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帶你走進網路安全法

帶你走進網路安全法

發布時間:2022-03-03 12:22:14

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你我生活將發生哪些變化

經歷兩年時間的立法過程後,《網路安全法》終於正式生效。
兩年前我讀過發布的第一版草案,和草案相比,現在的正式版在細節上精確了不少,比如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范圍、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和不同場景、違反的處罰金額等等。但它仍然是一部不完整的法律,因為有許多沒有定義、含糊的地方。
網信辦網路安全協調局負責人在昨天答記者問說,《網路安全法》的配套法規制度標准還在抓緊制定中,包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辦法、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網路關鍵設備、網路安全專用產品目錄和個人信息安全規范等等。
目前來看,已生效的《網路安全法》會帶來什麼變化呢?第一個變化可能是實名,中國互聯網上的每一個可發布信息的角落,只有驗證了你是誰後才能提供服務。
幾乎所有網站都需要你提供身份信息
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真實身份信息」,一般指姓名+身份證號,目前有一些網站用手機號作為身份信息,不確定這樣的做法是否行得通,雖然按相關規定手機號確實是實名的。
《網路安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了企業不得收集與提供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但按上面這條的意思,真實身份信息是任何一家國內經營企業可以且有必要收集的。
我對自己身份證號的隱私已經不抱任何希望。
你需要時刻關注網上的個人身份信息
個人發現網路運營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刪除其個人信息;發現網路運營者收集、存儲的其個人信息有錯誤的,有權要求網路運營者予以更正。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予以刪除或者更正。
這里邊暗含一個安全細分市場——身份安全。國外比較成熟,有廠商提供專門的身份信用監控服務,對接徵信、稅務、銀行等各類機構,一旦發現有異動(主要是盜用),會向用戶發出警告。
每當國外有大企業發生數據泄漏,都會向受害用戶贈送一兩年的身份信用監控服務,以此作為賠償。
考慮到國內的大環境,預測可能在三到五年內會出現類似企業。
你的個人信息被泄漏,企業應該通知你

⑵ 有關網路的法律法規

1、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管理辦法

為了規范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保障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使用者的合法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2、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為了規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滿足公眾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的需求,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制定本規定,2005年9月25日起施行。

3、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為了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制定本辦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必須遵守本辦法。本辦法所稱互聯網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提供信息的服務活動。

4、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程序規則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程序規則》,是為了保證域名爭議解決程序的公正性、方便性及快捷性,根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的規定而制定。

5、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

為了解決互聯網路域名爭議,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中國互聯網路域名管理辦法》的規定,制訂本辦法。本辦法適用於因互聯網路域名的注冊或者使用而引發的爭議。所爭議域名應當限於由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負責管理的「.CN」、「.中國」域名。但是,所爭議域名注冊期限滿兩年的,域名爭議解決機構不予受理。

(2)帶你走進網路安全法擴展閱讀:

國家制定並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戰略,明確保障網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標,提出重點領域的網路安全政策、工作任務和措施。

國家採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網路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依法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空間安全和秩序。

⑶ 有了網路安全法我們的網路是不是就會安全多了

網路安全法,有了一個規定,就是明確了黑白的界限違反了就是過界了,要懲罰先別開心,同時也會出現比較明確的灰色地帶好比法制,網路安全法不是給我們一個安全的環境,而是把一個權利集中起來給了一個部門或許一個人

⑷ 網路安全法的意義包括哪些

《網路安全法》出台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構建我國首部網路空間管轄基本法。
作為國家實施網路空間管轄的第一部法律,《網路安全法》屬於國家基本法律,是網路安全法制體系的重要基礎。這部基本法規范了網路空間多元主體的責任義務,以法律的形式催生一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命運共同體」。具體包括,規定網路信息安全法的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規范網路社會中不同主體所享有的權利義務及其地位;建立網站身份認證制度,實施後台實名;建立網路信息保密制度,保護網路主體的隱私權;建立行政機關對網路信息安全的監管程序和制度,規定對網路信息安全犯罪的懲治和打擊;以及規定具體的訴訟救濟程序等等。
此次《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從根本上填補了我國綜合性網路信息安全基本大法、核心的網路信息安全法和專門法律的三大空白。該法的推出走進了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總目標,走進了《國家安全法》的大格局,走進了網路強國的快車道,走進了大數據的新天地,走進了為人民謀福祉的總布局。

