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運營者侵害個人信息處違法所得多少倍罰款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昨日上午經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這是我國網路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明確加強對個人信息保護,打擊網路詐騙。該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據新華社電記者朱基釵、李亞紅、陳尚營、李勁峰、烏夢達看點1不得出售個人信息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84%的網民曾親身感受到由於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良影響。從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間,我國網民因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915億元。網路安全法作出專門規定: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並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中國傳媒大學網路法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表示,網路安全法作為網路領域的基礎性法律聚焦個人信息泄露,不僅明確了網路產品服務提供者、運營者的責任,而且嚴厲打擊出售販賣個人信息的行為,對於保護公眾個人信息安全,將起到積極作用。看點2嚴厲打擊網路詐騙個人信息的泄露是網路詐騙泛濫的重要原因。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家庭住址等詳細信息後,再實施精準詐騙,令人防不勝防。今年以來輿論關注的山東兩名大學生遭電信詐騙死亡案、清華大學教授遭電信詐騙案,都是因為信息泄露之後的精準詐騙造成。除了嚴防個人信息泄露,網路安全法針對層出不窮的新型網路詐騙犯罪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這些規定,不僅對詐騙個人和組織起到震懾作用,更明確了互聯網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看點3依法「網路實名」「垃圾評論」充斥論壇,「一言不合」就惡意辱罵,更有甚者「唯恐天下不亂」傳播製造謠言……網路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對「網路實名制」作出規定:網路運營者為用戶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王四新表示,事實上,現在很多網路平台都開始實行「前台資源、後台實名」的原則,讓每個人使用互聯網時,既有隱私,也增強責任意識和自我約束。這一規定能否落到實處的關鍵在於,網路服務提供商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審核把關。看點4保護關鍵設施「物理隔離」防線可被跨網入侵,電力調配指令可被惡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竊取……這些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隱患,不出問題則已,一出就可能導致交通中斷、金融紊亂、電力癱瘓等問題。網路安全法專門單列一節,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安全進行明確規定,指出國家對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等重要行業和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行重點保護。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表示,保障這些關鍵信息系統的安全,不僅僅是保護經濟安全,更是保護社會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看點5遭受攻擊要反制2014年國家網信曾披露數據顯示,我國一直是網路攻擊的受害國,每個月有1萬多個網站被篡改,80%的政府網站受到過攻擊,這些網路攻擊主要來自美國。網路安全法規定,境外的個人或者組織從事攻擊、侵入、干擾、破壞等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活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國務院公安部門和有關部門並可以決定對該個人或者組織採取凍結財產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左曉棟表示,「當今世界各國紛紛採取各種措施防範自己的網路空間不受外來侵犯,採取一切手段包括軍事手段保護其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網路安全法作出這一規定,不僅符合國際慣例,而且表明了我們維護國家網路主權的堅強決心。」看點6可「網路通信管制」現實社會中,出現重大突發事件,為確保應急處置、維護國家和公眾安全,有關部門往往會採取交通管制等措施。網路空間也不例外。網路安全法中,對建立網路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制度專門列出一章作出規定,明確了發生網路安全事件時,有關部門需要採取的措施。