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全隔離技術有哪些
安全隔離技術有物理的隔離,工作機制的隔離,技術上的隔離。
物理的隔離,主要是場地的隔離。工作機制的隔離,是通過制度實行相應的安全生產隔離。技術上的隔離,通過一些防護服務或者是瀟灑化學反應等具體舉措,可以起到安全隔離的作用。
物理隔離主要用來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絕對保證安全的保密網,專網和特種網路與互聯網進行連接時,為了防止來自互聯網的攻擊和保證這些高安全性網路的保密性、安全性、完整性、防抵賴和高可用性,幾乎全部要求採用物理隔離技術。
物理隔離包含隔離網閘技術、物理隔離卡等。物理隔離產品是用來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絕對保證安全的保密網,專網和特種網路與互聯網進行連接時,為了防止來自互聯網的攻擊和保證這些高安全性網路的保密性,安全性,完整性,防抵賴和高可用性,幾乎全部要求採用物理隔離技術。
『貳』 網路安全隔離卡的隔離卡技術的發展
1999年,國家保密局發布《關於加強政府上網信息保密管理的通知》4號文件,文件規定,涉密信息網路必須與公共信息網實行物理隔離,在與公共信息網相連的信息設備上不得存儲、處理和傳遞國家秘密信息。4號文件的發布在信息安全界激起了千層浪,隔離卡可以節省一台電腦,又可以保證內外網的物理隔離,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到2002年,隔離卡的各項技術都得到發展和完善。此前,隔離卡主要採取電源切換方式,在切換時通過硬體開關控制。2002年推出的第二代隔離卡,用數據線切換方式替換了可能損壞硬碟的電源切換方式,並且採用了軟體開關控制,擁有了開機選擇菜單,極大的提高了隔離卡的易用性。更重要的是,隔離卡開始了控制軟體的開發,為隔離卡將來的發展確定了基本方向。事實上,隔離卡的硬體構造比較簡單,在硬體構造方面的發展無非是提升隔離卡的穩定性,發展空間非常有限,然而第二代隔離卡把隔離卡帶入軟體層面的發展,極大的擴展了隔離卡的發展空間,因此,第二代隔離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2007年,隔離卡解決了一項關鍵技術,那就是快速切換。以往隔離卡的切換都要對計算機實行開關機或重啟操作,這一過程決定了隔離卡切換內外網的時間需要1分鍾,第三代隔離卡採用休眠技術,計算機不再需要重新啟動,切換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休眠技術還可以保留切換前的工作狀態,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代隔離卡的發展歷經了五年時間,因此具備了相當完善的功能,各大隔離卡品牌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特點。隔離卡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硬體開關了,它已經進化為一套內外網安全管理系統,從多方面提供安全防護方法,這就是隔離卡五年發展的成果。直至如今,第三代隔離卡仍在廣泛使用,得到了市場充分的肯定和認可。
小小的隔離卡何以擁有這么大的魅力呢?首先,隔離卡擁有小巧靈活的特點。隔離卡用於PC上,因此可以自由使用、自由組建,不受網路布局的限制。其次,隔離卡仍然是最安全的網路隔離產品。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隔離卡沒有固守於隔離技術,而是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極大的延長了產品的生命。
未來的隔離卡將實現全局統一管控,每一塊隔離卡的工作狀態都被伺服器監控,管理員可以通過伺服器統一下發策略,也可以針對單塊隔離卡實施特定策略。隔離卡的管控將邁入一個新台階,在操作上更加智能化,大幅提高隔離卡的易用性,透過統一管控,隔離卡還將系統化,為管理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網路狀態信息。
