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已對滴滴、BOSS直聘等啟動網路安全審查,這意味著什麼
我們都知道,其實現在人們出行一般都會選擇乘坐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而且現在人們也越來越注重個人的安全問題了,因此現在國家為了能夠保障人們的安全,就對各種各樣的車子進行了相關的審查,那麼當我們在網上看到我國已對滴滴boss直聘到啟動網路安全審查的這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就是這意味著什麼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在我個人的了解中,一般這就會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安全,同時也有利於減少危險事故發生,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要更多的去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對每個人而言,了解這方面的問題,對我們都是有一定的好處的,當然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要考慮自身的安全問題,每當我們選擇一種交通工具的時候,先要考慮一下他是否安全。
Ⅱ 說說國家實行網路安全審查制度和實名制的好處
什麼是網路安全審查制度?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4年05月22日宣布,為維護國家網路安全、保障中國用戶合法利益,中國即將推出網路安全審查制度,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統使用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應通過網路安全審查。
什麼是網路實名制?
網路實名制是網站平台或應用程序出於對各網路用戶的保護做出的對於網路注冊用戶進行用戶真實信息的驗證。
實行網路安全審查制度的好處:
成為維護國家網路安全最有效的法理依據,對於網路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防止產品提供者藉助提供產品之便,非法控制、干擾、中斷用戶系統,非法收集、存儲、處理和利用用戶有關信息。
實行網路實名制的好處:
網路實名制可以防止匿名在網上散布謠言,製造恐慌和惡意侵害他人名譽的一系列網路犯罪;
有效遏制網癮;
利於建立社會主義信用體系,提高個人信息的准確度,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將更方便安全;
保護青少年免受網路不良因素影響。
Ⅲ BOSS直聘等被啟動網路安全審查,被查原因是什麼
BOSS直聘等被啟動網路安全審查,被查原因與網路安全有關,如今國家越來越重視個人信息的安全問題,所以對這些涉嫌收集個人信息的app將會進行大力的整治。
據悉,7月5日,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關於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啟動網路安全審查的公告。
為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對「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實施網路安全審查。
為配合網路安全審查工作,防止風險擴大,審查期間,「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停止了新用戶注冊。
滴滴出行app也剛被下架:
7月2日,國家網信網曾公告,為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
隨後在7月4日,國家網信辦通報,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准,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Ⅳ 關於《網路安全和道德》的資料或作文