特別規定:因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秩序,處置重大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需要,經國務院決定或者批准,可以在特定區域對網路通信採取限制等臨時措施。左曉棟認為,「比如在暴恐事件中,恐怖分子越來越多地通過網路進行組織、策劃、勾連、活動,這個時候可能就要對網路通信進行管制。但是這種管制影響是比較大的,因此網路安全法規定實施臨時網路管制要經過國務院決定或者批准,這是非常嚴謹的。」三大焦點焦點1:如何斬斷信息買賣利益鏈?【法律規定】第四十二條規定,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第四十四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周漢華表示,針對徐玉玉案這類詐騙案件,草案在三審時加入了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涉及實施詐騙等內容。焦點2:個人信息泄露如何補救?【法律規定】第四十二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各類網路詐騙,尤其是精準詐騙,源頭都是個人信息泄露。山東大學生徐玉玉被騙猝死案件中,不法分子作案是攻擊山東高考網上報名信息系統,植入木馬病毒,盜取大量考生報名信息。周漢華等專家表示,網路安全法中首次明確個人信息數據泄露通知制度,使當前個人信息泄露無法徹底杜絕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告知可能受到影響的用戶,增強用戶對相關詐騙行為的警惕性。這也將倒逼相關機構提高網路安全防護能力,降低個人信息泄露風險。焦點3:如何對網路詐騙溯源追責?【法律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網路運營者、網路產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網路安全法對哪些網路行為應當受到處罰進行了規范,尤其是強調了網路運營者等維護個人信息安全的「主體責任」,除了罰款,關閉網站、吊銷執照的威懾力更大。工信部:共享詐騙「黑名單」工信部7日發布《關於進一步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建立通信行業防範打擊通訊信息詐騙「黑名單」共享機制,對在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中被相關部門認定違規的企業和個人納入黑名單,對其營業執照、法人信息、違規行為等進行詳細分類記錄,在全行業實現信息共享。工信部提出,各基礎電信企業對黑名單用戶在申請成為業務代理以及申請使用語音專線、「400」「商務總機」等重點電信業務時一律拒絕受理。相關報道騙子為發「年終獎」花招頻出「沖業績」廣州日報訊(記者李棟通訊員曾逸湄、岑柏瀚)廣州警方昨日通報:近期,廣州市冒充執法機關的大額詐騙案依然時有發生,其中以冒充通信管理部門的新型詐騙手法最為突出。據廣州市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統計,最近一個月接報涉及冒充通信管理部門的警情達435宗,群眾被騙資金已超過600萬元。民警分析,近期該種新手法將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推而廣之,沖刺年終獎」,各位市民必須對騙子的新手法保持高度警惕。警方提醒,接近年底,騙子競相「發大招」、「上新招」來沖刺「業績」。為了避免為騙子的年終獎「作貢獻」,各位市民要記牢以下貼士:1.接聽電話時要注意核查來電號碼,對「0086」、「+86」、「+019」、「+020」等欄位開頭的號碼要提高警惕,慎防網路改號電話。2.通信管理部門、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不會以電話、簡訊形式告知市民身份信息被盜取或違法開卡等信息,不要相信經過「轉接」的電話號碼。3.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不存在所謂的「國家安全賬戶」!
『貳』 怎樣保證網路通信安全
你開什麼玩笑?根本保證不了,國家每年投入多少錢在這上面都不敢保證……
好了言歸正傳,一般來說都是要求加密傳輸,而不是明文傳輸,比如你發個ABCDE的信息,沒加密直接以ABCDE傳輸叫明文傳輸,FGHIJK(即往後推5個字母,僅僅是一個舉例,現實中的加密比這復雜的多)傳輸叫做加密傳輸……
but,在中國只要國家想要攔截你的信息怎樣都可以攔截到,因為你的信息要通過運營商的網路
『叄』 網路安全管理包括什麼內容
網路安全管理是一個體系的東西,內容很多
網路安全管理大體上分為管理策略和具體的管理內容,管理內容又包括邊界安全管理,內網安全管理等,這里給你一個參考的內容,金牌網管員之網路信息安全管理,你可以了解下:
http://www.ean-info.com/2009/0908/100.html
同時具體的內容涉及:
一、信息安全重點基礎知識
1、企業內部信息保護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三元組,標識、認證、責任、授權和隱私的概念,人員角色
安全控制的主要目標:
安全威脅和系統脆弱性的概念、信息系統的風險管理
2、企業內部信息泄露的途徑
偶然損失
不適當的活動
非法的計算機操作
黑客攻擊:
黑客簡史、黑客攻擊分類、黑客攻擊的一般過程、常見黑客攻擊手段
3、避免內部信息泄露的方法
結構性安全(PDR模型)
風險評估:
資產評估、風險分析、選擇安全措施、審計系統
安全意識的培養
二、使用現有安全設備構建安全網路
1、內網安全管理
內網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
內網安全管理實現的主要功能:
軟硬體資產管理、行為管理、網路訪問管理、安全漏洞管理、補丁管理、對各類違規行為的審計
2、常見安全技術與設備
防病毒:
防病毒系統的主要技術、防病毒系統的部署、防病毒技術的發展趨勢
防火牆:
防火牆技術介紹、防火牆的典型應用、防火牆的技術指標、防火牆發展趨勢
