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非法泄密篇

網路安全非法泄密篇

發布時間:2022-04-28 05:59:05

網路安全如何杜絕手機隱私泄密

安裝軟體時注意設置隱私許可權,連接公共WIFI時打開360安全WIFI,避免信息劫持。

② 對於公司網路安全中如何保護核心資料不泄密

公司電腦內可以安裝域之盾系統,對所有電腦里的重要文件類型進行透明加密,加密以後的文件任何形式的非法外發 拷貝 傳輸打開都是亂碼,需要外發的文件也可以設置文件最大打開次數最長查看天數,有效保護文件安全

也可以對電腦設備進行禁止拷貝,防拍照 截屏 社交軟體發送 網盤上傳等操作 推薦試用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③ 軍人如何防範網路安全問題

隨著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有序進入軍營,網路安全問題偶有發生。由於網路具有虛擬、開放等特徵,發生在網路上的違紀違法等安全問題容易擴散發酵,造成難以挽回的不良影響。必須破除網路安全問題難以防範的慣性思維,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從引導官兵思想行為入手,針對不同類型問題的特點精準施策。

防範無知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提高用網能力。無知型網路安全問題主要包括意外泄密、侵犯隱私、轉發不實言論等,本質是行為人缺乏用網知識和網路行為是否合法合規的判斷能力。要引導官兵加強網路知識和技術學習,適時組織網路安全講座,宣傳安全用網知識,提高用網技能。把網路法規學習納入部隊教育訓練之中,明確上網也需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把依法用網的理念內化為品德修養、外化為行為准則、固化為生活習慣,有效預防因無知而「踩紅線」「越雷池」。

防範過失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強化責任意識。過失型網路安全問題,是指行為人缺乏應有的謹慎,導致過失性的泄露機密、丟失數據、密碼外泄等。這類安全問題,疏忽大意是表象,有章不循是誘因,責任心缺失是根源。「海恩法則」告訴我們,禍患常積於忽微。必須認清規章制度都是用無數慘痛教訓換來的,破除滿不在乎的僥幸心理,切實增強責任意識,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把遵紀守法、落實規定當日子過。嚴格落實上網用網規章制度,壓實監督責任,突出薄弱部位和重點環節監管,用法規制度為網路安全保底。

防範惡意型網路安全問題,重在加強警示打擊力度。惡意型網路安全問題,是行為人主動實施違法的行為,包括網上的電信詐騙、敲詐勒索、非法入侵、販賣情報等,存在主觀上的故意性。必須以嚴打形成震懾,「觸線」即打、絕不姑息,確保打擊力度形成聲勢,讓惡意者不敢為。注重發揮法律的警示作用,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把發生問題的嚴重後果講清楚、講到位,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法度,構建震懾常在、遏制不止的用網環境,形成良好的網路生態。

④ 如何做好網路安全保密工作

  1. 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保密工作的責任感。

  2. 持續深入開展保密宣傳教育工作,強化全員保密意識。

  3. 加強對涉密資料和涉密載體的過程監控,突出關鍵環節的管理。

  4. 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公司保密要求,健全保密相關制度,強化監督檢查,注重源頭預防。

  5. 加強保密隊伍自身建設,狠抓工作落實。

⑤ 網路安全法信息泄露會怎麼處理

根據217年6月新頒布的「網路安全法」規定:
第六十四條規定,網路運營者、網路產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
網路安全法對哪些網路行為應當受到處罰進行了規范,尤其是強調了網路運營者等維護個人信息安全的「主體責任」,除了罰款,關閉網站、吊銷執照的威懾力更大

⑥ 互聯網個人信息泄露將遭受什麼處罰

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竊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個人信息,即使尚不構成犯罪,沒有違法所得,也將被處以最高一百萬元的罰金。由公安部起草的《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規定》4日起向社會徵求意見:在重大網路安全保衛任務期間,公安機關可對互聯網安全情況實行專項檢查。

