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設計開發三項安全屬性

網路安全設計開發三項安全屬性

發布時間:2022-06-10 20:46:23

1. 學習網路安全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學習網路安全一般來說不會需要特別的基礎知識。你可以完整性地將網路安全由基礎到高階進行學習。這里整理了一份網路安全所需學習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你可以參考進行學習。

希望能夠幫到你!!!

2. 網路安全的五種屬性是什麼含義

(1)可用性

(2)機密性

(3)完整性

(4)可靠性

(5)不可抵賴性,也稱為不可否認性

3. 設計開發安全需求時,應考慮哪三項安全屬性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5

4. 網路安全的屬性和目的是什麼

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中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破壞、更改、泄露,保證系統連續可靠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的措施。

5. 信息安全的三大基本屬性是什麼

保密性:保證機密信息不被竊取,竊聽者不能了解信息的真實含義
完整性:保證數據的一致性,防止數據被非法用戶竄改。
可用性:保證合法用戶對信息資源的使用不會被不正當的拒絕。
不可抵賴性:做過後,必須承認,不能抵賴。

6. 網路安全的基本屬性是( )。

網路安全的基本屬性是機密性、可用性、完整性 。

廣義的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信息受到保護。它包括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系統中的信息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行為而遭到破壞、更改或泄露。

其中的信息安全需求,是指通信網路給人們提供信息查詢、網路服務時,保證服務對象的信息不受監聽、竊取和篡改等威脅,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如隱秘性、可用性等)的特性。

(6)網路安全設計開發三項安全屬性擴展閱讀:

安全隱患

1、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無控制機構的網路,黑客經常會侵入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或竊取機密數據和盜用特權,或破壞重要數據,或使系統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直至癱瘓。

2、Internet的數據傳輸是基於TCP/IP通信協議進行的,這些協議缺乏使傳輸過程中的信息不被竊取的安全措施。

3、Internet上的通信業務多數使用Unix操作系統來支持,Unix操作系統中明顯存在的安全脆弱性問題會直接影響安全服務。

7. 網路系統安全性設計原則有哪些

根據防範安全攻擊的安全需求、需要達到的安全目標、對應安全機制所需的安全服務等因素,參照SSE-CMM("系統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標准)等國際標准,綜合考慮可實施性、可管理性、可擴展性、綜合完備性、系統均衡性等方面,網路安全防範體系在整體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9項原則:

1.網路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則

網路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則是指對信息均衡、全面的進行保護。「木桶的最大容積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木板」。網路信息系統是一個復雜的計算機系統,它本身在物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種種漏洞構成了系統的安全脆弱性,尤其是多用戶網路系統自身的復雜性、資源共享性使單純的技術保護防不勝防。攻擊者使用的「最易滲透原則」,必然在系統中最薄弱的地方進行攻擊。因此,充分、全面、完整地對系統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脅進行分析,評估和檢測(包括模擬攻擊)是設計信息安全系統的必要前提條件。安全機制和安全服務設計的首要目的是防止最常用的攻擊手段,根本目的是提高整個系統的"安全最低點"的安全性能。

2.網路信息安全的整體性原則

要求在網路發生被攻擊、破壞事件的情況下,必須盡可能地快速恢復網路信息中心的服務,減少損失。因此,信息安全系統應該包括安全防護機制、安全檢測機制和安全恢復機制。安全防護機制是根據具體系統存在的各種安全威脅採取的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非法攻擊的進行。安全檢測機制是檢測系統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和制止對系統進行的各種攻擊。安全恢復機制是在安全防護機制失效的情況下,進行應急處理和盡量、及時地恢復信息,減少供給的破壞程度。

3.安全性評價與平衡原則

對任何網路,絕對安全難以達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實用安全性與用戶需求評價與平衡體系。安全體系設計要正確處理需求、風險與代價的關系,做到安全性與可用性相容,做到組織上可執行。評價信息是否安全,沒有絕對的評判標准和衡量指標,只能決定於系統的用戶需求和具體的應用環境,具體取決於系統的規模和范圍,系統的性質和信息的重要程度。

4.標准化與一致性原則

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安全體系的設計必須遵循一系列的標准,這樣才能確保各個分系統的一致性,使整個系統安全地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5.技術與管理相結合原則

安全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人、技術、操作等要素,單靠技術或單靠管理都不可能實現。因此,必須將各種安全技術與運行管理機制、人員思想教育與技術培訓、安全規章制度建設相結合。

6.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原則

由於政策規定、服務需求的不明朗,環境、條件、時間的變化,攻擊手段的進步,安全防護不可能一步到位,可在一個比較全面的安全規劃下,根據網路的實際需要,先建立基本的安全體系,保證基本的、必須的安全性。隨著今後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及應用的增加,網路應用和復雜程度的變化,網路脆弱性也會不斷增加,調整或增強安全防護力度,保證整個網路最根本的安全需求。

7.等級性原則

等級性原則是指安全層次和安全級別。良好的信息安全系統必然是分為不同等級的,包括對信息保密程度分級,對用戶操作許可權分級,對網路安全程度分級(安全子網和安全區域),對系統實現結構的分級(應用層、網路層、鏈路層等),從而針對不同級別的安全對象,提供全面、可選的安全演算法和安全體制,以滿足網路中不同層次的各種實際需求。

