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防範網路入侵
網路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在網路上「曬」自己創作的文字、影像等。但是,又有很多人的私人影像資料等在未經本人允許的情況下被黑客竊取,甚至流傳到網上,讓很多普通人被迫成了「網紅」。
近日,一位女大學生就面臨著網路入侵的侵害。一位讀大學的19歲大連女孩,把自己的電腦送去電腦店修理,但讓她沒想到的是,修好後的電腦中被植入了偷拍軟體,攝像頭也被遠程操控。
網路攝像頭(圖文無關)
很多家庭都在使用網路攝像頭進行家庭監控,其可以隨時隨地查看監控信息的功能深得消費者們的喜愛。但是,這些網路攝像頭依然有被黑客入侵的風險。消費者應當選購大公司的產品,並且定期修改監控賬號的密碼。安裝攝像頭時,應避免將攝像頭對准浴室等隱私位置。
3.使用正版殺毒軟體
如果電腦無法避免在病毒風險中使用,應當安裝正版的殺毒軟體定期對電腦進行掃描。
2. 青少年自身如何預防網路的危害
1. 創建優良的社會大環境。
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運用社會工作方法對特殊群體開展教育服務。
對有網路成癮的青少年,要注意及時、有效地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必要時輔以葯物治療,以解決網路成癮的治標問題,以防止網路成癮的進一步發展。
在青少年集中的地方,應大力開展青少年文化娛樂活動,增加對青少年文化娛樂設施的投入。
2.學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的教育與預防。
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青少年認清網路成癮的原因及危害,幫助他們認清自身的需要,尋找滿足自己心理需要的正確途徑,並給予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引導青少年擺正電腦與網路的位置,改善上網的心態。
學校還可以定期邀請父母和孩子們共同開展信息技術交流課、網路主題活動課等,使孩子、父母和學校老師三方得到及時的溝通。其次,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多讓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文藝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多樣興趣特長,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
3.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父母要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一般來講,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父母親教育子女要遵守社會群體的要求,協助子女發展適當的自我意識以及促進社會化的過程。
父母親的照顧和關注,滿足了子女的成功需要、安全感和被愛感,也滿足了子女自我控制、智力發展和道德發展的需要。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身教重於言教,父母應學會和孩子溝通來解決沖突。其次,為父母提供網路成癮的預防資源。現在有些父母對網路知識很匱乏,當孩子們沉迷於網路時,不知所措。
4.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和自我保護意識。
如果孩子不能自律,任何技術性的和人為的強制措施對孩子的約束都不會完全有效。尤其是青少年,如果一味用強制手段限制上網,那麼青少年可能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對此,法國一個家庭的父母聽從心理專家的建議與孩子協商制定了一項使用電腦的家庭公約,由於公約里含有自己的承諾,孩子不但沒有逆反心理,而且還很自律。
讓學生擁有自我保護意識,如不要隨意發送個人或家庭信息,不要輕信在網上與之聊天的陌生人,在網上看到不健康的東西,要立即關閉等。此外,家長還與孩子制定家庭公約,公約主要包括電腦放置的地方、每人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及使用電腦與學習、體育鍛煉時間的分配等,而且雙方都要自覺遵守。
網癮的種種表現都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些並不是僅僅依靠思想宣傳教育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我們要依靠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沉迷網路的問題。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幫助青少年遠離網路的侵害。
3. 如何防止網路侵害
網路世界是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在傳遞大量好的信息的同時,也充斥著諸如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為此,防止網上不良因素的侵害十分重要。
防止上網綜合症。網路是無限大的虛擬世界,容易上癮,長期迷戀,會形成綜合症。具體表現為打顫、痙攣、摔東西,同時出現健忘、頭痛、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要警惕「黃色」污染。Internet無國界、超控制的特點,使黃毒藉助網路彌漫開來,以至於有泛濫成災的勢頭。防止網路上的黃色污染,主要靠自己自律,另外,要通過必要的技術手段防止黃色污染的傳播,如設立「防毒牆」等。
慎交網友。很多人喜歡通過網上聊天交友。不法分子利用進行情感欺騙,有的甚至進行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因此,在網上不要把真實住址告訴網友,不要談家庭和經濟情況,更不要輕易和網友會面。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受騙上當,抵制住網路上的各種侵害。
4. 如何預防網路危害
如果是孩子,當然要控制上網時間,下載必要的殺毒軟體和防火牆,這些軟體里一般會有屏蔽功能,設置一些關鍵詞,帶有這些關鍵詞的網站及會被屏蔽。還有一些品牌就帶有這種專給孩子用的功能。這是硬體上的措施,軟體上的就是引導孩子正確的上網,網路的優點。
如果是防止電腦被侵害,殺毒軟體和防火牆是必須的,還有就是個人習慣,不要隨意打開陌生人給的陌生的鏈接或者圖片,不要在任何網站留下任何個人信息,如手機號,QQ號什麼的,任何網站包括門戶網站,有名的網站,不要認為大的,有名的就是安全的。因為他們隨時也會變成黑客的目標。
5. 大學生如何避免遭受網路犯罪的侵害
1、不隨意泄露身份信息。
那種針對性的詐騙發生的開端就是身份信息泄露。不在網上隨意注冊那種要填身份證號的賬號,快遞單和填有各種信息的廢紙妥善處理後再扔,確保信息不會輕易泄露。
2、 不貪小便宜。
天上不會掉餡餅,對於那種說你中了獎要輸驗證碼領獎的簡訊直接刪了就好,電話直接掛了,絕不多聽這些人的話,你聽多了有可能不由自主就信了,不聽不接是正道。
3、不著急轉賬
遇到說你銀行卡涉及洗黑錢,家裡出事要轉賬這種信息,不要著急轉賬,先確認一下信息,聯系一下銀行和父母,即使是真的也不耽誤你多長時間,若是假的就避免了一大波損失,謹慎最重要。
