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才能把飯吃出江湖的味道
這問題很新奇,腦洞大開。
首先要明白江湖是什麼,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可確定要有人。江湖就是快意恩仇的地方,所以要有雜耍說書斗毆。江湖就是俠義至上的地方,所以要有豪爽的俠士仗義出手。
吃飯嘛,要吃出江湖味道,第一就要在人多的地方吃,比如大排檔。第二要在聲音嘈雜的地方吃,在地痞流氓多的地方吃,你也就能看到警察,這場面多江湖。第三要吃辣,吃出豪爽之氣。
吃飯能吃出江湖味道的不是一般人,需要排場。飯是農村蒸籠柴火飯,雞鴨魚肉是整隻整條的,豬都是一吃一個大蹄子,總之量要多,要擺滿一桌子,十幾個人圍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最好是十幾個漢子。再加上旁邊一個戲檯子,完美了。這是農村過年過節紅白事的排場。
自己在家想將飯吃出江湖味道,建議冷熱酸甜苦辣齊全,你會有感覺的!
② 火鍋魚的做法和步驟
基礎底料
干辣椒2000克、郫縣豆瓣400克、生薑200克、獨蒜500克、花椒400克、八角60克、三柰20克、小茴50克、桂皮30克、草果20克、香葉10克、公丁香5克、蓽撥10克、化豬油500克、生菜油5500克
製作方法
1干辣椒節入沸水鍋中氽一水後,撈出瀝水,放入攪拌器內絞茸(或用碓窩搗成茸),製成糍粑辣椒;郫縣豆瓣剁細(或絞茸);生薑拍破;八角、桂皮掰碎;草果拍破;生菜油煉熟後晾涼。
2大炒鍋置火上,注入熟菜油和化豬油燒熱,投入生薑塊、獨蒜爆香,下入糍粑辣椒和郫縣豆瓣茸,轉小火用鍋鏟翻炒約1.5小時至水氣將干時,再下入八角、三柰、小茴、桂皮、草果、香葉、公丁香、蓽撥等,續炒約半小時,至香味溢出且色呈棕紅時,下入花椒炒勻,離火加蓋燜制,自然冷卻後即成無渣紅湯火鍋基礎底料。
注意事項
1、基礎底料主要以糍粑辣椒來提辣提色,郫縣豆瓣的用量宜少,以不超過干辣椒的20%為宜;若郫縣豆瓣過多,則炒制時易粘鍋而焦煳,使油脂和湯料的顏色變深變黑,且味發苦。
2、加入化豬油可增加脂香味,但用量不宜過多。
3、炒制底料時一定要用小火並且火面要寬,油溫應保持在三成熱左右。若因火力過大導致油溫過高,則可將鍋離火炒制,待油溫降低後再重新上火炒制。
4、炒制時須用鍋鏟不停地鏟動鍋底,以避免物料粘鍋。香料下鍋後以炒出香味為度。
5、花椒含有大量的揮發油成分,因其麻味和香味受熱後很容易揮發掉,所以花椒應在最後下入油鍋中,且不宜久炒,以炒勻為度。
6、離火加蓋燜制的目的
魚火鍋 (18張)
是利用底料的余熱將香料的部分香味和花椒的部分麻香味溶入油脂中。
7、基礎底料的色澤以棕紅色為最佳。若色過深則(呈黑紅色)可能是因火力過猛或鏟動不均勻而粘鍋焦煳造成的,其味略發苦;色過淺(呈黃紅色)則是炒制時間不夠(辣椒的紅色素沒有充分溶入油脂中),其味燥而不香。
8、炒好的基礎底料放置1~2天後使用最佳,其色澤、辣味和香味都充分溶出來了。
熬制高湯
將豬棒子骨、牛棒子骨(均敲破)、老母雞、老母鴨放入不銹鋼桶中,摻入清水,下入姜塊、蔥節,倒入料酒,用大火燒沸後撇凈浮沫,轉小火加蓋保持微沸熬約1小時,即成高湯。
注意:熬制高湯時,需用小火,這樣熬出的湯,清澈不渾濁,用它對成的紅湯火鍋鍋底,才不至過於濃稠而煳鍋。
調制鍋底
