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就業前景
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范圍較廣,可以進入網路公司從事網站編輯,進入廣告公司、文化傳媒公司、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從事文案寫作、企業宣傳,進入電視台、報社、雜志社從事新聞采編、文字編輯等。
可以進入門戶網站、新聞網站、數字出版、電子商務、網路公司等互聯網信息服務及新媒體單位從事產品開發、信息編輯、項目策劃、服務推廣、運行管理等工作。
可以進入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媒體計劃、網站開發設計、信息服務與管理、信息檢測與風險管理類、對外宣傳效果分析及應用等工作。
可以進入數字通信、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等信息服務企業從事產品服務規劃和開發、項目策劃、推廣和運用、監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可以在傳媒效果調查與分析、互聯網管理、數據發掘與分析、網站分析與診斷服務、數字媒體分析咨詢等領域從事實務和研究工作。
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可以選擇新媒體方向繼續深造,相對而言,新媒體是新興專業中較為熱門的一個,但開設的院校並不多,具體到每所院校的開設方向也不盡相同。以中國傳媒大學為例,其下開設新媒體產生、移動新媒體技術、網路新媒體技術三大研究方向。
㈡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就業前景怎麼樣
隨著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剪輯製作大量的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視頻剪輯師,視頻特效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短視頻製作的高薪水(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推薦一個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04r-1244578611455375499
而且短視頻拍攝、剪輯和特效製作這個技術並不需要什麼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不過,話說回來,要學好學精,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王氏教育。
在短視頻製作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dspcoursemobilecheck/?zdhhr-11y04r-1244578611455375499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㈢ 網路與新媒體就業方向及前景
你讀這篇3千多字的回答之前,我想先說明,為什麼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1)我本身是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學生,對網路與新媒體體會深刻;
(2)我對於網路與新媒體的認知,絕不僅限於我所在的學校。通過互聯網,我結識了很多同為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小夥伴,我們天南海北,狀況大同小異;
(3)雖然目前沒有取得什麼能稱道的成績,但有較多關於專業的體會;
(4)最近老有人私信問我關於這個專業的問題,但知乎私信聊天實在是不方便,並且你們的問題大致相同,我不如直接把你們的問題放在這里;
(5)雖然我用了以上4點給自己鍍金了,但畢竟還是我一家之言,對這個專業有興趣的同學千萬不要把接下來的內容當作一份報考指南,慎採用!!!
1.網路與新媒體(以下簡稱網媒)的課程有哪些?
個人對網媒的課程分成四類:
第一類: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要學習的,比如馬原、毛概、體育、英語等;
第二類:選擇一些中國文學的內容,比如中國文化史、古代散文等;
(這類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文學涵養,不做深入學習)我原以為只是我們學校有,後來發現原來其他網媒小夥伴也有這類課。
第三類:新聞類課程,比如新聞寫作、新聞采訪等;
(相比學新聞的小夥伴,網媒的這類課程新聞性削弱了,實踐性加強了);
第四類:網媒專業理論課程和設計類課程,比如網路與新媒體概論,數字媒體技術、非線性編輯、數字圖像創意等;
(這類課程最受學生歡迎,但這類課程教學水平普遍一般)——不是貶義,至於為什麼後面會說到的。
2.不會要學高數吧?對英語要求很高吧?
乾脆點,
高數,
不學!【修改:真是 乾脆的讓人心疼,感謝 @恬恬醬的科普,山西傳媒學高數、學高數、高數~~~】
乾脆點,
英語,
…………………………
問我這個問題的絕對是英語學渣啊,巧了,你詢問的對象,渣中渣!
很客觀的說,英語對任何一門專業都很重要,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技能。
所以,請收下英語渣的忠告,學好英語,學好英語,學好英語!
不學好、也能活!
哈哈哈哈哈哈哈
3.文科生能報不,理科生適合不?
先說理科生。
數據統計,全國有190多所開設網新的高校,下面是所有開設網新專業的高校名單
注意:不代表名單上有的學校你就能報,具體還要看你的分數、意願城市、以及學校是否在你的省份招生,
【修改:部分開設網新的高校支持理科生報考,如何查看呢?通過你填報志願的手冊,手冊上顯示你能報你就大膽填。具體的還請以各位的以自己手中的填報志願手冊為准】
【修改:經知友 @胡叨叨et @超想靜靜 @行走的小可愛 @陌年微涼提醒,湖南理工學院、山東政法學院(不學高數)、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不學高數)、湖南女子學院(只招收女生)的網新文理兼收,具體的還請以各位的以自己手中的填報志願手冊為准】
【修改: @恬恬醬 提醒:山西傳媒學院(高數要學)、安康學院的網新專業也招收理科生】
再說文科生。
文科生不能報新聞類的專業,誰能報鴨!