根據國內一些網路安全研究機構的資料,國內大部分的ISP、ICP、IT 公司、政府、教育和科研機構等都沒有精力對網路安全進行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很多重要站點的管理員都是Internet 的新手,一些操作系統如UNIX,在那些有經驗的系統管理員的配置下尚且有缺陷,在這些新手的操作中更是漏洞百出。很多伺服器至少有三種以上的漏洞可以使入侵者獲取系統的最高控制權。
為了使廣大用戶對自己的網路系統安全現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同時提高對信息安全概念的了解和認識,強化網路系統安全性能,首創網路近日向用戶推出免費安全掃描服務活動。
評估主機范圍
Capitalnet技術支持中心在開展此次活動之前得到了客戶的書面授權。活動中,根據客戶提供的IP地址,並按照客戶指定的時間,對包括網路設備和應用伺服器等在內的主機系統進行安全評估。
評估時間和方式
此次活動持續兩個月時間,由7月1日開始,到8月31日結束。在活動期間,首創網路技術支持中心安全產品組的專家們在與用戶達成共識的前提下,利用專業的安全評估工具,對客戶網路信息系統中的重點環節進行了全方位的安全掃描,並根據掃描結果產生了安全評估報告,提交給客戶。客戶可以根據這一安全評估報告充分了解自己信息系統的安全情況,進而採取相應的安全應對措施,從而提高網路系統安全性。
評估單位分布
此次評估活動共收到IP地址93個,分別來自不同行業的34家單位。這些單位分別屬於多種行業部門。
評估主機分類
93個IP地址基本代表93台主機,分別為各個單位提供不同的信息化應用。如:WEB、Datebase、Mail等常見應用和防火牆等特殊應用。
評估漏洞分布
在93台主機提供的各種信息應用中,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漏洞,此次評估都漏洞的風險分為三種:高風險漏洞、中風險漏洞、低風險漏洞。
參照標准為:
● 高風險漏洞代表該漏洞可以使攻擊者可以得到該主機的最高許可權或中斷網路服務;
● 中風險漏洞代表該漏洞可以獲取主機信息,有助於攻擊者進一步攻擊,或存在潛在致命漏洞;
● 低風險漏洞代表該漏洞會間接影響系統服務的正常運行。
評估漏洞類型
本次掃描活動主要採用了三星信息安全公司的安全評估工具SecuiScan,但為了真實反映客戶的漏洞存在情況,也結合了其它著名的安全評估工具,為俄羅斯著名安全評估軟體Shadow Security Scanner和著名的自由軟體Nessus。在工具評估後,根據提供的分析報告來人工檢查證實漏洞的真實性,並在不破壞客戶主機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得出令客戶信服的評估結果。
評估發現,很多存在漏洞的主機都是一些常見的配置錯誤和已經公布的漏洞,而且針對這些漏洞的攻擊工具很容易被惡意的攻擊者獲取。這些漏洞分布如下圖:
評估漏洞說明
1. 弱口令攻擊:不少網站的管理員賬號密碼、ftp 賬號密碼、Sql 賬號密碼等都使用很簡單的或是很容易猜測到的字母或數字,利用現有的家用PIII 機器配合編寫恰當的破解軟體足以在短時間內輕松破解,一旦口令被破解,網站就意味著被攻破。
2. Unicode 編碼漏洞攻擊:對於Windows NT4.0 和Windows 2000 來說都存在有該漏洞,利用該漏洞遠程用戶可以在伺服器上以匿名賬號來執行程序或命令,從而輕易就可達到遍歷硬碟、刪除文件、更換主頁和提升許可權等目的,實施方法簡單,僅僅擁有一個瀏覽器就可實施。
3. ASP 源碼泄漏和MS SQL Server 攻擊:通過向web 伺服器請求精心構造的特殊的url 就可以看到不應該看到的asp 程序的全部或部分源代碼,進而取得諸如MS SQL Server 的管理員sa 的密碼,再利用存儲過程xp_cmdshell 就可遠程以SYSTEM 賬號在伺服器上任意執行程序或命令,事實上,MS SQL Server 默認安裝的管理員sa 的密碼為空,並且大多數系統管理員的確沒有重新設定為新的復雜密碼,這直接就留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4. IIS 緩沖溢出攻擊:對於IIS4.0 和IIS5.0 來說都存在有嚴重的緩沖溢出漏洞,利用該漏洞遠程用戶可以以具有管理員許可權的SYSTEM 賬號在伺服器上任意執行程序或命令,極具危險性。實施較為復雜,但是可以獲得這種攻擊的傻瓜攻擊軟體。這種攻擊主要存在於Windows NT 和2000 系統中。