將基礎底料和煉好的牛油按4:1的比例製成混合料,再將六成的混合料和四成的高湯裝入一不銹鋼桶中,放入拍破的胡椒,調入精鹽、味精、雞精、冰糖、醪糟汁,燒開即可。用細漏勺打去料渣,舀入火鍋盆內,即成火鍋鍋底。上桌點火即可燙食原料。
混合料和高湯經過長時間熬制後,牛油與菜油充分融合並與香料產生復合型的香味,基礎底料中辣椒的辣味、花椒的麻香味也能充分溶入湯汁中。冰糖和醪糟汁也可在上桌前直接加入鍋底內。在混合料中還可加入少許化雞油,使其味更香。
魚火鍋
做法簡介
梭邊魚是鯰魚的一種,生活自貢的釜溪河裡,到了秋冬季節,便會成群結隊地在河的邊緣地帶像梭子一樣游來游去覓食,因而當地人便給它們取名為「梭邊魚」。梭邊魚無鱗,獨刺,肉質鮮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被臨河而居的徐氏老媽媽用自創的獨特烹飪方法推出後,便開始成為當地的一道江湖名菜而家喻戶曉。梭邊魚在製作上加入了腌制的特色蔬菜、輔以多種香辛料,引入火鍋的烹調方法,所煮出的魚呈梭子邊狀,肉質細嫩無剌,麻辣鮮美,香味撲鼻。
特點:色澤紅亮,香氣四溢,肉嫩味鮮,麻辣不燥。
主料:鮮活梭邊魚 1000 克。
調助料:蔥段 100 克,泡子薑片50 克,子彈頭泡椒100 克,獨蒜100 克,泡青菜梗50 克,火鍋底料全部,胡椒粉2 克,精鹽10 克,料酒100 克,醪糟汁30 克,香菜段5 克,雞精5 克,味精3 克,豬骨鮮湯1000 克,火鍋油800 克。
特薦燙食原料(5 人食用):
雞胗 150 克,熟腰片150 克,肉丸子150 克,熟肥腸150 克,麻辣排骨200 克,火腿腸100 克,金針菇150 克,牛尾筍200 克,青筍200克,鴨血200 克,生菜150 克,豌豆苗150 克。
特薦味碟:油酥豆瓣尖椒碟5 份。
魚火鍋底料配方:[1]
主料:郫縣豆瓣150 克。
輔助調味原料:干辣椒節100 克,乾花椒30 克,薑片25 克,冰糖15 克,豆豉20 克,熟菜油100 克,豬化油200 克。
香料配比:八角 5 克,桂皮3 克,山奈3 克,香葉2 克。
滋補葯料:甘草 1 克,薄荷葉2 克,山葯4 克,附片1 克,紅花1 克,白蔻2 克,丁香1 克,枸杞20 粒。
底料製作程序:
1)烹前工作:取50 克干辣椒節入清水鍋中煮至皮軟,用清水沖洗,剁成茸,即成糍粑辣椒。其餘干辣椒與花椒入鍋中,加少許熟菜油,用微火焙酥,涼後用刀剁碎,即成刀口椒。所有香料入絞肉機中粉碎成末,即成香料粉。郫縣豆瓣稍剁。取凈葯罐一個,將滋補葯包放入,加入清水適量,先大火燒開,去盡浮沫,改用小火熬成濃汁,去掉中葯包待用。
2)底料炒制:鍋置中火上,加熟菜油、豬化油,燒至四成油溫,下郫縣豆瓣、糍粑辣椒、冰糖、豆豉、薑片,用小火炒至豆瓣酥香時放入香料粉、滋補葯料汁、刀口椒炒至香氣四溢時起鍋,底料即製成。
[1] :
火鍋油是用干辣椒、花椒、香料與其他原料精心調制而成。它在火鍋中不僅具有濃稠火鍋鹵汁,保持湯鹵溫度,滋潤燙食原料作用,而且還具有增強湯鹵色澤,增濃湯鹵香味、麻味、辣味的作用。
原料:干辣椒節3000 克,乾花椒1000 克。
輔料:郫縣豆瓣2000 克蔥段1000 克,薑片150 克,蒜顆150 克,八角200克,桂皮100 克,山奈150 克,草果50 克,白豆蔻25 克,砂仁30克,肉豆蔻15 克,丁香5 克,白芷10 克,小茴香20 克,香葉30 克,靈草15 克,排草10 克,冰糖50 克,米酒汁100 克,熟菜油25 千克,牛化油5 千克,豬化油20 千克。
