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1年如何看待網路熱詞和新語體
摘要 網路語言產生於網路文化,它的出現,往往經過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代表著新的潮流。比如今年網路熱詞中的「元宇宙」,就是代表科技行業的熱詞。「YYDS」本來是文娛飯圈用語,後來因為東京奧運會上全紅嬋和蘇炳添不斷超越自我的表現,被用來表達更廣泛的稱贊。「雙減」是全國的教育熱詞,「覺醒年代」是今年現象級的電視劇。它們來自不同圈層,所以對圈層外的人來說,有些詞顯得陌生,但不代表它們是沒有價值的。它們代表著某個細分領域最值得關注的現象,也不失為外界了解該領域的切口。網路熱詞的主要使用者為青年群體,他們的語言也代表了時代群體對時代現象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有些詞彙經過時間的考驗,也會成為時代現象的記錄。
⑵ 如何看待網路新詞彙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與網路的普及,不論影響好壞,網路新詞彙的出現已成必然。網路詞彙的出現與發展一方面體現了人們文化表現方式的多樣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人們對應用了幾百年的傳統詞彙的厭倦,他們想尋求一種更能直接體現當時人、事、情、景的詞語。其實網路新詞的出現也部分地反映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某些低俗、粗鄙的網路詞彙也充斥著我們的視聽,這又是其負面性。要一分為二地正確對待網路新詞彙這個事物,既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揚其善,又要注意其消極的一面,抑其惡!大家共同推動這個新事物積極健康的發展。
⑶ 對網路新詞作文,怎麼看待
看網路用語
時代的不同,人類的語言也日漸豐富。網路用語這一新名詞展露在當今社會,同時,也席捲到了吸收知識的地方--校園。
不同級別的學校,無論小學、中學、大學都有網路用語.網路用語正如一場新的問話大爆炸一般,在校園中「炸」開了。像「糾結」、「囧」、「杯具」等等,這些網路用語在學生口中時常說著,老師也是略懂一些。而我們的父母卻很擔心,充滿了無奈。在我看來,網路用語就想感冒,它已經感染了許多人,包括國外,但這種「感冒」十分嚴重,一旦染上,便無法治癒,反而會繼續讓其他人患病。
雖然這種「感冒」的毒性很猛烈,但是沒有人想去治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場世紀大感冒,也是一種流行。自從人有了會說話的能力,時間好像有意無意的讓人們懂得了更多說話的技巧,新的「語言」在當今世界已經嶄露頭角,網路用語--這是一次無法抵禦的流行趨勢,可能持續到下個世紀。對於我們中學生而言,網路用語既好也壞。因為網路用語一方面是順應時代而產生的,另一方面它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相背離。但這似乎看似矛盾卻存在一定聯系的產物在當今世界如雨後春筍般的傳播開來,沒有誰能改變。
如果你不說幾句網路用語,別人會說你「老土」、「OUT」、「上個世紀的古板」的話;如果你老說網路用語,別人會說你「忘本」、「丟了自己作為中國人的一些東西」。網路用語的出現是隨時代的改變而產生的,我們那些傳統美德還不是當時的時代所產生的嗎?雖然我們現在知道許多網路用語,但這並不違背傳統,也不是顛覆傳統,顛覆時代,我們應該正視它。網路用語是在當今時代產生,了解一下,會說,沒什麼大不了。而切勿當成家常便飯來記、領會。我們應該在不違背傳統美德的條件下,知道網路用語,網路用語它只適應這個時代,說不定在下一個時代,會出現更多有趣的東西呢!網路用語,我們應該正視,而不能看做文化。
⑷ 我們應如何看待網路詞語
摘要 流行語,被稱為國家的「口頭禪」,它們在大眾中口口相傳,承載著各個時代群體的集體記憶。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根據網路熱度排名,2016年十大網路流行語近日出爐,「藍瘦香菇」「洪荒之力」「小目標」「寶寶」等十大網路熱詞入榜。一陣喧囂之後,也不禁令人深思,對此既要理性看待這些網路流行語,也不能把這些流行語當成一種時尚,更不能濫用。
⑸ 如何看待網路上的新興詞語總是層出不窮
非常感謝您的邀請。個人覺得這個問題跟網路這個載體有關系,眾所周知,網路在網路交往中沒人知道你面對的是誰,是什麼人,從事的是什麼職業。