『叄』 網路隔離技術的網路隔離技術分類
網路隔離技術有很多種,包括:
物理網路隔離:在兩個DMZ之間配置一個網路,讓其中的通信只能經由一個安全裝置實現。在這個安全裝置裡面,防火牆及IDS/IPS規則會監控信息包來確認是否接收或拒絕它進入內網。這種技術是最安全但也最昂貴的,因為它需要許多物理設備來將網路分隔成多個區塊。
邏輯網路隔離:這個技術藉由虛擬/邏輯設備,而不是物理的設備來隔離不同網段的通信。
虛擬區域網(VLAN):VLAN工作在第二層,與一個廣播區域中擁有相同VLAN標簽的介面交互,而一個交換機上的所有介面都默認在同一個廣播區域。支持VLAN的交換機可以藉由使用VLAN標簽的方式將預定義的埠保留在各自的廣播區域中,從而建立多重的邏輯分隔網路。
虛擬路由和轉發:這個技術工作在第三層,允許多個路由表同時共存在同一個路由器上,用一台設備實現網路的分區。
多協議標簽交換(MPLS):MPLS工作在第三層,使用標簽而不是保存在路由表裡的網路地址來轉發數據包。標簽是用來辨認數據包將被轉發到的某個遠程節點。
虛擬交換機:虛擬交換機可以用來將一個網路與另一個網路分隔開來。它類似於物理交換機,都是用來轉發數據包,但是用軟體來實現,所以不需要額外的硬體。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不斷普及和發展,已經應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的傳統的網路防禦技術如防火牆、ids等技術,其安全效能正在下降,最新的病毒、黑客攻擊已經使傳統防禦技術防不勝防,因為這些病毒和攻擊技術正是針對防火牆、ids的弱點進行攻擊和傳播的。信息化建設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更強有力的防禦技術為其發展作保障。攻擊技術的不斷進化,催生了防禦技術的革命,網閘因此而誕生。 網閘又叫安全隔離與信息交換系統。美國、以色列等國家規定高密級網路要採用物理隔離,從1999年開始,使用物理隔離卡。物理隔離卡保證了網路間的物理隔離,但是卻無法實現信息交換。
隨著網路應用及我國信息化建設和電子政務的發展,網路間在物理隔離基礎上進行適度、可控和安全的數據交換的需求在我國逐漸顯露。安全隔離網閘技術應運而生。 網閘技術在物理隔離技術基礎上,實現了網路間物理層和網路協議斷開的同時進行數據交換。是新一代高安全度的企業級信息安全防護設備,它依託安全隔離技術為信息網路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安全防護能力,不僅使得信息網路的抗攻擊能力大大增強,而且有效地防範了信息外泄事件的發生。
當前,國內網閘市場已經具備一定規模,進入市場成熟期。前期用戶主要集中在政府、公安等對安全性要求很高的重要部門。隨著網閘產品的更新換代,安全隔離網閘越來越趨向適用於包括政府、公安在內的其他行業,如:軍隊、銀行、金融、證券、工商、航空、電力和電子商務等有高安全級別需求的網路。 就電子政務建設來說,目前,各政府行業面向全國的縱向網路建設已經基本完成,但是行業網路之間的橫向數據交換由於安全缺乏保障的原因而發展滯後。網閘能夠完美解決電子政務建設中不同網路之間、同一網路的不同安全域之間的數據安全交換、擺渡。使得原有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相互獨立的網路之間數據交換、各種跨部門跨行業的協同辦公得以實現。 國內網閘技術的發展自2000年第一台網閘的誕生後,至今已有將近八年的歷史,網閘產品的性能有了大規模的提升,功能也得到大規模的擴展,網閘市場出現一派繁榮景象。如代表我國的gap研發與服務水準的天行網安公司於今年新推出的「網閘家族」,其家族成員就是一系列按不同硬體性能進行劃分、並針對不同的硬體平台進行軟體系統優化、提供多種可選軟體功能模塊的網閘系列新品,用戶可根據需求的不同,靈活選擇軟硬體組合,從而更進一步提高網閘的適用性使得各項性能均達到最優化,最大限度的發揮網閘的安全防護作用。 