大部分提出這類疑問的同學是因為聽到要學 非線性編輯,網站策劃,數字圖像創意等被嚇到了,放心,都是唬人的。
這類技術性科課程都有,基本都不會深入教學;原因有3:
1.網媒的專業老師大多是學新聞的、學中文的、學傳播學的、學媒體的,很少有專門做技術的(技術大佬一般都在校外開班呢);
2.技術本身就不是這個專業的唯一任務,如果是為了單純的學技術,在校外找個靠譜的班教1W學費更靠譜;
3.單純的教技術違背了高校的教學理念;
4.和新聞的區別是什麼?
不僅僅是報考的學生有這樣的疑問,很多上了一年學的學生也有這樣的疑問,以為自己上了個假專業。
造成這個疑問,主要是因為學生大多感覺教學有一種以新聞類課程為主的感覺。
網媒和新聞類專業有兩個區別:
區別之1:它是新聞未來的趨勢,但永遠無法取代新聞;
什麼叫新聞未來的趨勢,建議你讀這樣幾本書《全媒體新聞采寫教程》《超越門戶:搜狐新媒體操作手冊》,如果不想讀可以去幕布搜索我的ID,上面有這兩本書的精要摘抄。
全媒體新聞報道方式是未來或者說是現在新聞的主流模式,全媒體新聞報道人才目前還存在很大的空缺,而且新的趨勢是,不僅新聞報社需要全媒體報道人才,所有的企業、公司、單位也需要全媒體報道人才。
之所以說他無法取代新聞,我前面就說了,網媒的新聞學的不系統,不全面,不深刻。
區別之2:新聞是新聞系的唯一對口選擇,新聞是網媒專業的多種選擇之一;
選擇的權力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項非常奢侈難得的權力,網媒是一個擁有多種對口選擇的權力。
這個專業讓你在就業的時候擁有更多的選擇,這對個人來說是利,但對整體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5.男女比例?
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
我問網媒的女生小夥伴,你們專業男生多麼?
女生答,emmm...男生很少。
我問網媒的男生小夥伴,你們專業女生多麼?
男生答,emmm...女生很少。
感情你們中有些人性別是飄忽不定的啊!
算了我以自己專業為例吧,我覺得女生很少。
算了算了,大數據顯示男女比例4:6。
6.專業燒錢不?
問這個問題的還是因為聽到什麼數字動畫、代碼編程,非線性編輯,再聽到攝影當場就慫了!
事實上,一台游戲本7K做設計,一台不錯的手機4K做攝影,基本已經完美了。而且手機電腦本身就是必備,你只是手機和電腦比別人稍好一點而已。
器材黨可以多花點錢,預計也就2W吧……
以我淺薄的經歷來看,我見過在這個專業最花錢的就是我自己,基本上在這方面花的錢比我大學花的其他所有錢都多。
防噴預警:我不是土豪,這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告訴你這個專業花錢的量。
我本身是花錢不多的,學費超級便宜,然後平時吃飯泡麵可以滿足,盒飯那是最愛hahaha,我對吃穿出行也沒有任何講究,手機還是在二手手機店花300遠買的蘋果6S,原因是蘋果的原畫質很棒,還便宜~~便宜~~
6S的一角
我就是感覺對專業方面的需求有潔癖,不太主流的消費觀,勿學!
正經的說一句,真的喜歡就不要怕花錢,你當初付出的,總有一天會以另一種方式獲得的。
7.二本院校的網媒專業要不要考慮?
說到這個就有點氣鼓鼓,我為了這篇文章的准確性下載了一大堆報志願的APP,進了一大堆報志願的網站,發現很多網站竟然沒有收錄我們學校的網媒專業!!!