4、不辦看起來很優惠的借貸。
最近很火的大學生借貸,大家應該都有了解,那些騙子就是掌握著大家圖便宜的心理來進行敲詐勒索的,父母給的學費是足以讓你度過學年的,所以,不亂花錢是很有必要的。
5、網購的陷阱
網路購物物美價廉又低碳環保,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殊不知,騙子們無處不在,瞅准了機會就騙你沒商量。
接到陌生的簡訊或電話,要多留心眼,冷靜判斷,可以先撥打郵政、銀行、公安等部門電話進行核實查詢,不要直接撥打簡訊或是對方提供的號碼,也不要將錢輕易轉入對方告知的賬戶,一旦受騙及時報警。
6、網路交友需慎重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路的虛擬性,通過網路聊天、交友等手段,「循循善誘」一步步消除受害者心理防備,取得受害者信任後,恣意騙取錢財或實施其他犯罪。網路交友需慎之又慎,不可隨意輕信他人。
6. 如何有效防止網路侵權行為的發生
【法律分析】
網路對於人們來說十分重要,網路上面的資源和信息是非常龐大的,可以供人們學習和使用。然而有時會發生網路侵權的行為,給他人帶來影響。網路侵權如何預防,一、作好立法工作,依法有效治理。二、「把關人」作好把關工作,及時制止侵權信息的傳播。三、加強網路監管技術的研發,為防止網路侵權提供技術支持。四、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培養專業管理人才。如果不幸被侵權了,一定要及時保留證據,防止日後維護自己的權益的時候拿不出有效的證據。在保留好正確之後,趕緊撥打110電話報警,配合警方的調查、取證,以便於減少自己的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7. 怎樣防止在網路上受侵害
未來的世界是網路世界,青少年是21世紀的主人,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任。因此,掌握相關的網路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網路世界是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在傳遞大量好的信息的同時,也充斥著諸如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為此,同學們上網時,防止網上不良因素的侵害十分重要。
防止上網綜合症。網路是無限大的虛似世界,容易上癮,長期迷戀,會形成綜合症。具體表現為打顫、痙攣、摔東西,同時出現健忘、頭痛、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要防止這些綜合症的發生,一是上網次數不能頻繁,時間不能過長。二是注意調節活動,上網一段時間後,改換其他操作方式。三是如發現有上述症狀者,應立即停止上網,及時求醫治療,防止症狀加重。
要警惕「黃色」污染。Internet無國界、超控制的特點,使黃毒藉助網路彌漫開來,以至於有泛濫成災的勢頭。防止網路上的黃色污染,第一,要在老師、家長的正確指導下上網;第二,同學們要強化自己的防範意識,主動拒絕黃色污染;第三,要通過必要的技術手段防止黃色污染的傳播,如設立「防毒牆」等。
慎交網友。很多同學追求時尚,喜歡通過網上聊天交友。不法分子利用他們年紀小的特點,進行情感欺騙,有的甚至進行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因此,在網上不要把真實住址告訴網友,不要談家庭和經濟情況,更不要輕易和網友會面。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受騙上當,抵制住網路上的各種侵害。
8. 請談談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如何防止網路不良信息的侵蝕
1、自身要遵守網路道德規范,養成上網的良好習慣。
不要沉浸於網上聊天、游戲等虛擬世界,不瀏覽、製作、轉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謾罵語言聊天,不輕易和不曾相識的網友約會,盡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有益的東西並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製力。
2、家長要積極主動關心孩子,正確引導上網。
作為家長一定要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避免學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況下私自去網吧上網。另外部分學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聯網,家長應該對網路有一定的認識,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的目的。
家長要有超前意識,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和能力。加強對孩子上網監管,嚴格控制孩子的上網內容、上網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網路作用,既藉助網路幫助中學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負面影響。
3、學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加強中學生全面素質教育。
學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與遵紀守法及網路自護的教育,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各學校的法制校長和德育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在學生中以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網路法制教育,並組織專題討論。
4、建立適合中學生的綠色網站,佔領網路前沿。
加強網路工作的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既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了解熟悉中學生心理特點,思想情況,又了解網路文化特點,能比較有效地掌握網路技術的隊伍,建設一批能吸引中學生「眼球」的綠色網站,在網上進行生動活潑的教育,弘揚主旋律。
5、國家和地方要加大網路管理力度,規范互聯網及相關事業的有序發展。
公安、文化和工商等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大對網吧的管理與查處力度,堅決取締違規操作的「黑」吧,並對有營業執照的網吧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另外要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加強網路「防火牆」的研製,特別是加強對網上不良信息進行過濾的軟體的開發。
要建立網路監察機制,成立網路監察安全部門,招募網上警察,加大打擊力度,以對付日益猖獗的網上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