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熱詞為什麼能走紅
一:貼近人們的生活
二:雖有吐槽成分,但也表示了人們的真實感受。
三:網路熱詞已經成為了一種風氣,總會快速抓到人們的內心
㈡ 如何看待網路熱詞
網路語言對現代漢語的發展利弊共存。
它給漢語言的發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首先,網路語言簡潔生動,傳遞迅速。網路快餐時代講究「快捷,方便,經濟」的原則。被簡化和縮略的網路用語成了最有效的工具。數字、符號、拼音、漢字、英文字母雜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規律,但其實無論是諧音詞、簡縮略語、借用還是疊加等等各種方式,都比原來傳統的表達方式更加簡單易用。其次,網路語言張揚個性,崇尚創新。網路語言是基於年輕人需要有一套專屬的區別於傳統的表達方式而產生的語言系統,它通過廣泛的的群體創作產生、流傳,這其中所折射出的正是年輕人對於創新創造的渴求,對於張揚個性的期待。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了的創新激情,可以在網路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為了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與眾不同。網路語言成了網友展示其個性的最好的工具,風趣幽默、新奇的網語自然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現代的年輕人追求一種特立獨行的自我表現方式,這使得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網友不僅主動地使用網路語言,而且積極地創作網語,使得幾乎每天都有新生的網語出現,這也是網路語言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網路語言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
但是,網路語言也給漢語帶來了某些負面影響。 比如,有些網語內容淺薄、粗俗,產生很多不文明現象,頻繁出現的網路臟話還有「WBD」(王八蛋)、「NQS」(你去死)、「NMD」(你媽的)等等。這些網語趣味低俗,許多就是現實生活中粗話臟話的翻版。它們主要來自游戲、聊天、網上論戰等網路活動,而上網的人群多以自控能力較差,模仿能力較強的青少年為主。一旦長久接觸使用的話,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再比如,網語的使用會給書面語言的交流帶來一定的混亂。不規范的網語和規范的現代漢語日益頻繁的交叉,可能會污染書面語言的使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們的溝通交流。 更重要的是,網路語言會對漢字系統產生損害。學生因為上網人數眾多,對於新奇簡便和身份認同情有獨鍾,而且小學生對於復雜的漢字還不太會寫,於是,受網路語言影響的孩子們用數字、字母、諧音借代的辦法使用語言文字。比如用:)代替「笑」,用T_T代替「哭」,這種由好奇、方便而採用的書寫形式,很可能成為他們今後難以改變的書寫習慣,進而影響漢字的純潔和規范。
所以,90後必須從網路語言中吸其精華,祛除糟粕。對於一些下流低俗的網路用語,90後要從自身做起,堅決予以抵制,消除網路上的不文明現象,努力創造一個綠色、文明的網路環境。同時,要確定用語環境。許多網路用語只限於網路交際,不能用於中小學生作文中,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提倡認認真真地講普通話、寫規範字。
㈢ 網路熱詞的議論文
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作為作文里的重要分類的議論文,議論文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那麼大家知道優秀的議論文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關網路熱詞的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蟻族鬧蝸居,神馬駕浮雲」,從虛擬世界到現實生活,網路熱詞已經成為一種醒目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存在,其影響越來越難以忽視。
網路熱詞走紅,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它集中表現了國人的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也反映了「雷人」、調侃、「山寨」等社會心理和文化徵候。其實,網路熱詞不只是「詞」:小到一個詞或詞的構成單位,大到一個完整的句子,都在它的所指范圍內。並且,無論從來源渠道還是使用范圍來說,網路熱詞也不僅僅限於網路世界,在現實世界中也經常見到它們的身影。
網路熱詞為什麼會「熱」起來?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一是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基本的滿足並有了一定的保障,這才開始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刺激和滿足;二是人們的思想空前解放、社會氛圍寬松自由;三是互聯網時代所提供的巨大便利。
網路熱詞是當今人們社會意識和心理的直接反映,從個體的角度來說,最主要的就是集中表現了國人的關心意識、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現代社會中,人們的角色定位日趨理性、合理,由此而對各種社會現象和某些事件的關心意識、參與意識都空前增強;而人們的關心和參與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損於社會正義與公平的方面,並有非常明顯的褒貶傾向,由此就體現了很強的批判意識。
通過數量眾多、范圍廣泛、面目各異的網路熱詞,可以基本把握社會生活的脈搏。在教育部、國家語委剛剛發布的年度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列出了五大年度熱詞「躲貓貓、七十碼、蝸居、釣魚執法、樓脆脆」,無疑都是非常深刻的年度記憶。