5. BIND 緩沖溢出攻擊:在最新版本的Bind 以前的版本中都存在有嚴重的緩沖溢出漏洞,可以導致遠程用戶直接以root 許可權在伺服器上執行程序或命令,極具危險性。但由於操作和實施較為復雜,一般也為黑客高手所用。這種攻擊主要存在於Linux、BSDI 和Solaris 等系統中。
6. 其他攻擊手法:還有利用Send- mail、Local Printer、CGI、Virus、Trojan、DOS、DDOS 等漏洞攻擊的手段,但在這次評估活動中表現的不是非常明顯。
整體安全評估報告
主機系統的安全評估主要在於分析主機系統存在的安全弱點和確定可能存在的威脅和風險,並且針對這些弱點、威脅和風險提出解決方案。
主機存在安全弱點
安全弱點和信息資產緊密相連,它可能被威脅利用、引起資產損失或傷害。但是,安全弱點本身不會造成損失,它只是一種條件或環境、可能導致被威脅利用而造成資產損失。安全弱點的出現有各種原因,例如可能是軟體開發過程中的質量問題,也可能是系統管理員配置方面的,也可能是管理方面的。但是,它們的共同特性就是給攻擊者提供了對主機系統或者其他信息系統進行攻擊的機會。
經過對這些主機系統和防火牆的掃描記錄分析,我們發現目前該網路中的主機系統主要弱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系統自身存在的弱點
對於商業UNIX 系統的補丁更新不及時,沒有安全配置過,系統還是運行在默認的安裝狀態非常危險。對NT/2000 的伺服器系統,雖然補丁更新的比及時,但是配置上存在很大安全隱患,用戶的密碼口令的強度非常低很多還在使用默認的弱口令,網路攻擊者可以非常輕易的接管整個伺服器。另外存在IPC$這樣的匿名共享會泄露很多伺服器的敏感信息。
2 .系統管理存在的弱點
在系統管理上缺乏統一的管理策略,比如缺乏對用戶輪廓文件(Profile )的支持。在系統中存在空口令的Guest 組的用戶,這些用戶有的是系統默認的Guest用戶,有的是IIS 和SQL 伺服器的默認安裝用戶。這些用戶有些是被系統禁用的,如Guest ,有些則沒有,沒有被禁用的這些賬號可能被利用進入系統。
3 .資料庫系統的弱點
資料庫系統的用戶許可權和執行外部系統指令是該系統最大的安全弱點,由於未對資料庫做明顯的安全措施,望進一步對資料庫做最新的升級補丁。
4 .來自周邊機器的威脅
手工測試發現部分周邊機器明顯存在嚴重安全漏洞,來自周邊機器的安全弱點(比如可能使用同樣的密碼等等)可能是影響網路的最大威脅。
主機存在的威脅和風險
安全威脅是一種對系統、組織及其資產構成潛在破壞能力的可能性因素或者事件。產生安全威脅的主要因素可以分為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人為因素包括有意的和無意的因素。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因素和其它物理因素。威脅可能源於對企業信息直接或間接的攻擊,例如非授權的泄露、篡改、刪除等,在機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等方面造成損害。威脅也可能源於偶發的、或蓄意的事件。一般來說,威脅總是要利用企業網路中的系統、應用或服務的弱點才可能成功地對資產造成傷害。因此威脅分析是圍繞信息系統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審查性、抗抵賴性進行的。
安全風險則是一種可能性,是指某個威脅利用弱點引起某項信息資產或一組信息資產的損害,從而直接地或間接地引起企業或機構的損害的可能性。
在這次評估中,主機系統存在的威脅和及其產生的安全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針對主機的攻擊威脅
包括針對Windows NT 系統及其開放的系統服務的安全弱點攻擊威脅,攻擊者可能由此獲取系統的信息資源或者對系統信息進行破壞。
2. 針對資料庫的攻擊威脅
包括在對資料庫系統的攻擊行為,包括非法獲取、篡改、刪除資料庫信息資源和進行其他形式的服務攻擊。
3. 管理不當所引起的安全威脅
包括由於用戶管理策略不當使得攻擊者可能獲取某一級別的用戶的訪問許可權,並由此提升用戶許可權,造成用戶許可權的濫用和信息資源的泄漏、損毀等;由於採用遠程管理而引發的威脅;缺乏足夠的安全審計致使對安全事件不敏感,無法發現攻擊行為等。
4. 配置不當所引起的安全威脅
包括在主機系統上開放了未做安全防範的服務如IPC$共享所造成的安全威脅等。
網路安全建議
建議把提供網路服務的程序升級到最新版本,關注網路安全通告,或由首創為客戶提供全面、周到、專業的網路安全服務。
總 結