「網閘家族」的出現,預示著未來網閘技術將朝著更加深入應用的方向發展,以其作為核心的「綜合接入平台」,更可以在多對多的網路之間實現集中統一管理的訪問接入和數據交換,推動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硬體實現的可信計算、深度內容檢查等技術也越來越多地被融入到網閘產品當中,網閘對各種應用架構、應用系統的適應性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為越來越多的應用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伍』 網路隔離技術的發展方向
第五代隔離技術的出現,是在對市場上網路隔離產品和高安全度網需求的詳細分析情況下產生的,它不僅很好地解決了第三代和第四代很難解決的速度瓶頸問題,並且先進的安全理念和設計思路,明顯地提升了產品的安全功能,是一種創新的隔離防護手段。
隔離原理 第五代隔離技術的實現原理是通過專用通信設備、專有安全協議和加密驗證機制及應用層數據提取和鑒別認證技術,進行不同安全級別網路之間的數據交換,徹底阻斷了網路間的直接TCP/IP連接,同時對網間通信的雙方、內容、過程施以嚴格的身份認證、內容過濾、安全審計等多種安全防護機制,從而保證了網間數據交換的安全、可控,杜絕了由於操作系統和網路協議自身漏洞帶來的安全風險。
『陸』 網路隔離屬於什麼防護技術
網路隔離屬於網路安全防護技術。
面對新型網路攻擊手段的出現和高安全度網路對安全的特殊需求,全新安全防護防範理念的網路安全技術――「網路隔離技術」應運而生。
網路隔離技術的目標是確保隔離有害的攻擊,在可信網路之外和保證可信網路內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網間數據的安全交換。網路隔離技術是在原有安全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原有安全技術的不足,突出了自己的優勢。
內容發展
所謂網路隔離技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計算機或網路在斷開連接的基礎上,實現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也就是說,通過網路隔離技術既可以使兩個網路實現物理上的隔離,又能在安全的網路環境下進行數據交換。
網路隔離技術的主要目標是將有害的網路安全威脅隔離開,以保障數據信息在可信網路內在進行安全交互。目前,一般的網路隔離技術都是以訪問控制思想為策略,物理隔離為基礎,並定義相關約束和規則來保障網路的安全強度。
『柒』 怎麼實現內網外網隔離啊
5月5日 23:04 保密要求比較高的場所可以使用物理隔離卡,有現成的產品賣
有如下品牌
· 易思克
· 偉思
· XWELL
· 宙斯盾
· HARD LINK
· 中孚
· 聯想
· 圖文
· 威訊
關於物理隔離
如今,我們已越來越發覺,我們必須聯結網路,無論是Internet、www、電子郵件等等,"聯結"令我們受益匪淺,當你已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你將很難再離開網路,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正受到日益嚴重的來自網路的安全威脅,諸如網路的數據竊賊、黑客的侵襲、病毒發布者,甚至系統內部的泄密者。
盡管我們正在廣泛地使各種復雜的軟體技術,如防火牆、代理伺服器、侵襲探測器、通道控制機制,但是由於這些技術都是基於軟體的保護,是一種邏輯機制,這對於邏輯實體(即黑客或內部用戶)而言是可能被操縱的,即由於這些技術的極端復雜性與有限性,這些在線分析技術無法提供某些組織(如軍隊、軍工、政府、金融、研究院、電信以及企業)提出的高度數據安全要求。
