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型國家安全領域有哪些
新型國家安全領域包括16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極地安全、深海安全。
西方發達國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開始逐步加強這些新型領域的立法工作,美國、日本、俄羅斯以及有關歐洲國家也都將參與太空、極地、深海活動作為國家安全戰略和立法的重要內容。
中國政府也有權依法保障自身相關活動、資產和人員的安全。在國家安全法中對外層空間、深海和極地的國家安全任務作出了原則規定,有利於為相關領域工作提供法律支撐。
(1)復興區網路安全委員會擴展閱讀
新版國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的法規。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新的國家安全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29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此前的國家安全法於1993年制定,規定國家安全機關的職權和以反間諜工作為主要內容的,已難以適應全面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的需要,於2014年11月1日被廢止,其大部分內容進入新反間諜法。
新的國家安全法對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領域的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共7章84條,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2014)》是國家安全領域內的第一本藍皮書,是由中國研究國家安全領域內專家集體完成。報告對過去一年的中國國家安全形勢進行回顧、評估與分析,並就中國面臨的安全挑戰提出對策思考。
⑵ 為什麼網路安全很重要
現在的網路犯罪分子可以找到很多漏洞,並對內部系統造成損害。這樣的事件將導致資金,機密信息和客戶數據的丟失,並且還會破壞業務在市場上的聲譽。2020年3月,Mariott International遭受了重大數據泄露,其中520萬客人的信息被訪問,使用特許經營物業的兩名員工的登錄憑據。大流行和遠程工作甚至沒有放過Twitter。2020年6月,幾位知名人士的帳戶通過電話網路釣魚被劫持。強大的網路安全技術是企業生存的現代必需品,但更重要的是,網路衛生意識也已成為當務之急。在當今的業務基礎架構中,網路安全不僅限於 IT 專業人員和與之相關的公司。網路安全適合所有人,律師,室內裝飾師,音樂家,投資銀行家等,都會發現網路安全系統對他們的工作和業務有益。通過泰科雲Techcloudpro實施和學習網路安全,小型企業將使其員工更加負責任,律師事務所將有動力保護其數據,室內設計師將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控制其繁重的文件。
⑶ 當前我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大體上可以分為哪五類
恐怖勢力、個體恐怖犯罪分子、國際恐怖主義勢力、國內的情況、國外、境外情況五類。
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仍然面臨多元復雜的安全威脅,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戰逐步增多,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維護國家統一、維護領土完整、維護發展利益的任務艱巨繁重。
個別海上鄰國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採取挑釁性舉動,在非法「占據」的中方島礁上加強軍事存在。一些域外國家也極力插手南海事務,個別國家對華保持高頻度海空抵近偵察,海上方向維權斗爭將長期存在。
一些陸地領土爭端也依然存在。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局勢存在諸多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地區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活動猖獗,也對中國周邊安全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台灣問題事關國家統一和長遠發展,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近年來兩岸關系保持和平發展良好勢頭,但影響台海局勢穩定的根源並未消除,「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
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東突」「藏獨」分裂勢力危害嚴重,特別是「東突」暴力恐怖活動威脅升級,反華勢力圖謀製造「顏色革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面臨更多挑戰。
(3)復興區網路安全委員會擴展閱讀:
第六十八屆聯合國大會第四次評審並通過了《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根據中國提出的修改意見,這份決議首次寫入打擊網路恐怖主義的內容。面對網路恐怖主義,各國應攜手打擊,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恐怖主義滋生蔓延的土壤。
信息時代,網路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成為國家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眾多關系國計民生領域賴以生存的基礎。然而,科技進步讓人類享受文明進步的果實時,也為恐怖組織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方法。
恐怖組織的網上活動有了新的手法,呈現新的特點:
1、Facebook等新媒體的流行引發了新一波網路恐怖主義。
