信也啟動了國內第二個EV-DOB預商用網路。中國電信將在今年年初完成外場測試,上半年就可以開始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進行EV-DOB版本的網路升級。如果效果不錯,中國電信還表示將在今年的年底開始商業部署LTE網路。
中國聯通:向HSPA+進軍
中國聯通對WCDMA網路的升級,接下來的一步將主要體現在HSPA+方面。HSPA+網路的峰值速率根據採用不同的技術,能夠達到21Mbps、28Mbps、42Mbps甚至84Mbps。目前聯通3G網路終端採用的技術,可以達到最高下行7.2Mbps、上行5.76Mbps,這意味著HSPA+網路的速率最少是現有聯通3G網路的1.5倍。在HSPA+網路之下,我們下載一首5MB的MP3歌曲,只需2~3秒就可以完成。
中國聯通目前已經聯合三家主流的WCDMA網路設備供應商:華為、愛立信以及中興,展開了HSPA+的網路測試工作,預計在下半年就會在國內部分重要城市啟動HSPA+網路的升級部署。聯通對這三家設備商的HSPA+技術進行了全方位的測試,包括室外用戶速率、系統吞吐率、網路覆蓋性能等項目。室外平均速率測試已經實現了18.5Mbps,室內平均速率測試則達到了19.1Mbps。按照測試專家的解釋,聯通此次網路測試就是為下一步網路升級做准備,測試結果將成為聯通最終選擇哪一家承建HSPA+網路的重要依據。
中國移動:TD距離LTE更近一步
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不同的是,由於網路自身特點,在推出採用TD-SCDMA標準的3G網路後,中國移動在網路升級方面將距離4G更近一步,也就是說移動將跨越HSPA階段,其目前的升級網路名為TD-LTE,也就是「准4G」標准。
中國移動目前已經在上海的世博會場館開通了全國第一個TD-LTE網路,在現場的實際測試中,傳輸速率高達70Mbps,是目前3G技術的20多倍。大唐、華為、中興、上海貝爾、普天、烽火、新郵通、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摩托羅拉共十家系統設備廠商參加了現階段進行的TD-LTE研究開發技術試驗。在目前正在進行的TD-LTE技術試驗中,只有聯想、海信和宇龍三家終端廠商參加,國外手機廠商還沒有明確的TD-LTE終端規劃,而服務於世博會的TD-LTE終端也只限於數據卡產品。在世博會期間,中國移動將重點展示TD-LTE網路的高速率,同時還會首次展示LTE數據上網卡。據了解,該數據卡比現在的3G數據卡要快50倍之多。
從三大運營商今年將要發展的網路狀況看,就理論值而言,中國移動的TD-LTE的上下行速率比較突出,之後是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理論值和部分測試結果,並不能廣泛代表在商用之後的速率和結果。運營商也要考慮很多因素才能夠將網路最終推出商用,而讓大家普遍接受新網路還有很長一段路程。最後是否能夠吸引客戶入網,還是要看網路的穩定性以及套餐價格等因素。
另外,在搶先升級網路的同時,今年,運營商同時也會對現有網路進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和維護。中國電信已經完成了CDMA網路覆蓋,在今年投資規模會減小,主要是注重提升網路建設的效益;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會繼續完成基礎設施建設,著重提升3G網路容量。
分布
在IDC領域,中國電信無疑是業務規模最大網路資源最多的,華東沿海、華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區都是電信的主要覆蓋范圍;中國網通名列第二,網通的機房網路與電信「隔長江而治」,主要分布於華北以及周邊地區;中國鐵通位則列第三,主要資源集中在華北、東北;移動、聯通這些也有少部分機房資源,不過一般是合作方式,機房規模也不大,拿電信少量的帶寬。
另外,上面沒有提到的長寬其實是有自己的線路,但是卻缺少機房資源,只是在一些多線機房有長寬的線路接入;而號稱要做國內第七大網路運營商的中電華通,有各地的不少機房資源,不過也是合作形式,主要用的是電信帶寬,也有自己的雙線機房。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是按國家電信體制改革方案組建的特大型國有通信企業,於2002年5月重組掛牌成立。原中國電信劃分南、北兩個部分後,中國電信下轄21個省級電信公司,擁有全國長途傳輸電信網70%的資產,允許在北方十省區域內建設本地電話網和經營本地固定電話等業務。重組後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經國務院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的試點。資產和財務關系在財政部實行單列。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580億元人民幣。目前主要經營國內、國際各類固定電信網路設施,包括本地無線環路;基於電信網路的語音 、數據、圖象及多媒體通信與信息服務;進行國際電信業務對外結算,開拓海外通訊市場;經營與通訊及信息業務相關的系統集成、技術開發、技術服務、信息咨詢、廣告、出版、設備生產銷售和進出口、設計施工等業務;並根據市場發展需要,經營國家批准或允許的其他業務。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繼續擁有「中國電信」的商譽和無形資產。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下設21個省級企業。集團公司與21個省級企業是既以資本為紐帶、又以網路和業務為紐帶的母子公司關系。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電信業進入了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聯通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通的成立在我國基礎電信業務領域引入競爭,對我國電信業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聯通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了300多個分公司和子公司。中國聯通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電信運營企業。2000年6月,公司在香港、紐約成功上市,籌資56.5億美元,進入全球首次股票公開發行史上的前十名。2002年10月,公司又在上海成功完成A股上市,成為國內資本市場流通股最大的上市公司。

中國聯通
中國聯通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統一規劃網路建設,合理利用網路資源,注重利用社會力量,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努力為社會提供綜合、便利、有特色的電信服務。
成立以來,中國聯通的整體實力不斷增強。經營的電信業務由成立之初的行動電話(GSM)和無線尋呼發展到目前的行動電話(包括GSM和CDMA)、長途電話、本地電話、數據通信(包括網際網路業務和IP電話)、電信增值業務、無線尋呼以及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其他業務。