此次活動歷時兩個月時間,為34家客戶的93台主機提供了全面的安全掃描服務,並將最終的掃描結果提供給了客戶。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發現所有的客戶主機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各種風險度的安全漏洞,安全現狀不容樂觀。其實在這些客戶所暴露出來的漏洞中,絕大多數都是已經有了解決辦法的,只要做一些簡單的升級或安裝補丁就可以解決。另外,我們還發現,有的客戶使用了一些安全產品,但卻由於使用不當,反而引入了更多的安全漏洞。另外,客戶的信息系統普遍也缺乏良好合理的安全規劃和管理,從而使得其自身的系統對外呈現了很多本不應該出現的漏洞,給外界入侵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我們認為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有這樣一些原因:
客戶普遍還缺乏安全意識,不知道自己其實面臨很大的危險;專業知識不夠,不知如何解決安全問題;對安全產品的選擇、使用和設置不當;沒有合理的安全管理策略和機制。
針對這樣一些原因,有些相對容易解決,有些則要困難一些。在首創網路通過自身的努力,在信息安全領域里不斷追求更高的技術水準和服務水準,力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對不斷復雜的信息安全形勢,從容面對,為客戶提供更加完美的產品和服務。
(本報告由首創網路提供,內容有刪節)
「首創網路安全調查」帶來的啟示
本刊記者 曹 玫
近日,首創網路針對我國企
業網路安全現狀,對來自
34個不同行業用戶的93台主機的網路信息系統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是100%的用戶的主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問題。這個數字不能不讓我們吃驚,網路現狀讓人擔擾。
隨著企業信息化、電子政務的進一步推進,對網路安全的要求與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信息化在我國剛剛起步,企業對網路安全的意識和認知尚待培育。
本刊記者就首創的網路安全評估活動采訪了中國國家信息安全測評認證中心計算機測評中心常務副主任翁正軍女士,她認為:「首創這次的評估活動值得肯定。這類的網路安全評估如果經常性的進行,對用戶了解自身的安全風險非常有益」
另外,翁女士還提醒道:「針對網路和系統的脆弱性評估,有可能對被測系統造成損害。當然,不一定是測試本身的問題,而是被測系統太脆弱。但是不管怎麼樣,都要讓用戶事先知道風險的存在,並且通過恰當的安排盡力迴避這些風險」。
安全意識 攜手培育
網路安全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從首創的報告中可以看出,造成網路漏洞的原因基本上是管理的忽視和疏漏。
已認識到IT系統重要性的大型企業和跨國企業,雖有一些機房和系統的不很細化的管理制度,但大部分也只限於書面文字的約束而已,沒有強有力的監督實施手段和相應的管理人員;大部分的中小企業甚至沒有把網路安全提升到管理的層面,還只是停留在購買一些低端的安全設備上,當然對於國內的中小企業採取何種安全模式仍是專家和安全服務提供商們爭論的熱點問題。
管理問題追溯其根源,還是企業的意識問題,安全意識的加強和培育是需要政府或行業主管單位、安全廠商和用戶自身共同努力來實現的。
如政府和行業主管要加大政策和法令的宣傳力度,改變政策和相關標准滯後的現狀,一方面,用戶有相關的政策和標准來衡量網路安全廠商提供給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國家標准,做到有據可依。另一方面,安全廠商有了相關條例和行業標准,在為用戶構建網路平台和生產安全產品時,把各種安全隱患降減到最小程度,做到了有法必依。
安全廠商在培育用戶的安全意識方面,毫無疑問,充當著主力軍的角色,目前,我國的網路安全意識尚處於萌芽階段,因此對用戶意識的培育應屬於安全廠商市場戰略和規劃的一部分,只有大家共同把這塊蛋糕做大,網路安全廣闊的市場才會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
從用戶自身的角度來講,「船到江心才補漏」是需要付出不可估量的代價的,網路數據的迅速增長,單靠一些低端的安全設備已遠遠難以維護系統和網路安全。總的來說,要改善和加強管理力度,必須提高企業的安全意識.