專家表示,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恐怖分子的「戰略工具」,讓他們可以在不等待訪客的情況下「敲開」目標受眾的門。聖戰分子論壇呼籲「Facebook入侵」,「Twitter恐怖」和「YouTube恐怖」也很常見。2013年9月,肯亞首都內羅畢西門購物中心襲擊案的行凶者在推特上「直播」了襲擊。
2、滋生了大量的「局部恐怖」。像「基地」組織這樣的恐怖組織的「網路炸彈」已經開始瞄準年輕人,尤其是在西方國家。
為西方國家宣傳伊斯蘭極端主義思想的全球網路-悌比出版物發表了一篇題為《服務和參與聖戰的39種方法》的文章,這篇文章在網上走紅。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也在其宣傳視頻中把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作為目標。在視頻中,一名20歲的英國學生在去敘利亞旅行後加入了該組織,他聲稱「工作不多,薪水不錯,吃住也不錯」。
恐怖組織利用這些手段成功地「動員」了美國和西歐國家的大量「白人穆斯林」,並將他們改造成「聖戰戰士」。
基地組織葉門分支的前領導人AnwarAl-Awlaki是一個印第安人;肯亞瘋狂購物的嫌疑人白寡婦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智囊團「兩黨政策中心」擔心,「美國面臨的最大恐怖主義威脅不再來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山區邊境,而是來自在美國土生土長的恐怖分子」。
歐盟委員會(EuropeanCommission)內政事務專員馬姆斯特羅姆(VivienMalmstrom)表示,有超過1200名歐洲人前往飽受戰爭蹂躪的地區與恐怖組織合作,重返歐洲將構成威脅。5月24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猶太博物館發生槍擊事件,兇手是一名從敘利亞戰斗歸來的法國公民。
3、隨著「獨狼」恐怖分子的增多,網路技術成為「獨狼」恐怖分子的命脈。
2013年2月,公司總裁傑弗里·西蒙的政治風險評估「獨狼」恐怖主義:要理解它的日益增長的威脅,「一本書指出科技進步,特別是網路技術革命鼓勵「獨狼」恐怖主義,人類將面臨第五批「恐怖分子」,即「恐怖」的技術浪潮。
「獨狼」可以利用網站和社交媒體等工具獲取當地信息,甚至可以在不露面的情況下實施在線恐怖襲擊。基地組織在阿拉伯半島的分支機構製作並出版了英文在線雜志《鼓舞》(Inspire),旨在煽動西方極端分子發動「獨狼」式的恐怖襲擊。
2009年胡德堡槍擊事件中殺害13名美國士兵的陸軍精神病醫生尼達爾·哈桑(NidalHasan),以及2013年4月波士頓馬拉松賽恐怖襲擊的察爾納耶夫(Tsarnaev)兄弟,都是受「聖戰」意識形態啟發的「獨狼」。
4、恐怖分子開始從利用互聯網轉向攻擊互聯網,激進分子、黑客和恐怖分子之間的界限正變得模糊。
在線程序的黑市、漏洞和用戶信息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甚至可以通過中間人進行交易,「收買」犯罪分子,使實施網路攻擊變得更加容易。
此外,武裝分子、黑客和恐怖分子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能排除未來三者匯合的可能性。臭名昭著的黑客組織敘利亞電子軍(SyrianElectronicArmy)越來越多地干涉國內和國際事務。
2013年4月23日,該組織竊取美聯社官方推特賬號,謊稱「白宮發生兩起爆炸,奧巴馬受傷」。美國股市隨即大幅波動,造成約2000億美元的損失。
⑷ 網信辦是什麼部門呢
網信辦全稱是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是最新成立的單位,屬於各級黨委獨立的工作部門,國家2014年設立網信辦,隸屬於宣傳部,2017年機構改革從宣傳部獨立出來。國家從2014年開始設置成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即網信辦,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合署辦公。
主要工作內容
網信辦的智能主要包括網路內容管理、網路安全、信息化三部分。很多人感覺網信辦就是管控網路輿情的,實際上這是對網信辦認識最大的一個誤區。網信辦最初確實是承擔著網路正面宣傳引導和網路負面輿情監控管控。但是網信委成立以後、網信辦獨立以後,網信辦除了內容管控以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職能,就是網路安全和信息化。
⑸ 維護國家安全,我們能做什麼
1、照片不任意拍。不能在軍事基地、軍用港口等地未經允許拍照,更不要在朋友圈分享部隊訓練、武器裝備、軍人軍裝照等照片。
2、車隊不隨意插。駕車外出時,遇到軍車車隊駛過,不要穿插車隊,更不要跟蹤拍攝。
3、工作不盲目干。工作中不要有可能泄露國家機密的行為,比如,提供涉密單位尚未公開的內部信息,或者利用工作之便拍攝涉軍照片牟利等。
4、電腦內外網不混用。不要在內網專用電腦上使用無線網卡、無線滑鼠、無線鍵盤等無線設備以及外單位的存儲介質,還要記得及時更新殺毒軟體。
5、行李箱不胡亂裝。行李箱中不要裝有國外的水果蔬菜,不要帶回異國他鄉的土壤,也不要帶回動物標本等,因為這些都可能會對國家生態安全造成威脅。
6、東西不隨便買賣。不能非法購買或出售衛星數據接收卡、無線攝像筆、實時視頻無線監控器、GPS跟蹤定位器、鑰匙扣密拍器等專用間諜器材。
7、信息不非法傳。不參與出版和傳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不利用電子郵件、電子論壇等網路傳播途徑美化西方社會,詆毀我國形象。
8、發現可疑線索不隱瞞。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和線索,均可以撥打國家安全機關「12339」舉報電話進行舉報。
(5)復興區網路安全委員會擴展閱讀
《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准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牢固樹立和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國家安全戰略方針和總體部署,推動國家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國家安全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正在推進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時刻面對各種風險考驗和重大挑戰。這既對國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課題,也為做好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機遇。