客觀的說,我所在的學校不是一所氛圍很好的學校,不管是人的風氣還是學的風氣(這句話還是片面了,畢竟我只在兩所高校里長住過,對國內其他高校的氛圍也不清楚)
也許現在全國的高校都是差不多的風氣也說不定?不過我真的不希望都是這樣的。
從以上的看法來說,不建議你報考二本的網媒專業,這是一個非常需要開拓創新的專業,學校整體不開放不創新只會壓制這個專業。
但有一個東西,打破了這種固有的壓制——互聯網。
這不是李彥宏馬雲他們通過互聯網認識世界的時代了,但互聯網能幫助我門擴大認知這件事從來沒有變過。
圈子真的會死死的限制住一個人,如果你感覺自己身邊的圈子不夠好,互聯網也許可以成為你的第二個圈子,到時候記得找我。
8.網媒專業有哪些發展方向?
剛剛在說到和新聞的區別的時候,我也有說過,網媒可以往全媒體方向發展,但這不是網媒的唯一路徑。
我認為網媒的對口發展路徑有3條:
第一條:全媒體新聞報道(融合新聞報道);
這條上面已經說過,不再贅述;
第二條:新媒體運營;
這點我不做學術的定義,專業的定義也許你聽得懂,但我一定不會背。
你可以在求職APP上搜一下新媒體運營,看下人家的招聘JD,你會發現人家的JD上面的要求幾乎都是這個專業涉獵較深的部分。
天選之子,絕對天選之子!
第三條:野路子;
第三條的路子就比較野啊,這條主要是以個人興趣能力為主,不要擔心你現在毫無興趣,那很正常,天天在學函數背單詞哪來的興趣,但到了這個新的充滿創新和方向的環境,也許你會找到另一個自己。
網媒專業的一個好處就是,它允許你絕對的不同!
10.總結:這個專業到底好在哪,到底問題在哪?
目前全國開設網路與新媒體的學校不過50所左右,未來還會有更多學校開設這個專業。
在很多數據調查里也都有顯示,近年來就業率很高的專業里,網媒的身影總是閃現,要知道和網媒一塊沖上榜單的專業幾乎都是理課專業。
這從側面說明網媒的熱度,但這種熱度會持續多久,超出了我的預測范圍。
我總結優勢有這幾點:
1.新。
網媒專業最核心的不在於學了多少新聞學、輿論學、傳播學、動畫、視頻,而在於幫助人創新思維的提升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
2.多。
學的東西廣泛,也許有人抱怨說自己加入這個專業最後啥都學了但是啥都學的不深,那不是學校的問題,是你的問題。你自己不會選擇側重點,都學的同時找到自己的側重點,一超多強聽過沒,說的就是現在。
3.允許不同。
網媒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允許你不同。因為網媒的確給了人很多的選擇,只要你能確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那就大但去做。
這是一個很寬容的專業,包括我現在做的事情,有時候我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我有一種感覺,未來有一天,我付出的會以另一種方式回饋我。
我總結優劣勢有這幾點:
1.新。
落後是一種罪,超前也是一種罪。
網媒這個專業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時機剛好,但對於開設它的高校來說,就不一定了,那些選擇這個專業的領導、老師真的懂了這個專業了嗎?個人調查,我的網媒小夥伴所在的學校都只開設這個專業幾年,甚至有第一年開設的。
老師領導們一臉懵逼的領著這個專業走,成了你就是孤膽英雄,敗了你就是小白鼠。
除了上層建築在思維上的跟不上之外,師資力量、設備、教學環境等也跟不上。
2.多。
老師教的廣泛,而且都不深入,學生就慌了,不會抓重點了,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麼了。
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學生是好事,但學生不會選擇那問題就不小了。
教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學什麼。
3.允許不同。
因為允許不同,所以問題很多。
首先是學生以為自己的選擇是另闢蹊徑,實則可能是誤入「歧」途;
其次是教學,學生們從最開始的一股越走越分散,選擇多了,教學任務也不知道怎麼安排了。
也許你看出來了,網媒的優勢和劣勢是同樣的三點,所有的選擇都這樣,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差。
這篇文章到此結束,你可以忘記所有內容,但一定要記得這不是一篇指南,只是一次閑談。
我是真的很喜歡這個專業,也正因為喜歡,我可能會潛意識的放大它的優點,弱化它的缺點,翻看那些大數據,也是為了讓自己的說法更客觀,但人難免感情用事,這篇文章請慎採用!!!
選專業,採用別人的意見,也忠於自己的選擇。
㈣ 新媒體的調查報告。急!!!
