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0款APP被工信部下架,下架原因你知道嗎
據工信部網站最新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通報了26家APP存在違規行為。
下架的原因是因為存在違規調用麥克風、通訊錄、相冊等許可權
2. 通訊錄許可權
需要通訊錄許可權的應用就比較多了,與交友相關的社交APP,都會請求獲取通訊錄許可權。但是一旦允許某些不法App獲取了【通訊錄】許可權,那麼自己的隱私以及通訊錄好友的個人信息就會有泄露的風險。
所以建議大家當對這個許可權進行授權時,一定要注意app的安全性。
3. 位置許可權
這類是不法分子最想得到的許可權之一,因為通過位置信息,就能夠很輕松的推斷出,我們的公司、學校、家庭住址以及常去地點,然後分析出職業、收入、生活習慣以及個人隱私等。
是不是很可怕,所以一般位置類信息,大家只要授權給地圖類應用,像一些聽歌軟體或者游戲,盡量不要進行授權。
對此以上內容,您有什麼更好的觀點或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
⑵ 工信部下架了90多款APP,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時間2021年的5月13日,中國的工信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表了公告,經過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查核查,發現有一些app沒有根據中國工信部的相關要求進行整改,並且有涉嫌侵犯用戶利益的情形存在,所以對這些app下架處理。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
一、違反《網路安全法》現在是一個互聯網時代,而很多人也確實得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因為互聯網時代也促發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為很多企業家帶來了新的商機。同時這樣的一個時代也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離不開智能手機,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智能手機可以提供我們很多的幫助,而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或者圖方便就會選擇。直接在這些app上面了解相關信息。這就會給很多app一些可擊之趁,他們利用這個機會來違規收集你們的信息。違反了相關《網路安全法》的要求。
⑶ 工信部要求下架315曝光4款APP,分別是哪4款軟體
一:手機清理類軟體工信部要求下架315曝光4款APP,這4款軟體分別是內存優化大師、智能清理大師、超強清理大師、手機管家pro。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誘導老年人下載APP和違規收集老年人個人信息的事件,曝光之後老年人手機問題引起了全社會和國家工程部的高度關注。據一些老人反映,原本好好的手機莫名出現越來越卡的問題,隨後手機界面就會提示下載清理類軟體,點擊下載之後又提示下載新的清理類軟體,下載完這些軟體後,還有頻繁出現一些誘人的廣告,包括紅包領取、金幣賺錢等內容,手機在安裝這些清理軟體後,拉頓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電池也越來越不耐用。相關檢測技術人員發現這些清理類軟體的功能非常簡單,有些軟體甚至是沒有清理效果,而且這些軟體還會背地裡偷偷不斷獲取手機里的個人信息。
⑷ 工信部下架8款APP,下架的原因是什麼
7月24日,相關部門發布《關於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宣布將於2020年8月底前上線運行全國APP技術檢測平台管理系統,12月10日前完成覆蓋40萬款主流APP檢測工作,同時工信部向社會通報了58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截至8.21日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1、觀察應用流量使用情況。一些應用程序會悄悄使用大量流量,要及時進行刪除;2、支付、網銀交易要選擇安全的WiFi網路,或者使用運營商網路,不要在未知安全性的WiFi網路中上網,防止個人信息被攔截、竊取;3、如遇手機丟失、賬號被盜,要及時進行掛失、凍結及更改密碼;4、當應用安裝或者運行時,謹慎為其授予“發送簡訊”“讀取簡訊”“查看通訊錄”“連接互聯網”“讀取定位信息”等敏感許可權。
⑸ 37款APP未按要求整改被下架,他們被下架是因為哪些要求沒達到
2021年2月4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名單的通報》,下架37款侵害用戶權益的APP。
此外,工信部也發布消息,下一步,將在此基礎上加大力度整治,推動相關標准制定,同時積極應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平台建設。
⑹ 工信部下架8款APP,這是因為什麼
8月19日,工信部官方公號發布消息稱,因未按照規定完成整改,對包括VISTA看天下、大角蟲漫畫等在內的8款APP進行下架處理。記者在多家應用商店瀏覽發現,已經搜索不到這8款APP。
