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大力打擊網路犯罪加強網路安全

大力打擊網路犯罪加強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2022-04-17 00:11:49

① 網路犯罪的預防與治理有哪些措施

網路犯罪的防治對策 :
1、積極開展良好的網路文化教育。眾所周知,計算機和網路是近幾十年高科技發展的產物,青少年一代是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學習者、應用者乃至創造者。網路不僅在豐富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還在社會文化觀念中滲入新內容,這對正蓬勃成長、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如果把握不好,他們的身心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適時改革教育體制,增加新的教學內容,樹立與時代合拍的價值觀、人生觀以適應網路時代的需要,對於防範青少年實施網路犯罪是至關重要的。
2、注重樹立和培養正確的網路道德觀。當今社會幾乎人們的所有行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著道德規范的調整,網路行為自然也包含於其中。加快網路安全技術的發展,強化網路技術防控。由於網路犯罪者往往都精通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因此防範網路犯罪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技術上的較量。怎樣才能使計算機網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建立起較為有效的防禦體系呢?到目前為止,所採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運用預防與殺毒相結合的辦法對抗傳播計算機病毒的犯罪;二是通過設置防火牆和和採用主體識別及驗證技術對付網上金融犯罪;四是設置具有能夠記錄各種犯罪證據並能保存完整證據以備事後查詢的軟體系統對抗網路犯罪的反偵查行為。
3、大力完善防治網路犯罪的法制措施。雖然針對計算機及網路犯罪的立法在很多國家已有許多,例如我國1997年新刑法即對計算機犯罪做了相應的規定,但這些規定相對於不斷擴大和翻新的網路犯罪已顯得力不從心,不能再很好地適應網路犯罪發展變化的需要。為了對付日益嚴重的網路犯罪,進一步加強網路安全立法勢在必行。

② 計算機網路犯罪的預防措施

1、進行網路道德教育
開展青少年「網德」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增強抵制有害信息的自覺性和免疫力,規范網路行為。在無序的網上世界,網路安全立法尚不健全的今天,提倡網路道德尤其必要。同時,加強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詢,矯正不良心理,增強抵制有害信息的自覺性和免疫力,規范網路行為,做有正義感、責任心的合格網民。
2、加強網路安全管理
加強對網路的管理,網路信息污染的過濾和自身安全的防範也不容忽視。建立健全的網路管理組織是堵塞不良信息傳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公安機關必須建立高素質的「網路警察」隊伍,強化網吧日常監督和安全管理,加強計算機安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保障網路安全。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制定統一的網路信息技術安全標准,採用最新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是信息加密、防火牆、身份識別、訪問限制、網上監控、安全審計、入侵檢測、案件跟蹤、災難恢復等網路安全技術。對一些有可能成為犯罪目標的網路系統,還可以利用黑客技術對自己的網路系統進行測試,找出漏洞盡快修補,進一步完善系統的安全性。同時,政府應該預防青少年網路犯罪的宣傳工作,鼓勵成立防控青少年網路犯罪的民間公益性團體。
3、依法規范網路經營、完善網路法律體系
加強網路安全管理,依法規范經營。1991年,國務院發布了《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對針對軟體的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此後,《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金融機構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工作暫行規定》等行政法規和規章都對計算機領域的犯罪行為予以追究。1997年通過的新刑法也在第286、第287等條增加了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和利用計算機犯罪的條款。
4、嚴厲打擊計算機網路犯罪行為
嚴厲打擊計算機網路犯罪行為,由於互聯網作為全球信息交流的紐帶,日益成為重要的社會公共設施,許多資料庫連接在網上,很大部分涉及到國家利益和公民財產安全,因此,對於計算機網路犯罪行為因予以嚴厲的處罰,從而提高犯罪行為的成本。
通過對正確認識和理解網路犯罪及懲治網路犯罪的策略分析和論述,目的在於減少或避免網路犯罪的發生,並懲罰和防治各種網路犯罪行為,推動網路犯罪相關法律的制定步伐,加快互聯網的推廣及應用,掃除中國網路發展過程中的犯罪障礙,促進網路健康有序地發展。中國缺乏健全的網路犯罪法律體系,對網路犯罪的打擊也很被動。相關法律又往往過於概括與宏觀,可操作性不強,難以對網路犯罪形成真正的制度化打擊與防範。中國刑法對網路犯罪的對象過於限制,未對侵入網路系統的犯罪進行立法規制,不利於打擊入侵、破壞網路系統的犯罪。中國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與電子商務犯罪行為人低齡化之間有較大沖突。因此,極須建立和完善網路法律系統,切實保護青少年不受網路犯罪的侵害,並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網路犯罪。

③ 嚴厲打擊各種網路犯罪讓我們明白了什麼

第一、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第二、網路不是犯罪滋生的土壤!
第三、勤勞才能致富、實幹才能致富、踏實才能致富!
第四、任何時候不能有僥幸心理,任何形式的犯罪都會被捉!

