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規范網路秩序
1、互聯網企業應該堅持依法辦網、文明辦網、誠信辦網,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認真開展行業自律,進一步嚴格內部管理,完善制度規定,規范信息發布流程,切實維護網路信息安全和公共利益。
2、積極開展從業人員網路法制和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網站編輯和版主行為規范,提高從業人員道德操守,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提倡網上理性思考、文明發言、有序參與,營造積極健康的網上輿論環境。
3、相關部門依法加強對網路公關行為的監督,嚴厲打擊非法網路公關行為。同時提醒公眾,如果個人和單位網上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及時通過正常渠道向相關網站提出投訴,網站經核實無誤後有責任及時處理。
(1)如何遵守網路公共秩序擴展閱讀:
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對每一位公民來說,在使用網路的時候一定要牢記法律底線、道德底線,做到誠實守信,並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自覺維護良好的網路秩序。
無論是普通網民,還是網路名人,無論是網路媒體企業,還是政府機構,在參與網路公共討論時都應自覺增強規則意識、法律觀念,努力建設網路文明生態,共創網路空間「秩序之美」。
『貳』 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應該怎樣遵守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
網路作為現代人生活的第二空間,應該建立並遵循自己的道德倫理體系。人們在通過網路媒體進行傳播和傳播時,應該自覺遵守各種共同的倫理規范和規范。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的網路素質,正確利用校園網,充分發揮網路的積極作用。
6. 大學生要堅持「七條底線」,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共同營造健康向上的網路環境。「七底線」:一是法律法規的底線;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底線;第三,國家利益底線;四是公民合法權益的底線;五是社會公共秩序底線;第六,道德風尚的底線;七是信息真實性的底線。
『叄』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說,網路交往仍然是人與人的現實交往,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因而也必須遵守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應當正確使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鑒別力,積極運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開闊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進行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品德培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理性對待網路。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應當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與和諧。
面對網路生活,不僅遵守道德規范,也應當自覺學習和遵守有關互聯網的法律規定,堅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這也是遵守網路道德的要求。
『肆』 根據《網路安全法》的規定,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遵守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十二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路安全,不得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
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4)如何遵守網路公共秩序擴展閱讀: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伍』 什麼是網路暴力,如何加強網路道德自律
摘要 網路暴力是指以網路為媒介,通過用捏造事實或者無端謾罵等方法誹謗他人或者侮辱他人的行為,並會對當事人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對網路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實施網路暴力者情節嚴重的會觸犯刑法中的侮辱罪,最高判處三年的有期徒刑等。網路暴力是一種非常惡劣的網路現象,應該進行抵制。
『陸』 大學生應當如何遵守網路生活的道德要求
其實和現實中的道德要求一樣,只是網路道德沒有約束的,要看你如何遵守了。比如誠實、誠信、不犯法等
『柒』 怎麼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需要從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來遵守秩序。
認知方面: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場所應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場所應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現;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們公共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保障。
情感方面:
1、以遵守公共秩序為榮,願意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為。
行為方面:
1、做文明小顧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觀眾、文明小遊客等;
2、見到同學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為,能批評、勸阻。
公共秩序也稱「社會秩序」。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規章制度等所確定。主要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遵守公共秩序是中國公民的基本義務之一。公共秩序關繫到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關繫到社會的文明程度。
國際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主要是指法院在依自己的沖突規範本應適用某一外國法作準據法時,因其適用的結果與法院國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基本道德觀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而拒絕或排除適用該外國法的一種保留制度。因此它有時又被稱為「公共秩序保留」。公共秩序制度,在國際私法中又被稱為「安全閥」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捌』 大學生應該遵守的網路道德與法律規定有哪些
網路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范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
網路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高科技作為重要條件,而且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發展的支撐力量。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們在網路生活中為了維護正常的網路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則,是社會公德規范在網路空間的運用和擴展。
原則
網路道德的全民原則內容包含一切網路行為必須服從於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個體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不得損害整個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
它還要求網路社會決策和網路運行方式必須以服務於社會一切成員為最終目的,不得以經濟、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為借口把網路僅僅建設成只滿足社會一部分人需要的工具,並使這部分人成為網路社會新的統治者和社會資源佔有者。
網路應該為一切願意參與網路社會交往的成員提供平等交往的機會,它應該排除現有社會成員間存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差異,為所有成員所擁有並服務於社會全體成員。
『玖』 大學生如何遵守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思修~~
正確使用網路工具。大學生應當學會利用網路這一先進工具獲取最新信息,使之成為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網路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則創造性地完善社會關系和自身,其社會需要除了規范人們的網路行為之外,還有提升和發展內在精神的需要,健康進行網路交往。網路交往要做到誠實無欺,不應該通過網路進行色情、賭博活動,更不能侮辱、誹謗他人。
(9)如何遵守網路公共秩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網路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的特點。所以網路交友應該有安全防範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更不能輕易答應與網友見面。
遇到庸俗的網友應立即避開,以免上當受騙等。
要學會辨析網路信息,讓謠言止於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這是網路生活的基本准則。不做違背道德、違反法律的事。
『拾』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如何堅守公共道德底線
學會等待、學會判斷是互聯網時代對於我們每一個網民的最低要求。四通八達的互聯網時代將言論自由發揮到極致,也將更多的普通網民變成了受害者。學會分辨,應該成為我們普通網民堅守的道德底線。
在繁雜的消息面前我們要做到冷靜克制、理智思考,用自己的經驗去判斷,用常識去分析,用行動去檢驗。在繁雜的信息面前,我們要做到的不僅僅是隨手轉發擴散,更應該學會等待,等待自己理智的思考。
不傳謠、不信謠是互聯網時代對廣大網民的基本要求。天津之殤是國殤也是心傷。一條「方圓一公里內毫無生跡、方圓兩公里內全部撤離」的微博緊緊地揪住了網民的心,讓大家對這場災難深感惶恐。然而,對於這條信息的真假卻沒人推敲無人質疑。
毛主席曾經教導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謠言與信息共飛的微博和朋友圈我們要學會去偽存真,讓「流言止於智者」不讓自己成為謠言的下一個傳播者。
在各類信息的面前我們要堅定自己的立場,相信我們的黨和政府不盲目跟風、不隨波逐流。這不僅僅是災難面前我們應有的品質,這更應該是互聯網時代我們每一個人堅守的道德底線。
讓更多真實的聲音傳出來。李總理抵達現場時說「權威發布跟不上,流言就會滿天飛」打擊虛假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用事實說話。我們沒有全面掌握動態的能力,卻能用自己所了解的那部分事實抵擋不實的流言、失實的報道。
用屬於我們自己的正能量去驅散網路中彌漫的負能量,積少成多、積善成流我們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為網路貢獻屬於自己的那份正能量。
(10)如何遵守網路公共秩序擴展閱讀
伴隨社會轉型、價值多元、公共精神匱乏帶來的深刻影響,公共道德底線滑坡已嚴重侵蝕社會健康運行的基礎。公共道德底線危機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多方關聯的復雜社會問題,它是國人內在信仰失落,價值判斷偏誤,制度約束乏力等現實因素的深刻映射。
基於此,亟須努力加強公共道德教育改革,充分發揮教育守護公共道德的底線功能,並通過制度的完善與約束,實現公共道德秩序的良性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