特薦用具:100 厘米x100 厘米的不銹鋼湯桶。
製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將干辣椒節入清水鍋中煮至變軟後撈出,用清水沖洗,瀝凈水,加工成茸,即成糍粑辣椒。乾花椒入鍋中用微火焙至酥脆。八角、桂皮掰成小塊,草果、白豆蔻、砂仁、肉豆蔻拍破,白芷、香葉、靈草、排草切碎。冰糖敲成黃豆大小。牛化油切成小塊。所有香料用清水分別沖洗,瀝凈水。
2)火鍋油製作:將牛化油放入湯桶內,置中火上煉至香氣四溢時加熟菜油、豬化油燒至三成油溫,放入蔥段、薑片、蒜顆炸香,下郫縣豆瓣、糍粑辣椒、冰糖、花椒,小火炒至香氣四溢,水分快乾、辣
椒微微發白時,放入白豆蔻、草果、砂仁、肉豆蔻、八角、桂皮、山奈、丁香、白芷、小茴香、香葉、靈草、排草,炒至豆瓣酥香時,烹入米酒,小火炒至米酒水分完全蒸發時,湯桶移離火口,涼後加蓋,12 小時後,濾去料渣,即得火鍋油。
技術揭秘:
1、下蔥段、薑片、蒜顆、郫縣豆瓣、糍粑辣椒、香料等原料入湯桶中時,應慢慢下,以防溢鍋。
2、炒制時,應用鐵鏟不停鏟動,以防粘鍋。
3、製作以雞、鴨、魚等鮮味足的原料為主料的風味火鍋時,一宜少用或不用牛化油,改用熟菜油、豆油或豬化油。
4、製作全牛油火鍋時,油脂全用牛化油。製作純清油火鍋時,油脂全用熟菜油。
豬骨鮮湯:
特點:色澤乳白,湯稠味鮮。
原料組成配方(以製作直徑為50 厘米,高度為50 厘米的湯桶一桶為例):
主料:豬棒骨15 千克。
輔料:老母雞1500 克,老母鴨2000 克,豬肘2000 克,豬肚1000 克。
調助料:老薑300 克,大蔥500 克,白鬍椒3 克,料酒500 克。
製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將雞、鴨宰殺後剖腹,治凈。豬肘、豬肚刮洗至凈。豬棒骨洗凈,敲破。將豬棒骨、老母雞、肥鴨、豬肘、豬肚入沸水鍋中氽一水,取出用清水沖洗,瀝凈水。老薑拍破,大蔥挽結。
2)鮮湯熬制:將豬棒骨、老母雞、老母鴨、豬肘、豬肚、老薑、大蔥、白鬍椒、料酒入湯桶中,注入清水,旺火燒沸,撇凈浮沫,用中火熬至湯色乳白、鮮香味濃時即可。
適用范圍:
多用於製作白味、雞、鴨、魚等火鍋,以及不喜食牛肉味食客使用的火鍋。
技術揭秘:
清水須一次性加夠,中途不加水。水不宜摻得太滿,以免沸後溢鍋。需旺火或中火熬制,小火熬制湯色不白。
油酥豆瓣尖椒碟
特點:辣香味醇,清鮮誘人。
原料組成配方(以5 份為例)
主要調味原料:油酥豆瓣50 克。
輔助調味原料:尖椒粒15 克,大頭菜粒20 克,芹菜粒10 克,香蔥花15 克,香菜末10 克,酥黃豆20 克,熟芝麻5 克。
製作程序:取 5 個專用碟,均勻放入油酥豆瓣、尖椒粒、大頭菜粒、芹菜粒、香
蔥花、香菜末,撒上酥黃豆、熟芝麻即可
鍋底製作程序:
1)烹前工作:
將鮮活梭邊魚宰殺治凈切塊,加適量精鹽、料酒拌勻碼味片刻。子彈頭泡椒去蒂,去籽。泡青菜梗切成塊。
2)鍋底製作:
鍋置中火上,加火鍋油,燒至四成油溫,下泡子薑片、泡辣椒、泡青菜梗炒香,放入底料稍炒,摻入鮮湯,加獨蒜、胡椒粉、精鹽、米酒汁,熬至獨蒜熟軟時,下蔥段、調入雞精、味精起鍋,入盛有輔料的火鍋盆中,撒香菜段,鍋底即製成。
食用方法:
鍋底置爐具上點火,味碟上桌,一人一碟,舀少許鍋中鹵汁入味碟中攪勻,魚塊下入鍋底煮熟而食,待食完後,燙食原料經加工後分別整齊入盤,圍在鍋的四周,入鍋涮燙,熟後蘸碟而食。
技術要點:
1、須選鮮活梭邊魚。
