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網路安全防禦中出現了多智能體系統、神經網路、專家系統、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一般來說,AI主要應用於網路安全入侵檢測、惡意軟體檢測、態勢分析等領域。
1、人工智慧在網路安全領域的應用——在網路入侵檢測中。
入侵檢測技術利用各種手段收集、過濾、處理網路異常流量等數據,並為用戶自動生成安全報告,如DDoS檢測、僵屍網路檢測等。目前,神經網路、分布式代理系統和專家系統都是重要的人工智慧入侵檢測技術。2016年4月,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與人工智慧初創企業PatternEx聯合開發了基於人工智慧的網路安全平台AI2。通過分析挖掘360億條安全相關數據,AI2能夠准確預測、檢測和防範85%的網路攻擊。其他專注於該領域的初創企業包括Vectra Networks、DarkTrace、Exabeam、CyberX和BluVector。
2、人工智慧在網路安全領域的應用——預測惡意軟體防禦。
預測惡意軟體防禦使用機器學習和統計模型來發現惡意軟體家族的特徵,預測進化方向,並提前防禦。目前,隨著惡意病毒的增多和勒索軟體的突然出現,企業對惡意軟體的保護需求日益迫切,市場上出現了大量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的產品和系統。2016年9月,安全公司SparkCognition推出了DeepArmor,這是一款由人工智慧驅動的“Cognition”殺毒系統,可以准確地檢測和刪除惡意文件,保護網路免受未知的網路安全威脅。在2017年2月舉行的RSA2017大會上,國內外專家就人工智慧在下一代防病毒領域的應用進行了熱烈討論。預測惡意軟體防禦的公司包括SparkCognition、Cylance、Deep Instinct和Invincea。
3、人工智慧在網路安全領域的應用——在動態感知網路安全方面。
網路安全態勢感知技術利用數據融合、數據挖掘、智能分析和可視化技術,直觀地顯示和預測網路安全態勢,為網路安全預警和防護提供保障,在不斷自我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系統的防禦水平。美國公司Invincea開發了基於人工智慧的旗艦產品X,以檢測未知的威脅,而英國公司Darktrace開發了一種企業安全免疫系統。國內偉達安防展示了自主研發的“智能動態防禦”技術,以及“人工智慧”與“動態防禦”六大“魔法”系列產品的整合。其他參與此類研究的初創企業包括LogRhythm、SecBI、Avata Intelligence等。
此外,人工智慧應用場景被廣泛應用於網路安全運行管理、網路系統安全風險自評估、物聯網安全問題等方面。一些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應對物聯網安全挑戰,包括CyberX、network security、PFP、Dojo-Labs等。
以上就是《人工智慧在網路安全領域的應用是什麼?這個領域才是最關鍵的》,近年來,在網路安全防禦中出現了多智能體系統、神經網路、專家系統、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人工智慧安全的發展,可以點擊本站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② 多層防禦+免疫治療 黑客終結者要來了
[汽車之家?行業]??前不久,一位特斯拉車主離奇發現,車輛終端App上自己綁定的車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5輛遠在歐洲的陌生車輛。這位中國車主可以查看這5輛汽車包括車輛位置、車輛識別代碼,甚至涉及個人隱私位置等信息,同時還能解鎖車門、啟動車輛。
從智能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到OTA的新技術湧入,汽車正逐漸成為高密度的數據信息交換中心。這些變化在為客戶帶來巨大價值的同時,也使汽車暴露在黑客或者其他惡意入侵者面前。汽車製造商可以有哪些措施來保護其汽車和客戶免受黑客攻擊呢?10月27日,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上,我們與蓋瑞特智能網聯汽車業務亞太區總經理吳軍進行了溝通。
據悉,過去售後市場出現零部件損壞等問題,很難將之傳到車企研發中心,即使傳達過去,研發中心也不知道傳到哪個部門。有了車輛健康管理中心系統後,可以打通主機廠到售後、用戶的這堵牆,大量縮短主機廠技術設計更新迭代的時間。
■編輯總結:
實施一個有效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並非僅通過一次操作便可實現,它需要不斷的更新和監測。「免疫治療」和「多層防禦」是蓋瑞特主打的兩張牌,以應對目前急劇增加的汽車安全漏洞。
同時,對於新技術,大量資金投入必不可少,我們關注到,由於霍尼韋爾分拆遺留下來的沉重債務負擔,以及疫情導致的財務壓力因素相疊加,日前蓋瑞特欲通過將其業務出售給私募股權投資機構KPS,有效地改善財務狀況。或許,只有這樣,蓋瑞特才能獲得新生,以更穩健的資金去投資「明天」和「後天」。(文/汽車之家彭斐)
③ 免疫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怎麼鞏固免疫系統
人體免疫系統就好比一支軍隊,每天24小時守護著自己的身體。他們分工明確,擁有著自己的崗位和自己該做的事。身體中的免疫細胞相當於軍隊中的每一個人。在人體中這些免疫細胞都有自己的任務。人體中常見的免疫細胞有B細胞,T細胞,以及巨噬細胞等。這些細胞時時刻刻都在保護著人體的安全健康,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會遭到細菌的攻擊,當細菌來臨時,這些免疫細胞會站在自己的崗位,以細菌奮勇作戰。
然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會越來越弱。因此很多細菌在這個時候很容易攻破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人體細胞病變,患上各種疾病。因此為了不讓細菌攻破人的免疫系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飲食安全,以及多加運動。眾所周知,病從口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吃的食物可能會帶來很多細菌。無論是我們所飲用的水,都會帶來細菌。平時在飲食方面,我們所吃的食物不能生吃,一定要經過加熱後才能食用,還有飲用水也不能直接飲用,要經過沸騰以後才能食用。
多加運動能使人的身體越來越棒,運動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速度,使人體中一些老化的免疫細胞不斷地演變成新的免疫細胞。這樣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④ 什麼是網路防病毒產品
網路病毒無處逃
——網路防病毒產品購買指南
剛剛過去的2001年可以算得上是「病毒年」,從歡樂時光(Happytime)、主頁病毒(Home
page)、COM先生 (Sircom),到紅色代碼(Codered)及其變種、藍色代碼(Codeblue)、尼姆
達(Nimda)及其變種,再到求職信、壞透了(Badtrands)以及將死者(goner),形形色色的病
毒「你方唱罷我登場」。對付這些病毒,防病毒廠商各出奇招,或是推產品,或是推方案
。面對林林總總的防病毒產品和方案,用戶有一種眼花的感覺。我們本期推出的網路防病
毒產品購買指南,將對網路防病毒產品的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介紹,並為用戶購買網
絡防病毒產品提供參考。
網路防病毒產品技術綜述
技術的先進性是網路防病毒產品品質的保證。對付變幻莫測的病毒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斷發
展反病毒技術。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網路防病毒產品目前所採用的幾種重要技術。
1.數字免疫系統
數字免疫系統(Digital Immune System)是賽門鐵克與IBM共同合作研究開發的一項網路
防病毒技術。採用該技術的網路防病毒產品能夠應付網路病毒的爆發和極端惡意事件的發
生。數字免疫系統主要包括封閉循環自動化網路防病毒技術和啟發式偵測技術(Heuristi
c Technology)。前者是一個後端基礎設施,可以為企業級用戶提供高級別的病毒保護。
在網路系統的管理中,不管系統管理員介入與否,數字免疫系統都能夠根據系統管理員的
要求,自動進行病毒偵測和分析。後者則可以自動監視可疑行為,為網路防病毒產品對付
未知病毒提供依據。數字免疫系統還可以將病毒解決方案廣泛發送到被感染的PC機上,或
者發送到整個企業網路系統中,從而提高了網路系統的運行效率。另外,數字免疫系統的
超流量控制,還可以減少由於過多用戶同時提交被感染文件時所引起的帶寬問題,使整個
網路監測變得更加簡單和方便。
2.監控病毒源技術
密切關注、偵測和監控網路系統外部病毒的動向,將所有病毒源堵截在網路入口處,是當
前網路防病毒技術的一個重點。
人們普遍認為網路防毒必須從各個不同的層次堵截病毒的來源。趨勢科技針對網路防病毒