④ 國家網路管理部分正式啟動網路安全周,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打擊一些進行網路犯罪行為。

建立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機制是極其必要的,這需要相關部門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實施一些網路安全認證標准,大力提升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管理機制和管理能力。此外,需要加強計算機網路安全意識的宣傳,大力宣傳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向廣大群眾分析解讀各類網路危害的種類和形式,提醒群眾做好防範。
這需要大家不斷學習計算機知識和網路安全知識,加強防範意識,積極學習各類解決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措施和策略,盡最大能力保護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安全。

⑤ 加強打擊網路犯罪的國際合作方法有哪些

是這樣,單純意義上的網路犯罪國際合作,我國還沒有對外簽署這樣的司法合作協議。部分犯罪類型,有個罪方面的合作,比如販毒,走私軍火。
其他途徑的合作有臨時性的,中國對他國就某案件進行合作,比如去年公安部協調印尼,馬來,柬埔寨,跨國抓捕網路詐騙嫌疑人。對港澳,有常規性的警務聯絡官制度,相對方便。
望採納。

⑥ 網路犯罪的對策

(一)以技術治網
網路犯罪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實施的高科技犯罪,因此,防範網路犯罪首先應當依靠技術手段,以技術治網。主要措施有:
防火牆(Firewall)技術。該軟體利用一組用戶定義的規則來判斷數據包(Package)的合法性,從而決定接受、丟棄或拒絕。
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信息的傳輸過程中,存在著信息泄漏的可能,因此需要通過加密來防範。
掌上指紋掃描儀。該儀器可以將用戶的指紋記錄下來,存入指紋檔案庫。當用戶登記使用該電腦系統時,掃描儀還會將用戶的指紋與庫中的指紋相對照,只有當指令與指紋均相符時,才能進入系統。
通信協議。通過改進通信協議增加網路安全功能,是改善網路措施的又一條途徑。
日本學者西田修認為:計算機犯罪完全可能發生。從電子計算機使用系統的現狀來看,它根本無法防範。而且在現階段無法防範也決不是什麼「恥辱」的事情。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使電子計算機的「防禦系統」強健起來。這件事是使用電子計算機的企業對社會應負的責任。怎樣才能使計算機和網路信息系統的「防禦系統」強健起來不少學者進行了認真的探討。有學者指出:網路犯罪行為人往往都精通電腦及網路技術,包括安全技術,因而偵察與反偵察、追捕與反追捕的戰斗,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一場技術上的較量。只有搶占技術制高點,才有可能威懾罪犯,並對已經實施的網路犯罪加以有效打擊。
(二)依法治網
如果僅從技術層面來防範網路犯罪,還是不夠的,因為再先進的技術,總有破解的方法,而一旦陷入攻防循環之中,就有可能造成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而且達不到預防犯罪的目的。所以,要更有效地防範網路犯罪,還得靠法律,實行依法治網。
有關針對計算機和電子信息網路的犯罪的立法雖然較及時較豐富,但有一些問題可能還需要探討。
1.有關立法的觀念問題。黑客行為犯罪化是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網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產物。黑客行為是否需要全部犯罪化,黑客行為的犯罪化能在何種程度上起到防控黑客行為(即防控這種犯罪)的作用,都是需要認真調查研究並會有多種不同答案的問題。網路犯罪的構成需不需要考慮主觀方面的因素,應不應該有過失犯罪,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在刑事處罰的量刑上是否應該有所區別?在司法過程中如何區分確定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也應該都是可以探討的問題。還有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是:時下所有將黑客行為犯罪化的立法都是站在維護既存社會秩序、保護既得者利益的基礎上,而比較忽視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網路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有關要求。對此,不僅黑客們提出抗議,一些政界人物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帕特里克·萊希認為:「我們不能限制13歲孩子好奇的天性,如果任由他們今天自由試驗,明天他們也許就會開發出帶領我們進入21世紀的通訊和電腦技術。他們代表著我們的未來和最好的希望。」另一方面,可以說正是有關法規對網路信息系統的禁限,正是大企業集團、政府機構、軍事當局等對信息資源和網路信息系統的壟斷,刺激出了更多的黑客行為。「在計算機一步步向統治機器演變的過程中,許多知識成為禁地。黑客應運而生。」所以,即使僅從犯罪防控的角度看,有關計算機犯罪和網路犯罪的立法也必須認真考慮社會觀念的問題。
2.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銜接問題。黑客行為犯罪化之後帶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認定黑客行為(犯罪行為)。認定犯罪的關鍵在證據。黑客犯罪行為針對的是網路信息系統,留下的犯罪痕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犯罪痕跡,可作為證據的材料也往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證據材料。這就要求刑事訴訟中擴展證據概念的內涵,將電子證據規定為證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2條已將視聽資料規定為證據,將電子證據納入視聽資料證據之中(通過必要的司法解釋)或將電子證據作為另一項證據,應該都是可行的選擇。如果這一問題解決了,司法程序中還需解決有關電子證據的提取、鑒定等問題。提取證據往往會涉及隱私權問題,而如何鑒定證據的真實性,可能更為棘手。
3.法律規定的具體實施問題。有了好的法律規定,對之作具體的實施就成了關鍵。其中,有沒有一支好的警察隊伍是至關重要的。警察工作應該能揭露犯罪、偵破犯罪並查獲罪犯。這不僅需要警察工作者具有足夠的法律知識和傳統偵查工作技能,而且要求他們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網路技術。今天,對於計算機犯罪和網路犯罪的警察隊伍的建設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我國一方面開始重視利用計算機和電子信息網路打擊遏制各類犯罪,一方面也很重視對付計算機和網路犯罪的警察隊伍的建設。我國公安機關對計算機系統和電子信息網路的治安性管理已經制度化,而且成效顯著,在此基礎上的有關犯罪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4.加強法制教育方面。在健全法制的同時,要大力宣傳有關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使廣大網民依法依規上網。在對人們進行法制教育的同時,重點培養人們的法制觀念。筆者認為,法律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要通過學習法律知識,領會法律的精義,建立起適應現代生活的法律觀念,則是提高人們法律素質、預防任何形式的犯罪的關鍵。網路犯罪的高發率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反映了人們法律精神欠缺。雖然網路犯罪的手段和方式與普通犯罪有所不同,但其危害是相同的,都造成了對公共安全、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的侵害,都是違反法律的,犯罪行為造成的危害並不因網路的虛擬性而消失或減輕。因此,如果我們在對人們進行法律知識普及的同時,更注重對人們的法律精神、法律觀念的培養,則人們不僅在現實世界而且在網路世界中也會成為真正自覺守法的高素質群體。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努力向公眾傳播新的權利義務觀念和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精神,似乎比向他們灌輸大量的法律條文更容易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以德治網
網上交往的虛擬性,淡化人們的道德觀念,削弱了人們的道德意識,導致人格虛偽。加強網路倫理道德教育,提倡網路文明,培養人們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確的道德觀,是預防網路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開展網路行為道德宣傳教育活動,就是要把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內容作為網上道德宣傳教育的主要內容,利用聲、光、電等多種現代化手段,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灌輸給廣大網民,從而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使網民能識別和抵制網上的黑色、黃色和灰色信息,主動選擇有積極意義的信息,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堅決抵制網路色情等不良信息的誘惑,自覺地遵守有關網路規則,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不斷推動網民的道德自律 。