VPN技術和密碼學:
密碼學簡介、常見加密技術簡介、VPN的概念、VPN的分類、常見VPN技術、構建VPN系統
IPS和IDS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分類及特點、IDS結構和關鍵技術、IDS應用指南、IDS發展趨勢、入侵防禦系統的概念、IPS的應用
漏洞掃描:
漏洞掃描概述、漏洞掃描的應用
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模型、標識和認證、口令、生物學測定、認證協議、訪問控制方法
存儲和備份:
數據存儲和備份技術、數據備份計劃、災難恢復計劃
3、安全設備的功能和適用范圍
各類安全設備的不足
構建全面的防禦體系
三、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維護
1、安全策略的實現
安全策略包含的內容
制定安全策略
人員管理
2、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的重要性
對物理安全的威脅
對物理安全的控制
3、安全信息系統的維護
安全管理維護
監控內外網環境
『肆』 剛上完牌12123備案不了
12123新車無法備案解決方法如下:
1、先登錄賬號,點賬號設置,然後刪除掉當前的賬號,再進行重新申請,定位當前的城市然後按步驟進行填寫就行了;
2、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車管所的資料庫沒有同步更新,在網上查詢不到各位車主的車輛信息,可以去車管所讓同步更新下信息。如果以上方法都試過了還是不行,就有可能是12123自己系統的故障了。系統延遲,只能等官方自行修復。
「交管12123」是公安部官方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台(以下簡稱互聯網平台)的唯一手機客戶端應用軟體,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負責研發並提供技術支持。本軟體服務對象為全國機動車車主、駕駛人等廣大用戶。交管部門依託「交管12123」手機APP和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在原有窗口及自助處理交通違法的基礎上,推出非本人名下機動車在線綁定自助處理交通違法新舉措。因該平台能夠極大減少在交通違法處理窗口的等候時間和出行成本。
【法律法規】
《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 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當記錄其接入的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備案信息。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用戶信息動態管理、記錄留存、有害信息報告等網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根據信息產業部和省通信管理局的要求對所接入用戶進行監督。第二十八條 在年度審核時,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由其住所所在地的省通信管理局通過信息產業部備案系統等媒體通告責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關閉網站並注銷備案:
(一)未在規定時間登陸備案網站提交年度審核信息的;
(二)新聞、教育、公安、安全、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出版、保密等國家部門依法對各自主管的專項內容提出年度審核否決意見的。
『伍』 什麼是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是不是就是計算機安全員證書
為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證書,不是計算機安全員證。
《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職業資格培訓和考試,職業(工種)名稱為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職業等級為國家四級(中級)、國家五級(初級)。
培訓鑒定對象為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負責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員;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單位、網站主辦單位中從事網路伺服器管理、網路用戶管理、網路文件和目錄管理、IP地址管理、網路安全管理、關鍵網路設備安全運行管理、網站信息安全管理、增值業務信息安全管理的人員均需參加培訓。
(5)通信管理網路安全簡訊擴展閱讀: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相關要求規定:
1、按一定的職業資格標准,對勞動力質量進行嚴格檢測的結果;職業資格證書為社會對勞動供給者擁有的勞動力產權的核定和確認。
2、反映勞動者具備某種職業所需要的專門知識和技能的證明,職業資格證書與職業勞動活動密切相聯,反映特定職業的實際工作標准和規范。
3、在技術攻關、工藝革新和技術改革方面有創新;能組織開展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和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具有管理能力。
『陸』 報考公務員,其中公安局裡的網路安全管理崗位、信息通信崗位這兩個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問題解答】