網路測試 謹慎評估
做安全測試,一定要做非常細化的風險評估策略,首先要確定企業哪些資源需要保護,並根據保護成本與如果事件發生前不採取行動需付出的代價之間的平衡制定評估方案,檢測後要確定企業具體環境下到底存在哪些安全漏洞和安全隱患,一旦這些漏洞被黑客利用會造成哪些風險和破壞。
最後綜合對各種風險因素的評價,明確網路系統的安全現狀,確定網路系統中安全的最薄弱環節,從而改進網路的安全性能。所以檢測之前與之後的評估是非常重要的。全面的網路系統的漏洞評估應該包括對網路的漏洞評估、對系統主機的漏洞評估以及對資料庫系統的漏洞評估三個方面。首創的安全評估屬於對系統主機的漏洞的評估,測試的安全風險相對要小一些。
測試不是目的,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並徹底解決用戶存在的安全問題,才是我們的願望。
首創的安全測試為我們敲醒了警鍾,加強安全意識已成為企業高層迫切需要正確對待的問題。
企業信息安全意識有待覺醒
本刊記者 陳 慧
為了解客戶的安全現狀,並
提高客戶的安全意識,首
創網路在7月1日到8月31日為期兩個月的時間內為34家客戶的93台主機提供了免費遠程安全掃描服務。提交的報告結果表明,這些客戶所有的業務部門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安全漏洞,其中高風險漏洞佔42%,中風險漏洞佔28%,低風險漏洞達30%。可見這些客戶的信息安全現狀令人堪憂。
面對安全漏洞,
視而不見還是立即行動
「此次掃描主要是針對黑客的攻擊行為,」首創網路安全產品經理鍾博向記者介紹說,「我們選擇這種遠程的網路掃描的服務活動比較容易開展,類似於黑客攻擊的第一個階段,還未涉及到內部攻擊。」在發現客戶漏洞之後,首創還可以針對客戶的要求為其提供相應的修補、加固和優化服務、專門的培訓和分析,以及遠程管理和緊急響應等多種全方位的安全服務。
在首創網路掃描過程中發現的網路安全漏洞主要涉及到底層的操作系統平台和應用系統兩個方面。漏洞可能是操作系統帶來的,比如採用Windows操作系統平台的企業漏洞特別多;也有可能是應用系統本身的問題,比如資料庫、Web系統和ERP應用軟體等等。在應用系統方面,資料庫的漏洞比較多,其中又以SQL Server資料庫的漏洞為甚。對於操作系統的漏洞,大多可通過從網上下載補丁程序的方法加以解決,有些客戶沒有下載補丁程序,因而容易被攻擊。也有客戶把用戶訪問口令設成了空的,也容易被攻擊。這些漏洞本都很容易避免,之所以出現,主要因為應用和管理人員本身安全意識淡薄所導致。
被掃描的首創網路的IDC和專線客戶,都是經常使用IT設備和網路應用的,其中,本身業務系統與安全結合不是很緊密的客戶比較容易產生安全漏洞,比如媒體的網站、製造業企業的網站等。在首創網路的整個掃描服務期間中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一家傳媒機構的網站被黑客攻擊,其主頁被篡改了。客戶要求首創對其遭到攻擊的主機進行掃描,了解其被攻擊的原因。通過掃描,發現主要原因在於這個傳媒機構把操作系統裝好之後,採取了默認配置,並沒有做安全性增強方面的考慮和設置,其主機上的漏洞都是一些很常見也很容易彌補的。此外,製造業企業涉及到CRM和ERP這樣的系統。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經常有大量機密的數據需要交互,對於這樣的企業,如果不做好全面的安全規劃並採取相應的安全手段,也容易對外暴露很多安全漏洞。
面對送過來的掃描結果和漏洞分析,客戶的反應五花八門:有的客戶一接到掃描的結果,發現自己的網路安全存在這么多的問題,非常著急,立刻要求首創為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有的客戶要求首創幫助把漏洞堵上;也有客戶說,賣我們一個防火牆吧;還有客戶沒有反應,好像在忙著理順自己的網路,無暇顧及安全問題。
安全防範,投入多少並採取哪些手段
有兩個問題需要企業考慮清楚,一是企業要保護的信息到底值得投入多少;二是採取什麼手段。網路時代,企業要連接到互聯網上與外部溝通。任何企業無論大小,總是有些信息是不希望被外界知道的,每一個企業都有必要採取一定的手段保護自己的信息,防止被別人竊取、篡改或者破壞。那麼企業值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護信息安全?