作為一種語言現象,網路熱詞除了反映當今的社會意識和文化外,更直接地表現出當今社會表達中的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而這也是我們全面了解和認識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是「雷人」心理。早就有人指出,人民群眾是最偉大的語言學家,這話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和最充分的證明。在網路熱詞的創造者一方,以前通常說「語不驚人死不休」,而今則是「語不雷人死不休」,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不惜殫精竭慮、絞盡腦汁製造出各式各樣的'新奇乃至於怪異的形式;而就接受和使用者一方來說,往往也是喜聞樂用、趨之若鶩。我們甚至可以說,「雷人」已經成為全民話語時代的一個顯著標簽。
二是「調侃」心理。這一心理經常藉助於游戲性的語言形式來實現。語言有游戲功能,傳統的字謎以及迴文詩等都是,而現代人藉助新的媒體形式,在新的社會意識和心理的牽引、作用下,更是把語言的這一功能發揮到極致。然而,這里的調侃早已不僅僅是語言層面的文字游戲,而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心理層面的無奈、排遣與宣洩。看一看、想一想「逗(豆)你玩」吧,人們對綠豆漲價的不滿和無奈,竟然採用了這樣一種表達方式!有人把無房、無車、無女朋友的「三無」男青年稱為「低碳哥」,相應的也有「低碳姐/妺」,堪稱現代版的黑色幽默。
三是「山寨」心理。當今的「山寨文化」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它的實質一是「拿來主義」,二是從眾心理。網路熱詞創制及使用中的山寨心理一方面表現為大量借用與改造已有形式(如諧音改字,類推仿造等),另一方面表現為更多人的即時接受、使用和傳播,由此往往造成了某些網路熱詞一時的「井噴式」爆發。
網路熱詞早已成為一種客觀存在,它不僅以獨特的方式即時反映現實生活,而且還寄寓了人們豐富的社會情感,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以至於改變了人們的思維和表達方式。面對著鋪天蓋地的網路熱詞,我們既需要開放胸懷,也需要理性鑒別,去粗取精,去莠存良,善加引導,最大限度發揮其積極作用。
現在網路上有越來越多的網路熱名詞,從以前的藍瘦香菇到現在的皮皮蝦走,這些名詞我也是無能為力了,真的是不明白,他們這些人是怎麼想到這么多點子,從此因為這個名詞從此一炮而紅的,在我看來,如果我不懂這些只是我不去關注,但是我身邊的朋友知道了我不懂這些名詞之後的反應是驚訝然後是嫌棄,他們現我是一個土包子,從此以後我只能不懂裝懂,在朋友面前,不會用這樣的熱名詞,有許多人認為這樣和好笑,但是我認為這是沒有素質的體現。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但是在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過程中我們卻用了低俗的話語來做鋪墊,所以我們要努力的改善我們的不足,但是我們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些網路名詞都是來源於我們的生活,就拿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熱名詞來舉例吧!最近新出的熱名詞火車推,相信不少人已經聽過了,這個例子完完全全的展示了我們生活中的狀況。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火車推的來源,火車推的意思是火車上的推銷語,而且是非常誇張的推銷語,但是也有不誇張的,例如香煙瓜子火腿腸,啤酒飲料礦泉水,讓一讓讓一讓。」經過了今年的春運以後,在車上推銷已經成為了常用手段,而且趁著顧客需要什麼,他們就賣什麼,例如,現在幾乎人手一個手機了,所以說靠著人人都要用手機,人人都需要電,開始推銷,最開始買充電寶,雖然推銷的時候說的比較誇張,但是賣的是比較實用的,可是有些人不僅推銷的時候語言誇張,而且賣的都是一點也不實用,只是靠著巧妙的語言獲取孩子們的好奇心,父母受不了孩子哭鬧,就用錢來買給孩子,這樣他們就推銷成功了,這種現象每天都會發生,有時每天會發生上百例,甚至上千例。
從這種現象可以看出,雖然我們的社會進步的越來越快,但是問題暴露的也就越來越多,所以我們不僅要幫助社會進步,還要讓自己的素質更加進步,讓社會風氣變得整潔干凈,創造更美好的明天,這才是當季時代最需要的。
但是光有我們的堅持好夠嗎?現在之所以會變成這樣還是以為我們的文學素養不夠高,如果我們在火車上文明一點,不再喧嘩打鬧,也就不會有人再好意思去打破這安靜的氣氛,這也是我們需要反省的,所以這不僅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創造了網路,網路改變了我們,這才是許多不好的現象的本質,希望我們共同進步,創造更美好的明天吧!
㈣ 如何看待 網路熱詞
一些熱門網路用語反映出人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豐碩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百姓日子越過越滋潤。跳廣場舞、跑馬拉松、去健身房……這類「燃燒我的卡路里」的健康生活方式成為時尚。人們通過「確認過眼神」「土味情話」「皮一下」這些風趣的語言,歡樂了自己,也感染了別人。
正能量
一些熱門網路用語傳遞正能量,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對那些不關注客觀事實,以抬杠為目的,為反對而反對的人,廣大網民稱之為「杠精」,對認可的做法和事情,大家也毫不吝惜「skr」一下,點贊稱道;而「C位」永遠留給最受矚目的那個人,同時身處「C位」也意味著肩負更多的責任。
更有一些網路熱詞飽含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拜「錦鯉」表達的是對詩和遠方的憧憬和嚮往;而「佛系」心態這類熱詞,則折射出部分群體尤其是年輕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些許無奈和自我調整的嘗試。
㈤ 文章從哪幾個方面論述網路熱詞走熱的原因
這些個性化的網路用語顛覆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能夠很恰當地表達調侃、戲謔、語塞、反諷、感嘆等語義,還能為忙碌的生活增添不少樂趣,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用網路新詞語有可能在瞬間營造『你懂的』這樣一個和諧默契的意境」。
「每個年代都有它的熱詞,比如我的父輩生活在上世紀60年代,提到鐵娘子、大串聯這樣的詞都會深有感觸。」杭州清泰實驗學校語文老師楊冰認為,現在網路發達,這些詞語傳到網上就成了網路熱詞。這些大家喜歡的熱詞,從某個角度看,也體現了這個時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