國家安全工作歸根結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堅強保障。
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維護國家安全,要立足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立足防範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大方向沒有改變,要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要切實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為維護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保障。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堅持以全球思維謀篇布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原則性和策略性相統一,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社會安全、網路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要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社會治理整體水平,注意從源頭上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要加強交通運輸、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要築牢網路安全防線,提高網路安全保障水平,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加強網路安全預警監測,確保大數據安全,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護。要積極塑造外部安全環境,加強安全領域合作,引導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國際安全。
要加大對維護國家安全所需的物質、技術、裝備、人才、法律、機制等保障方面的能力建設,更好適應國家安全工作需要。
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各地區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的國家安全工作責任制,強化維護國家安全責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關心和愛護國家安全乾部隊伍,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和政策保障。
⑹ 第四屆中國網路正能量一江山論壇成功舉辦有何看點
5月26日,以「網聚正能量築夢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網路正能量一江山論壇在浙江台州成功舉辦。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路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衛寧,浙江省台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曉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朱重烈主持。
學習貫徹網路強國戰略思想,認真落實全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探索加強網上正面宣傳,參會者們普遍認為,論壇共話網路健康發展,共同傳遞了網路正能量,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團結、凝聚億萬網民築夢新時代。
聚似一團火,散作滿天星。一起交流思想,共同謀劃發展,論壇結束之後,參會者將把論壇凝結的情誼,收獲的經驗,形成的共識,帶向祖國的四面八方,傳遞到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團結起更多的網民,傳遞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為網路強國建設續力助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網路正能量和最廣泛的共識!
來源:中國青年網綜合
⑺ 國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6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極地安全、深海安全。
在中國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統一管理國家安全工作。2014年1月24日,為了進一步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中共中央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7)復興區網路安全委員會擴展閱讀: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國家安全理論的最新成果,是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鮮明主題。
