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解兩道計算機網路技術題,可追加懸賞,謝謝!
我有點緊張啊,答錯了怕要挨網友的罵,另外哥們兒,你在讀大學嗎?這是老師留的作業嗎?
第一題:(1)、允許配置的最小IP是192.168.4.2(注意,不能是192.168.4.1,別跟路由器R2下面那個介面的IP重了,那個IP待會兒要設成網關的,網關和主機IP不能重復);
最大IP是192.168.4.254(主機號不能全0全1這點應該知道吧,第二問也給提示了);
子網掩碼明顯是255.255.255.0,要接入的網路是192.168.4.0/24嘛,後面這個24就是24位網路前綴,也就是子網掩碼中前24位全是1;
默認網關就是192.168.4.1。
(2)、分析:原來H2所在網路是192.168.5.0/24,說明後8位是主機號,要分成兩個一樣大的子網,要求子網規模盡可能大,所謂「子網規模盡可能大」,意思就是子網號所佔位數盡可能少,剩下更多位數給主機號,所以按理說從主機號中拿出前1位來做子網號就可以了,一個0一個1正好倆子網,但人家又說不允許全0全1的子網號,所以拿1位不夠,要拿前2位出來,那就四種子網號,00,01,10,11,而00和11不能用,所以兩個子網號分別是01和10。
子網掩碼是255.255.255.192(前三個255對應24位網路前綴,後面的192對應2位子網號)
那麼子網A的子網地址就是192.168.5.64/26,它的廣播地址(也就是主機號全1)是192.168.5.127;
子網B的子網地址就是192.168.5.128/26,它的廣播地址是192.168.5.191;
它倆允許接入的主機數目都是2^6-2=62(減的這個2是主機號全0和全1的那倆)
第二題:數據報總長980B,首部說固定長度,那就按20B來算,所以數據報的組成是960B的數據+20B的首部。
(1)、顯然要分成兩個數據分片,第一個數據欄位長度是640B(最大長度660B-20B的首部),它的片偏移是0,MF=1(MF=1代表後面還有分片,MF=0代表後面沒有分片了),第二個數據欄位長度是320B(總共960B減去第一個分片的640B),它的片偏移是80(片偏移以8B為單位,這點一定要牢記,640B/8B=80),MF=0。
(2)、不會報錯,ICMP對第一個分片後續的所有分片都不發送差錯報告報文,ICMP發送的差錯報告只有這五種類型:1、終點不可達;2、源點抑制,也就是擁塞;3、時間超過,也就是TTL減到0了;4、參數問題,比如DF=1並且分組長度還超過了MTU;5、改變路由,也就是找到更短路徑了;ICMP記住一句話:只要出這五類錯就丟棄並返回報告報文。
Ⅱ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答題求答案。。
1.0
2.0根據信息的傳送方向,串列通訊可以進一步分為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三種。信息只能單向傳送為單工;信息能雙向傳送但不能同時雙向傳送稱為半雙工;信息能夠同時雙向傳送則稱為全雙工。
3.0
1、星形網路拓撲結構:
以一台中心處理機(通信設備)為主而構成的網路,其它入網機器僅與該中心處理機之間有直接的物理鏈路,中心處理機採用分時或輪詢的方法為入網機器服務,所有的數據必須經過中心處理機。
星形網的特點:
(1)網路結構簡單,便於管理(集中式);
(2)每台入網機均需物理線路與處理機互連,線路利用率低;
(3)處理機負載重(需處理所有的服務),因為任何兩台入網機之間交換信息,都必須通過中心處理機;
(4)入網主機故障不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工作,中心處理機的故障將導致網路的癱瘓。
適用場合:區域網、廣域網。
2、環形網路拓撲結構:
入網設備通過轉發器接入網路,每個轉發器僅與兩個相鄰的轉發器有直接的物理線路。環形網的數據傳輸具有單向性,一個轉發器發出的數據只能被另一個轉發器接收並轉發。所有的轉發器及其物理線路構成了一個環狀的網路系統。
環形網特點:
(1)實時性較好(信息在網中傳輸的最大時間固定);
(2)每個結點只與相鄰兩個結點有物理鏈路;
(3)傳輸控制機制比較簡單;
(4)某個結點的故障將導致物理癱瘓;
(5)單個環網的結點數有限。
適用場合:區域網,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環境。
3.樹型結構
樹型結構是分級的集中控制式網路,與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線路總長度短,成本較
低,節點易於擴充,尋找路徑比較方便,但除了葉節點及其相連的線路外,任一節點或其相
連的線路故障都會使系統受到影響。
優點
易於擴充。
樹形結構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和子分支,
這些新節點和新分支都能容易
地加入網內。
故障隔離較容易。
如果某一分支的節點或線路發生故障,
很容易將故障分支與整個
系統隔離開來。
缺點
各個節點對根節點的依賴性太大。如果根發生故障,則全網不能正常工作。
4.0
盡管互聯網上聯接了無數的服務和電腦,但它們並不是處於雜亂無章的無序狀態,而是每一個主機都有惟一的地址,作為該主機在Internet上的唯一標志。我們稱為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它是一串4組由圓點分割的數字組成的,其中每一組數字都在0-256之間,如:0-255.0-255.0-255.0-255.0-255;如,202.202.96.33就是一個主機伺服器的IP地址。