所提出的可以遠程中央控管的TVCS(Trend Virus Control System :趨勢病毒監控系統)
系統,不僅可完成跨網域的操作,而且在傳輸過程中還能保障文件的安全。該套系統共包
括針對Internet代理伺服器的InterScan、用於Mail Server的ScanMail、針對文件伺服器
的ServerProtect,以及用於終端用戶的PC-cillin等全方位解決方案,這些防毒技術整合
在一起,便構成了一道網關防毒網。
3.主動內核技術
主動內核技術(ActiveK)是將已經開發的各種網路防病毒技術從源程序級嵌入到操作系統
或網路系統的內核中,實現網路防病毒產品與操作系統的無縫連接。例如將實時防毒牆、
文件動態解壓縮、病毒陷阱、宏病毒分析器等功能,組合起來嵌入到操作系統或網路系統
中,並作為操作系統本身的一個「補丁」,與其渾然一體。這種技術可以保證網路防病毒
模塊從系統的底層內核與各種操作系統和應用環境密切協調,確保防毒操作不會傷及到操
作系統內核,同時確保殺滅病毒的功效。這樣,即使用戶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型異構網路,
只要用戶的伺服器安裝了內置主動內核技術的操作系統,採用該技術的安全產品(如Kill
)就能自動探測到網路中的每一台計算機是否已經安裝了主動內核以及是否都已升級到了
最新版本,如果有一台計算機沒有做到,防毒系統就會補上這個漏洞。還有,用戶所使用
的計算機系統若處於主動內核保護之下,已知病毒的入侵就會被拒之門外,做到了防患於
未然。像Kill網路防病毒系列採用的就是主動內核技術,由於該技術對用戶是完全透明的
,用戶平時使用計算機時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Kill網路防病毒軟體,通過全方位的網
絡管理、支持遠程伺服器、軟體自動分發、多種報警機制、完整的病毒報告,可幫助管理員實施網路防病毒工作。
4.「分布式處理」技術
「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殺毒」技術,使安裝在網路系統中的每台計算機上的殺毒軟體構築
成協調一致的立體防護體系,而網路管理員只需通過控制台,就可實時掌握全網各節點的
病毒監測狀況,也可遠程指揮每台計算機殺毒軟體的工作方式。瑞星網路殺毒軟體採用的
就是「分布式處理」技術,該技術實際上是一項殺毒軟體的網路遠程化管理技術。採用「
分布處理、集中控制」技術的網路殺毒軟體,可以克服網路殺毒產品不能全網統一殺毒的
缺陷,杜絕了因部分計算機未能及時殺毒而留下的隱患。
5.安全網管技術
許多網路防病毒產品還採用網管技術,允許網路管理員從一個單獨的工作站上管理整個網
絡的所有病毒保護程序,並可對整個網路中工作站或伺服器上的防毒軟體進行集中安裝、
卸載、設置、掃描及更新。
網路防病毒技術發展趨勢
計算機病毒在形式上越來越狡猾,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嚴重。這就要求網路防病毒產品在技
術上更先進,在功能上更全面,並具有更高的查殺效率。從目前病毒的演化趨勢來看,網
絡防病毒產品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反黑與反病毒相結合。病毒與黑客在技術和破壞手段上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將殺毒、防
毒和反黑客有機地結合起來,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專家認為,在網路防病毒產品中植入網
絡防火牆技術是完全可能的。有遠見的防病毒廠商已經開始在網路防病毒產品中植入文件
掃描過濾技術和軟體防火牆技術,並將文件掃描過濾的職能選擇和防火牆的「防火」職能
選擇交給用戶,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並由防毒系統中的網路防病毒模塊完
成病毒查殺工作,進而在源頭上起到防範病毒的作用。
2.從入口攔截病毒。網路安全的威脅多數來自郵件和採用廣播形式發送的信函。面對這些
威脅,許多專家建議安裝代理伺服器過濾軟體來防止不當信息。目前已有許多廠商正在開
發相關軟體,直接配置在網路網關上,彈性規范網站內容,過濾不良網站,限制內部瀏覽
。這些技術還可提供內部使用者上網訪問網站的情況,並產生圖表報告。系統管理者也可
以設定個人或部門下載文件的大小。此外,郵件管理技術能夠防止郵件經由Internet網關
進入內部網路,並可以過濾由內部寄出的內容不當的郵件,避免造成網路帶寬的不當佔用
。從入口處攔截病毒成為未來網路防病毒產品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3.全面解決方案。未來的網路防病毒體系將會從單一設備或單一系統,發展成為一個整體