⑻ 開展首屆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活動有什麼重要意義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順應時代發展變化,更需要強化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更需要強化網路空間法治建設,更需要強化網路安全工作創新。以公眾關心的個人信息保護為例,面對越來越常見的數字化生活,有關企業應規范對用戶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利用,更應完善保護機制。
而對於監管部門來說,則需要依法規束企業,防止企業過度採集和非法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以及堅決打擊各種形式的網路詐騙、侵犯知識產權、侵犯公民隱私等網路違法犯罪活動。
(8)復興區網路安全委員會擴展閱讀:
近年來,我國在網路安全立法上取得明顯進展,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深入人心。從網路安全法施行,到《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的面世,為網路安全打造了制度保障,回應了輿論關切,更呵護了億萬網民的切身利益。
網路安全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國家互聯網發展水平的必由之路。
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在人才培養上更有作為,制度安排上更加科學,治理上更加高效,網路安全就更有保證,從而最大程度造福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鋪就更堅實有力的網路基礎。
⑼ 我國面臨哪些安全威脅
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仍然面臨多元復雜的安全威脅,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戰逐步增多,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維護國家統一、維護領土完整、維護發展利益的任務艱巨繁重。
個別海上鄰國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採取挑釁性舉動,在非法「占據」的中方島礁上加強軍事存在。一些域外國家也極力插手南海事務,個別國家對華保持高頻度海空抵近偵察,海上方向維權斗爭將長期存在。
一些陸地領土爭端也依然存在。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局勢存在諸多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地區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活動猖獗,也對中國周邊安全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台灣問題事關國家統一和長遠發展,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近年來兩岸關系保持和平發展良好勢頭,但影響台海局勢穩定的根源並未消除,「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
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東突」「藏獨」分裂勢力危害嚴重,特別是「東突」暴力恐怖活動威脅升級,反華勢力圖謀製造「顏色革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面臨更多挑戰。
(9)復興區網路安全委員會擴展閱讀:
第六十八屆聯合國大會第四次評審並通過了《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根據中國提出的修改意見,這份決議首次寫入打擊網路恐怖主義的內容。面對網路恐怖主義,各國應攜手打擊,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恐怖主義滋生蔓延的土壤
信息時代,網路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成為國家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眾多關系國計民生領域賴以生存的基礎。然而,科技進步讓人類享受文明進步的果實時,也為恐怖組織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方法。
恐怖組織一切與網路有關的活動都可列入網路恐怖范疇
1997年,美國加州情報與安全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柏利·科林第一次提出了「網路恐怖主義」一詞,認為它是網路與恐怖主義相結合的產物。同年,美國聯邦調查局專家馬克·波利特對這一概念進行了補充,認為「網路恐怖主義是有預謀的、有政治目的的針對信息、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程序和數據的攻擊活動,由次國家集團或秘密組織發動的打擊非軍事目標的暴力活動」。此後,網路恐怖主義的定義不斷得到補充和完善,「電子聖戰」「網路聖戰」等提法相繼出現,它們更突出了活動發起者及其目的,以區別於通常意義的網路罪犯和黑客。
盡管沒有統一的概念,但國際社會的共識是,與傳統意義上的恐怖主義一樣,恐怖組織一切與網路有關的活動都可列入網路恐怖范疇,包括恐怖宣傳、招募人員、傳授暴恐技術、籌措資金、組織和策劃恐怖襲擊、實施網路攻擊和破壞等,都應視為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行為。
網路空間匿名、龐雜的特性使恐怖分子更易藏匿其中,邊界和距離的「終結」,理論上能讓恐怖分子在任何地方實施行動。每個晶元都是潛在的武器,每台電腦都可能成為有效的作戰單元。恐怖組織編織起一張復雜的網,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即使組織的大部分被破壞,他們也能獨立完成行動。一次網上攻擊的發生通常沒有任何明顯徵兆,而且很難判斷攻擊的真正發源地。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結合處成為恐怖分子最好的突破口和進攻點。
與恐怖分子相關的網站數量增長迅速,遍布全球,內容令人毛骨悚然
