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不乂什麼意思網路

不乂什麼意思網路

發布時間:2022-04-11 01:37:31

❶ 不義而富且貴的不義是什麼意思

而:表轉折,但是;且:表並列,並且。

出自: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十二章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在這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

(1)不乂什麼意思網路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論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

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論語》進入經書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有《左傳》《公羊》《穀梁》,加上《論語》《爾雅》《孝經》,這樣是十三經。」

❷ 你不仁我也不義是什麼意思

你好,「你不仁我不義」是一句成語,出自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回:「他無仁,我無義。公子必欲免禍,非行大事不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現在處於困境之中,正急需要你的伸手幫助,你竟然對我不講仁義道德。有初一就有十五,等到你將來需要用我的時候,也別怪我翻臉無情。說這種話的時候,通常帶有威脅和報復的意思。

❸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誰解釋一下,說具體點

忠、孝、仁、義是儒家提倡的倫理道德,忠指對君主忠誠;孝指對父母孝順;仁是對他人的愛;義是行為得體、符合正義;故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指:沒有博愛之心為不仁 ;沒有民族大義為不義 ;投降,叛逃,犯上作亂為不忠.;沒有孝順父母為不孝。
拓展資料:
忠:傳承優良,發揚光大
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底是誰的責任?太籠統了。今天我將其改為:天下興亡,我的責任。我們的個人力量太小太小。但我們可以實實在在地為社會做點事情,為政府分憂。
孝:百善孝為先
「孝」字由「老」和「子」字組成。「老」在「子」的上方,無形彰顯了其內在關聯,也可從中看到中國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中國講究孝道。父母乃人之根,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絕對不可交。中國講究以孝傳家,孝經寫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的身體,頭發、皮膚都是父母所賜,我們要保護它愛惜它。首先要盡到對父母起碼的孝順,然後才立身行德,楊名於世,出人頭地。

