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安全與保密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1994年2月18日)
2、PGP是一個基於RSA公匙加密體系的郵件加密軟體。可以用它對你的郵件保密以防止非授權者閱讀,它還能對你的郵件加上數字簽名從而使收信人可以確信郵件是你發來的。它讓你可以安全地和你從未見過的人們通訊,事先並不需要任何保密的渠道用來傳遞密匙。它採用了:審慎的密匙管理,一種RSA和傳統加密的雜合演算法,用於數字簽名的郵件文摘演算法,加密前壓縮等,還有一個良好的人機工程設計。它的功能強大有很快的速度。
PGP是一種供大眾使用的加密軟體。加密是為了安全,私密權是一種基本人權。在現代社會里,電子郵件和網路上的文件傳輸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郵件的安全問題就日益突出了,大家都知道在Internet上傳輸的數據是不加密的。如果你自己不保護自己的信息,第三者就會輕易獲得你的隱秘。;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信息認證,如何讓收信人確信郵件沒有被第三者篡改,就需要數字簽名技術。RSA公匙體系的特點使它非常適合用來滿足上述兩個要求:
保密性(Privacy)和認證性(Authentication)。
RSA(Rivest-Shamir-Adleman)演算法是一種基於大數不可能質因數分解假設的公匙體系。簡單地說就是找兩個很大的質數,一個公開給世界,一個不告訴任何人。一個稱為「公匙」,另一個叫「私匙」(Public;key;&;Secretkey;or;Private;key)。這兩個密匙是互補的,就是說用公匙加密的密文可以用私匙解密,反過來也一樣。假設甲要寄信給乙,他們互相知道對方的公匙。甲就用乙的公匙加密郵件寄出,乙收到後就可以用自己的私匙解密出甲的原文。由於沒別人知道乙的私匙所以即使是甲本人也無法解密那封信,這就解決了信件保密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每個人都知道乙的公匙,他們都可以給乙發信,那麼乙就無法確信是不是甲的來信。認證的問題就出現了,這時候數字簽名就有用了。
在說明數字簽名前先要解釋一下什麼是「郵件文摘」(message;digest),單地講就是對一封郵件用某種演算法算出一個能體現這封郵件「精華」的數來,一旦郵件有任何改變這個數都會變化,那麼這個數加上作者的名字(實際上在作者的密匙里)還有日期等等,就可以作為一個簽名了。確切地說PGP是用一個128位的二進制數作為「郵件文摘」的,用來產生它的演算法叫MD5(message;digest;5),MD5的提出者是Ron;Rivest,PGP中使用的代碼是由Colin;Plumb編寫的,MD5本身是公用軟體。所以PGP的法律條款中沒有提到它。MD5是一種單向散列演算法,它不像CRC校驗碼,很難找到一份替代的郵件而與原件具有一樣的「精華」。
回到數字簽名上來,甲用自己的私匙將上述的128位的「精華」加密,附加在郵件上,再用乙的公匙將整個郵件加密。這樣這份密文被乙收到以後,乙用自己的私匙將郵件解密,得到甲的原文和簽名,乙的PGP也從原文計算出一個128位的 「精華」來再用甲的公匙解密簽名得到的數比較,如果符合就說明這份郵件確實是甲寄來的。這樣兩個要求都得到了滿足。
3、數字水印是一種有效的數字產品版權保護和數據安全維護技術。作為在信息時代下進行數字產品版權保護的新技術,它可以確定版權所有者,識別購買者或者提供關於數字內容的其他附加信息,並將這些信息以人眼不可見的形式嵌入在多媒體信息中。視頻水印可理解為針對數字視頻載體的主觀和客觀的時間冗餘和空間冗餘加入信息,即不影響視頻質量,又能達到用於版權保護和內容完整性檢驗目的的數字水印技術。近年來數字水印技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靜止圖像水印技術,在視頻水印研究方面,由於包括空間掩蔽效應等特性在內的更為精確的人眼視覺模型尚未完全建立,使得視頻水印技術相對於圖像水印技術發展滯後,現有的標准視頻編碼格式又造成了水印技術引入上的局限性,一些針對視頻水印的特殊攻擊形式(如幀重組、幀平均、幀間組合、幀刪除等)的出現,以及視頻水印演算法的實時性和盲檢測等特點使得視頻水印研究面臨著新的挑戰。
B. 網路安全如何加密圖片
想要保護圖片安全的話,可以將電腦中圖片放到文件加密里然後通過域之盾的文件加密功能選擇上 圖片存儲的類型文件進行加密即可。
或者是通過文件加密功能對圖片設計類的軟體進行加密,加密之後再生成新的圖片就是自動化加密的了。
C. 網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網路安全由於不同的環境和應用而產生了不同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演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的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潤進行竊聽、冒充、詐編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D. 網路安全技術分為幾類