在網路里最直觀的,最引人注目,就是像名人啊,明星啊,網路大V 啊什麼的,他們的關注度比普通人高,流傳度自然就廣。他們隨便說點什麼,或做點什麼都比較容易引起廣泛的關注。
歡迎各位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⑹ 怎樣看待網路新詞
網路新詞你怎麼看待? 【參考答案】 網路新詞:指的是網路上流行的非正式語言,具有生動貼切,簡單明了的特點。舉例:神馬,給力,富二代,官二代等。 出現背景:信息時代,網路作為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因其虛擬性,傳播性,已經越來越重要的左右社會人的生活。 辯證的看: 有利的一面: 1、帶有政治色彩的網路新詞本身是民意的迸發,對社會上的不平不公,網民通過網路傳遞了強烈的批判意識。這種迸發本身能形成一股社會監督的力量,監督政府行為,指導政府作為。 2、很多網路新詞都帶有趣味性,調侃性,代表了一種開放的思想狀態,成為了現代人自由宣洩情緒的重要渠道,也為「讓人們說真話」創造了有力條件。 不利的一面: 1、對一些新詞的盲目炒作和烘托,會一定程度上刺激國民神經,引發社會效應,從而影響政府形象。 2、部分新詞本身就是三俗文化的代表,這類詞彙的傳播很大程度上會給青少年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總結:網路新詞可能有些不利的影響,從其對社會絕對的依附性,折射出的是社會心理及社會發展,代表的是現代人思想意識的自由形態,站在政府的角度,更多的應該是跳出詞彙看社會,成為社會管理的一個信息來源。同時對一些負面影響的不良信息傳播要用制度來加以約束。
⑺ 怎樣看待網路用語
當今時代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網路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同時人們的思維、語言也發生了變化。日常生活中的用語,經過網路的快速傳播和放大,成為網路流行語。網路流行語之所以能夠吸引眾人眼光,與它其中的修辭學內涵是密不可分的。
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無論哪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會感受到生活的壓力。網路上便出現了「鴨梨」,並迅速流傳,成為網路流行語,不少人在社交網路上直呼「鴨梨大」。分析起來,這個詞實際上是運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諧音是漢語中常見的一種修辭方式,他是指在語言應用的過程中藉助音同或音近的語言特點表達豐富,隱晦或曲折的意思,從而形成特殊的語言表達效果。通過諧音的轉換,新詞可以表達原詞所不具備的意味,增加語言的藝術情趣。
把「壓力」說成「鴨梨」,體現了諧音修辭使原本呆板嚴肅的普通話變得生動活潑起來,符合人們日常生活與網路交際的需要。有壓力本來是一件十分消極的事情,會讓人產生挫敗感,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壓力」是個非常沉悶的詞語。而「鴨梨」,無論是文字外在形象還是讀起來,都有一種俏皮可愛的感覺,於是這種負能量似乎也變得沒有那麼黑暗,顯得生動活潑陽光。現代人們的聯想想像豐富。
鴨梨本來是河北的一個梨的品種名稱,網友將「壓力」說成「鴨梨」,也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像吃鴨梨一樣,一口一口啃下去,鴨梨總會被吃完的,壓力也是總會過去的。網路語言也是一種語言實踐,能在學生中間風靡,就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網路語言寫出來的東西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影響了溝通,也就失去了語言的意義。同時,老師和家長應該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態看待這種現象。
在語言的長期發展中會出現一些新的詞彙,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會被淘汰,這些新出現的網路詞彙中有些可能成為漢語的新詞彙。
網路語言是年輕人的一種調侃語言,它也有個生命力的問題。對網路語言我們要有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對網路語言的出現不要大驚小怪,視為洪水猛獸。