三是服務於國家網路安全戰略和網路強國建設。
現如今,網路空間逐步成為世界主要國家展開競爭和戰略博弈的新領域。我國作為一個擁有大量網民並正在持續發展中的國家,不斷感受到來自現存霸主美國的戰略壓力。這決定了網路空間成為我國國家利益的新邊疆;確立網路空間行為准則和模式成為我國的當務之急。現代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國家行為的規制由法律來決定。而即將出台的《網路安全法》中明確提出了有關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和重要領域安全規劃等問題的法律要求。這有助於實現推進中國在國家網路安全領域明晰戰略意圖,確立清晰目標,釐清行為准則,不僅能夠提升我國保障自身網路安全的能力,還有助於推進與其他國家和行為體就網路安全問題展開有效的戰略博弈。

四是在網路空間領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精神。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方向,也為網路空間治理提供了指南。依法治國,正蹄疾步穩地落到實處,融入到國家行政、社會治理與公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與已經相對成熟的領域和行業相比,互聯網領域可以稱得上是蠻荒之地,因為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才短短二十年左右,許多監管、治理手段都是後知後覺地根據問題進行後期的補充。但此次《網路安全法》破除重重障礙,撥雲見日,高舉依法治國大旗,開啟依法治網的嶄新局面,成為依法治國頂層設計下一項共建共享的路徑實踐。依法治網成為我國網路空間治理的主線和引領,以法治謀求網治的長治久安。《網路安全法》還考慮到網路的開放性和互聯性,加強法治工作的國際合作協調,讓人類共同面臨的網路犯罪無處遁形,通過科學有效、詳細的法律進行懲罰和約束,達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五是成為網路參與者普遍遵守的法律准則和依據。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網路安全法》為各方參與互聯網上的行為提供非常重要的准則,所有參與者都要按照《網路安全法》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樣所有網路行為主體所進行的活動,包括國家管理、公民個人參與、機構在網上的參與、電子商務等都要遵守本法的要求。《網路安全法》對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安全義務有了明確的規定,將現行的安全認證和安全檢測制度上升成為了法律,強化了安全審查制度。通過這些規定,使得所有網路行為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任何為個人利益觸碰法律底線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六是助力網路空間治理,護航「互聯網+」。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網路大國。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但現實的網路環境十分堪憂,網路詐騙層出不窮、網路入侵比比皆是、個人隱私肆意泄露。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63.4%的網民通話記錄、網上購物記錄等信息遭泄露;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曾遭泄露,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導致的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但此前其他關於網路信息安全的規定,大多分散在眾多行政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中,因此無法形成具有針對性、適用性和前瞻性的法律體系。《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將成為新的起點和轉折點,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正軌,網路暴力、網路謠言、網路欺詐等「毒瘤」生存的空間將被大大擠壓,而「四有」中國好網民從道德自覺走向法律規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國家網路空間的治理能力在法律的框架下將得到大幅度提升,營造出良好和諧的互聯網環境,更為「互聯網+」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市場經濟本質是信用經濟,其精髓在於開放的市場+完善的法律,從這種意義上講,「互聯網+」必須帶上「安全」才能飛向長遠。

⑸ 中國網路安全法生效了嗎

2016年11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於6月1日正式生效,引發外媒關注。


5月7日,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在「青少年網路安全戰車」上參與互動游戲,學習了解網路信息安全知識。

⑹ 網路安全法的意義包括

《網路安全法》出台的意義包括1、服務於國家網路安全戰略和網路強國建設。2、助力網路空間治理,護航互聯網加。3、構建我國首部網路空間管轄基本法。4、提供維護國家網路主權的法律依據。5、在網路空間領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精神。
在如今這個信息化時代,網路安全法是我國第一部對網路安全管理規范的基礎性法律,尤其是針對青少年,有了它的存在使得網路信息傳播秩序規范,減少網路犯罪。它有助於維護國家安全,互聯網是經濟社會運行的信息基礎設施,一旦遭受攻擊,就可能導致交通中斷、金融紊亂、電力癱瘓等破壞性極大的問題。該法的頒布實施,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規范網路主體行為等提供法律依據。近期全球性網路病毒頻發,《網路安全法》的建設和實施對,無論是對中國還是世界網路空間法制建設,都有重大意義。絡信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聯,在推進技術創新、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帶來比較嚴重的網路信息安全問題。《網路安全法》在保護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就個人看來,《網路安全法》保障了我國的網路安全,保障網路信息安全才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減少了網路犯罪,維護了國家網路的主權,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16年11月7日通過,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⑺ 根據《網路安全法》 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遵守哪些規定

