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生如何上好網課
一、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制定清晰的時間計劃。
從起床開始,吃飯、自習、上課、做作業、運動、閱讀、娛樂都要列入計劃,到了對應的時間就去做計劃的事情,專心去做,哪怕你做得不好也沒關系,注意其他事情都別去理會。過不了幾天,你就會發現你的學習效率大幅提升了,再堅持一段時間,你就會適應並養成習慣,學習生活都會變得充實並高效。沒有計劃的一天將是糊塗的一天,也會是毫無收獲的一天。
二、固定學習位置,清理無關物品。
如果你是個在書桌、飯桌、沙發、馬桶、床上不斷變換位置學習的「流浪學者」,那麼請立即將學習位置固定下來。因為其他場所並不適合學習,它們只是讓你休閑享受、放鬆睡覺的好地方。最好固定在一張只有學慣用品的桌子上,如果是在書房或者卧室等獨立的房間就會更好。我們在做一件事時如果被其他東西勾起興趣,注意力就會轉移,從而忘了原本該做的事。所以我們還要做一些清理,在你用來學習的桌子上或房間里,把那些跟學習無關的零食、玩具等等統統都清理掉,只留下學慣用品,這樣能更大程度的避免你被干擾。
三、同老師互動,默念老師講解、回答老師提問。
張開嘴巴,說出自己的疑惑,回答老師的問題,但你不一定非要對著麥克風講話,你的發言也不必非讓老師聽見。對,你就像是在自言自語。這是讓你輕松進入狀態的好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就可以在心裡不斷重復老師說的話,並回答老師的提問,時刻與老師保持同步。這樣做為你營造了一種在教室的感覺,使你可以緊跟老師的思路,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並持久的專注。
四、多讀多背,多做試題。
文科主要靠讀背,理科主要靠練題。語文、英語等學習主要建立在大量的閱讀上,讀的多了,對各種字意詞彙、句型段落、修飾手法等等都能游刃有餘。數學除了理解課本知識外,還要多做試題練習。其實各門功課的試題都是來自課本里的知識,只是考官變著花樣和招式來考你。剛開始遇到難題做不好不要怕,愛因斯坦小時候做小凳子的故事告訴我們:重復的做下去,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好。衡水中學、毛毯廠中學都是通過海量考試來鍛煉學生,最後幾乎所有的題型都被這些學生做過無數遍,大考時還有什麼能難得住他們呢?只要你堅持多做多練,就會從不理解到掌握,從掌握到熟練,最後在考試時你就會輕松得分。
五、網路故障不抱怨,自主學習不停息。
大家經常抱怨的信號變弱、網路延遲、聲音停頓等等問題,都是技術層面的,是所有人都面臨的問題,不能作為自己學不好的借口。出現這些問題時,千萬不要打斷學習進度,我們可以看課本或做習題,重要的是繼續保持學習狀態,自主消化知識。我們也可以通過視頻回放、向老師提問等進行彌補。最不可取的就是抱怨吐槽、傻傻的呆坐在那兒等待,或者幸災樂禍的自定下課。因為網路停頓了,寶貴的時間可不會停頓。所以一定要做好自律繼續自學,否則這些時間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❷ 吉林市疫情期間小學如何上網課
下載釘釘,進入班級群,打開直播軟體開始上課。
在選擇網課的平台時,學校要徵求各方意見後,選擇統一的軟體進行推廣,並加強軟體使用培訓。
軟體的選擇,能夠滿足日常課堂管理、教材編輯、師生互動、課後作業等要求。
開課前,進行網路模擬直播,避免正式上課時的卡頓。做好提前的准備,確保課程流暢。
❸ 因為疫情的原因,「停課不停學」,孩子們上網課,家長怎麼做
如何讓孩子上好網課估量是如今家長們最頭疼的事了。疫情期間特殊時期特殊辦法,網課也是檢驗一個孩子能否自主學習的一個辦法,下面說說我本人的辦法。
