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文明上網
1、自覺遵紀守法,倡導社會公德,促進綠色網路建設;
2、提倡先進文化,摒棄消極頹廢,促進網路文明健康;
3、提倡自主創新,摒棄盜版剽竊,促進網路應用繁榮;
4、提倡互相尊重,摒棄造謠誹謗,促進網路和諧共處;
5、提倡誠實守信,摒棄弄虛作假,促進網路安全可信;
6、提倡社會關愛,摒棄低俗沉迷,促進少年健康成長;
7、提倡公平競爭,摒棄爾虞我詐,促進網路百花齊放;
8、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數字鴻溝,促進信息資源共享。
引導我們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網路文明,每一個家庭、每一位父母都責無旁貸。我們學生上網一般在課余時間進行,如何合理安排我們青少年的課餘生活,需要引起學校和家庭的足夠重視。
對家長的要求:
1、向我們推薦健康、文明、有益的網站,及時掌握我們的網上心理及動向。
2、正面引導,使我們形成健康文明的道德規范,佔領網路這個新陣地。
3、我們積極參與各種網上健康活動,做到有正義感、責任感、上進心,在全社會形成文明上網的風氣。
4、家長應在家裡電腦上裝一系列防止瀏覽不良網站的網路防護軟體建立一道防黃屏障,避免我們主動或被動地遭受網路不良信息的危害。
⑵ 中職學生如何做到文明上網
學生的思想首先要端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不文明上網。
其次,在網路段做好隔離不文明的東西
⑶ 中職生對網路的認識與看法
隨著網路的發展及普及,大學生上網的人數日趨增多,網路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身心健康、價值觀念和政治趨向等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對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提出嚴峻的挑戰。因此,研究網路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2000年12月15日,至2001年1月10日,網路文明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對北京、上海、廣州等七大城市,101所各級各類高等院校及專科學校,開展了"互聯網對大學生的影響"的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互聯網路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一個重要內容,網上各項文化活動,尤其是網上聊天等活動對於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大。80%的大學生認為在網上限制黃色、反動以及無聊的內容是必要的。
有關網路對大學生及其思想教育的影響問題,在很多期刊、雜志及網路上有很多論述,綜合起來有以下觀點:1、網路有利於大學生新觀念、新意識的形成;2、網路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會化程度得到大大提高,網路豐富思想教育的素材3、網路能為大學生提供角色實踐的場所;4、網路威脅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5、網路傳播誘發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沖突;6、網路弱化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等等;總而言之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利大於弊。下面就我淺顯的認識談談自己的看法。
1、網路給大學生及其教育帶來的正面影響
(1)、網路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新的思維方式
傳統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線性思維。網路的發展,對傳統的思維是一種超越和挑戰。它是一種跳躍式、非線性的思維方式。網路時代的這種思維方式改變了傳統思維所固有的較狹隘、死板的弊端,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網路有利於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
網路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特徵。它不僅豐富了教育內容,拓寬了教育途徑,幫助大學生在寬廣的環境中學習和積累知識,而且有利於大學生發展和形成個性。尤其是校園網和思想政治工作網的建立和發展,為大學生接受知識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3)、網路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會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過去,傳統大學思想教育往往局限在課堂教學,傳統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佔主導部分。網路的出現,拆掉了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圍牆,把學生帶入到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通過網路,學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種社會現象、思想觀點、文化思潮。
(4)、網路使我們了解到更為真實的學生思想動態,從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特別是一些受到普遍關注的校園和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們會樂於在網上發表各自的觀點、意見,進行交流、討論,這都是學生真實思想的流露。教師可以通過收集、整理、分析這些網貼,從而找出對策。
⑷ 論述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我們應該如何文明用網
1、正確認識網路這把「雙刃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網路作為一個載體,衍生出了多種信息傳遞的方式。通過網路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的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在它積極作用的背後,網路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著人們,使得部分人陷入到迷失自我的陷阱中。因此我們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精華,所謂精華就是自酣定豐剮薟溉奉稅斧粳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對自己有幫助的資源。那麼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進行閱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將有限的精力耗費在無用功上。
2、調整心態,提高抵制誘惑的能力
網路只是一個工具,我們可以通過上網看新聞來了解天下大事,還可以通過網上的比賽來擴充自己的知識,或者上一些學習網站來輔助自己的學習。上網的目的是調節心態。在網路上找個知心的朋友談談,心情可以變得輕松。要提高自身的素質與自控力。讓自己做網路的主人,讓網路成為自己手中有用的工具。
3、利用好網路虛擬交流平台
網路還是個交流的平台,藉此平台,認識了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可能遇到的人,擴大了自己的交際范圍。如果你有煩心事憋在心裡,可以找網路上的朋友傾訴,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的顧慮;通過這個平台我們還可以找到許多朋友共同進步。
4、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
勞逸結合,適度娛樂能緩解生活中的壓力。而過度沉溺於網路娛樂資源(如網路游戲、在線聊天等)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會影響正常的工作與學習。只有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才能真正地從網路上獲取輕松,因網路而受益。
網路已成為新時代的每個人都不可離開的夥伴,保持戒備心,提高自製力和判斷力,才能把網路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使網路成為我們最得力的助手。
⑸ 中職生如何做到講文明,懂禮貌
樹立榜樣示範;營造校園文明氛圍;發揮課堂教育作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構建良好的網路環境
要培養學生守底線,講公德,沒有臟話,惡習,嫉妒,就是個受歡迎的文明禮貌人...