⑦ 網路詐騙日益猖狂,網路警察怎樣去提升網路安全質量

網路安全主要是從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從網路本身下手加強網路安全管理實行,網路實名制就是最好的做法,實名制讓每個發帖都能找到追尋的蹤跡,如果這個賬戶沒有進行實名,那就不能進行錢財方面的交易,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詐騙犯,在不需要任何信息身份提供的情況下就可以騙取錢財。

第三點就是,要對詐騙犯進行比較嚴重的懲罰,並且這種懲罰還得公之於眾,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如果懲罰力度不嚴重,完全不能夠在那些詐騙放心中樹下權威,他們深知自己不用付太過於慘重的代價,犯罪成本低就會讓他們寧可鋌而走險也要去賺這種不義之財 ,綜上所述,就是從網路根源本身以及它的傳播方式和受騙人群三個方面各自著重下手,環環保護,環環教育,最終起到提高網路安全質量的成效,打擊詐騙犯罪,讓這些詐騙行徑從此滅跡。

⑧ 網路安全已成社會重要關切了嗎

網路犯罪損害國家和民眾利益,近年來,公眾面臨的現實安全威脅已經很大程度來自網路空間。網路安全已經持續地成為整個社會的重要關切。網路安全事關國家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有關司法部門須迅速適應打擊此類犯罪的形勢需要,有效回應社會關切。

閱讀全文

與大力打擊網路犯罪加強網路安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牡丹江網路和電信哪個網速快 瀏覽:775
小米手機設置點擊忘記網路 瀏覽:259
無線網路錯誤440是什麼意思 瀏覽:135
網路抗干擾能力哪個好 瀏覽:600
網路應用怎麼設置 瀏覽:354
關於路由器網路異常 瀏覽:332
代謝網路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143
網路庫網路異常 瀏覽:667
蘋果手機老是網路差是什麼原因 瀏覽:776
手機百度提示無網路信號 瀏覽:233
網路車主如何攬客 瀏覽:298
一插金稅盤無線網路就自動斷開 瀏覽:751
買什麼手機網路最好導航不卡 瀏覽:671
網路會員工資多少 瀏覽:947
網路預約計程車運輸證在哪裡考 瀏覽:920
手機皿示網路不給力是什麼原田 瀏覽:730
電腦無限網路顯感嘆號 瀏覽:60
網店網路營銷方法 瀏覽:534
慶陽市廣電網路公司的發展如何 瀏覽:490
計算機網路思政教學案例 瀏覽:74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