曾經在公安系統比較了解。網路安全管理崗位、信息通信崗位都很好,網路安全管理其實就是網路及信息方面的安全監察、檢測、管理,信息通信則側重這方面的工作,都屬於公安內勤(工作環境好且無危險),屬於公務員,工資按職級定。
和同地區的同級別交警、刑警拿一樣的基本工資。
值班比較少,其他福利待遇各地區各崗位有所差異,公務員工資+津貼+獎金+公安崗位補貼。
發展前景看努力+機遇,與其他管理型+技術型的公務員升級基本差不多。
祝您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柒』 利用設備群發簡訊違法嗎發的內容不是垃圾的是廣告簡訊
法律尚未定義群發簡訊是否違法,從法理上來說,是違法的。
監管難題:法律尚未定義垃圾簡訊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網路與信息安全處、政策法規處楊雲才處長認為,當前法律尚未對手機垃圾簡訊做出定義。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運營商人士表示,既要治理垃圾簡訊,又要避免自己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隱私權,現有法律法規在這方面(廣告性垃圾簡訊)操作性的規定還很模糊。
以樓盤廣告垃圾簡訊為例, 廣州市廣告管理部門表示:「群發樓盤廣告信息是否是廣告手段,是否是一種合法發布方式,以及手機是否是(能否是)廣告媒介,都值得探討。」
「這涉及到多個方面,廣告活動主體是否合法,廣告內容是否合法,還要看群發是否損害用戶的權利。每個環節都還有許多問題沒有釐清。」因此,原來一個部門監管在新技術條件下則不行,需要多部門合作。
『捌』 什麼是網路信息安全它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網路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它主要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主要特徵:
1. 完整性
指信息在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過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壞和非丟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樣性,使信息能正確生成、存儲、傳輸,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徵。
2. 保密性
指信息按給定要求不泄漏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或過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絕有用信息泄漏給非授權個人或實體,強調有用信息只被授權對象使用的特徵。
3. 可用性
指網路信息可被授權實體正確訪問,並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況下能恢復使用的特徵,即在系統運行時能正確存取所需信息,當系統遭受攻擊或破壞時,能迅速恢復並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網路信息系統面向用戶的一種安全性能。
4. 不可否認性
指通信雙方在信息交互過程中,確信參與者本身,以及參與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同一性,即所有參與者都不可能否認或抵賴本人的真實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樣性和完成的操作與承諾。
5. 可控性
指對流通在網路系統中的信息傳播及具體內容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傳輸范圍和存放空間內可控。除了採用常規的傳播站點和傳播內容監控這種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碼的託管政策,當加密演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時,必須嚴格按規定可控執行。
『玖』 10693597136476255073是否是詐騙網路電話號碼
記者7日從公安部獲悉,全國公安機關打擊貸款類電信網路詐騙犯罪集群戰役7日打響。北京、河北、上海、江蘇等15個省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截至7日15時,各地共搗毀為貸款類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團伙提供服務的違法「1069」簡訊平台5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98名,扣押手機、銀行卡、電腦等一大批涉案工具。
今年以來,公安機關發現,通過偽造虛假貸款APP,以交納手續費、保證金為由,對有貸款意向群體實施貸款類電信網路詐騙案件多發高發。公安部對此高度重視,決定成立工作專班對此類違法犯罪活動開展集群戰役,實施專項偵查打擊。
經初查,一些有資質的「1069」簡訊平台披著合法的「外衣」,違規將「1069」號碼層層轉售、層層代理,為貸款類詐騙犯罪團伙等提供各類服務,並已成為犯罪鏈條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這些違法簡訊平台通過發送含有無抵押、免徵信貸款等內容的簡訊以及含有貸款詐騙APP的下載短鏈接,或直接為貸款詐騙APP對接簡訊介面等,誘使受害人上當受騙。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加強識騙防騙意識,切勿輕信各類涉及貸款廣告的陌生電話、簡訊,避免被騙。
網友:被1069簡訊轟炸了
95開頭的騷擾電話
也是煩不勝煩……
「95」號段緣何依然是
騷擾、詐騙電話「重災區」?