網路營銷,移動互聯網營銷,無線營銷,手機廣告,網路廣告,互動營銷,電子商務,廣告聯盟等新媒體營銷研究
㈤ 大家理解的網路與新媒體是什麼如何准確理解網路與新媒體的相互關系
網路廣義上指互聯網。
個人認為,你這里講的網路,應該是網路媒體。新聞媒體分為:央媒、官媒、網媒和自媒體。
網媒就是網路媒體,網路媒體不屬於國家機構的新聞媒體,它是第三方公司和個人站長建立的新聞媒體網站,而自媒體是企業、個人入駐自媒體平台形式的媒體資訊平台,受平台管理。
㈥ 互聯網與新媒體的關系
網路與新媒體方向比網路傳播方向的涉及面更廣,新媒體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桌面視窗、移動電視、數字電視、網路、觸摸媒體等。因此,涵蓋了網路傳播。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新聞傳播學下屬的二級學科。
㈦ 數字媒體技術、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區別以及就業會有什麼區別
數字媒體技術、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區別為:培養要求不同、核心課程不同、培養要求不同。
一、培養要求不同
1、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要求具備基本的數字媒體產品或應用內容創意策劃能力,數字平面、三維媒體靜態、動態與交互創意設計與表達製作能力,原型製作與二、三維數字媒體內容較熟練的生產製作能力。
2、網路與新媒體:網路與新媒體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調查研究能力。掌握媒介經營管理的相關原理和知識,具備一定的市場營銷、媒介調查、媒體策劃與運營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了解並掌握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具備創新思維與一定的創業素質與能力。
二、核心課程不同
1、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的核心課程有設計基礎、交互設計程序與方法、信息可視設計、網路應用設計、三維設計技法、虛擬 應用設計、交互技術基礎、交互原型製作等。
2、網路與新媒體:網路與新媒體的核心課程有網頁設計與製作、數字多媒體作品創作、非線性編輯、融合新聞學、新媒體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產品設計與項目管理、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網路輿情監測與研判等。
三、就業前景不同
1、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可到互聯網企業、文化傳播機構、新聞傳媒或融媒體機構、影視、廣告或動漫公司、游戲或軟體公司、教育與培訓機構、機關事業單位等相關崗位,從事信息內容或交互平台的設計與開發及項目管理等工作。
2、網路與新媒體:網路與新媒體可考慮從事網頁設計、新聞媒體編輯、微電影拍攝、舞台燈光設計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服務於廣播電視網路、通信網路等新媒體行業。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數字媒體技術
網路——網路與新媒體
㈧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學習什麼課程
因學校不同而略有差異
策劃學概論、專業通識、新媒體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技術與運用、數字圖像採集與製作、視頻合成與剪輯、數字時代著作導讀、新聞采訪與寫作、媒體活動策劃、新媒體創意與策劃、新媒體產品設計與運營、網頁策劃與編輯、互動營銷、微電影創作、整合營銷傳播、電子商務、媒介經營管理概論、網路與新媒體實務、新媒體輿情監測與分析、新媒體前沿等。(浙江傳媒學院)
數字媒體概論、新聞學概論、網路傳播、多媒體新聞製作、資料庫與媒體信息處理、專業網頁製作、網路新聞編輯與發布、英語新聞采訪與寫作、國際傳播、網路中英文新聞編譯、中外傳媒史、網路媒體經營與管理等。(上海外國語大學)
網路與新媒體導論、網路與傳播、網路新聞編輯、網頁設計製作、網路廣告、網路播音主持、網路媒體經營管理、網路營銷、網路與新媒體受眾行為分析、網路與新媒體數據分析、新聞制圖、移動媒體研究、手機媒體創意坊、融媒體創意坊等。(河南工業大學)
新媒體概論、傳播學、市場營銷、廣告學概論、信息網路傳播管理、新媒體藝術概論、強化寫作訓練、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信息網路互動技術與應用、信息網路法規倫理、數字媒體技術、新媒體業務策劃、新媒介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調查方法、新媒體內容集成、攝影攝像技術、企業形象與品牌傳播。(合肥師范學院)
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㈨ 網路新媒體發展存在什麼問題
1997年3月,CHINABYTE網站上出現了第一條商業性網路廣告,標志著中國網路廣告的誕生。經過10年多的發展,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於2007年已經達到46億元,比去年前年同期增長48%,
1. 中國網路廣告市場特徵
1997年網路廣告在中國的出現,幾年來的發展歷程中網路廣告的增長幅度一直高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根據艾瑞市場咨詢(iResearch)發布的《2004年中國網路廣告研究報告》顯示:1998、1999年是中國網路廣告的起步階段,占廣告總額的0.1%,2000年到2007年網路廣告平穩發展,占廣告總額0.5%,而2006起網路廣告規模大量增長,達到廣告業總規模的1.0%,2007年該比例已經增長為1.5%。中國廣告市場這幾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不斷發展和擴張,網路廣告所佔比例的大幅提升更能顯示出網路廣告市場的迅速增長。
