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如何完善網路自我隱私權的維護

如何完善網路自我隱私權的維護

發布時間:2022-02-12 00:51:01

❶ 在網路上該如何保護好個人的隱私信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也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既能讓我們的信息得以共享,也會讓其他人的隱私得以泄露,所以我們要正確的利用互聯網,不能讓壞人在網路上為所欲為,保證每個網民的利益不受到侵害,這不僅需要民警加強對網路的審查,市民自己也要做好個人的防護,提高上網的安全意識,在網路上保護好個人的隱私信息。


在個人電腦安裝安全軟體。現在很多黑客喜歡入侵個人電腦,私自獲取電腦中的視頻和個人信息,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可以在電腦安裝殺毒軟體,並啟用防火牆,我發現自己電腦出現明顯的異常,一定要及時進行殺毒,並第一時間斷開網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網路安全規定,不是在網路上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❷ 法律如何保護網路隱私

從民法到刑法多層次保護,盡快制定專門法規
「網路隱私權保護是隱私權在網路環境中的延伸,對網路隱私權的維護,既有傳統隱私權的普遍性,同時也要充分體現網路的特性。」柳經緯認為,「從我國立法來看,立法對傳統隱私權的保護是多層次的。首先是憲法層面的保護,如憲法第40條對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護;其次是民法層面的保護,這方面主要有兩部法律,一部是民法通則,另一部是去年剛剛頒布的侵權責任法。後者第36條規定,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在刑事立法方面,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吳宗憲在人民網訪談時指出,侵犯公民網路隱私權有可能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以及侵犯通信自由罪等。比如非法侵入他人的計算機信息,有可能會涉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攻擊他人的電子郵件系統也有可能涉及侵犯通信自由罪。
在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方面,柳經緯指出,根據侵權責任法第36條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立法保障、政府監管等方面,對網路侵權行為雖然進行了規范和落實,但還需要根據網路技術的發展和隱私權侵犯的新特點,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尤其在網路運營商自律方面,我國目前還沒有出台具體的自律規范和協調機制。」張新寶教授指出。
對於網路隱私的立法保護,相關專家認為,應在考慮本國國情,比較考察世界先進國家有關網路隱私權法律保護模式的基礎上,從中吸取可行的經驗措施,形成我國網路隱私權立法的一般方式和原則。具體來說,首先應從法律上明確隱私權作為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的地位,進而盡快制定隱私權保護法,加強對傳統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另外,還應重視對信息時代網路隱私權的調整,盡快制定保護網路隱私權的專門法規,建立一套完整的網路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加強個人網路隱私權的法律保護,為網路電子產業的發展開辟一條更為坦盪的道路。

國外建立的一些網路隱私保護法案:

1、美國頒布《電子通訊隱私法案》
美國是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比較重視個人隱私權的法律保護。2000年4月21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制定了美國第一部網路隱私法――《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
到目前為止,美國並沒有一部綜合性法典為個人信息的隱私權提供保護,但是憲法、聯邦和州政府制定的各種類型的隱私和安全條例,都足以承擔起保護個人信息的重任。其中,最為重要的是1986年頒布的《電子通訊隱私法案》。它規定了通過截獲、訪問或泄露保存的通信信息侵害個人隱私權的情況、例外及責任,禁止「向公眾提供電子通信服務」的供應商將服務過程中產生的通訊內容提供給任何未經批準的實體。

2、歐盟建構完備的法律框架
歐盟在隱私保護的立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網路環境保護下的隱私保護立法。1995年制定的《歐盟隱私保護指令》是網路隱私權保護的重要法規,對網路環境下的隱私保護做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規定。此後,歐盟頒布了《電子通訊資料保護指令》和《歐洲電子商務行動方案》。歐盟通過上述一系列法規和指令,建構起了一套完備的網路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框架,為用戶、網路服務商、政府等提供了清晰可循的原則。
另外,與歐盟成員國有特殊關系的國際組織,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等也非常重視對網路隱私權,特別是針對個人數據資料的保護。

3、日本提出隱私保護五原則
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立了「私生活保護研究會」,對網路隱私權保護問題進行研究,並於1982年9月制定了《個人數據信息處理中隱私保護對策》,提出了隱私保護應遵循的五項基本原則,即:限制利用材料原則、限制收集原則、個人參與原則、責任明確原則、正確管理原則。此外,1998年,日本還通過了規制公共機構的《有關行政機關保有的與計算機處理有關的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

❸ 如何在互聯網上保護個人隱私

信息通信管理局要求,互聯網企業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要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不得收集服務所必需以外的用戶個人信息,不得將信息用於提供服務之外的目的,不得非法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個人信息。要切實保障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網路安全法》