1. 防火牆技術
2. 數據加密技術:(1)數據傳輸加密技術 (2)數據存儲加密技術 (3)數據完整性鑒別技術 (4) 密鑰管理技術
3. 智能卡技術
E. 網路安全涉及哪幾個方面.
網路安全主要有系統安全、網路的安全、信息傳播安全、信息內容安全。具體如下: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演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的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5)圖像加密屬於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維護網路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數字證書、數字簽名和基於本地或雲端的殺毒軟體等構成。
1、Internet防火牆
它能增強機構內部網路的安全性。Internet防火牆負責管理Internet和機構內部網路之間的訪問。在沒有防火牆時,內部網路上的每個節點都暴露給Internet上的其它主機,極易受到攻擊。這就意味著內部網路的安全性要由每一個主機的堅固程度來決定,並且安全性等同於其中最弱的系統。
2、VIEID
在這個網路生態系統內,每個網路用戶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網路用戶也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擁有電子標識。除了能夠增加網路安全,電子標識還可以讓網路用戶通過創建和應用更多可信的虛擬身份,讓網路用戶少記甚至完全不用去記那些煩人的密碼。
3、數字證書
CA中心採用的是以數字加密技術為核心的數字證書認證技術,通過數字證書,CA中心可以對互聯網上所傳輸的各種信息進行加密、解密、數字簽名與簽名認證等各種處理,同時也能保障在數字傳輸的過程中不被不法分子所侵入,或者即使受到侵入也無法查看其中的內容。
F. 圖像加密利用圖像對信息加密還是對圖像本身加密
在圖像傳輸中是對圖像本身加密,但是如果有人想要用圖像表達一個意識,就是利用圖像對信息加密
G. 網路安全涉及的內容有哪些
為了保證企業信息的安全性,企業CIMS網至少應該採取以下幾項安全措施:
(1)數據加密/解密 數據加密的目的是為了隱蔽和保護具有一定密級的信息,既可以用於信息存儲,也可以用於信息傳輸,使其不被非授權方識別。數據解密則是指將被加密的信息還原。通常,用於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參數,分別稱之為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對信息進行加密/解密有兩種體制,一種是單密鑰體制或對稱加密體制(如DES),另一種是雙密鑰體制或不對稱加密體制(如RSA)。在單密鑰體制中,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相同。系統的保密性主要取決於密鑰的安全性。雙密鑰體制又稱為公開密鑰體制,採用雙密鑰體制的每個用戶都有一對選定的密鑰,一個是公開的(可由所有人獲取),另一個是秘密的(僅由密鑰的擁有者知道)。公開密鑰體制的主要特點是將加密和解密能力分開,因而可以實現多個用戶加密的信息只能由一個用戶解讀,或者實現一個用戶加密的消息可以由多個用戶解讀。數據加密/解密技術是所有安全技術的基礎。
(2)數字簽名 數字簽名機制提供了一種鑒別方法,以解決偽造、抵賴、冒充等問題。它與手寫簽名不同,手寫簽名反映某個人的個性特徵是不變的;而數字簽名則隨被簽的對象而變化,數字簽名與被簽對象是不可分割的。數字簽名一般採用不對稱加密技術(如RSA): 通過對被簽對象(稱為明文)進行某種變換(如文摘),得到一個值,發送者使用自己的秘密密鑰對該值進行加密運算,形成簽名並附在明文之後傳遞給接收者;接收者使用發送者的公開密鑰對簽名進行解密運算,同時對明文實施相同的變換,如其值和解密結果一致,則簽名有效,證明本文確實由對應的發送者發送。當然,簽名也可以採用其它的方式,用於證實接收者確實收到了某份報文。
(3)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也稱身份鑒別,其目的是鑒別通信夥伴的身份,或者在對方聲稱自己的身份之後,能夠進行驗證。身份認證通常需要加密技術、密鑰管理技術、數字簽名技術,以及可信機構(鑒別服務站)的支持。可以支持身份認證的協議很多,如Needham-schroedar鑒別協議、X.509鑒別協議、Kerberos鑒別協議等。實施身份認證的基本思路是直接採用不對稱加密體制,由稱為鑒別服務站的可信機構負責用戶的密鑰分配和管理,通信夥伴通過聲明各自擁有的秘密密鑰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4)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的目的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未授權地訪問和使用。資源訪問控制通常採用網路資源矩陣來定義用戶對資源的訪問許可權;對於信息資源,還可以直接利用各種系統(如資料庫管理系統)內在的訪問控制能力,為不同的用戶定義不同的訪問許可權,有利於信息的有序控制。同樣,設備的使用也屬於訪問控制的范疇,網路中心,尤其是主機房應當加強管理,嚴禁外人進入。對於跨網的訪問控制,簽證(Visas)和防火牆是企業CIMS網路建設中可選擇的較好技術。
(5)防病毒系統 計算機病毒通常是一段程序或一組指令,其目的是要破壞用戶的計算機系統。因此,企業CIMS網必須加強防病毒措施,如安裝防病毒卡、駐留防毒軟體和定期清毒等,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需要指出的是,病毒軟體也在不斷地升級,因此應當注意防毒/殺毒軟體的更新換代。
(6)加強人員管理 要保證企業CIMS網路的安全性,除了技術上的措施外,人的因素也很重要,因為人是各種安全技術的實施者。在CIMS網中,不管所採用的安全技術多麼先進,如果人為的泄密或破壞,那麼再先進的安全技術也是徒勞的。因此,在一個CIMS企業中,必須制定安全規則,加強人員管理,避免權力過度集中。這樣,才能確保CIMS網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