主要門戶網站在網路廣告市場中表現不俗。據里昂證券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在2007年網路廣告市場上,新浪、搜狐和網易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控制了64%的份額。
2.關鍵詞搜索成為網路廣告與新媒體的增長點
<1>不管是新媒體上的廣告,還是網路媒體上的旗幟廣告、按鈕廣告等,都是以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為訴求的,因而被稱為「注意力經濟」或「眼球經濟」。而網路搜索引擎則代表了一種新的虛擬經濟形態,即「搜索力經濟」。所謂搜索力經濟,其特徵就是受眾從以往的眼球被動接受信息狀態轉為主動搜索信息。
搜索引擎的出現很好地切合了「受眾本位」的傳播方式,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搜索信息。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1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獲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目的的網民所佔比例最多,達到39.1%;而用戶在互聯網上獲取信息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關網站,比例高達70.7%。
<2>(1)具體到廣告上來講,搜索引擎的出現改變了以往廣告形態中受眾被動接受的狀況,而是將受眾處在信息的中心位置,受眾具有極強的選擇權和主動性。另一方面,由於搜索引擎用戶在搜索信息時極強的針對性和確定性,因而極有可能就是所搜索產品或服務的潛在購買者,這種有效到達的廣告模式也深受廣告主喜歡,因而因搜索引擎發展而帶動的關鍵詞搜索廣告得到了迅速發展。
(2)2007年,中國網路關鍵詞搜索廣告市場已達6400萬元。美國投資機構Piper Jaffray認為:「搜索引擎作為最有效的產品和信息查找工具,以及廣告商尋求和獲得客戶的最佳途徑,將是未來幾年內成長最快的網路廣告形式。」
( 3 )國內網站網路、雅虎中國、新浪、搜狐和網易紛紛涉足付費搜索領域。
(4) 中國網路廣告不斷的在發展,如近年來的新媒體-企業之窗,利用互聯網最新的行為分析技術,來實現廣告的精確投放,讓你的廣告只顯示在最有價值的客戶面前,利用「信息互動」來實時捕獲你的客戶,新媒體這個優勢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小企業的廣告浪費,自然成為中小企業的二十一世紀產品推廣的利器。
(5)中國網路廣告市場孕育著極大的市場發展潛力。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強勢發展,生產的商品和服務越來越多,企業主的廣告投放需求將持續增加,從而促進中國廣告市場的發展。
3. 網路廣告與新媒體廣告的融合加快
網路和新媒體融合的加快是網路廣告與新媒體廣告融合加快的主要原因。網路技術經過長期發展,越來越注重網路和新媒體的相互融合和促進。
㈩ 怎樣做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問卷調查
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調查報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網路時代已經來臨。「網路文化」已經成為大學校園中的一種新的文化現象。一些專家學者不無誇張地說,「網路文化」是繼語言文字的產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發明之後,人類文化發展的第四個里程碑。目前,這一新興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國迅速普及。「網路文化」無論就其內容還是形式而言,都迥異於以往所有的文化,並對傳統文化造成很大的沖擊,其來勢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那麼,網路給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哪些沖擊和變化呢?日前,我對我院中文系的四個教學班做了「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問卷調查。下發問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約88%。此次問卷的目的,是了解網路給大學生帶來哪些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以引起學校、家長和大學生本人的重視。因而,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網路和利用網路。並最大限度地消除網路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一.正面影響1.網路對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影響網路對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生訪問這些網站,參加網站開展的各項活動,有助於增強愛國、愛黨意識,有助於強化道德主體意識與地位。如在調查問卷中,學生對「網路的使用對社會道德水平的影響」的回答:網路的使用會提高社會道德水平佔35%,網路的使用會降低社會道德水平佔10%。這個結果表明網路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並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2.