基於安全官員的立場"如果不存在與網路的物理聯接,網路安全威脅便受到了真正的限制",以及我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中第六條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不得直接或間接地與國際互聯網或其它公共信息網路相聯接,必須實行物理隔離",基於上述政策與規定,我們開發出了這一全新的網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物理隔離技術,以及實現這一技術功能的產品--偉思信安網路安全隔離卡。
技術原理
網路安全隔離卡的功能即是以物理方式將一台PC虛擬為兩個電腦,實現工作站的雙重狀態,既可在安全狀態,又可在公共狀態,兩個狀態是完全隔離的,從而使一部工作站可在完全安全狀態下聯結內、外網。 網路安全隔離卡實際是被設置在PC中最低的物理層上,通過卡上一邊的IDE匯流排聯結主板,另一邊聯結IDE硬碟,內、外網的聯接均須通過網路安全隔離卡,PC機硬碟被物理分隔成為兩個區域,在IDE匯流排物理層上,在固件中控制磁碟通道,在任何時候,數據只能通往一個分區。
圖1
在安全狀態時,主機只能使用硬碟的安全區與內部網聯結,而此時外部網(如Internet)聯接是斷開的,且硬碟的公共區的通道是封閉的。
在公共狀態時,主機只能使用硬碟的公共區,可以與外部網聯結,而此時與內部網是斷開的,且硬碟安全區也是被封閉的。
轉換便捷
當兩種狀態轉換時,是通過滑鼠點擊操作系統上的切換鍵,即進入一個熱啟動過程,切換時,系統通過硬體重啟信號重新啟動,這樣,PC的內存所有數據被消除,兩個狀態分別是有獨立的操作系統,並獨立導入,兩個硬碟分區不會同時激活。
數據交換
為了安全的保證,兩個分區不能直接交換數據,但是用戶可以通過我們的一個獨特的設計,來安全方便地實現數據交換,即在兩個分區以外,網路安全隔離在硬碟上另外設置了一個功能區,功能區在PC處於不同的狀態下轉換,即在兩個狀態下,功能區均表現為硬碟的D盤,各個分區可以通過功能區作為一個過渡區來交換數據。當然根據用戶需要,也可創建單向的安全通道,即數據只能從公共區向安全區轉移,但不能逆向轉移,從而保證安全區的數據安全。
安全區控制
基於安全威脅來自內外兩方面的關系,即除了外來的黑客攻擊、病毒發布以外,系統內部有意或無意的泄密,也是必須防止的威脅。因此,網路安全隔離卡可以對安全區作只讀控制,即可禁止內部使用者以軟碟機、光碟機復制數據或纂改安全區的數據。
技術的廣泛應用
由於網路安全隔離卡是控制主IDE匯流排,在PC機硬體最底層的基礎上,因此廣泛支持幾乎所有奔騰以及奔騰兼容晶元。
由於網路安全隔離卡是完全獨立於操作系統的,因此也支持幾乎所有主流的操作系統。 網路安全隔離卡對網路技術和協議完全透明,因此,對目前主要協議廣泛支持,如乙太網、快速乙太網、令牌環行網、光纖、ATM、ISDN、ADSL。
安裝與使用
網路安全隔離卡的安裝並不復雜,一般情況,並不需要改變用戶原有的網路結構,安裝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相當安裝普通網卡的水平。 安裝網路安全隔離卡,一般情況下,不必因為擔心丟失數據,而去復制硬碟上數據。 用戶的使用也只須接受簡單的培訓,不存在日後的維護問題。
適用范圍與政府論證
基於國家有關保密的規定,偉思的網路安全物理隔離技術,正完全符合這一點。因此,本技術適用於幾乎所有既要求十分嚴格的數據安全,同時又期望接入互聯網的各類機構,諸如政府機關、軍事機構、金融、電信、科研院校及大型企業等等。 偉思的"網路安全隔離卡"與"網路安全隔離集線器"已通過國家公安部和國家信息安全評測認證中心等國家權威機構的認證,並已具備了相關的產品證書。
如需要了解更多資料,歡迎到<技術支持>欄目的下載區下載本產品的詳細資料或聯系我們。
『捌』 網路隔離技術的安全要點
要具有高度的自身安全性 隔離產品要保證自身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至少在理論和實踐上要比防火牆高一個安全級別。從技術實現上,除了和防火牆一樣對操作系統進行加固優化或採用安全操作系統外,關鍵在於要把外網介面和內網介面從一套操作系統中分離出來。也就是說至少要由兩套主機系統組成,一套控制外網介面,另一套控制內網介面,然後在兩套主機系統之間通過不可路由的協議進行數據交換,如此,既便黑客攻破了外網系統,仍然無法控制內網系統,就達到了更高的安全級別。