的解決方案,並與網路安全系統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同時,用戶會要求反病毒廠商能夠提
供更全面、更大范圍的病毒防範,即用戶網路中的每一點,無論是伺服器、郵件伺服器,
還是客戶端都應該得到保護。這就意味著防火牆、入侵檢測等安全產品要與網路防病毒產
品進一步整合。這種整合需要解決不同安全產品之間的兼容性問題。這種發展趨勢要求廠
商既要對查殺病毒技術駕輕就熟,又要掌握防病毒技術以外的其他安全技術。
4.客戶化定製。客戶化定製模式是指網路防病毒產品的最終定型是根據企業網路的特點而
專門制訂的。對於用戶來講,這種定製的網路防病毒產品帶有專用性和針對性,既是一種
個性化、跟蹤性產品,又是一種服務產品。這種客戶化定製體現了網路防病毒正從傳統的
產品模式向現代服務模式轉化。並且大多數網路防病毒廠商不再將一次性賣出反病毒產品
作為自己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是通過向用戶不斷地提供定製服務獲得持續利潤。
5.區域化到國際化。Internet和Intranet快速發展為網路病毒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也
使得以往僅僅限於區域網傳播的本地病毒迅速傳播到全球網路環境中。過去常常需要經過
數周甚至數月才可能在國內流行起來的國外「病毒」,現在只需要一二天,甚至更短的時
間,就能傳遍全國。這就促使網路防病毒產品要從技術上由區域化向國際化轉化。過去,
國內有的病毒,國外不一定有;國外有的病毒,在國內也不一定能夠流行起來。這種特殊的
小環境,造就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殺病毒產品,如今病毒發作日益與國際同步,國內
的網路防病毒技術也需要與國際同步。技術的國際化不僅是反映在網路防病毒產品的殺毒
能力和反應速度方面,同時也意味著要吸取國外網路防病毒產品的服務模式。
如何選購網路防病毒產品
選購一款效果理想的網路防病毒產品,用戶應該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對已知病毒和未知病毒的檢測率和清除率
用戶應該選購對已知病毒和未知病毒具有較高檢測率和清除率的網路防病毒產品。網路防
病毒產品對病毒的檢測率和清除率,用戶可參照權威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公布的測試報告。
2.產品性能
網路防病毒產品是用來保障網路安全的,網路防病毒產品最好是具備一些體貼、周到的設
計。像殺毒前備份、實時監控防毒、監控郵件、自動預定掃描作業、壓縮文件的檢測、變
形病毒的檢測和清除、關機前掃描以及災難恢復等都應該成為網路防病毒產品功能的重要
組成部分。此外,好的網路防病毒產品在啟用時對用戶正常業務的開展影響很小,這就要
求用戶要注意考查網路防病毒產品的病毒查殺速度、延時和資源佔用率等性能。
3.管理能力
管理性能的優劣也是評價一款網路防病毒產品的重要因素。好的網路防病毒產品通常具有
自動化管理功能,如集中式安全系統安裝、集中式安全系統配置、集中式安全任務管理、
集中式報告管理、智能化病毒源追蹤、智能查找和填補漏洞、實時報警管理、跨平台管理
、自動化智能升級和安全性驗證等。
4.可靠性
網路防病毒產品的可靠性體現在與操作系統的結合和與其他安全產品的兼容方面。網路防
病毒產品的可靠性差往往會影響企業網路的正常運轉。好的網路防病毒產品應該取得當前
流行操作系統公司的可靠性認證。
5.易操作性
在一個復雜的網路環境中,部署和使用安全防護體系的難度都很大。網路防病毒產品的易
操作減少了出錯的機會,也減少了不安全因素。
6.廠商的服務體系
廠商的售後服務包括升級頻率、怎樣將最新升級文件發送到用戶手中、如何解答用戶的疑
難問題、怎樣處理突發事件以及能否為用戶提供數據恢復和技術培訓等。隨著病毒出現速
度的加快,用戶急需對病毒突發事件的應急服務和對丟失數據進行恢復的服務。對付紅色
代碼、尼姆達這樣的病毒,使用常規的方法已無法解決,用戶最好是能從廠商那裡得到專
業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說,用戶不僅需要購買網路防病毒產品,而且需要購買廠商的售後
服務。
⑤ 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哪些作用
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共同組成的機體防禦系統。這個系統的功能很重要,如果免疫系統出了毛病,人在疾病面前就完全喪失抵抗力,直接威脅生命。當前世界流行的艾滋病就是一種免疫缺陷病,這種病人受致病菌感染後大多很快死亡,任何抗生素都對它無能為力。兒童中也有一些免疫缺陷病,這種患兒經常發生感染,抵抗力極差,隨時都可危及生命。