子網掩碼是為了區分各個不同的子網而設置的,與主機IP地址進行位與操作,從而區分出是否在同一網段,從而確定區域網的范圍,減少廣播風暴的影響范圍
Ⅲ 2018年9月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考前練習題(2)
2018年9月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考前練習題(2)
填空題
(1)在傳輸數字信號時,為了便於傳輸,減少干擾和易於放大,在發送端需要將發送的數字信號變換成為模擬信號,這種變換過程稱為【ll】。
(2)如果一個Web站點利用IIS建立在NTFS分區,那麼可以通過分級機制對它進行訪問控制。在這種分級訪問控制中,系統首先檢查【12】是否在允許的范圍內。
(3)網際網路中的每台主機至少有一個lP地址,而且這個IP地址在全網中必須是【13】的。
(4)在WWW服務系統中,信息資源以【14】為基本組織單位存儲在伺服器中。
(5)如果用戶通過ADSL接人技術連接到Internel,其上行傳輸速率可達到1Mbps,下行傳輸速率可達到【15】。
(6)網卡是連接區域網中計算機和【】6】的設備。
(7)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是一種以【17】作為傳輸介質的高速環型網路。
(18)在文件傳輸服務中,將文件從伺服器傳到客戶機稱為【18】文件。
(9)IP地址可分為A、B、C、D、E共5類。其中A類地址主機號佔用【19】個位元組。
(10)認證技術主要解決網路通信過程中通信雙方的【20】認可。
參考答案
(1)【11】調制【解析】計算機發出的數字信號,有時需要將其轉換成模擬信號。如個人計算機以撥號方式接入Internet網,或者為了便於傳輸.減少干擾和易於放大.數字信號必須轉換成模擬信號,這種變換過程稱為調制。這種轉換需要使用數據機。接收方的計算機則需要將傳輸過來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這種變換過程稱為解調,也需要通過數據機。
(2)【12】IP【解析】本題考查點是利用IIS建立Web網站可以進行的四級訪問控制。在電子商務中,Web站點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微軟公司的IIS建設的Web網站時。當位於NTFS分區時,可以通過四級訪問控制來對該網站進行訪問控制。四級訪問控制依次為IP地址限制、用戶驗證、Web許可權和NTFS許可權。
(3)【13】唯一【解析】本題考查點是IP地址在全網中的唯一性。所有連入Internet的計算機必須擁有一個網內唯一的IP地址,以便相互識別.就像每台電話機必須有一個唯一的電話號碼一樣。
(4)【14】頁面(Web)【解析】WWW服務中信息資源以網頁作為基本的組織單位。網頁上可包括文本、聲音、圖畫、動畫和「熱字」等,其中「熱字」用以完成網頁之間的鏈接。網頁可在同一主機上,也可在不同的主機上。統一資源定位符URI。(UniformResourceLocators)是WWW中用來定位和調用這種網路資源的方法。
(5)【15】8Mbps【解析】用戶可以通過ADSL接入技術連接到Internet。ADSL技術使用1對電話銅線,上行速度可達1Mbps,下行速度可達8Mbps,最大連接距離可達5.5kin。
(6)【16】傳輸介質【解析】網卡是構成區域網的基本設備之一。網卡的一端連接區域網中的計算機設備(包括伺服器和工作站),另一端連接區域網中的傳輸介質。就數據傳輸速率而言,網卡分10Mpbs、100Mpbs、1000Mpbs等技術指標;就連接的介質類型而言.網卡分粗纜、細纜和雙絞線等介面。
(7)【17】光纖【解析】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是~種以多模或單模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高速環型網路。它採用IEEE802.2的邏輯鏈路控制LLC協議和IEEE802.5的單令牌的環網介質訪問控制MAC協議。數據傳輸速率可高達100Mpbs,聯網的結點數可達1000個,環路長度可達100km,是校園網中主幹網和城域網的一種方案。
(8)【18】下載【解析】本題考查點是文件傳輸服務中的下載文件服務。文件傳輸服務又稱為FTP服務。FTP採用客戶機/伺服器工作模式,遵守FTP協議(文件傳輸協議)。網際網路中許多可提供下載文件的站點提供FTP服務。當需要使用FTP服務時。客戶機向FTP文件伺服器發送請求,伺服器接受請求.建立鏈路.按客戶機要求傳送文件。文件傳輸是雙向的,將FTP伺服器上的文件傳送到客戶機磁碟中稱為「下載」文件,而將客戶機磁碟的文件傳送到FTP伺服器上則稱為「上傳」文件。
(9)【19】3【解析】地址由4個位元組(32bit)組成。可以分為A、B、C、D、E共5類。其中A、B、C類地址的網路號和主機號所佔用的位數不同,以適應不同規模的網路。A類地址中網路號佔1個位元組的7位(首位為O),其餘的3個位元組表示主機號,適用於大型網路。B類地址中網路號占前2個位元組中的14位(第l、2位為10),其餘的3個位元組表示主機號。c類地址中網路號占前3個位元組中的21位(第l、2、3位為110),其餘的3個位元組表示主機號,適用於規模較小的網終。D類和E類IP地址少用。
(10)【20】身份【解析】本題考查點是認證技術的作用。認證技術是防止主動攻擊的一種重要手段。它主要解決通信雙方的身份認證。也就是說,雙方都需要確認對方是真實的,不是冒充的。同時,認證技術還要解決信息完整性認證問題,即保證在通信過程中信息未被篡改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