狂轟濫炸的推銷、漫天撒網的電信網路詐騙……長期以來,部分「95」開頭的電話成為騷擾、詐騙電話「重災區」。
去年以來,工信部對相關亂象進行了整治,關停了部分號碼。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些「95」號段號碼目前仍然被大量用於騷擾、詐騙電話,部分號碼捆綁AI智能語音,讓人防不勝防。
「95」號段騷擾、詐騙電話依然猖獗 有的還捆綁智能語音
2019年5月,針對「95」號段騷擾電話舉報增多、給通信用戶造成困擾的情況,工信部進行了專門整治,聯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約談了多家呼叫中心企業,並關停部分號碼。
時隔近一年,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整治行動的開展,「95」號段騷擾電話雖有所減少,但仍然很多,讓群眾煩不勝煩。
4月16日,一名河南新浪微博用戶上傳了自己近期的電話攔截記錄:一天接到16個騷擾電話,其中15個為「95」開頭的電話。
記者搜索發現,在互聯網上,對「95」開頭的騷擾電話的吐槽不勝枚舉。在福建福州、泉州、廈門等地,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他們均表示每天會接到兩個以上「95」開頭的詐騙或營銷電話。
「狂轟濫炸,每天平均接到七八個這樣的電話。這些電話以『95』開頭,很多隻是末尾一兩位數不同,屏蔽一個又來一個,把單個號碼拉入黑名單根本阻止不了騷擾,且無法回撥,不勝其煩。」福州一位市民告訴記者。
除了營銷騷擾電話外,當前高發的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中,「95」號段號碼也被大量使用。今年2月,福建漳州市民陳某接到一個「95」開頭的8位電話號碼,對方自稱提供網路貸款。急於辦理貸款的陳某被對方以繳納手續費、刷流水等為由,騙走1萬余元。
「追溯此類號碼實際使用者困難重重,實名制形同虛設。」福建多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
記者在福建多地采訪公安機關了解到,在一些電信網路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將「95」號段號碼與語音機器人捆綁,一天可撥出上千個電話,漫天撒網後找出重點對象,再用人工客服精準詐騙。
「例如語音機器人會問對方有沒有貸款需求,如果有,這部分群體將被篩選出來,進入詐騙下一環節。」漳州市反詐騙中心研判組專家范樺林說。
「捆綁語音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停地撥打電話推銷業務。」在互聯網上,智能語音機器人業務公開售賣。多名業務員介紹,提供「95」號段號碼和語音機器人捆綁使用「套餐」。一名業務員表示,機器人費用為一分鍾2.5分錢,只需提供話術,即可做到對答如流。
「95」號段號碼公開轉賣 出錢就可以代辦
「95」號段號碼從何而來?據《電信網編號計劃(2017年版)》報告顯示,「95」號段號碼規劃用於跨省/全國范圍內統一使用的客戶服務短號碼、電信業務接入號碼等,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規劃、分配和管理。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管理處處長張國旗介紹說,「95」號段號碼一般用於呼叫中心和客服熱線,呼叫中心是專門幫企業做客服中心的公司。企業實名申領「95」號段資源成功後,需選擇通信運營商簽訂合同,由通信運營商對號段使用情況進行管理。
嚴格審批、屬地管理的「95」號段號碼為何成為騷擾、詐騙電話「重災區」?記者調查發現,企業使用「95」號段號碼需向工信部申請,常常面臨申請不通過、周期長、手續復雜等情況,因此市面上出現一些代辦公司,專門從事「95」號段號碼的申請代辦業務,其中不少還提供轉賣服務。
記者隨機聯系一名代辦員,該代辦員稱,目前由於騷擾、詐騙電話等原因,直接申請呼叫中心資質難度大,但他們可以幫忙對接一些已經具有「95」號碼和呼叫中心資質的殼公司,花費約20萬元,即可購買這些殼公司開展業務;若一段時間後不需要,也可通過代辦公司將其轉賣。
當記者明確表示購買號碼用於灰產業務時,該業務員稱,「購買不需要提交材料,到時候配合變更公司主體即可。買了之後,後期運營業務就是您自己的事。」
「『95』號段號碼申請後有效期為5年,一些企業剛申請完就不想做了,就會委託我們進行轉賣。」另一公司業務員表示。記者發現,除了依託專業代辦公司外,有的企業還在58同城等生活服務網站上公然轉賣帶有「95」號段號碼的殼公司。