2、掌握香料用量,避免香料味過濃。
3、泡辣椒、泡青菜梗須炒香。
提色技巧
魚火鍋[2] 紅油在製作時有麻辣味、泡椒味、酸辣味等幾種常見的味型,在提色方法上大致有如下幾種做法:
泡椒提色法:去四川新都縣所產泡椒居佳,以紅色長二荊條泡椒,肉質厚實,籽少較佳;泡椒初加工:去蒂、去籽後壓去多餘水份,入絞肉機絞碎成0.3cm見方細小塊狀;加入泡姜顆粒(微微拍松切1cm見方),以沖油法熬制。製作時可以結合加入少許紫蘇葉、豆瓣醬和野山椒提味增鮮;泡椒:油脂=30:100;本方法在熬制時水分火候應控制在水分7-8成干即可;
糍粑辣椒提色法:糍粑辣椒在搭配時可以加入泡椒、泡姜、野山椒一起絞碎;比例可以根據各自口味進行修改,一般常用比例為:糍粑辣椒:泡椒:野山椒:泡姜:油脂=40:10:3:3:100;製作時以沖油法完成,豆瓣醬、豆豉等如需加入,可炒開後混合加入;火候控制為水分炒至8-9成干即可起鍋,火候應稍微炒干一些,通過干香味來輔助魚肉的香味產生,以此達到避腥增香的目的;
如製作番茄魚這樣的湯鍋,應使用番茄醬+番茄塊一同炒制,番茄醬炒至剛翻沙吐油即可,不可炒制過過久,通過讓湯汁色紅+紅油一起增香。
酸菜魚的做法
原料:草魚1隻(鯰魚、黑魚等都行約1斤半)、酸菜(泡青菜)100克、野山椒20克、薑片10克、蒜泥20克、澱粉4茶匙(20ml)、蛋清1隻、料酒2茶匙(10ml)、鹽適量、雞精少量、糖1茶匙(5克)、胡椒粉少量、清湯。
做法:先處理魚,將魚切成魚片。
1、先處理魚。將殺好的魚洗凈,一定要將魚腹內的黑膜洗凈,剁去魚鰭,切下魚頭。
2、緊貼魚骨將魚身的肉片下。
3、將片下的魚肉魚皮朝下,斜片成厚約0.5厘米的魚片,魚排剁成長約5厘米的塊,魚頭剖成兩半。
4、將魚片和魚排魚頭分別用1茶匙料酒、2茶匙澱粉和1/2個蛋清和適量的鹽抓勻,腌制15分鍾。
魚片處理好以後,就開始製作酸菜魚了。
1、酸菜(泡青菜),在很多的超市都有賣的,要買四川出品的啊。
2、將酸菜中的水分用手攥干,切成細絲待用;野山椒剁碎。
3、炒鍋燒熱,放入3湯匙的油,放入薑片、蒜泥炒香,再放入酸菜絲和野山椒。
4、加入適量清湯或者開水(水的量要能沒過所有魚片)燒開。
5, 將魚頭和魚排放入煮10分鍾,將鮮味熬出來。
6,將腌好的魚片逐片放入湯中,用筷子撥散,等魚片煮變色,用鹽、糖、雞精、胡椒粉調味,用深盤盛出,燒少許熱油澆在魚片上即可。
香辣魚火鍋的做法
主料;草魚1條(1000克左右)[3]
輔料 雞蛋1個,色拉油1000-1500克,湯1250克,精鹽5克,味精3克,胡椒面4克,料酒15克,薑片3克,蒜瓣7克,蔥節8克,花椒、干辣椒適量。
配菜;豆芽、白菜、豆腐、海帶等。(喜歡吃的菜都可以)
做法;
1、將草魚去鱗、魚鰓、剖腹、去內臟洗凈,用刀取下兩扇魚肉,把魚頭、錢骨製成塊。
2、將魚肉斜刀片成薄片,加入精鹽、料酒、味精、雞蛋清拌勻,使魚片均勻地裹上一層蛋漿。
3、將炒鍋置火上,加高湯、鹽燒沸,下魚頭、魚骨,用大火熬煮。撇去湯面浮沫,滴入料酒去腥。湯盆內放黃豆芽墊底。待魚骨熟後撈起放入湯盆里。
4、把魚片抖散入鍋,待魚片剛斷生時撈起,放在魚骨上。然後加入薑片、蒜瓣、蔥節、胡椒面、味精、花椒、干辣椒等。
5、鍋洗凈,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後倒入湯盆里,熬上一兩分種即成。
沸騰魚的做法
原料:梭邊魚、澱粉、適量鹽、酒、薑片、蔥節、花椒、辣椒。
做法:
1、將三斤左右的梭邊魚(梭邊魚,相信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都很陌生。梭邊魚是產於長江上游水系的一種喜歡「溜邊」的魚,無鱗黑皮少刺,柔若無骨,鮮香嫩滑。)收拾干凈取下肚子上的兩片肉,片成魚片加干澱粉,適量鹽、酒、薑片、蔥節、花椒抓勻備用。餘下的魚骨切塊,魚頭對半切開,用豬油老薑片花椒炒香後加大蔥頭加水(高湯更好)熬制待用;
2、把菜籽油燒辣以後關火,把干辣椒節和花椒倒進油里炒香後,再倒入有魚骨和魚頭的湯中,這時鍋里一片沸騰讓人頗有成就感;
3、湯料要多熬些時間才能更香更出味,最後把備用的魚片煮進湯里,一鍋沸騰魚即可食用。
③ 有沒有經典的饒口令
數九寒天冷嗖嗖,轉年春打六九頭,正月十五是龍燈會,有一對獅子滾綉球。
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會,大鬧天宮孫猴又把那個仙桃偷。
五月端午是端陽日,白蛇許仙不到頭。
七月七傳說是天河配,牛郎織女淚交流。
八月十五雲遮月,月里的嫦娥犯了憂愁。
要說愁,咱們凈說愁,唱一會兒繞口令的十八愁。
狼也愁,虎也是愁,象也愁,鹿也愁,騾子也愁馬也愁,豬也愁,狗也是愁,牛也愁,羊也愁,鴨子也愁鵝也愁,蛤蟆愁,螃蟹愁,蛤蜊愁,烏龜愁,魚愁蝦愁個個都愁。
虎愁不敢把高山下,狼愁野心耍滑頭,象愁臉憨皮又厚,鹿愁長了一對大犄角。
馬愁鞴鞍就行千里,騾子愁它是一世休。
羊愁從小它把鬍子長,牛愁本是犯過牛軸。
狗愁改不了那凈吃屎,豬愁離不開它臭水溝。
鴨子愁扁了它的嘴,鵝愁腦瓜門兒上長了一個『錛兒嘍』頭。
蛤蟆愁了一身膿皰疥,螃蟹愁的本是凈橫摟。
蛤蜊愁閉關自守,烏龜愁的膽小盡縮頭,魚愁離開水不能夠走,蝦愁空槍亂扎沒准頭。
說我謅,我倒謅,閑來沒事我溜溜舌頭。
我們那兒有六十六條胡同口,住著一位六十六歲的劉老六,他家裡有六十六座好高樓,樓上有六十六簍桂花油,簍上蒙著六十六匹綠縐綢。
綢上綉六十六個大絨球,樓下釘著六十六根兒檀木軸,軸上拴六十六條大青牛。
牛旁蹲著六十六個大馬猴。
六十六歲的劉老六,坐在門口啃骨頭。
南邊來了一條狗,這條狗,好眼熟,它好像大大媽家大大媽媽腦袋、大大媽媽眼睛、大大媽媽耳朵、大大媽媽尾巴、大大媽媽家鰲頭獅子狗。
北邊又來一條狗,這條狗,嘿!又眼熟,它好像二大媽媽家、二大媽媽腦袋、二大媽媽眼睛、二大媽媽耳朵、二大媽媽尾巴、二大媽媽家鰲頭獅子狗。
兩條狗打架搶骨頭,打成仇。
嚇跑了六十六個大馬猴,嚇驚了六十六條大青牛,拉折了六十六根兒檀木軸,倒了六十六座好高樓,灑了六十六簍桂花油,油了六十六匹綠縐綢,臟了六十六個大絨球。
南邊來個氣不休,手裡拿著土坯頭去砍著狗的頭,也不知氣不休的土坯頭打了狗的頭,也不知狗的頭碰壞氣不休的土坯頭。
北邊來了個禿妞妞,手裡拿著個油簍口去套狗的頭。
也不知禿妞妞的油簍口套了狗的頭,也不知狗的頭鑽了禿妞妞的油簍口。
狗啃油簍簍油漏,狗不啃油簍簍不漏油。
什麼上山吱扭扭?什麼下山亂點頭?什麼有頭無有尾?什麼有尾無有頭?
什麼有腿家中坐?什麼沒腿游九州?趙州橋什麼人修?玉石欄桿什麼人留?
什麼騎驢橋上走?什麼人推車軋了一道溝?什麼人扛刀橋上站?
什麼人勒馬看春秋?什麼人白?什麼人黑?什麼人鬍子一大堆?
什麼圓圓在天邊?什麼圓圓在眼前?什麼圓圓長街賣?什麼圓圓道兩邊?
什麼開花節節高?什麼開花毛著個腰?什麼開花無人見?什麼開花一嘴毛?
什麼鳥穿青又穿白?什麼鳥穿出皂靴來?什麼鳥身披十樣錦?什麼鳥身披麻布口袋?