展望未來,中國聯通將結合「移動為主、綜合發展;兩網協調、差異經營;效益領先、做大做強」的戰略發展思路,繼續推進人力資源各項管理制度的創新和深入發展,把公司建設成為我國通信市場上「旗鼓相當,各具特色」的市場競爭主體、躋身國際一流電信運營企業行列!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移動通信」)是根據國家關於電信體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資產總體剝離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於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直接管理。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518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超過3200億元,員工12.08萬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在國內10個省(自治區)設有全資子公司,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在國內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全資子公司,並在香港和紐約上市。
中國移動通信主要經營移動話音、數據、IP電話和多媒體業務,並具有計算機互聯網國際聯網單位經營權和國際出入口局業務經營權。除提供基本話音業務外,還提供傳真、數據、IP電話等多種增值業務,擁有「全球通」、「神州行」、「動感地帶」等著名服務品牌,服務網號為「139、138、137、136、135」。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通信是國內唯一專注移動通信發展的通信運營公司,在我國移動通信大發展的進程中,始終發揮著主導作用,並在國際移動通信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經過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國移動通信已建成一個覆蓋范圍廣、通信質量高、業務品種豐富、服務水平一流的綜合通信網路。網路規模和客戶規模列全球第一。截止到2002年底,網路已經覆蓋全國絕大多數縣(市),主要交通干線實現連續覆蓋,城市內重點地區基本實現室內覆蓋,G***行動電話交換容量達到1.82億戶,客戶總數超過1.38億戶,與1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家移動通信運營商開通了國際漫遊業務。目前,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是我國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中國移動通信已經成功進入國際資本市場,1997年在境外成功上市後,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眾多國際投資,先後為國家吸納大量外匯。根據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世界500強最新排名,中國移動通信位列第287位。
按照國家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的要求,中國移動通信確立了「爭創世界一流通信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圍繞這一目標,中國移動通信全力實施「服務與業務領先」的近期戰略重點,努力提升領先優勢,確保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為推動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做出應有的貢獻。

❾ 網路是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網路,它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於1968年主持研製的用於支持軍事研究的計算機實驗網ARPANET。ARPANET建網的初衷旨在幫助那些為美國軍方工作的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交換信息,它的設計與實現是基於這樣的一種主導思想:網路要能夠經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當網路的一部分因受攻擊而失去作用時,網路的其它部分仍能維持正常通信。 1985年在美國政府的幫助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組建了第一個網命名為NFSnet,伴著TCP/IP協議的成長,這樣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後取代 ARPANET 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他們把最後的使用TCP/IP支持的NFSnet網叫做Internet網,即當今世界最大的計算機互連網。 近幾年,Internet規模迅速發展已經覆蓋了包括我國在內的154個國家,連接的網路6萬多個,主機達500萬台,終端用戶近5000萬,並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 1994年我國Internet只有一個國際出口,300多個入網用戶,到1996年已發展到有7條國際出口線,2萬多個入網用戶,目前中國和國際Internet網路互聯的主要網路有: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運作的中國科研網(CASNET),由清華大學負責運作的中國教育網(CERNET),由電子部、電力部、鐵道部支持,吉通公司負責運作的金橋網(GBNET),以及由郵電部組建的中國網(Chinanet),Chinanet是我國的第一個商業網,1995年6月第一期工程完成,開通了北京、上海兩條帶寬64Kbps的國際出口線。預計第二期工程完成後,將覆蓋各省市的全國骨幹網, 同時出口線帶寬由64K升至2M。 在我國由於Chinanet撥號用戶上網使用電信的特服號163,所以又被廣大用戶稱為163網。 第一階段:網路探索(1987年~1994年) 中國的互聯網不是八台大轎抬出來的,而是從羊腸小道走出來的。——胡啟恆 4 發出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1987年9月14日,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過長城,走向世界),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尚未開通網路的還有什麼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連接好就是不可上網為什麼 瀏覽:52
咋直接看網路密碼 瀏覽:600
網路信號放大器怎麼使 瀏覽:684
智能無線網路寬頻路由器 瀏覽:475
網路版記帳軟體 瀏覽:967
網路主播用哪個象棋 瀏覽:947
最好的手機網路測速 瀏覽:254
四川廣電網路有多少m 瀏覽:287
逢良網路是什麼 瀏覽:166
網路電視不通過wifi可以用嗎 瀏覽:997
軟體本地驗證和網路驗證哪個好 瀏覽:924
極佳是什麼等級網路信號 瀏覽:457
如何投訴網路不良現象 瀏覽:953
網路安全視頻正能量 瀏覽:71
手機網路不好怎麼設置寬頻密碼 瀏覽:335
蘋果手機連接網路為什麼沒辦法用 瀏覽:232
網路安全動圖講解 瀏覽:589
小米手機如何添加自己的網路 瀏覽:659
上海網路研發軟體 瀏覽:586
蘋果6網路信號跟wf天線有關么 瀏覽:98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