最後想說的是方法總比艱難多,家長要學會找辦法,不要遇事就是孩子的不好,要多考慮下是不是本人的緣由,當你的孩子願意和你溝通的時分其實是最好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分,要捉住時機。
❹ 疫情期間上網課,許多教師感嘆線上教學的效果堪憂,那麼,如何提高網課教學質量呢給老師提切實可行建議
網課最好採取視頻互動式,這個可以讓孩子們與老師都能彼此看到。單純的語音式效果最差。
❺ 疫情之下作為學生應該怎樣應對網路學習挑戰
一要面對現實,正確認識網路學習與在校學習的本質是一樣的。
二要將在校學習時的方法移植到網路學習中,在網路學習中仍要深入思考、學會綜合歸納、學以致用等。
三要合理利用時間,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四要利用好教材,將網路上學習的內容最後轉化到教材中。
❻ 疫情期間上網課,你是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
新冠疫情拐點還沒有出現,很多在家學習的學生和家長卻開始發愁了。由於沒有辦法與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加上部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強,導致學習效率不高。關於疫情上網課的時間管理方面,如何在家更好地對於學習時間管理談下看法。
1. 制定學習計劃。在自製力不強且家長限制不足的情況下,很多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這時最好要提前一天制定一天的學習內容和計劃,除了正常跟隨老師的授課節奏外,一定對於學習進度和方式有一定地規劃。
2.直播課堂與老師積極互動。很多學生的在線學習都是以老師直播授課的形式,在課程進行中,老師為防止學生掛機會經常點名提問等,這對學生來說是被動地督促,更好的方式應該是學生在授課時積極地提問或者與老師交流討論,這種教學模式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可能都更高效。
3. 增加緊迫感。要意識到在線學習也是上課的一種形式,也是中考、高考或者期末考的內容,學習不深入的話可能意味著各項考試的不理想,這對於初三或高三的學生來說甚至是災難性的。
4. 找到「學伴」。疫情在家我們和朋友同學交流只能通過網路進行,那麼相互督促便不再像面對面那樣直接,這時候能夠形成一個在線的學習群體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一些軟體裡面的自習室,在群里可以交流學習的方式和問題,在交流一天所學的基礎上,也可以多些言語的互相鼓勵和支持。
做筆記
❼ 疫情下,多所大學開啟了上網課模式,當代大學生上網課現狀是怎樣的
當代大學生上網課保持著飽滿的精神狀態,並且非常認真地聽老師講課。
多個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疫情以來,許多城市開始了線上教學。除了中小學生需要在家中通過網路授課之外,部分留在校園中的大學生會在宿舍中上網課。
如此一來,既可以學校順利展開教學任務,又可以保證孩子們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盡管如此,學生們以同樣飽滿的精神狀態學習知識。每個學校的大學生在宿舍中完成上網課的過程,下課之後,部分學生還會在宿舍中進行鍛煉,從而保持身心健康。
總的來說,無論我們身處何方,無論我們接受知識的途徑有多不同,但是學生總會對知識保持熱忱。大學生上網課的狀態並不相同,但絕大部分學生保持充分且飽滿的上課狀態,不僅積極回答問題,還會完成鍛煉。
❽ 疫情期間鼓勵學生上網課的話有哪些
疫情期間鼓勵學生上網課的話有如下:
1、做個元氣滿滿的好孩子,努力做個好孩子哦,大家也要一起加油呀!
2、相信疫情終會過去,我們會早日走到陽光下,擁抱春天!
