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上網意識

網路安全上網意識

發布時間:2025-02-14 07:20:17

網路安全意識有多重要及方案(詳解)

  文明守紀樹良風,安全教育我先行。2022年全國網路安全宣傳周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網路安全一直以來是廣大中國人民的一大痛點,對互聯網時代更是又愛又恨,培養一個人的網路安全意識是極其重要的,那麼網路安全意識有多重要的,又有何獨特的見解呢?下面的內容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網路安全意識有多重要及方案(詳解),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網路安全意識有多重要及方案(詳解)

  一、加強網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網路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創造了精彩的娛樂時空,已逐漸成為學生獲取知識、開闊視野、互動交流、增加閱歷、放鬆身心、娛樂益智的重要方式。但是,互聯網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給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娛樂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他們的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互聯網上充斥著大量的色情、暴力和低級庸俗的內容,嚴重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各類犯罪分子針對學生辨別力較弱和自我保護意識差的特點,通過上網聊天、交友等機會尋找目標實施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由於學生缺乏自控力,一些人沉迷於網上聊天、網路游戲等,導致出現心理扭曲、疏遠家人朋友、荒廢學業、健康狀況下降等一系列不良現象;更有甚者模仿網上行為,搞犯罪活動。

  大量學生遭遇網路危害的案例表明,學生的網路安全問題絕不能忽視,加強學生網路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二、學生常見網路安全問題

  要加強對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就要了解目前存在的問題。下面我們列舉一些常見的、學生容易出現的網路安全問題。

  1、沉迷網路游戲

  學生都有一種好奇、好勝以及對英雄的崇拜心理,網路暴力游戲的出現,正好迎合他們的這種獵奇和追求刺激的心理。他們通過操縱游戲可以得到一種強烈的滿足感。而且,通過玩游戲,他們內心或多或少的壓抑都得以宣洩和釋放。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對網路產生迷戀心理。由於學生是一個處於性格形成過程中的人群,其世界觀、人生觀和理性的價值判斷能力都沒有最終形成,極易受到帶有暴力內容的網路游戲的影響,從而導致道德認知模糊,產生「攻擊他人合理」的錯誤思想。延續到青年期後,極可能出現人際關系緊張、有暴力傾向等。在網路構築的虛擬世界裡,學生不需要面對現實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會規范和其他人的監督,可以隨心所欲地宣洩情感。長此以往會淡化現實社會規范的要求,給暴力犯罪埋下隱患。許多沉溺於網路游戲的學生就是因為缺乏自製力而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途。更有甚者,學生在網吧幾天幾夜甚至連續十幾天地上網玩游戲,到了不吃飯、不睡覺的瘋狂地步,造成視力下降直至失明,甚至猝死在網吧。

  目前,大量以飆車、砍殺、爆破、槍戰等為主題的網路游戲,成為學生的新寵。這些暴力游戲往往以「攻擊、打鬥、暴力、色情」為主要內容,很容易使學生模糊道德認知,淡化游戲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這種錯誤觀點,他們便會不擇手段地模仿欺詐、偷盜,乃至對他人施暴的行為,不但會在網上模仿,甚至會在現實生活中加以模仿。

  2、瀏覽色情、暴力網站

  雖然國家採取種.種措施凈化網路環境,但總有少數人為了經濟利益,在網上傳播色情、暴力視頻、圖片和文學作品等。而學生涉世不深,對一些網站的色情、暴力等內容缺乏鑒別能力,盲目模仿,甚至參與違法犯罪活動。據犯罪心理學分析,學生性機能漸漸發育成熟,但往往性道德觀念的形成落後於性機能發育的成熟,色情文化的污染最容易使這個時期的學生放肆地追求性刺激,再加上學生本

  身喜歡模仿,好奇心強,易受暗示,在外界強烈刺激的作用下,很容易產生犯罪動機,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3、網上交友上當受騙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很多人已把網上交友當成了交友的重要途徑。但學生心理不成熟,缺乏經驗,往往容易上當受騙,甚者會身遇殘害。

