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校園網路方案網路拓撲圖解釋(雙核心交換機的使用)
沒看見圖
1、兩條核心間需要做「心跳」連接,也是為了數據交換,做到核心冗餘
2、每個匯聚,都需要連接到兩個獨立得核心,這樣,一台核心掛了,可以自動切換到另外一台
3、沒看到圖
4、也沒看到圖,猜想也是為了冗餘
5、上網需要有互聯網出口,根據IP規劃配置終端就可以了
❷ 校園網路拓撲圖怎麼畫,很急,大學論文用
、規劃背景問題描述,計算機網路規劃需求分析2、網路總體方案設計(包括區域網、接入網等)、該方案的特點。(網路拓撲設計)3、網路體系結構設計:確定主幹網,分支網採取何種組網技術;4、選擇通信媒體:用戶端和中繼系統選定傳輸電纜和傳輸資源;5、節點規模設計:確定網路的主要節點設備(伺服器、客戶機、交換機等)的性能指標、台數;6、網路伺服器、工作站選型與配置。7IP地址子網劃分及方案。8、參考文獻(包括互聯網上的引用信息)。背景資料1、某市電業局網路規劃某市電業局新公樓高16層,共計有160個房間。主樓的南面是附樓,附樓高2層,每層有6個房間,共38個信息點。原電業局公樓(老樓)離新公樓約0.7公里,高5層。該市A區供電局與局新大樓相距100米,其他四個區的供電局(B區、C區、D區、E區)離局新大樓20公里以上。修驗廠在老樓院內,離老樓約100米。油務樓、保護儀表間距離老樓分別為150米、130米。油務樓周圍還有物資倉庫、高壓試驗樓、修驗廠房各有2個信息點,距離在80米之內。局新大樓一期網路工程可上網約120個信息點,老樓計算機應用已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目前已有48個信息點。隨著生產發展,對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現代化要求的提高,對數據流暢通和信息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對市電業局網路系統進行總體設計。2)保留原有計算機軟硬體資源,讓MIS原有功能模塊或子系統仍能繼續運行。3)解決全市局范圍內的網路通信、公自動化等問題,使網路系統性能、計算機應用水平達到一個新水平。4)考慮到今後的發展、擴充和先進技術的應用,一次布線後新樓最大可供500個信息點聯網,老樓最大可供200個信息點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