3、配合防疫工作,小朋友在家專心上網課。
4、我的老師是抗疫英雄!我們要一起把病毒打跑!好好學習。
5、因為疫情,暫時不能去學校上課啦。好好上網課學習,希望醫護工作者保護大家的同時,也保護好自己。
6、病毒無情,人間有情,我們無疑是幸運的,因為總有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替我們默默守護,守護安寧,守護健康,然後替我們撐起藍天。
❾ 疫情期間要在家上網課,使用什麼設備比較好
孩子上網課必備設備
雖然上網課選擇筆記本會更好,但根據家長反饋的實際情況來看,一台筆記本通常無法滿足孩子上網課的需求。
例如有家長在朋友圈反饋,孩子上網課將家裡的手機、電腦、iPad、投影儀全都用上了,電腦用來上課,iPad用來回答問題,手機用來拍照上傳作業。
即使是筆記本電腦,孩子在上課時也要長時間、近距離、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這對孩子的眼睛是有所傷害的,所以投影還是很有必要的。
家長可使用投影儀將上課內容投影到更遠的位置,讓孩子學習是不用盯著電子屏幕,又能保持一定的距離。沒有投影儀的家庭也可以嘗試將課程投影到電視上。
❿ 提高網課教學質量的方法有哪些
疫情之下,教育部門倡導“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網課之於傳統課堂,優勢在於教學資源可以互享。好的網課,可以幫助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然而,各方對網課褒貶不一,如何提升在線教育質量成為每一個教育者都要回答的問題。本期,記者邀請到四位校長從不同角度闡述對線上教育的看法。
峽山二七一雙語小學執行校長韓相福: 網課學習必須走向深度
面對海量信息、冗雜技術、多方訴求,學校管理該如何跟進及應對?我認為,應承認網課的重要地位,從如下幾個方面構建教育教學形態。
構建“學校+互聯網”新形態。網課的問題首先要從戰略上解決。學校要抓住機遇,加大結構調整和模式轉換力度,打破教育的時間、空間限制,重構時間結構、空間結構、資源結構和課堂結構。重構時間結構,統一作息和自主作息相結合。既有規則底線,又尊重孩子學習環境的差異。重構資源結構,教師推送和自主選擇相結合。教師精選並推送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及相關資源,作為學習的基本內容。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選擇網路資源拓展,實現課程的生本化。重構課堂結構,線下學習和線上學習相結合。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課堂推送的基本目標、內容、任務和整體進度要統一,然後才是學生個性化的選擇與生成。特別是對線上學習要進行必要的學分認定,線上線下同等價值、同等效果。
推動學科與技術深度融合。學科學習是網課的主體。網課狀態下的學科學習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障礙、資源深度和數據驅動。一是搭建自主學習的支架。當教師強勢頻繁引導更多轉向了學生自主,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盲目、無力、困難重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導學。二是提供深度學習的資源。網課學習必須走向深度。學習資源的提供必須支持學生的深度學習,這給教師帶來極大的考驗。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課程水平,同時還要特別警惕內容整合淪為“形式主義”。三是設計數據驅動的評價。網課的推進必須由“行政驅動”轉向“數據驅動”。
坊子區實驗小學校長劉劍鋒: 做好線上教育科學評估與研判
在抗擊疫情當中,我們教育面臨著兩個主要戰場:一個是看得見的戰場,我們必須要教育我們的師生怎樣做好自我防護、自我隔離、科學防控、避免感染。第二,我們還面對著一個虛擬的戰場。在面對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之下,如何做好這段時間的線上教育,考驗著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和每一所學校。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看到了一些誤區,比如有的學校在平台、資源毫無預期和體驗的情況下,沒有做到慎重選擇支撐場景,造成網路擁堵、卡頓、效率低下的現象。有的學校試圖將現實的校園搬上互聯網,想真正在互聯網上還原真實的物理校園。老師們輪番上陣,直播、打卡、點名、批閱,忙得不亦樂乎,但是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從大量反饋來看,這樣的學校容易造成老師極度疲倦,學生疲於應對,家長也有怨言。
因此,要想做好這件事情,必須要有明確的幾個關鍵因素:
一是前期信息化的探索非常重要。老師、學生們的認可度、參與度,這是支撐,是做好這件事情的前提。
二是對此次線上教育的科學評估與研判。防控疫情、珍愛生命是當前的頭等大事。因此,我們的線上教育,也應積極配合做好這些工作,而不僅僅是教給孩子們一些知識。
三是要打好組合拳。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特殊時期一定要有特殊對策,沒有一個統籌的計劃和規劃,效果一定不明顯。
2018年頒布的《教育信息化2.0》指出,教育信息化要實現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轉變,從應用融合發展向創新融合發展轉變。這種變化給教育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也帶來了更有利的發展契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面對的最大“敵人”並非是被熱議的“技術”,網路學習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看待教育技術與教育結構、教育形態的關系,也就是未來學習方式的變革問題。
線上學習要避免三個誤區,一是將線下課堂簡單搬到線上進行;二是無視學生真實需求,“一刀切”式的設置線上學習內容;三是忽視學生個體發展狀態的學習模式。目前的線上學習,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作為教育者,我們的眼光不能僅局限於這個特殊的“停課不停學”時期,而是要從未來學校建設視角、從學生個體發展的視角去思考,讓網路學習不僅能適應當前延期開學的需求,還能適應未來學校學習方式變革的需求,要將關注核心放在學生學習力的提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