  網上交友所導致的失財丟命的案件頻頻見諸報端,新的案件、新的騙術仍然層出不窮,足見網路交友安全應警鍾長鳴。

  4、利用網路從事犯罪活動

  網路的開放性、便捷性以及網路行為的隱蔽性使網路犯罪變得輕而易舉,使犯罪成本大大降低,又容易滿足一些學生不勞而獲的心理,致使一些學生利用網路實施盜竊、詐騙、搶劫等犯罪。有的學生長期沉迷網路,導致性格變態,人格異化,視親人、朋友、同事為仇人,動輒傷害他人;有的深受暴力游戲毒害,變得對生命麻木不仁,由網上打打殺殺變成現實生活中的殺人犯;有的由於陷入網戀而釀成命案悲劇;有的利用網路的雇兇殺人、拐騙殺人;有的利用網路身份的虛擬性和隱蔽性誘騙婦女、少女,實施性犯罪;有的參加網路賭博、非法傳銷;還有的利用網路製作、販賣和傳播淫穢物品,等等。

  5、上網成癮

  涉世不深,判斷能力和自護能力較差的學生,經不住網路的誘惑,上網成癮,直至成為「網痴」「網蟲」。他們上網時間失控,總覺得時間短,得不到滿足;每天最大的願望就是上網,想的、聊的主要內容也是網上的事;在網上全神貫注,到網下迷迷糊糊,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有點時間就想上網,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網不能不上;對家長和同學、朋友隱瞞上網的內容;與家長、同學的交流越來越少,與網友的交流越來越多;泡網吧的主要目的是網上聊天、玩網路游戲,或瀏覽不良信息;為了上網甘冒風險,撒謊、偷竊、逃學、離家出走。

  凡此種.種,網路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引發學生犯罪的最重要的誘因。據有關部門統計,在學生犯罪中,有80%以上是由於網路問題而引發的。網上的有害內容已成為吞噬部分學生身心健康。

  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

  針對以上不良現象,班主任應採取積極的防範措施,從正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

  1、端正學生對網路的態度

  輔導員要引導學生端正對網路的態度,我們要告訴學生:

  (1)網路游戲本身並沒有錯,但長期沉迷於游戲不利於學習和身心健康,有些游戲所宣揚的暴力、色情等內容會誘使學生走上犯罪道路;僅僅利用網路進行游戲實在是「大材小用」,應該合理利用網路,利用網路的種.種功能為自己的學習、生活服務。

  (2)網上交友有利於開闊視野、增加閱歷,擴大學生交往范圍,但由於網路的虛擬性給了許多心懷不軌的人以可乘之機。如果在交友時不加選擇,隨意與網友見面,就有可能上當受騙,造成人身和財物損失,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一定要選擇合適的上網環境。老師和家長並不反對孩子上網,但提倡有節制、有選擇地上網。一些黑網吧很容易發生斗毆、被黑心老闆扣押、環境惡劣而導致傷亡等事故。為了自身安全,應該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下在家中或學校機房上網。

  (4)上網確實可以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不能因上網而忽視了現實生活的親情、友情和學業等;網路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更為重要。

  2、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

  豐富多彩的網上世界和簡單快捷的網路文化,對學生具有極大吸引力,因而也極易使之沉迷上癮。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上網會使人的心理產生障礙而禁止或阻止學生上網;相反,應積極讓已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學生上網。但對因上網而導致心理障礙的學生應積極進行心理疏導。首先是防患於未然,應在學生上網前就告知學生有關上網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礙產生的方法,使學生盡量避免上癮;其次是對已患上上網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矯治,要求他們適當控制上網時間,要求學生在上網的同時不要忽視與同學、家長、教師的人際交往。

  3、加大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力度

  要多讓學生參與各種道德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面對各種道德問題時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讓學生的道德品質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要加強對學生的專業基本功的操練,更要加強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將學生的關注點從網路轉移到現實世界,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網癮」。

  4、加強對中學生的網路道德教育

  目前還沒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規范來約束上網行為。上網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網路中的需要來活動,這就對現實社會中主流的道德規范形成巨大的沖擊,並使其約束力明顯下降。當前,我們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生的上網道德規范教育,使他們從一開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規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後問題成堆後再來矯正。