要確保網路之間是隔離的 保證網間隔離的關鍵是網路包不可路由到對方網路,無論中間採用了什麼轉換方法,只要最終使得一方的網路包能夠進入到對方的網路中,都無法稱之為隔離,即達不到隔離的效果。顯然,只是對網間的包進行轉發,並且允許建立端到端連接的防火牆,是沒有任何隔離效果的。此外,那些只是把網路包轉換為文本,交換到對方網路後,再把文本轉換為網路包的產品也是沒有做到隔離的。
要保證網間交換的只是應用數據 既然要達到網路隔離,就必須做到徹底防範基於網路協議的攻擊,即不能夠讓網路層的攻擊包到達要保護的網路中,所以就必須進行協議分析,完成應用層數據的提取,然後進行數據交換,這樣就把諸如TearDrop、Land、Smurf和SYN Flood等網路攻擊包,徹底地阻擋在了可信網路之外,從而明顯地增強了可信網路的安全性。
要對網間的訪問進行嚴格的控制和檢查 作為一套適用於高安全度網路的安全設備,要確保每次數據交換都是可信的和可控制的,嚴格防止非法通道的出現,以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和訪問的可審計性。所以必須施加以一定的技術,保證每一次數據交換過程都是可信的,並且內容是可控制的,可採用基於會話的認證技術和內容分析與控制引擎等技術來實現。
要在堅持隔離的前提下保證網路暢通和應用透明 隔離產品會部署在多種多樣的復雜網路環境中,並且往往是數據交換的關鍵點,因此,產品要具有很高的處理性能,不能夠成為網路交換的瓶頸,要有很好的穩定性;不能夠出現時斷時續的情況,要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透明接入網路,並且透明支持多種應用。
『玖』 什麼是網路的物理隔離
所謂「物理隔離」是指內部網不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公共網。
物理隔離的目的是保護路由器、工作站、網路伺服器等硬體實體和通信鏈路免受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和搭線竊聽攻擊。
只有使內部網和公共網物理隔離,才能真正保證內部信息網路不受來自互聯網的黑客攻擊。此外,物理隔離也為內部網劃定了明確的安全邊界,使得網路的可控性增強,便於內部管理。
網路隔離技術目前有如下兩種技術:
1、單主板安全隔離計算機:其核心技術是雙硬碟技術,將內外網路轉換功能做入BIOS中,並將插槽也分為內網和外網,使用更方便,也更安全,價格界乎於雙主機和隔離卡之間。
2、隔離卡技術:其核心技術是雙硬碟技術,啟動外網時關閉內網硬碟,啟動內網時關閉外網硬碟,使兩個網路和硬碟物理隔離,它不僅用於兩個網路物理隔離的情況,也可用於個人資料要保密又要上互聯網的個人計算機的情況。其優點是價格低,但使用稍麻煩,因為轉換內外網要關機和重新開機。
『拾』 如何實現既內外網隔離,又能內外網業務工作的開展
保密機關單位由於其工作的性質,所涉及到的一部分數據資料必須處於完全的安全 狀態下,然而工作的需求還需聯入INTERNET,這樣就無法保證公司內部區域網的安全。我公司依據上述情況,制定以下解決方案,以便參考。 上述情況的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就是物理隔離安全網和公共網,現在國際上最新穎的物理隔離解決思路是: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單個用戶是不可能同時使用兩個系統的。所以,總有一個系統處於"空閑"狀態。只要使兩個系統在空間上物理隔離,在不同的時間運行,就可以得到兩個完全物理隔離的系統,即一個區連接外部網,一個區連接內部網。 在方案一:用一根網線實現內外網的傳輸方式,計算機用戶只使用單個硬碟,這種方式是絕大多數用戶所採用的。單硬碟網路安全隔離卡。應用此方案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免去另外布線。只需安裝網路安全隔離集線器與安裝了網路安全隔離卡的安全計算機配合使用可以滿足對單網布線的要求,即桌面計算機只用一條網線就可連接到遠端的雙網上。