信息的價值其實不太好量化。鍾博認為,那些有關產品生產的科研數據,如果被競爭對手掌握,很快搶占市場,可能造成經濟利益的巨大損失,那麼可以說這些信息非常有價值;還有企業的人事信息和財務信息,一般來說也是需要保密的;也有一些信息可能被別人看到也沒有太大問題。信息的價值是可以分級別的,針對信息的價值企業考慮是否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做相應的保護。一般來說,在一個企業的網路的建設中,在信息安全方面需要15%~20%的投入,對於不同的行業,比例會有所不同,有的企業可能會更高,這主要取決於企業需要保護的信息價值有多大。
在確定需要多少投入進行信息安全建設之外,還要考慮如何來保護和合理地分攤投入。主要有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和產品這兩個方面。企業一方面要與提供安全產品或者解決方案的廠商共同制定一個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很好地利用安全產品,讓它在企業安全防範中發揮作用。
安全管理就是制定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制度。比如員工上機制度,機房管理制度等等,不同的企業具體情況不同,需要網路安全廠商或者解決方案提供商同客戶共同協商制定。如果客戶對此不太了解,就需要安全廠商先提出方案,然後由客戶認可之後在企業內執行。而對於安全技術和產品來說,很多企業認為,購買了一個防火牆、防病毒的產品,把它們加入到信息系統裡面,就認為萬事大吉了。但實際上,很可能由於管理方面的不當,不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的作用。
安全事件的產生源,分為內部和外部的兩種,如果是內部人員有意要破壞信息,可能要比來自外部的更輕車熟路。首先要准確地區分什麼是內部和外部。一個公司內外隔離的點,一般是企業內部網路與互聯網的接入點,在這個點上可以做防火牆等設置。在整個企業實體的內部,還要做一些具體的劃分,核心的部分要作為內部的內部,即使是內部員工也不可以隨便訪問。在內部解決安全問題常見的手段就是入侵檢測,防止入侵行為出現。有重要的數據存儲的部分,需要數據完整性的保護,需要防病毒、身份認證和審計等等安全手段。找准隔離和保護的點在哪裡,這樣才知道相應的安全設備和手段應該用在什麼地方。
安全意識淡薄、無序競爭的現狀有待改進
2001年,安全產品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0億,2002年將會繼續增長,安全市場成為整個IT業的一個亮點。國內的安全廠商也很多,但是存在無序競爭和惡性降價的情況。在安全產品競爭中,有些地方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在產品與服務的意識上,中外企業也有差別。首創網路是一家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為客戶服務的過程中,鍾博覺得外資客戶更看重安全服務,比如安全掃描,入侵檢測數據的報告,以及出現某種問題的分析,甚至提出租用安全服務提供商的設備,而國內企業比較重視安全產品的擁有。
目前,整個安全市場的發育不是很平衡,大多數客戶認識到的安全產品只有防火牆和防病毒產品。實際上,信息安全領域還有很多其它產品:比如身份認證、保密產品、VPN(虛擬私有網)、關鍵行業使用的防電磁泄露、信息隱藏(數字水印)、政府部門需求比較多的物理隔離等等。
在首創網路的這次安全評估報告總結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普遍缺乏安全意識,不知道自己其實面臨很大的危險,專業知識不夠,對安全產品的選擇、使用和設置不當,沒有合理的安全管理策略和機制。如何提高企業的安全意識呢?鍾博認為必須要讓企業有切身的面臨危機的感受。通過首創網路的這次掃描活動,讓客戶意識到,他的網路中肯定是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並且有具體的描述,這樣多多少少都會引起客戶注意。這其實也是首創網路在積極地提醒市場的一種行為。
企業在考慮信息安全問題的時候,如果信息系統正在建設的過程之中,這時需要把相關安全問題考慮進去。如果信息系統已經建好了,只是做安全增強的工作,這時可能就比較困難,可能需要對整個系統的參數配置做一些修改,客戶有時會為了避免麻煩而放棄安全方面的考慮。對於信息系統已經建好的企業,最好是能夠及時地意識自己的安全問題,盡量做一些相關的調整.