網路對大學生智力素質的影響網路對大學生智力素質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大學生的求知途徑,有助於大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路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大學生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路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於開發大學生的潛力。在「網路對你的影響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選)」問卷中A、開闊了視野,拓展了知識面佔47%。B、認識很多朋友,通過與網友的交流,減輕學習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壓力佔39%。C、獲取網路上豐富的教育資源,學習成績得到提高佔14%。D、花費太多時間上網而使成績下降佔12%。E、沉溺於網上娛樂,無心向學佔7%。在這項調查中,前三項占的比例大足以說明網路對大學生的智力素質是有著積極的影響的。3.網路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為: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傳遞的快捷,以及人機對話的平等的新型人際關系,有助於啟發和引導大學生培養和形成學習、效率、平等、開放等現代觀念;網路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助於大學生擴大交往的范圍;網上新型人際交往方式和社會關系的建立為大學生在現實社會中進行社會交往提供了一種緩沖的空間;網路還為大學生的社會化提供了角色的練兵場,有助於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二.負面影響世間的許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禍福相隨,網路也不例外。網路就像一條大河,挾裹著珍珠和泥沙翻騰而下,既傳播文明又傾瀉垃圾,既開啟民智又製造蒙昧盲目。就其與大學生的發展之間的關系而言,一方面網路作為一種新的大眾傳播媒介、交往方式,極大地滿足了人們信息資源共享、進行超越時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網路本身存在著一定缺陷,網路環境往往較為復雜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護。由於大學生的心理發育還不夠十分成熟,有的大學生對「網路文化」、網路環境和網路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別過濾功能。因此,在當前學校教育側重於學業成績,部分學生跟不上學業和就業壓力比較重的情況下,網路極易成為某些大學生躲避負擔和壓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數學生沉溺於網上娛樂而無心向學,有的學生上網造成道德水平下降,這在調查結果中都有顯示,在上面的舉例中已提到。對於「網路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戲、沉溺聊天、泛濫色情」的觀點都表示認同,網戀現象時有發生。在對大學生對網戀的看法調查中,只有49%人反對網戀,可以嘗試網戀的佔到了51%。個別同學還有網戀經歷。網路的這些不利因素,已經影響到了大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因此,對大學生的上網必須得到有關人士的關注和適時地指導。三.建議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有39%的學生認為上網是大勢所趨,59%的學生認為大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2%的學生認為嚴格控制上網,3%的學生認為上網太浪費時間。而在「你的網路知識從何獲得?」這一項中,只有8%的學生是從學校獲得,而57.2%的學生是從同學中獲得,35%是自學獲得。而在哪裡上網這一項中,84%是在網吧,只有4%的同學是在學校里上網。這幾項調查結果表明,學院對大學生上網問題並沒有給予關注,學院沒有為學生上網提供應有條件,沒有提供應有的指導。先進的網路技術、豐富的網路教育資源和對網路認識的滯後及網路化環境的缺失構成尖銳的矛盾。一切都在有待改善之中。網路上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可大學生們對此都很少關注。調查問卷中,「你認為網路上的教育資源」:「比較缺乏,種類太少,質量不高」的佔5%。「還可以,有些教育站點不錯」佔28.5%。「教學信息豐富,更新及時,交互性強」佔14%。「不太了解,很少關注這方面內容」佔50%。學生對網上資料最感興趣的項依次是文學藝術、情感交流、聊天、社會科學、教育、游戲。學生「上網做些什麼?」多選題中,學生選的最多的是音樂,娛樂佔47%,其次是查學習資料佔36%,再次是玩游戲佔24%,再次是聊天佔16%,剩下的是交網友佔10%。做作業的佔9%,收發電子郵件的佔8%。在回答「上網的主要目的」時,68.6%的同學回答是娛樂,回答學習的還不到10%。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娛樂和消遣,當然這和大學生在課余時間上網有關,也與在網吧上網的環境有關。但關鍵是學校沒有給學生製造利用網路學習的氛圍,教師沒有培養學生利用網路學習的興趣。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把大學生引到網路學習中去,學院必須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把微機室、電子閱覽室完全向學生開放,並加以有效地管理。教師要向學生推薦健康的教育、學習網站。讓大學生上網是為了或瀏覽大型的圖書網站,或利用網路下載學習資料,或寫博客,或在論壇里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果大學生能把上網的目的放在這些方面,那麼網路也就能真正地發揮了它的傳播作用,大學生的學習也將是輕松加愉快的學習了。網路像是無邊的森林,裡面藏著非常豐富的寶藏,但願大學生們,都能找到通向寶藏的路徑,而不是陷在泥潭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