⑹ 中職生應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級的網路誘惑,做到文明上網
自己控制,提高心理素質
⑺ 作為一名中學生,請你結合實際,談談應該如何加強網路道德和素養,自覺遵守網路道德規范。
1,在網路上也要講文明,也要有文化修養
2,要自覺的抵制不健康的行為
3,有正確的引導,不要迷戀網路
4,防止犯罪行為
⑻ 引導中職生做文明上網的好學生論文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任務。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工作者承擔著為廣大網民提供網路信息服務的重要責任,要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作出應有的貢獻。為此,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工作委員會向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和從業人員發出了倡議,倡導網民積極遵守,共同維護。
提倡正確導向,反對不良網風
要始終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為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服務,摒棄違背公眾利益以及背離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不良網風。
提倡遵紀守法,反對違規違紀
要遵循愛國、守法、公平、誠信的基本原則,自覺遵守國家有關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持依法辦網,傳播合法內容,杜絕違規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
提倡客觀真實,反對虛假新聞
要堅持客觀、公正的報道原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規范信息採集、製作、發布流程,提供客觀、真實的新聞信息,防止虛假新聞和有害信息在網上傳播。
⑼ 中職生如何抵禦網路誘惑,做到文明上網
這太難了,上帝也會頭疼啊
⑽ 中職學生應該怎樣做講文明、有禮儀的人
中職生進行禮儀教育的主要途徑
(一)把禮儀設為中職生的必修課。禮儀教育實質是培養人的教養,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與他人相處。禮儀教育,可以培養一種理解、寬容、謙虛、誠懇的待人態度;一種是非分明、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做人品行,一種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談吐文雅、風度翩翩的行為舉止。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大多數學生對禮儀方面的知識有迫切需求,因此,禮儀應該成為每個中職生的必修課,而且應該是學生在校前期完成的教學任務,因為良好的個人形象形成是需要一個養成過程。
(二)重視教師禮儀素養的示範作用。教師在學生心靈及人格的塑造及養成教育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是其他社會成員無法相比的。學生善於模仿,教師的人格魅力、言行無形中都可能為他們所效仿。教師符合禮儀要求、社會規范的行為舉止,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教育著每一個學生。
任何時候教師都應做學生的榜樣,以優雅的舉止、規范的禮儀的和標准行事,教師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標定位在禮儀美和心靈美的和諧統一上,利用榜樣示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評價和監督機制。禮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糾正,形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禮儀對行為的規范作用,需要自律,同時也需要「他律」,即靠社會輿論來監督。
所以,僅靠引導是不夠的,還需要制定和完善必要的各種管理規章制度來做保障,如制定包括禮儀內容在內的職校生日常行為規范,並加強監督和反饋,將禮儀表現作為學校各類評優的一個內容等。逐步規范職校生自身行為,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來提高自我約束和自我剋制的能力。
(四)營造充滿禮儀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塑造學生性格的環境。把校園營造成一個充滿禮儀的精神家園,注重環境的隱性教育作用,加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以積極健康、具有時代特點、針對性強的內容教育廣大學生。
把包容合作、團結互助的群體精神,自立、自強的獨立精神,誠信守約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以禮儀樹立學校形象,以禮儀展示學校風貌。經常開展各種禮儀活動和競賽,開展文明班級評選活動,營造濃厚的禮儀氣氛。
使學生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糾正,形成良好的禮儀行為。從而促進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助推學校發展。
(五)注重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個人良好禮儀習慣的形成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相輔相成,起到整體化教育效應。禮儀作為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該從小抓起。
為此,家庭教育要徹底轉變重智輕德的觀念,家長要樹立良好的禮儀形象,為孩子營造充滿文明禮儀氣息的家庭氛圍。社會作為禮儀教育的大課堂,要大力宣傳必要的禮儀知識,把禮儀作為有關文化活動的重要主題。學校要加強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利用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開展各種形式的禮儀教育。
(10)中職生該如何培養網路文明擴展閱讀
中職生禮儀丟失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缺失。禮儀作為一種社會行為准則,雖然其也包括了思想意識方面的內容,比如禮儀知識、尊重他人的觀念等,這些都需要達到一定的年齡才能從內心真正理解和領會。
在走入中職後,莘莘學子經過十多年寒窗苦讀之後,認為終於可以「放鬆一下」,很多學生不能適應從中學的「逼我學」到「主動學」的學習方式的轉變,誤以為中職只是中學階段的簡單延續,滿足於考試成績的及格,忽視了對自己人格的完善和修養的提高。等到了高年級則更多的把時間花在求職等現實目標,對於禮儀修養更是無暇顧及。
(二)社會現實的負面影響。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價值主體和價值觀念逐漸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和倫理觀正經受著從有序到無序再到重新建構的過程中,過去占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強烈沖擊,傳統的思想觀念受到了各種新思潮的挑戰。
中職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潮對他們極易產生負面影響,如果不及時加以正面引導,容易產生價值觀念的扭曲,造成是非觀、榮辱觀的偏差,甚至產生種種反社會的行為。
(三)自身修養的缺乏。受社會某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不少中職生功利思想較為嚴重。在學校期間,他們更多的關注於考取各種從業資格證書,關注於找到條件優越、報酬優厚的「好」工作,將金錢作為衡量自己人生價值的唯一尺度,忽視了自身道德素質和禮儀修養的提高。
有的甚至認為,講文明禮貌是「傻」、「俗」,而大大咧咧、出言不遜、滿嘴臟話、不敬師長是「酷」、「帥」,是「新潮」、「不拘一格」、「不拘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