❹ 如何依法維護隱私權

1.首先自己要有維護自己隱私的意識,不要隨意將隱私告知他人,防範隱私泄露。
2.當有人侵犯自已隱私時要向法院起訴,堅決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怎麼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採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❻ 如何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無論什麼多少都存有一些隱秘,但是很奇怪,社會上就是有許多人,專門喜歡探聽別人的秘密。這種人在交朋友的時候,和朋友接觸一多,就會設法套取對方的秘密,好像不全部知道對方心裡的秘密就不舒服似的。只有掌握了別人很多的私事後,才認為是「推心置腹」、夠「朋友」。然而問題的關鍵是掌握別人的隱私是為了傳播、為了出售、為了多些飯後茶餘的談話資料、為了滿足個人不健康的心理需要,而不顧對別人造成傷害,這是嚴重的不道德行為的表現。如果遇有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在你周圍發生,你應該堅決維護自身權益。

一、《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三)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四)教育與保護相結合。」還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這就很清楚了,探詢別人的隱私、公開別人的隱私,這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行為。因此,你應理直氣壯地和這種違法行為作斗爭,勇敢地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

二、平時自己也要有堅強的意志,謹言慎行,不要輕易地將自己心頭的隱私泄漏出來,同時也不要隨便侵犯別人的隱私,也要學會尊重他人的自由權利和人格尊嚴。只有這樣,人與人、同學與同學之間才能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正常關系,並造成一種文明向上、善良友好的人際關系,才能杜絕這類不愉快事件的發生。

三、如果遭到這種傷害,即個人的隱私被公開,也要學會自我調解、自我消化,千萬不要淤結心底,搞得自己長時間心緒不寧,痛苦難耐。要培養自己對待人生挫折的能力,培養堅強的個性意志,使自己的情緒爽朗,盡快能解脫。

四、不要過分封閉自已,要廣交朋友。當自己對一些問題認不準、吃不透時,不妨可以和自己信得過的兄長、老師,包括自己的父母交談,溝通想法,以求得幫助,使自己盡快成長、成熟起來。

❼ 當隱私權受到侵犯時,應該怎麼維護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作為一種基本人格權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
如果你曹到侵害,可向法院提出訴訟。。。。。。。。。。。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140.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141.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稱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侵犯姓名權、名稱權的行為。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
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❽ 我們應該學會怎樣維護個人隱私

用法律維護個人隱私

需要說明的是,法制的不健全在客觀上加劇了我國的信息安全問題。當務之急是要通過完善法律,來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資料的保護。對於未能採取適當保護措施而過失泄露這些信息,給當事人的精神和物質造成損害的,就應以侵犯隱私權論處。如果不負責任地收集資料,將搜集到的個人資料進行使用並導致當事人的損失,當事人有權要求予以賠償。

為了保障信息安全,規范網路時代的運營規則,我國將對「網路隱私權」進行立法保護。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鄭成思透露,在今年年底將提交全國人大討論的民法典的框架裡面,正式出現了「網路隱私權」。據悉,北京在信息安全規則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關立法正在進行。嚴格的法制將會規范信息安全的市場運作機制,為打擊個人信息的泄露事件提供依據。

同時,應該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政府、法律執行機關或其他民間機構搜集的個人隱私,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向公眾開放,特別是公開的材料與某個人的私生活相關時,必須受到非常嚴格的限制。比如,警察完全可以將罪犯的個人情況公之於眾,並獲得公眾的支持;但社會保險機關在非特定情況下,一般不能公開公民個人的工作和財務狀況。

網路時代,提高個人隱私保護意識尤其重要。在網上不要隨意填寫表格;選擇安全防範能力較強的網站存儲重要的個人信息;在馬路上接受市場調查,或者在商店裡填寫貴賓卡表格時,千萬留個心眼,別隨隨便便地讓自己的資料被人利用。在一些商務活動中,必要時約定保密責任。比如,購房人最好在簽約時與開發商約定保密責任:如泄露業主個人信息,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閱讀全文

與如何完善網路自我隱私權的維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碩電腦網路介面太緊 瀏覽:136
什麼軟體會導致網路丟包 瀏覽:304
w10看不到共享網路電腦 瀏覽:221
手機一直2g網路 瀏覽:922
游戲qq登錄為什麼網路異常 瀏覽:258
手機出現無線網路已禁用怎麼辦 瀏覽:23
手機七天網路怎麼閱卷回評 瀏覽:614
冰雪傳奇網路ip是多少 瀏覽:573
網路關了流量也關怎麼弄 瀏覽:883
重新安裝網路電腦沒網 瀏覽:353
滄海時代隨身wifi網路卡 瀏覽:422
人工智慧網路營銷平台 瀏覽:176
網路機頂盒解析度設置哪個好 瀏覽:41
怎麼做好網路課堂學習 瀏覽:903
網路共享硬體加速有什麼副作用 瀏覽:836
怎樣學好網路營銷專業 瀏覽:869
手機移動網路不用時要不要關閉 瀏覽:695
蘋果游戲機wifi網路差怎麼辦 瀏覽:950
無線網路產品型號 瀏覽:876
網路安全法考試含答案 瀏覽:68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