⑻ 如何正確看待網路新詞彙
當前,互聯網的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著語言使用生態,在「兩微一端」、網路論壇等媒介中,新潮網路詞彙隨處可見。一些網路語言與時代發展相契合,犀利傳神、精確達意,其流行對豐富語言表達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也應看到,網路語言存在泥沙俱下問題,低俗浮誇語言屢見不鮮。
網路語言傳播力強,不規范甚至低俗的網路語言絕非無傷大雅,實際上會對語言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帶來負面影響,不規范網路語言的流行會使語言所承擔的正常溝通功能受到影響,一些不良網路語言的傳播,甚至會降低青少年對漢語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自信。
所以應該開展網路用語辨析教育,引導學生自覺抵制違反漢語規則的行為,清楚語言文字使用的「對錯美醜」,引導學生熱愛漢語、正確規范使用漢語。
(8)如何看待網路新詞語用法擴展閱讀
近期出現的一些高頻網路新詞彙
1、鋼鐵直男
原意指異性戀男生,但在很多異性戀女孩的指責下,已經演化為具備貶義色彩的詞語,指在女孩前面總是一根筋,粗線條,不明白如何花式討好女孩的男生。
註:直男癌指的是內心深處岐視女孩的男生,具備大男子主義趨向,也許和如今一般含義上的鋼鐵直男人群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只是差了一個字,可是兩個徹底不同的定義,一些鋼鐵直男盡管不太善於討好女孩,面對女孩時不夠圓滑,但他們內心還是敬重女孩的。
2、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顧名思義就是沉沒下去,不能考慮的成本,即已經發生的成本,且對以後的決定不產生作用。例如買了一場比賽的門票(不能轉讓),突然下大雨了,出現了需要做出決定,是去看比賽還是不看比賽。
但是門票的錢已經花了,不論去還是不去,門票的成本已經產生。決定去與不去並不是由門票成本決定的,而且對比賽的喜歡程度大還是在家舒服躺著,通過電視看比賽哪個更讓自己更愉悅!
⑼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網路詞語
我們應該理性看待。網路詞語雖然新穎、時尚、生動、幽默,但也存在許多不符合語言規范的問題,特別是由諧音引起的排版現象。要認真判斷,學好漢字,遵守語言規范。
網路詞語是一種新興的、創造性的詞語,在網路世界中非常流行。我們的同學經常使用網上聊天,如「川菜」、「蘑菇酷」、「媽媽達」和「666」。我們可以互相理解,為生活增添一點快樂的色彩。像「點贊」、「給力」、「正能量」這樣的詞有時在作文中使用,報紙和雜志也使用這個詞。
有時它們是縮寫的,因為它們短、有趣、時髦。比如我經常把「想你」簡化為「3Q」,但老師說它不規范,規模小,也不提倡使用。所以我認為網路用語應該有選擇地使用,不失規范、有時代氣息的網路流行語可以更多地使用。
⑽ 如何看待 網路熱詞
一些熱門網路用語反映出人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豐碩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百姓日子越過越滋潤。跳廣場舞、跑馬拉松、去健身房……這類「燃燒我的卡路里」的健康生活方式成為時尚。人們通過「確認過眼神」「土味情話」「皮一下」這些風趣的語言,歡樂了自己,也感染了別人。
正能量
一些熱門網路用語傳遞正能量,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對那些不關注客觀事實,以抬杠為目的,為反對而反對的人,廣大網民稱之為「杠精」,對認可的做法和事情,大家也毫不吝惜「skr」一下,點贊稱道;而「C位」永遠留給最受矚目的那個人,同時身處「C位」也意味著肩負更多的責任。
更有一些網路熱詞飽含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拜「錦鯉」表達的是對詩和遠方的憧憬和嚮往;而「佛系」心態這類熱詞,則折射出部分群體尤其是年輕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些許無奈和自我調整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