❹ 「多行不義必自斃」中「不義」是什麼意思

多行不義必自斃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一個成語,讀音是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意思是壞事干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
詞條名
多行不義必自斃
語出主人公
鄭庄公
文化歸類
漢語成語
哲學意蘊
不義行事,不會有好的下場
典故出處
《左傳》
快速
導航
原文譯文注釋示例讀解
成語資料
【拼音】 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釋義】不義:違反正義的事。斃:撲倒,倒下去。
【出處】《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語法】復句式;作賓語、分句;用於壞人
【近義詞】作繭自縛、作法自斃、自食其果[1]
【英文】Who is unjust is doomed to destruction.
原文
初(1),鄭武公娶於申(2) ,曰武姜(3)。生庄公及共叔段(4)。庄公寤生(5),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6)。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7),公弗許。及庄公即位,為之請制(8)。公曰:「制,岩邑也(9), 虢叔死焉(10),佗邑唯命(11)。」請京(12),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13):「都,城過百雉(14),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15);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16)。」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17)?」對曰:「姜氏何厭之有(18)? 不如早為之所(19),無使滋蔓。蔓,難圖也(20)。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22)。公子呂曰(23):「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24)。?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公曰:「無庸(25),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26)。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昵(27),厚將崩。」
大叔完聚(28),繕甲兵,具卒乘(29),將襲鄭。夫人將啟之(30)。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於城潁(34),而誓之日:「不及黃泉,無相見也(35)。」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36),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37)。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君之羲(38)。請以遺之(39)。」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40)!」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見(42),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43):「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44)!」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45)!」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庄公(47)。《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48)。』其是之謂乎?」
譯文
當初,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腳在前倒生下來,使姜氏受了驚嚇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討厭庄公。武姜玉愛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等到庄公當上了鄭國國君武姜為共叔段請求把製作為他的封邑。庄又說「制是個險要的城邑,從前虢叔就死在那裡,如果要別的地方,我都答應。」武姜又為共叔段請求京邑,庄公就計共叔段住在那裡,稱他為「京城太叔」。祭仲說「都城超過了三百丈,就會成為國家的禍害。按先王的規定,大的都城面積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現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違反了先王的制度,這會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說;「姜氏要這么做我怎能避開這禍害呢?」祭仲說道:「姜氏有什麼可滿足呢?不如早些處置共叔段,不讓他的勢力蔓延。如果蔓延開來,就難對付了。蔓延開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況是您習卜受寵的兄弟呢?」庄公說「干多了不仁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取滅亡,您暫且等著看吧。」
不久之後,太叔命令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同時歸他管轄。公子呂說:「一個國家不能容納兩個君王,您打算怎麼辦?如果您想把國家交給太叔,就請允許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給,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產生二心。」庄公說;「用不著,他會自食其果。太叔又把雙方共管的邊邑收歸自己,一直把邑地擴大到了廩延。公子呂說;「可以動手了。他佔多了地方就會得到百姓擁護。」庄公說「做事不仁義就不會有人親近,地方再大也會崩潰。」
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鎧甲和武器.准備好了步兵和戰車,將要偷襲鄭國國都。武姜打算為他打開城門作內應。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襲的日期,說;『可以動手了!」於是,他命令公子呂率領二百輛戰車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國於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穎,並向她發誓說:「不到地下黃泉,永遠不再見面。」事後,他又後悔這么說。
考叔當時是穎谷管理疆界的官員,他聽說了這件事,就送了些禮物給庄公。庄公請他吃飯,他卻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問他為什麼,穎考叔回答說:「我家中有母親,我的飯食她都吃過,就是從未吃過君王的肉羹,後允許我拿去送給她。」庄公說「你有母親可以送東西給她,唯獨我沒有!」穎考叔說「我冒昧問一下這話是什麼意思?」庄公把事情的緣由告訴了他,並說自己很後悔。穎考叔說;「君王何必擔憂呢?如果掘地見水,打成地道去見面,誰能說這不是黃泉相見?」庄公聽從了項考叔的話,照著做了。庄公進入地道,賦詩說:『隧道當中,心中快樂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賦詩說;『隧道之外,心中快樂舒暢!」於是。母子關系又與從前一樣了。
君子說:「穎考叔真是個孝子。愛自己的母親,還擴大影響了鄭庄公。《詩·大雅·既醉》說『孝子德行無窮,永久能分給同類。』大概說的就是這樣的事吧!」[2]
注釋
(1)初:當初,從前。故事開頭時用語。(2)鄭武公:春秋時諸侯國鄭國(在今河南新鄭)國君,姓姬,名掘突,武為謚號。申:諸侯國名,在今河南南陽,姜姓。(3)武姜:武謚鄭武公謚號,姜謚娘家姓。(4)庄公:即鄭庄公。共(gōng)叔段:共是國名,叔為兄弟排行居後,段是名。(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難產。(6)惡(wù):不喜歡。(7)亟(qì):多次屢次。(8)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虎牢關。(9)岩邑:險要地城邑。(10)虢(guó)叔:東虢國國君。(11)佗:同「他」。唯命:「唯命是從」地省略。(12)京: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13)祭(zhài)仲:鄭國大夫,字足。(14)雉:古時建築計量單位,長三丈,高一丈。(15)參:同「三」。國:國都。(16)堪:經受得起。(17)焉:哪裡。辟:同「避」。(18)何厭之有:有何厭。厭:滿足。(19)所:安置,處理。(20)圖:課,治。(21)斃:仆倒,倒下去。(22)鄙:邊境上得邑。貳於己:同時屬於庄公和自己。(23)公子呂:鄭國大夫,字子封。(24)若之何:對他怎麼辦。(25)庸:用。(26)廩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27)昵:親近。(28)完:修繕。聚:積聚。(29)繕:修整。甲:鎧甲。兵:武器。具:備齊。卒:步兵。乘(shèng):兵車。(30)夫人:指武姜。啟之:為他打開城門。(31)帥:率領。乘:一車四馬為一乘。車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32)鄢:鄭國邑名,在陵境內.(33)五月辛丑:五月二十三日.古人記日用天乾和地支搭配.(34)城穎西北。(35)黃泉:黃土下的泉水。這里指墓穴。(36)穎考叔:鄭國大夫。穎谷:鄭國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封人:管理邊界的官。(37)舍肉:把肉放在旁邊不吃。(38)羲:調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肉。(39)遺(wéi):
贈送。(40)繄(yī):語氣助詞。沒有實義。(41)闕:同「掘」,挖。(42)隧:地道。這里的意思是挖隧道。(43)賦:指作詩。(44)融融:快樂自得的樣子。(45)泄泄(yì):快樂舒暢的樣子。(46)君子:作者地托。《左傳》作者常用這種方式發表評論。(47)施(yì):延及,擴展。(48)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既醉》。匱:窮盡。錫:同「賜」,給予。