在恐怖分子看來,互聯網是發動心理戰和宣傳戰的「天然戰場」。「基地」組織頭目扎瓦希里曾說,「我們正處於一場爭奪人心的媒體戰中」。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委員會2008年報告稱,「基地」組織已逐步建立起一個遍及全球的多層面網路宣傳網,從製作到傳播都有嚴格程序。它主要依靠四大媒體中心開展網上宣傳,即「隊伍」(屬「伊拉克伊斯蘭國家」)、「雲彩」(屬「基地」組織司令部)、「媒體委員會」(屬馬格裡布地區「基地」組織)和「聖戰之音」(屬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這些機構製作的宣傳品種類繁多,包括記錄恐怖襲擊全過程的錄像並附帶圖示、聲效、標語、字幕和動畫等;還有各種網路雜志、實時新聞、文章、白皮書甚至詩歌等。宣傳品上傳互聯網前,通常要送到所謂的「交換所」核驗,同時確保信息實時更新。以色列海法大學傳播學教授加布里埃爾·威曼統計,1998年與恐怖分子相關的網站有12個,如今已增至近1萬個。2011年俄羅斯境內極端主義網站達7500家;東南亞地區以印尼、馬來語為主宣揚極端思想的網站和論壇增長快速,「印尼解放黨」「天堂聖戰」等網站聲勢浩大。
互聯網成了恐怖分子交流和傳授「技藝」的絕佳場所,也成為新生恐怖分子首選的「課堂」。一個名為「利劍」的「基地」網站每月雖然只開放兩次,內容卻令人毛骨悚然——恐怖分子公然討論綁架和殺害人質的技巧。該網站還提供了其他一些教程,比如沙林毒氣、汽車炸彈以及各種爆炸物的殺傷力和使用方法等。有專家利用網路搜索技術了解這些網站的現狀時發現,2008年已有5億個恐怖分子網頁和帖子,其中討論簡易爆炸裝置的就有數萬個。
恐怖組織利用網路大量收集各國政府信息,網路斂財向智能化發展
開放的網路也為恐怖組織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網上內容包羅萬象,恐怖分子既能獲取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信息,也可掌握武器製造、黑客技術等。「9·11」事件前,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能協調委員會、環保局以及疾病防控中心等機構的官網上包含大量有關美核武清單、間諜衛星、核武器生產工廠分布、緊急情況處理以及化學設備安全等方面的檔案材料。在阿富汗發現的「基地」組織電腦中,就存有如何利用美國通信、電力、水力分布網的指示和計劃信息,以及一些水壩的詳細構造圖。2008年印度孟買爆炸案中,恐怖分子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和谷歌地圖掌握目標地形,利用黑莓手機實時了解政府的應對部署。
此外,恐怖組織的網路斂財已擺脫原始的匯兌募捐方式,朝智能方向發展。例如通過進入他人電腦,竊取銀行卡、信用卡密碼,盜取錢財。號稱「網路007」的網路恐怖主義領袖特蘇里曾盜取過3.7萬張信用卡,總額達350萬美元。又如幕後操縱網上賭球、博彩業,每年恐怖分子利用網上博彩洗錢、籌資達數億美元。恐怖組織還打著「慈善」幌子騙取錢財,如利用與「基地」及塔利班聯系密切的「全球救援基金會」、打著人道救援旗號的非政府組織網站等。
恐怖組織的網上活動有了新的手法,呈現新的特點
首先,臉譜等新媒體的普及掀起新一輪網路恐怖潮。
有專家指出,社交媒體成了恐怖分子的「戰略工具」,使恐怖分子可以直接「敲開」目標受眾的大門,而無須等待訪客上門。各大聖戰論壇號召開展「臉譜入侵」行動,「推特恐怖」「優圖恐怖」等屢見不鮮。2013年9月,肯亞首都內羅畢西門購物中心恐怖襲擊事件的製造者就對襲擊事件進行了「推特直播」。
其次,催生大量「本土恐怖」。「基地」等恐怖組織的「網上轟炸」開始把年輕人,尤其是西方的年輕人作為新鮮對象。
全球伊斯蘭極端思想網路「At-tibyan出版」主要負責向西方國家宣傳,它刊登的《服務及參與「聖戰」的39種方式》一文在網上非常流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宣傳視頻亦針對英國等歐洲國家。視頻中一位20歲的英國學生到敘利亞旅遊後加入該組織,聲稱「工作不多,薪水不錯,包吃包住」。借用這些招數,恐怖組織成功在美國和西歐國家「感召」了大量「白人穆斯林」並使他們化身為「聖戰鬥士」。「基地」組織葉門分支前頭目安瓦爾·奧拉基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血洗肯亞購物主義的疑犯「白寡婦」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美國華盛頓智庫兩黨政策中心擔心,「美國面臨的最大恐怖威脅不再來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邊境山區,而是來自於美國國內滋生的本土恐怖分子」。歐盟委員會內政事務委員馬爾姆斯特倫稱,已有1200多名歐洲人前往戰亂地區參與恐怖主義組織的活動,若日後重返歐洲,勢必構成威脅。今年5月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猶太博物館實施槍擊的,就是一名從敘利亞戰場返回的法國人。
第三,「獨狼」式恐怖分子激增,網路技術已成「獨狼」賴以生存的血液。
2013年2月,美政治風險評估公司總裁傑弗里·西蒙在《「獨狼」式恐怖主義:了解它日益增長的威脅》一書中指出,科技進步,尤其是網路技術革命助長「獨狼」式恐怖主義,人類即將面臨第五次「恐怖浪潮」,即「科技恐怖浪潮」。「獨狼」無須現身就可通過網站和社交媒體等工具獲取各地信息,甚至直接實施網路恐襲。「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就專門製作、出版英文網路雜志《激勵》,煽動西方極端分子發動「獨狼」式恐怖襲擊。2009年胡德堡軍事基地槍擊案中殺害13名美軍士兵的陸軍心理醫生尼達爾·哈桑、2013年4月在波士頓馬拉松現場製造恐怖襲擊的察爾納耶夫兄弟都是受「聖戰」思潮洗禮的「獨狼」。
第四,恐怖分子開始從利用網路轉向攻擊網路,激進分子、黑客、恐怖分子之間的界線趨於模糊。
網路上出售攻擊程序、系統漏洞和用戶信息的黑市遍布全球,甚至還可通過掮客牽線「買兇」,實施網路攻擊的門檻大大降低。此外,激進分子、黑客、恐怖分子之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不排除未來出現三者「合流」的可能。如名聲赫赫的黑客組織「敘利亞電子軍」,越來越多地插手國際國內事務,影響惡劣。2013年4月23日,該組織盜取美聯社官方推特賬號,謊稱「白宮發生兩起爆炸,奧巴馬受傷」,美股市應聲大幅波動,損失約2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