具體實施物理隔離措施的過程當中,為了避免使用兩套獨立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做到物理隔離和使用方便相結合,實行物理隔離採用網路隔離卡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將一台工作站或pc機的單個硬碟物理分割為兩個分區,即公共區(public)和安全區(secure)。這些分區容量可以由用戶指定,因此使一台pc能連接兩個網路。通過公共區連接外部網,如internet,主機只能使用硬碟的公共區與外部網連接,而此時與內部網是斷開的,且硬碟安全區也是被封閉的。而安全區則連接內部網,主機只能使用硬碟的安全區與內部網連接,而此時與外部網(如internet)連接是斷開的,且硬碟的公共區的通道是封閉的。兩個分區分別安裝各自的操作系統,是兩個完全獨立的環境,操作者一次只能進入其中一個系統,從而實現內外網的完全隔離。
網路安全隔離卡的功能即是以物理方式將一台PC虛擬為兩個電腦,實現工作站的雙重狀態,既可在安全狀態,又可在公共狀態,兩個狀態是完全隔離的,從而使一部工作站可在完全安全狀態下聯結內、外網網路安全隔離卡實際是被設置在PC中最低的物理層上,通過卡上一邊的IDE匯流排聯結主板,另一邊聯結IDE硬碟,內、外網的聯接均須通過網路安全隔離卡,PC機硬碟被物理分隔成為兩個區域,在IDE匯流排物理層上,在固件中控制磁碟通道,在任何時候,數據只能通往一個分區。 在安全狀態時,主機只能使用硬碟的安全區與內部網聯結,而此時外部網(如Internet)聯接是斷開的,且硬碟的公共區的通道是封閉的。在公共狀態時,主機只能使用硬碟的公共區,可以與外部網聯結,而此時與內部網是斷開的,且硬碟安全區也是被封閉的。 轉換便捷 當兩種狀態轉換時,是通過滑鼠點擊操作系統上的切換鍵,即進入一個熱啟動過程,切換時,系統通過硬體重啟信號重新啟動,這樣,PC的內存所有數據被消除,兩個狀態分別是有獨立的操作系統,並獨立導入,兩個硬碟分區不會同時激活。 數據交換 為了安全的保證,兩個分區不能直接交換數據,但是用戶可以通過我們的一個獨特的設計,來安全方便地實現數據交換,即在兩個分區以外,網路安全隔離在硬碟上另外設置了一個功能區,功能區在PC處於不同的狀態下轉換,即在兩個狀態下,功能區均表現為硬碟的D盤,各個分區可以通過功能區作為一個過渡區來交換數據。當然根據用戶需要,也可創建單向的安全通道,即數據只能從公共區向安全區轉移,但不能逆向轉移,從而保證安全區的數據安全。 安全區控制 基於安全威脅來自內外兩方面的關系,即除了外來的黑客攻擊、病毒發布以外,系統內部有意或無意的泄密,也是必須防止的威脅。因此,網路安全隔離卡可以對安全區作只讀控制,即可禁止內部使用者以軟碟機、光碟機復制數據或纂改安全區的數據。 技術的廣泛應用 由於網路安全隔離卡是控制主IDE匯流排,在PC機硬體最底層的基礎上,因此廣泛支持幾乎所有奔騰以及奔騰兼容晶元。 由於網路安全隔離卡是完全獨立於操作系統的,因此也支持幾乎所有主流的操作系統。網路安全隔離卡對網路技術和協議完全透明,因此,對目前主要協議廣泛支持,如乙太網、快速乙太網、令牌環行網、光纖、ATM、ISDN、ADSL。
2、安裝與使用 網路安全隔離卡的安裝並不復雜,一般情況,並不需要改變用戶原有的網路結構,安裝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相當安裝普通網卡的水平。安裝網路安全隔離卡,一般情況下,不必因為擔心丟失數據,而去復制硬碟上數據。用戶的使用也只須接受簡單的培訓,不存在日後的維護問題。設備清單 現狀:共有50台客戶端,每台客戶端都需要實現內外網的訪問所需設備列表
(1)兩組交換機,每組共有50個埠以上
(2)24口的網路安全隔離集線器需要:7個
(3)網路安全隔離卡:50個
(4)在同一個硬碟安裝兩套操作系統
(5)內外網的相互轉換應用用戶選擇界面來執行的,只對機器進行熱啟動,即可完成安全轉換。
方案二:重新布線到各客戶端,按照客戶需求共需50個點的布線,這樣在客戶端共需兩個節點來滿足要求。 所需的設備: 50個節點的布線材料 兩組埠數超過50個口的交換機組50塊安全隔離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