根據《網路安全法》第四章,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遵守以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規定:

第四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第四十六條任何個人和組織應當對其使用網路的行為負責,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涉及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第四十八條任何個人和組織發送的電子信息、提供的應用軟體,不得設置惡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

(7)帶你走進網路安全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規定:

第二十四條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第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

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境外的機構、組織、個人從事攻擊、侵入、干擾、破壞等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活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國務院公安部門和有關部門並可以決定對該機構、組織、個人採取凍結財產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⑻ 網路安全法里的網路運營者怎麼解讀

高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網路發展雖然今年來發展速度驚人,但是相對應的網路安全問題還是存在著很多。每個網路的運行後面都有一個運營商。那麼在生活中,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網路安全法網路運營者究竟是什麼?

即將於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以下稱「《網路安全法》首次提出了提出了「網路運營者」的概念,此前《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都沒有出現過這一表述。2015年11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規定了「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罪」,該罪的犯罪主體也是「網路服務提供者」,而非網路運營者。只在已經失效的《電信服務標准(試行)》中出現過「網路運營者」,但主要指提供通道、電路段的網路服務提供商,與《網路安全法》中的網路運營者並非同一概念。

《網路安全法》(草案)第六十五條:

網路運營者,是指網路的所有者、管理者以及利用他人所有或者管理的網路提供相關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包括基礎電信運營者、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重要信息系統運營者等。

《網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網路運營者,是指網路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網路服務提供者。

從草案以及正式生效的《網路安全法》的表述來看,「網路運營者」包含三類主體:即網路的所有者、網路的管理者以及網路服務提供者。雖然《網路安全法》的條文表述是明確的,但對於何為網路的所有者、網路的管理者以及網路服務提供者?也即「網路運營者」的范圍,似乎從法律條文的表述來看並不是那麼清楚。

但從草案與《網路安全法》的不同表述我們也可以看出,立法者對於這一概念的定義採取了一種較為開放的態度,《網路安全法》去掉了草案中關於「包括基礎電信運營者、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重要信息系統運營者等。」的規定,這可能是考慮到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現今,對於「網路運營者」這一概念只規定內涵而對其外延採用開放的描述方式,似乎是一種更聰明也是更合乎時宜的做法。但也正因為這一合乎時宜的做法卻導致了大家對於這一概念的解讀特別是對於「網路運營者」的范圍上產生了分歧。

要釐清什麼是「網路運營者」以及「網路運營者」的范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幾個概念:「網路」、「網路信息服務」或者說「互聯網信息服務」。

⑼ 《網路安全法》主要是為了「保護」還是為了「管制」


再有就是以法律形式明確「網路實名制」。網路暴力一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眾多的「鍵盤俠」們躲在虛擬ID背後一言不合就開罵,唯恐天下不亂,因為網路暴力而引發了很多現實悲劇,種種網路世界的亂象開始延續到現實生活。這次的安全法以法律形式對「網路實名制」做出了相關規定,相關網路運營者和用戶都必須提供相關的真實身份信息,也希望「網路實名制」能對各種肆無忌憚的網路暴力者等等進行有效的管制,使得網路上世界重回清凈。

閱讀全文

與帶你走進網路安全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共享文件怎麼設置成網路驅動器 瀏覽:341
監控設備需要無線網路嗎 瀏覽:981
ram訪問網路異常 瀏覽:520
復雜無線網路掉包排查 瀏覽:545
大學生網路安全實驗報告 瀏覽:796
手機網路上的時間不對 瀏覽:333
移動網路速度4Mbps快嗎 瀏覽:627
中國網路營銷協會 瀏覽:604
如何大力推動網路平台合作建設 瀏覽:733
湖北網路推廣公司在哪裡 瀏覽:225
湖南你我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91
網路ip號段哪個比較快 瀏覽:85
系統網路驅動軟體 瀏覽:163
計算機網路學科 瀏覽:7
2021年度網路安全工作的報告 瀏覽:299
怎樣才能設置移動網路 瀏覽:222
筆記本硬體開關打開無線網路 瀏覽:626
江西共青團網路安全教學重播 瀏覽:259
松江區網路軟體賣價 瀏覽:912
360wifi總是創建網路 瀏覽:17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