8.動態發展原則

要根據網路安全的變化不斷調整安全措施,適應新的網路環境,滿足新的網路安全需求。

9.易操作性原則

首先,安全措施需要人為去完成,如果措施過於復雜,對人的要求過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採用不能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8. 網路安全包括什麼

計算機網路安全(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簡稱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網路環境中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網路服務可用性和可審查性受到保護。保證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資源得到完整、准確、連續運行和服務不受到干擾破壞和非授權使用。網路的安全問題實際上包括網路的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而保護網路的信息安全是網路安全的最終目標和關鍵,因此,網路安全的實質是網路的信息安全。
網路安全的技術特徵: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認性。其中: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保證信息安全,最根本的就是保證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徵發揮作用。因此,網路信息安全5個特徵也反映了網路安全的基本屬性、要素與技術方面的重要特徵。
網路安全研究目標:在計算機和通信領域的信息傳輸、存儲與處理的整個過程中,提供物理上、邏輯上的防護、監控、反應恢復和對抗的能力,以保護網路信息資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抗抵賴性。網路安全的最終目標是保障網路上的信息安全。
解決網路安全問題需要安全技術、管理、法制、教育並舉,從安全技術方面解決信息網路安全問題是最基本的方法。
這些是網路課本上的知識。

9. 什麼是網路安全網路安全應包括幾方面內容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應包括:企業安全制度、數據安全、傳輸安全、伺服器安全、防火牆安全(硬體或軟體實現、背靠背、DMZ等)、防病毒安全;

在網路上傳輸的個人信息(如銀行賬號和上網登錄口令等)不被他人發現,這就是用戶對網路上傳輸的信息具有保密性的要求。 在網路上傳輸的信息沒有被他人篡改,這就是用戶對網路上傳輸的信息具有完整性的要求。

(9)網路安全設計開發三項安全屬性擴展閱讀:

網路傳輸的安全與傳輸的信息內容有密切的關系。信息內容的安全即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

其中的信息安全需求,是指通信網路給人們提供信息查詢、網路服務時,保證服務對象的信息不受監聽、竊取和篡改等威脅,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如隱秘性、可用性等)的特性。

網路安全側重於網路傳輸的安全,信息安全側重於信息自身的安全,可見,這與其所保護的對象有關。

10. 網路安全的特徵是什麼

網路安全五個屬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不可抵賴性。這五個屬性適用於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教育、娛樂、醫療、運輸、國家安全、電力供給及通信等領域。
第一、保密性
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者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保密性是指網路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權實體獲取與使用。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國家機密,也包括企業和社會團體的商業機密或者工作機密,還包括個人信息。人們在應用網路時很自然地要求網路能夠提供保密性服務,而被保密的信息既包括在網路中傳輸的信息,也包括存儲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
第二、完整性
數據未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或丟失的特性。數據的完整性是指保證計算機系統上的數據和信息處於一種完整和未受損害的狀態,這就是說數據不會因為有意或者無意的事件而被改變或丟失。除了數據本身不能被破壞外,數據的完整性還要求數據的來源具有正確性和可信性,也就是說需要首先驗證數據是真實可信的,然後再驗證數據是否被破壞。
第三、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對信息或資源的期望使用能力,即可授權實體或用戶訪問並按要求使用信息的特性。簡單來說,就是保證信息在需要時能為授權者所用,防止由於主客觀因素造成的系統拒絕服務。比如網路環境下的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第四、可控性
可控性是人們對信息的傳播路徑、范圍及其內容所具有的控制能力,即不允許不良內容通過公共網路進行傳輸,使信息在合法用戶的有效掌控之中。
第五、不可抵賴性
也就是所謂的不可否認性。在信息交換過程中,確信參與方的真實統一性,即所有參與者都不能否認和抵賴曾經完成的操作或者承諾。簡單來說,就是發送信息方不能否認發送過信息,信息的接收方不能否認接收過信息。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設計開發三項安全屬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周口網路運行中心在哪裡 瀏覽:728
手機制式和網路制式 瀏覽:381
網路部屬於哪個政府部門 瀏覽:896
計算機網路組網案例 瀏覽:681
福州網路媒體推廣哪個平台好 瀏覽:718
長寧區網路商貿值多少錢 瀏覽:717
網路安全效能驗證難 瀏覽:660
高層怎麼接網路 瀏覽:989
w7如何做網路共享 瀏覽:461
漏油器重設密碼後為什麼沒有網路 瀏覽:82
優酷連不上移動網路 瀏覽:407
4g手機移動網路參數 瀏覽:785
網路通話的軟體名稱 瀏覽:377
蘋果4還原網路設置 瀏覽:644
惠普筆記本電腦網路不顯示wifi 瀏覽:487
如何知道網路電視 瀏覽:189
沈陽移動網路沒信號 瀏覽:242
說別人是蝦是什麼意思網路用語 瀏覽:823
網路中的軟體組成 瀏覽:571
手機網路埠監視 瀏覽:88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