據了解,工信部在2020年7月24日向社會通報了58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並要求這些APP在7月30日前完成整改。
工信部表示,截至目前,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尚有8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依據《網路安全法》和《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工信部信管〔2016〕407號)等法律和規范性文件要求,組織對上述APP進行下架。
(6)網路安全提醒下架擴展閱讀
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分類:
工信部自2019年12月以來一共通報了5批侵權APP名單,工信部將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所涉問題分為八大類,包括:
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許可權不讓用、賬號注銷難、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過度索取許可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頻繁申請許可權。其中,私自收集個人信息是出現最多的問題。
⑺ 10款APP被工信部下架,這些APP有什麼問題嗎
3月3日工信部通報稱,截至目前,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尚有10款App未按照我部要求完成整改。依據《網路安全法》和《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工信部信管〔2016〕407號)等法律和規范性文件要求,工信部組織對上述10款App進行下架。
⑻ 工信部下架60款未按要求整改APP,你手機里有嗎
就在11月10日,工信部下架了60款APP,不僅如此,在後續的過程中,還將要對這些下架的APP要求嚴格整改。對於存在違規收集用戶信息的企業將會依法處置。特意去查看了以下此次下架的APP,發現其中還有挺多,大家會經常使用到的,如諸葛天氣、短視頻編輯、點點新聞、熊貓抓娃娃等等。觀看了所有的涉事APP,就我個人而言,手機裡面是從沒安裝過的,不知道你有沒有中招呢?
盡管這種行為是違法的,但是此類的APP更是層出不窮。這個提醒了大家,在平時下載軟體的時候一定要多對比,尤其是現在在應用商店裡面各種同類的軟體,讓人眼花繚亂,沒辦法區分。建議大家可以選擇評分較高或者是留言好評比較多的軟體,千萬不要去下載一些不知名的軟體,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你的信息就會泄露出去。
⑼ 滴滴下架是什麼意思
滴滴下架是什麼意思:
滴滴下架這次是真的下架了,而不是之前的警示了,這次是直接將滴滴APP從應用商店下架了。據悉,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相關規定。
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參照國家有關標准,認真整改存在的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滴滴表示,真誠感謝主管部門指導滴滴排查風險,將認真整改,不斷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和技術能力,持續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防範網路安全風險,持續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
打車的注意事項:
打車後,應該及時拍下車輛車牌號碼,或者上傳微信或者告訴家人,可以讓司機知道,這樣有歹心的就不敢輕易做出非法舉動了。特別是深夜打車,即使天黑也要看清楚車牌和型號。
上車後,大家盡量不要做副駕駛,因為並排和司機坐更容易存在危險,像夏天女孩子穿的比較少,容易讓司機產生色心。比較合理的位置就是坐在後座,這樣即使司機有邪念,發動襲擊也是不方便的。
坐專車時盡量不要和司機說太多話,尤其不能泄露個人的隱私,否則容易招來麻煩的。即使能聊的來,也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被對方的花言巧語給蒙騙了。現在畢竟騙子很多,防不勝防的。
⑽ 今年以來,25款App因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被下架,他們違反了什麼規定
這些被下架的APP,因為違反了個人隱私的相關法律,違規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隨著科技的發展,個人的信息對一個人來說越發的重要了。不僅僅是身份證,銀行卡這樣的,實體信息對我們個人財產有所影響。甚至是指紋信息,面部信息,甚至是聲音信息這樣的生物信息的泄漏,也都有可能對我們的財產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國家也開始注重個人信息的保護了。
其實在很多行業都有利用到個人信息的地方,他們利用各種攝像頭,各種APP來採集個人的信息,這些採集方式都屬於非法採集個人信息,而我國也在信息化技術普遍之後,開始大力整頓非法採集個人信息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