免疫器官是指胸腺、骨髓、淋巴結、脾臟和其他淋巴組織,是免疫細胞產生、分化、成熟的場所。免疫細胞包括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等,是與病菌作戰的部隊。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初生兒童的免疫功能很不完善,隨著年齡的增大不斷加強,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免疫器官的生理特點免疫器官有兩大類:一類叫中樞免疫器官,如胸腺和骨髓。另一類是淋巴結、脾臟等外周免疫器官。小兒出生時胸腺僅10~15克,以後逐步增大,到青春期時已發育到30~40克,以後又逐漸退化萎縮。胸腺主要是分泌胸腺激素誘導骨髓造血幹細胞分化成T淋巴細胞,並使之成熟。兒童的骨髓裡布滿了許許多多的網狀結締組織,其中含有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為免疫細胞的生成和分化提供了基礎。如果兒童有骨髓功能障礙,就會使其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都受到損害。
淋巴結、脾臟等外周免疫器官是體內各種免疫細胞分布和繁殖的地方。兒童出生後,淋巴結迅速發育,12歲時達到最高峰,其總量比成人大1倍。所以淋巴結是兒童時期重要的防禦力量。它能殺滅致病菌,防止病菌擴散,為淋巴細胞的再循環提供環境。我們通常見到有些感染性病時,局部可摸到一個個的硬結,這可能就是淋巴結參與防衛後形成的腫大,當炎症消退後,淋巴結也隨之恢復正常。脾臟是免疫細胞的重要發源地。此外,兒童體內還有扁桃體、腸集合淋巴結等其他淋巴組織,也在警惕地保衛著機體。如在消化道和呼吸道這些與外界相通的管道中就聚集著大量由免疫細胞組成的淋巴小結,它們在局部的免疫防衛體制中起重要作用。
免疫細胞與免疫分子的生理特點前面已提到T淋巴細胞在胸腺內生成後,主要分布在外周血液里,然後再進行類別分工,有的參與腫瘤免疫,有的參與移植排斥反應,它們密切的監視著全身,一旦發現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就會毫不留情地將它消滅。有的兒童少年免疫系統有缺陷,T淋巴細胞則敵我不分,把正常組織也當作敵人攻擊,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由T淋巴細胞引起的免疫反應就叫做特異性細胞免疫。由B淋巴細胞引起的免疫反應叫做特異性體液免疫。B淋巴細胞主要是在周圍淋巴細胞中產生和發揮作用,主要是產生抗體,其壽命不長,一般只有幾周或幾天。
免疫分子主要是指抗體和免疫球蛋白補體。具有抗體活性的球蛋白稱為免疫球蛋白,是B淋細胞的產物,存在於血管內外的體液中和B細胞的膜上,分為IgG、IgA、IgM、IgD、IgE5類。其中IgG含量最高,占總量的80%左右,主要作用是抗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IgM能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還能凝集和溶解細胞;IgA主要是保護消化道、呼吸道表面,抵抗致病菌的侵襲。
兒童的免疫球蛋白有一個從幼稚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他們免疫能力也是逐步增加的。僅以IgG含量為例,1~3歲時已達到成人量的59%,4~6歲約為62%,10~12歲約為86%,13歲時基本達到成人水平。其他抗體也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展。
補體是由20餘種血清蛋白組成的復雜系統,外體激活後具有放大特異性免疫的效應和吞噬作用的效應,並可產生炎症反應,具有抗感染、抗腫瘤等作用。測定血清中補體的含量在某些疾病的診治中具有一定意義。
⑥ 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有什麼用
免疫系統擔負發揮各種各樣作用的細胞間調節功能的多種生理功能。而細胞因子就是與免疫細胞的分化、增殖、應答和反應等有關的蛋白質,起到調節免疫細胞間的作用。受到外界某種刺激後,T細胞、巨噬細胞和白細胞就會合成細胞因子。但細胞因子只對有細胞因子受體的細胞起作用。
調節有關免疫的細胞功能的細胞因子從生產細胞中放出後與受體結合而活化。通常,此細胞因子受體,從基因工程角度按其結構的類似性細胞因子受體主要分成四類:免疫球蛋白族、造血因子受體族、TNF受體族和化學運動性受體族。