雙扇門,單扇開,我破的悶兒自己猜。
車子上山吱扭扭,瘸子下山亂點頭,哈蟆有頭無有尾,蠍子有尾無有頭。
板登有腿兒家中坐,小船沒腿兒游九州,趙州橋,魯班修,玉石欄桿兒聖人留。
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推車軋了一道溝。
周倉扛刀橋上站,關公勒馬看春秋。
羅成白,敬德黑,張飛鬍子一大堆。
月亮圓圓在天邊,眼鏡圓圓在眼前,燒餅圓圓長街賣,車軲轆圓圓道兩邊。
芝麻開花節節高,棉花開花毛著腰,藤子開花無人見,玉米開花一嘴毛。
喜鵲穿青又穿白,烏鴉穿出皂靴來,野雞身披十樣錦,鶚麗兒身披麻布口袋。
一道黑,兩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九道黑十道黑。
買個煙袋烏木桿兒,抓住兩頭一道黑。
二姐描眉去打鬢,照著個鏡子兩道黑。
粉皮牆寫川字兒,橫瞧豎瞧三道黑。
象牙的桌子烏木的腿兒,放在炕上四道黑。
買個小雞不下蛋,圈在籠里捂到(五道)黑。
挺好的騾子不吃草,拉到街上遛到(六道)黑。
買了個小驢不拉磨,鞴上鞍韂騎(七)到(道)黑。
姐倆南窪去割麥,丟了鐮刀拔到(八道)黑。
月窠兒孩子得了瘋病,盡點兒艾子灸到(九道)黑。
賣瓜籽的沒注意,刷拉撒了一大堆,條帚簸箕不湊手,一個一個拾到(十道)黑。
正月里,正月正,姐妹二人去逛燈,大姐名叫粉紅女,二姐名叫女粉紅。
粉紅女身穿一件粉紅襖,女粉紅身穿一件襖粉紅。粉紅女懷抱一瓶粉紅酒,女粉紅懷抱一瓶酒粉紅。
姐妹找了個無人處,推杯換盞飲劉伶。
女粉紅喝了粉紅女的粉紅酒,粉紅女喝了女粉紅的酒粉紅,粉紅女喝了一個酩酊醉,女粉紅喝了一個醉酩酊。
女粉紅揪著粉紅女就打,粉紅女揪著女粉紅就擰。
女粉紅撕了粉紅女的粉紅襖,粉紅女就撕了女粉紅的襖粉紅。
姐妹打罷落下手,自己買線自己縫。
粉紅女買了一條粉紅線,女粉紅買了一條線粉紅。
粉紅女是反縫縫縫粉紅襖,女粉紅是縫反縫縫襖粉紅。
說扁擔長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
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扁擔綁在板凳上。
出南門,面正南,有一個面鋪面沖南。面鋪門口掛著一個藍布棉門簾。
摘了藍布棉門簾,看了看面鋪面沖南,掛上藍布棉門簾,瞧了瞧,喲,嗬!面鋪還是面沖南。
出西門走七步,拾到雞皮補皮褲。
是雞皮補皮褲,不是雞皮不必補皮褲。
我家有個肥凈白凈八斤雞,飛到張家後院里。
張家院有個肥凈白凈八斤狗,咬了我的肥凈白凈八斤雞。
我拿他的肥凈白凈八斤狗賠了我的肥凈白凈八斤雞。
打南邊來個瘸子,擔了一挑子茄子,手裡拿著個碟子,地下釘著木頭橛子。
沒留神那橛子絆倒了瘸子,弄撒了瘸子茄子,砸了瘸子碟子,瘸子毛腰拾茄子。
北邊來個醉老爺子,腰裡掖著煙袋別子,過來要買瘸子茄子,瘸子不賣給醉老爺子茄子,老爺子一生氣搶了瘸子茄子,瘸子毛腰撿茄子拾碟子,拔橛子,追老爺子,老爺子一生氣,不給瘸子茄子,拿起煙袋別子,也不知老爺子的煙袋別子打了瘸子茄子,也不知瘸子橛子打了老爺子煙袋別子。
閑來沒事出城西,樹木榔林數不齊,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六城四,三二一,五四三二一,四三二一三二一,二一一,一個一,數了半天一棵樹,一棵樹長了七個枝,七個枝結了七樣果,結的是檳子、橙子、桔子、柿子、李子、栗子、梨!」
④ 如何寫好網路小說
我也是寫作萌新,在經常混的網站里勾搭了一位編輯大大,然後她手把手教我的
寫作分為
1、從外到里的寫作。2、從里到外的寫作。
從外到里的寫作就是:杜撰出一個想法,稍加醞釀,便直奔鍵盤,以一種大家都覺得合適的方式把自己喜歡的場景串聯起來。遇到問題時,死抱其心愛的場景,用新的講述方法將其扭結在一起。結果:有可能會作出一件精品,但水平忽高忽低,而且不能隨心所欲駕馭自己的天賦。
從里到外的寫作就是:
花掉大部分的時間創作故事的步驟大綱。
1)步驟大綱
即一步一步講故事。
①簡單說明每一個場景發生了什麼,如何構建和轉折
②在故事設計中這一場景應該屬於什麼位置(激勵事件?幕高潮?主情節、次情節?)