記者從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獲悉,一般情況下,企業申請下來的「95」號段號碼是5位或6位數;為提升使用效率,企業可以申請拓展號碼到8位數,這樣企業申請一個號碼後,實際可以使用的號碼成百上千拓展,不排除其中一部分號碼被轉賣,有的被用於違法用途。
買賣屬違規行為 打擊、監管不能缺位
工信部《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對「95」號段號碼使用作出了明確規定,如使用者不得轉讓或出租、不得超范圍或跨本地網使用等;一旦出現違法違規行為,號段資源將被收回。根據相關規定,目前市面上轉賣「95」號段號碼的行為均屬違規行為。
記者從公安和通信管理部門了解到,打擊「95」號段號碼買賣及詐騙行為面臨現實困難。一方面,部分持有資質的公司將殼公司轉賣,並未變更主體,一般情況下很難發現其存在買賣行為。另一方面,不少詐騙團伙利用「95」號段號碼撥打電話「撒網」,待找到目標群體後,詐騙團伙會轉而使用其他手機號實施精準詐騙,造成取證困難。
業內人士認為,整治「95」號段號碼亂象,需加強公安機關、通信管理部門及通信運營商之間的聯動。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網路安全處處長陳庸程表示,公安機關可及時梳理並共享一些利用「95」號段號碼實施詐騙的典型案件,及時將問題號碼、可疑號碼移交給通信管理部門追查,進一步強化聯合懲戒。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代辦公司在網路等搜索平台上以付費推廣的形式宣傳轉賣服務。對此,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網路安全處四級主任科員崔藝競認為,互聯網搜索平台應履行企業網路安全責任,加強對付費推廣內容的審核整治,避免成為滋養電信網路詐騙灰色產業鏈的溫床。
崔藝競表示,近兩年,根據工信部等13部門印發的《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通信運營商聯合一些企業對號碼來源進行標記和共享,針對一些被用戶頻繁標記為騷擾、詐騙的號碼,在來電時進行提醒,該做法值得進一步推廣。
『拾』 網路時代的信息安全的有關內容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即寄生系統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授權的復制和安全性。
信息系統安全包括: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和媒體安全。處理秘密信息的系統中心房間應採取有效的技術預防措施。重要系統還應配備保安人員以進行區域保護。
(2)操作安全。操作安全性主要包括備份和恢復,病毒檢測和消除以及電磁兼容性。應備份機密系統的主要設備,軟體,數據,電源等,並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系統。應當使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防病毒和防病毒軟體及時檢測和消毒,包括伺服器和客戶端的病毒和防病毒軟體。
(3)信息安全。確保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認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任務。
(4)安全和保密管理。分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包括三個方面:管理組織,管理系統和各級管理技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保障管理人員,建立嚴格的安全保密管理體系,運用先進的安全保密管理技術,管理整個機密計算機信息系統。
(10)通信管理網路安全簡訊擴展閱讀:
提升信息安全的技術方法
(1)信息流通過程中加密:通常信息在流通過程中,沒有安全措施,易失竊,毫無安全性可言。通過加密等技術的使用,大大減小信息在流通中失竊的機率。
例如,保密線路應用在有線通信中;激光通信等技術應用在無線通信中,這都是比較有效的防竊措施。
(2)電磁輻射控制技術在計算機中的應用:由於電磁輻射的存在,計算機上的信息,在較遠的地方使用相關專用的設備。
經分析技術就可以直接接收,擁有高超技術的黑客通過對電磁輻射的分析,竊取一些加密信息內容。
(3)防火牆的設置:防火牆是一種軟體的防護形式。防火牆有自己的防護條例,對通信數據的來源和途徑進行檢測,對於危險的網站或信息,會自動防禦,其防禦效果還是不錯的。
但從其防護方式上看,它是一種比較被動的防禦方式,只有外面有進攻,它才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