細胞因子是超微量的,但超微量就有可能起作用;各種細胞因子有不止一種作用,反之,不同的細胞因子間也有共同的作用;分子量為6*10^3~6*10^4的蛋白質;與免疫應答和炎症有關,可促進或抑制;是局部的產物,對產生細胞本身或其周邊的細胞起作用;通過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每個細胞存在10~10000個)起作用;細胞因子相互間形成網路來調節其作用。
這樣,免疫應答就用細胞因子來增強和抑制,這是復雜的調節作用。總之,細胞因子是借形成復雜的細胞因子網路來調節免疫應答的。
細胞因子主要是使免疫系統能有正常運轉的功能,也能對免疫系統以外的神經系統等起作用。細胞因子中,其性質已知道較多的是白細胞介素。
⑦ 免疫系統監視 防禦和自我穩定功能都是幹嘛用的
免疫系統監視 防禦和自我穩定功能就好象我們國家的軍隊要保證社會的和平穩定,保證廣大人民安居樂業一樣。免疫系統監視 防禦和自我穩定功能就是我們身體的衛士,如果我們身體里有少量的變異細胞,衛士就會把它們消滅掉,使人不會患癌症(那些癌症病人就是因為身體的衛士出了問題)如果我們吃了不幹凈的東西(含有細菌)衛士就會把細菌消滅掉,使人們不生病。有很多疾病都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比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紫殿等。
⑧ 持續免疫系統
八分量團隊開創性地提出了持續免疫安全理念,結合國際領先的可信計算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在信息系統運行的初期就通過對伺服器的持續監測分析,自動生成符合操作規范的系統進程白名單和用戶行為白名單,建立對關鍵數據的合法訪問策略與操作行為策略;在威脅到來的早期對眾多未知威脅進行智能分析,在監測到危害行為後,系統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對所有未知威脅的自組織對抗,並提供相應的情報以輔助決策;從而對未知威脅產生持續的免疫力,就算外部入侵者已經滲入內網,也會無所遁形毫無作為。同時,利用高速區塊鏈技術存儲審計信息,防止行為記錄被篡改,最終構建持續免疫系統。
⑨ 免疫系統只會在病毒入侵時工作嗎
人體免疫系統是覆蓋全身的防衛網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為:皮膚、粘膜及其分泌液、細胞膜、呼吸道、胃腸道、尿道及腎臟。第二道防線為: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應。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藉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的。不過,單純的屏障和和過濾機制並不能完全保護我們,身體有賴組成免疫系統的血細胞和蛋白質發揮防禦能力。
白血球負責在血管內巡邏,進行一系列防衛和免疫工作.例如釋放抗體及凈化血液。抗體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全稱免疫球蛋白,在血液及組織內循環以加強身體的防衛能力,是細胞免疫的主要成分,也助白血球發揮作用.淋巴細胞是可以記憶如何保護身體的特殊細胞分為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其中每種淋巴細胞又分為記憶細胞和效應細胞,其中效應B細胞的作用是產生免疫球蛋白在體液免疫中起作用,效應T細胞作用是與靶細胞結合並消滅它。記憶細胞的作用是記住抗原,在其下一次入侵時可以快速反應。所謂細胞免疫,是指白血球所擔當的角色,而體液免疫則指抗體所扮演的角色.兩個系統相互合作,互相引發對方的效能!人類復雜的免疫系統對飲食.運動和生活方式尤為敏感.睡眠不足及每天的一日復一日的生活壓力等因素,將削弱我們的免疫力,許多天然的食物來源可提供促進和強化細胞及體液的免疫活動的物質.人類的免疫功能主要有三道防線:一、皮膚和黏膜 二、體內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三、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功能:一、保護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發生維護人體的健康 二、清除及時清除人體內的衰老的、死亡的、損傷的細胞 三、修補隨時識別和清除人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人工免疫的方法:在體內注射疫苗如:平常打的預防針等都屬於人工免疫。註:資料來自於各個不同網頁,感謝他們的幫助!
⑩ 網路安全是什麼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