*他必須創造比他所能使用的多得多的素材,然後毀掉一切他認為不夠理想的東西,追求一個珠圓玉潤的故事。
*十分鍾內講述不對的任何東西在銀幕上會糟糕十倍。
*一件優秀的藝術品都具有令心靈的聒噪寧靜下來,並將我們提升到另外一處的力量。
這都是我的編輯教我的,希望對你有用哦!
⑤ 描寫食物香味的成語有什麼
1.美味佳餚[ měi wèi jiā yáo ]: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緻可口的飯菜;味道鮮美的食品。
2.垂涎欲滴[ chuí xián yù dī ]:指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出自唐·柳宗元《招海賈文》:「更笑迭怒;垂涎閃舌兮。」
3.垂涎三尺[ chuí xián sān chǐ ]:指口水掛下三尺長。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形容食物很美味。也形容非常眼熱。出自唐代柳宗元《三戒》:「臨江之人;畋得麋麂;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4.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泛指精美的餚饌。出自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5.山珍海味[ shān zhēn hǎi wèi ]: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餚。出自唐代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炮羔如折葵。」
不同的鹵菜培訓機構的收費標准不同,通常在3000元~5000元之間。一般學會做鹵菜需要2個月左右地時間。
下面推薦一些行業內口碑良好地鹵菜培訓機構,重慶香滿堂鹵菜培訓、神來福餐飲小吃培訓機構、匯天下餐飲培訓、九鼎香小吃培養訓練中心、重慶新東方培訓均是口碑良好的鹵菜培訓機構。
4、九鼎香小吃培養訓練中心:
九鼎香小吃培養訓練中心靠的是扎實的小吃技術,得到學員的口碑。在九鼎香小吃培養訓練學習技術並不難,重要的是獨家的根據處方調劑葯品,各種特色小吃獨有尤其的風格技術都是九鼎香小吃培養訓練的老師們多年的實踐、反反復復的推敲,每一種主、混合原料的用量都非常准確到克,一看就會。
之後由教課老師手把兒傳授繼承傳授,學員親身動手操作實踐操作 ,沒有小吃經驗的學員一樣能輕松學技術,學習的時間要根據學員的接受有經驗不同,學會截止。
5、新東方鹵菜培訓:
新東方鹵菜培養教程較多,比較完整,學員的選擇范圍較為廣泛。共分為紅鹵系列、鹽焗系列、麻辣系列、泡椒系列、烤鴨系列、醬香系列、五香系列、海鮮系列、涼拌系列等9大系列;
它通過腌制、風曬、煮燜或鹵制後,經刀工處置,簡單包裝,即可食用,獨有尤其的地方是干香、脆嫩、酥爛、顏色光澤潔凈、食用方便、便於帶著,備受很多人的喜愛。
鹵菜製作的相關細節:
1、鹽味很重要。鹵水必須要保持一定的底味,在每天鹵制菜品前都要嘗試鹵水的鹽味,淡了就加鹽,咸了就加湯,只有在鹽味合適後鹵出的菜品才有香味。咸了,淡了都不好吃。
2、在鹵制過程中,因為水蒸氣的蒸發,鹵水會逐漸減少。這就需要及時補充鹵水, 加水的方法有包括加入事先准備好的開水;加入事先熬制好肉湯或者骨頭湯。切忌在鹵制過程中加入冷水,這樣會減弱鹵水香味和鮮味。而且鹵出的肉比較柴。
3、鹵水中盡量不要加入醬油。特別是開店的。菜品的顏色是靠糖色來上色的,不能以醬油來代替,加了醬油的鹵水,時間稍長,經高溫氧化後便會使菜品色澤發黑發暗。
4、鹵水應妥善保管,夏天早晚燒開一次,然後靜止不動。放鹵鍋的地方底下墊兩塊磚,保持通風散熱,使鹵水快速冷卻,鹵水在40-50度時,細菌滋生和繁殖最快。如果鍋底直接接觸地面,因為地面受熱後不易冷卻。會使鹵水冷卻速度減緩,所以很多時候,盡管早晚燒開了的,但是過段時間鹵水仍然變酸或者發餿。
⑦ 請問有象徵意義的物體有哪些
1、芳草:離恨。
2、芭蕉:孤獨憂愁,離愁別緒。
3、烏鴉:衰敗,凄涼。
4、羌笛:凄切。
5、水:愁思,年華易逝。
6、紅豆:相思。
7、採薇:隱居。
8、海浪:人生的起伏。