Ⅳ 如何看待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出行」啟動網路安全審查
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中都會用到滴滴出行這個app,因為他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面改變了,或者影響到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是現在一家比較著名的互聯網企業巨頭。最近國家相關機構宣布稱,將對滴滴出行實施網路安全審查,那怎麼樣去看待這件事情呢
一、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很多人都說現在是一個大數據時代,確實我們因為這個時代也享受了很多紅利。很多企業也充分利用了現在這個時代的特點,在他們的經營過程中充分利用了數據這個大寶藏。可以說,如果誰可以在數據上面獲得更多的價值,挖掘到更多有意義的價值,將會很大程度到影響到這家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大家都認識到了數據的價值,所以很多企業都會去收集用戶的數據信息,但是同樣也暴露出一個問題,很多時候他們收集的信息並不是他們所必需,如果任由這些企業無限制,無底線的去收集用戶的信息,可能會對用戶的財產和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損害
Ⅵ 網路安全審查制度的涉及內容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所謂網路安全審查,就是對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信息系統中使用的信息技術產品與服務進行測試評估、檢測分析、持續監督的過程。專家普遍認為,網路安全審查制度的出台恰逢其時,將大大推動我國網路強國建設。
完善網路安全保障體系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路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外的國家第五大主權空間。如果網路安全出了問題,國家安全就沒有保障,控制網路空間,就可以控制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政治導向和社會穩定。」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如此評價信息時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關於網路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我國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積極防禦,綜合防範」的方針。然而,此前僅僅是針對網路安全產品。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從現在的網路安全形勢看,僅對網路產品進行安全測評已遠遠不夠,因為系統都是由網路產品和服務搭建起來的,如果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網路安全就像沙灘上的城堡。」
正因如此,此次公布的網路安全審查制度,首次將「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統使用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納入審查范圍。專家表示,黨、政、軍等重要部門和交通、能源、金融等關鍵行業所使用的網路產品和服務將被首先納入審查范圍。
Ⅶ 如何有效創新國家網路安全審查制度
其一,從強化國家網路安全防禦能力的高度認識和理解網路安全審查制度的戰略意義。基於國家總體安全觀,在網路時代國家必須同時藉助技術與非技術的手段來保障自身的國家安全。毋庸諱言,網路安全審查制度是國家網路安全防禦能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捍衛國家網路安全的重要工具。開展網路安全審查有助於從供應鏈、產業鏈角度,最大限度的降低網路產品和服務的安全風險。
Ⅷ 如何看待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在大數據的發展下,我國較為重視網路安全問題
——政策促進網路安全的發展
實際上,我國政府較為重視網路安全問題的發展,僅在2020-2021年,我國就發布了多條政策規范網路安全的發展。2021年3月份,國信辦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旨在規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收集個人信息行為,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劃分常見類型APP的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APP不得因為用戶不同意提供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務。在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滴滴依然選擇了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對我國網路安全的極大挑戰。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Ⅸ 談談材料中的案例對做好網路安全工作有怎樣的啟示
摘要 親您好,網路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類: 一是機房安全。機房是網路設備運行的關鍵地,如果發生安全問題,如物理安全(火災、雷擊、盜賊等)、電氣安全(停電、負載不均等)等情況。
Ⅹ BOSS直聘啟動網路安全審查,此事給該企業造成了哪些負面影響
這一次的網路安全審查可以,這些互聯網企業的確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畢竟他們主要就是用來收集個人的用戶信息,從而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進而掌控我們的消費習慣,特別是一些日常出行和我們的生活,消費類app更是能夠掌握我們的基本信息,所以這一次的網路安全審查才會如此的嚴格,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的安全審查對boss直聘造成了哪些影響。
第三,這樣的負面影響應該如何解決?
其實我們看問題應該從兩個角度來出發,如果這一次的安全審查沒有任何問題的話,那是不是就相當於我們的國家部門為他們免費打了一次廣告,因為他們對於我們的個人信息保護的非常好,所以如果能夠挺過這一次的安全審查,我相信這些app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