❺ 不忠不義什麼意思

忠,忠誠的意思,義,義氣,仁義的意思。對上級有壞念頭是不忠,對朋友,兄弟有壞念頭就是不義,同時都有就是不忠不義。

❻ 十惡中的"不義"是指不道義的意思

1。不義。指毆打、殺死長官(一般指州縣長官),丈夫死後不舉辦喪事並作樂改嫁等。
2。不義。指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或立即改嫁等。

❼ 不仁和不義分別是什麼意思

不仁就是做違背他本意的事,不義就是背叛的意思。
經常說的:你對我不仁就別怪我對你不義了。
就是你這樣對我,就別怪我不顧當日的兄弟之情之類的
望採納

❽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什麼意識

忠、孝、仁、義是儒家提倡的倫理道德,忠指對君主忠誠;孝指對父母孝順;仁是對他人的愛;義是行為得體、符合正義;故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指:沒有博愛之心為不仁 ;沒有民族大義為不義 ;投降,叛逃,犯上作亂為不忠.;沒有孝順父母為不孝。

拓展資料:

忠:傳承優良,發揚光大

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底是誰的責任?太籠統了。今天我將其改為:天下興亡,我的責任。我們的個人力量太小太小。但我們可以實實在在地為社會做點事情,為政府分憂。

孝:百善孝為先

「孝」字由「老」和「子」字組成。「老」在「子」的上方,無形彰顯了其內在關聯,也可從中看到中國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中國講究孝道。父母乃人之根,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絕對不可交。中國講究以孝傳家,孝經寫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的身體,頭發、皮膚都是父母所賜,我們要保護它愛惜它。首先要盡到對父母起碼的孝順,然後才立身行德,楊名於世,出人頭地。

仁:仁愛之心,感召他人

孔子說「仁」,就是愛人。儒家強調人與人之間要有愛,要愛心與別人相處。所以仁的的基本內涵就是「愛人」。孔子的學生樊遲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時,孔子回答說:「愛人」。「愛人」即是說要有仁德之心,要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因此,「愛人」是仁德的情感基礎。

「仁」體現人的高尚情懷,是僅次於「德」的人類特有的一種美好情操。

義:財自道生,利緣義取

「義」就是正義,節操。義的本義是合乎道德的行為或道理,捨生取義表明為了信義寧願犧牲自身生命。古代講義氣的典型人物,當屬關羽第一。若非關羽重信義,華容道上對曹操網開一面,就不會出現後來的「三國鼎立」。

❾ 不義而富且貴的不義是什麼意思

不義:不正當的手段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用不正當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貴,這對我如同浮雲一般(指不值得關心)

❿ 不義的義是什麼意思意思

不義 [ bù yì ]
基本釋義
不義,指不合乎道義;不正當;行不義之事的人。
語出《國語·周語中》:「佻天不祥,乘人不義。」

閱讀全文

與不乂什麼意思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連接好就是不可上網為什麼 瀏覽:52
咋直接看網路密碼 瀏覽:600
網路信號放大器怎麼使 瀏覽:684
智能無線網路寬頻路由器 瀏覽:475
網路版記帳軟體 瀏覽:967
網路主播用哪個象棋 瀏覽:947
最好的手機網路測速 瀏覽:254
四川廣電網路有多少m 瀏覽:287
逢良網路是什麼 瀏覽:166
網路電視不通過wifi可以用嗎 瀏覽:997
軟體本地驗證和網路驗證哪個好 瀏覽:924
極佳是什麼等級網路信號 瀏覽:457
如何投訴網路不良現象 瀏覽:953
網路安全視頻正能量 瀏覽:71
手機網路不好怎麼設置寬頻密碼 瀏覽:335
蘋果手機連接網路為什麼沒辦法用 瀏覽:232
網路安全動圖講解 瀏覽:589
小米手機如何添加自己的網路 瀏覽:659
上海網路研發軟體 瀏覽:586
蘋果6網路信號跟wf天線有關么 瀏覽:98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