9、煙霧:情感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10、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11、東風:春天,美好。
12、西風:落寞,惆悵,衰敗,遊子思歸。
13、玉:高潔、脫俗。
14、西樓小樓:怨婦之情/
15、桑梓:故鄉。 軒轅:祖國。
16、英雄:追慕、自愧自嘆。
17、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撻。
18、擊楫:立志報效國家,收復失地。
19、古跡:懷舊明志,昔盛今衰,衰敗,蕭條。
20、鄉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淳樸美好,安逸寧靜
21、草原:遼闊、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22、仙境:飄逸、美妙、潔凈、忘塵厭俗。
23、白衣蒼狗:世事變化無常。
24、深夜:秋思懷舊。
25、酒:歡愉得意,失意愁苦。
26、峨眉:高尚的德行。
27、懷桔:孝順雙親。
28、破曉:初現希望。
29、冰雪:忠貞、高潔、高尚。
30、明月: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31、折柳:傷離別,惜別。
32、草木茂盛:反襯凄涼。
33、菊花:堅貞、高潔。
34、梅花:高潔、孤傲。
35、松柏:堅貞、高潔。
36、蓮(芙蓉):高潔,愛情。
37、梧桐:凄涼,悲傷。
38、杜鵑(子規、杜宇、布穀):凄涼,哀傷,思鄉。
39、鷓鴣:離愁別緒。
40、大雁:思鄉,寂寞。
41、落葉:失意。
42、浮雲:飄零。
43、落日:惆悵。
44、秋雨:憂愁。
45、大漠:蒼涼。
46、秋蟲:凄涼。
47、枯藤:蕭瑟。
48、古琴:知音。
49、美人香草:君臣同構。
50、江湖扁舟:凄楚悲涼。
51、夢後酒醒、寒雨斜陽、紅燭啼鵑:悲歡離合。
52、風雨落花、雙燕孤雁、重閣玉枕:閨怨。
53、煙波:離別後的漂泊無依。
54、孤雁斷鴻、孤帆、孤蓬浮萍:遊子離鄉,孤獨無依。
55、青鳥:愁悶。
56、丁香:傷春。
57、牧童:單薄。
58、紅豆:相思。
59、青雲青紫:高位富貴。
60、吳鉤:勇武豪情。
61、禾黍、薺麥、綠蕪:昔盛今衰。
62、化鶴、歸鶴:人生變幻,消極處世。
63、爛柯:離家日久,時光易逝,世事變遷,人物非昔。
64、封侯:報效國家、立功邊疆的豪情壯志。
65、新豐客:懷才不遇,希望被明主任用。
66、楚狂、接輿:不滿現實,甘於隱匿。
67、青冢:悲壯凄涼。
68、式微:政治不得意,打算歸陰。
69、登樓:思鄉,憂國,憂愁。
70、新亭淚、新亭風景:感傷、愛國憂時。
71、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72、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
73、魚:自由,愜意。
74、鷹:剛勁,自由,人生搏擊,事業成功。
75、雞、狗:田園生活。
76、馬:奔騰,追求漂泊。
77、松岡山月:隱逸。
78、寒林殘月:憂愁。
79、中秋圓月:相思。
80、空城落花:國力衰微的哀嘆,愛國。
81、堤柳堆煙:抒發興亡之感。
82、六朝舊事,南朝舊夢:往日富貴繁華生活。
⑧ 吉祥的菜名(拜託了,江湖救急啊!重謝!)
金錢滾滾( 酥炸鯪魚球:鯪魚肉、泰椒、檸葉、發菜做成肉球。鯪魚球肉加入泰國香料、既傳統又創新,鯪魚球爽口、清香。)
盆滿缽滿(迷你南瓜盒:餡料豐富的南瓜,里頭「藏著」燒肉、切雞、燒鴨、蚝豉、節蝦、發菜支竹等。有傳統盆菜的風格,味濃有南瓜清香味。)
錦綉前程(南乳燜齋:黃耳、雪耳、雲耳、甜竹、筍片、白果、發菜、金針菇、紹菜、粉絲、紅棗、馬蹄,以中菜傳統的原料加上泰式配料作調味,口味清淡。)
發財大利(發財大利湯:豬舌頭、發菜、蚝豉、冬菇、支竹、紅棗加上足夠火候調出這碗意頭湯,味道濃郁、鮮美。)
發財好市 (發菜蚝豉:蚝豉、火腩、冬菇、發菜、炸蒜子,中式的做法,甘香味濃。)
橫財就手(蓮藕燜豬手:蓮藕、豬手、姜、冬菇,在傳統中式菜里加泰國魚露做調味料。乳香味濃、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