  5、加強校園網路文明宣傳教育

  充分利用班會、板報、徵文等形式展開有關網路安全的討論,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危害,自覺抵制不健康思潮,積極引導學生健康上網。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教育。深入開展《全國學生網路文明公約》學習宣傳活動,教育學生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6、告知學生上網聊天交友的注意事項

  輔導員、班主任要告知學生:上網聊天時,盡量不要透露自己的年齡、家庭住址以及個人資料或照片;不要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地址、電話號碼、學校名稱、密友等信息;對網上求愛者不予理睬;對說話內容低俗的網友,不要反駁或回答,要以沉默的方式對待;當網友提出見面時,一定要警覺,不要單獨見面,不要與網友單獨吃飯;當網友提出單獨到出租屋或賓館、旅店玩時,絕對不能答應;約會前須徵得家長或監護人的同意,並由他們陪同,地點應選在公共場所。

  對學生進行網路安全教育既是一個教育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單靠輔導員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家長、學校、政府、社會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更需要學生自覺地增強自護意識和自護能力。

❷ 青少年上網應注意的安全意識有哪些

青少年在網路世界與現實生活中需要有所區分,避免長時間沉浸在虛擬空間而忽視了現實生活。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區分兩者之間的差異,有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

在填寫個人信息時,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尤其是在社交網路平台上。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以防被不良分子利用,給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未成年人應在家長或監護人的指導下進行網路活動,確保網路安全。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上網的行為,及時糾正不當行為,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網路觀念。

與陌生人見面或參加網路聚會時,要格外謹慎,避免給自身帶來危險。青少年應提高警惕,避免單獨與陌生人見面,以防遇到不必要的麻煩。

網路上的形象並不能完全代表個人的真實面貌,應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看待網路世界。認識到這一點,有助於青少年形成正確的網路觀念,避免盲目跟風。

在參與網路活動時,要時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識。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要加強自我保護,避免遭受不必要的傷害。

每個人都應該將外在的規則內化為內心的准則,自覺遵守網路世界的「游戲規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享受到網路帶來的自由和便利,同時避免各種潛在的風險。

如何提升當代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和網路安全防範能力

在這個信息時代,網路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提升網路安全意識和網路安全防範能力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1.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正確使用網路,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面對網路上的各類信息時,應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不輕信謠言和不實信息,提高防範意識,避免受到網路詐騙和思想侵蝕,培養良好的上網習慣和網路道德。
2. 謹慎交友:在網路世界中,大學生應對陌生人提供的信息保持警惕。在聊天時應小心謹慎,不輕信網友。對於網路交友,應保持理智的心態,不受花言巧語或誘惑的迷惑。不要隨意泄露個人信息,也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3. 謹慎訪問網站:許多學生在網上購物、玩游戲或進行交易時容易遭受詐騙。在使用網上銀行時,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鏈接,更不要在陌生網站輸入賬號密碼。對網上發布的信息要仔細甄別,不輕易接收和安裝不明軟體,不隨意點擊聊天中的鏈接。
4.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網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安全隱患。上網時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接受陌生人幫助,不輕信他人。通過關注網路安全相關的公眾號、網站、書籍等方式,學習網路安全知識,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增強安全防範能力。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上網意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無線網路wifi網頁 瀏覽:129
網路研修如何沖抵學分 瀏覽:414
網路選課怎麼進去 瀏覽:542
拒絕連接網路是設置了嗎 瀏覽:488
蘋果手機網路監測 瀏覽:655
雅思培訓網路課程哪個比較好 瀏覽:533
哪種方式的網路共享最好 瀏覽:936
電腦版人人視頻網路連接 瀏覽:764
蘋果12網路顯示2g 瀏覽:520
網路營銷高級人才 瀏覽:723
遙控器連接網路教程 瀏覽:874
做一個衛星網路Wifi 瀏覽:248
開移動網路會怎麼樣 瀏覽:201
蘋果認證網路工程師有用嗎 瀏覽:56
廣電網路公司賣家電手機 瀏覽:440
自動連接附近網路的廣告 瀏覽:302
小米無網路路由器 瀏覽:828
一個家庭用兩個網路介面接路由器 瀏覽:278
計算機網路的就業去向是什麼 瀏覽:532
舒服網路用語怎麼說 瀏覽:96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