網路經營者拒絕、阻礙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或者在提供的互聯網服務中設置惡意程序的,以及拒不為公安機關依法維護國家安全、偵查犯罪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等情形,都要依法處罰。

同時,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依法履行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職責中知悉的個人信息和商業秘密,應當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把獲取的信息用於其他用途的,要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⑦ 談對開展的微信等互聯網泄密專項整頓行動的認識,談互聯網泄密的危害問問

摘要 親,您好,您所需要的答案已顯示,網路泄密,以網路為載體和渠道,使各種機密或秘密被非授權主體知悉的行為。由於計算機網路結構中的數據是共享的,主機與用戶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通過線路聯絡,經漏洞可能泄露機密或秘密。黑客可利用網路安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網路攻擊,進入聯網的信息系統實施竊密。單位內部網路連接互聯網,處理涉密信息的計算機系統沒有與互聯網進行物理隔離,都可能造成網路泄密。網路泄密有傳播效率高、渠道隱蔽、頻率高等特點。

⑧ 網路運營者泄露個人信息有什麼刑罰

我國網路領域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將於6月1日起施行。法律規定,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法律還明確,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涉及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⑨ 泄密案例有哪些

泄密案例1

「輪渡」木馬病毒使他們不知不覺間泄密

互聯網路通全球,居家能曉天下事。如今,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了。在享受互聯網方便、快捷服務的同時,與之相伴而生的各種風險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黑客攻擊、網上陷阱、網路犯罪、網上竊密等令人防不勝防。近期發生於的泄密事件多與互聯網病毒有關,尤其是「輪渡」木馬病毒,其竊密手段非常隱蔽,用戶在不經意間極易造成泄密。
所謂「輪渡」木馬病毒,就是運行在互聯網上的名為AutoRun.Inf和sys.exe的病毒程序,其「感染」的主要對象是在國際互聯網和涉密計算機間交叉使用的U盤。當用戶在上國際互聯網的計算機上使用U盤時,該病毒便以隱藏文件的形式自動復制到U盤內。如果用戶將該U盤插入涉密電腦上使用,該病毒就會自動運行,將涉密電腦內的涉密文件以隱藏文件的形式拷貝到U盤中。當用戶再用該U盤連接國際互聯網時,該病毒又會自動運行,將隱藏在U盤內的涉密文件暗中「輪渡」到互聯網上特定郵箱或伺服器中,竊密者即可遠程下載涉密信息。
以下兩起案例,是近期發生真實泄密事件,都屬於典型的由「輪渡」木馬病毒造成的無意識泄密事件。
小劉,是某機關一名幹部,平時好學上進,表現突出,被組織上定為政工幹部培養苗子。2006年經組織推薦,小劉被送政工班培訓。去學習前,小劉特意將自己平時在機關撰寫的計劃、總結等涉密資料存入U盤,准備在學習期間進行學術交流。學習期間,小劉多次上網查閱資料,並用該U盤下載參考資料。在此過程中,「輪渡」木馬病毒自動駐存於U盤中,將小劉存儲的涉密資料悉數「盜」入國際互聯網。事後查明,小劉泄密的資料達32份,他因此受到降職、降銜的嚴肅處理。
董教授,是某大學知名教授,平時工作兢兢業業,經常加班加點在家備課。由於需要查閱資料,他家中的電腦接入了國際互聯網。董教授白天在辦公室辦公電腦上工作,晚上在家用個人電腦工作,經常用U盤將未完成的工作內容在兩個電腦間相互拷貝。自2005年以來,董教授辦公電腦內的二百多份文件資料竟鬼使神差般地「跑」進了互聯網,造成重大泄密。經上級保密委員會審查鑒定,涉密文件資料達三十多份,董教授受到降職降銜、降職稱的嚴肅處理。
因保密防範知識缺乏造成的泄密實在令人遺憾!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類似這樣不該發生的一幕卻在不斷上演。這兩起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充分反映了部分涉密人員保密觀念淡薄、信息技術知識特別是網路安全防範知識欠缺、單位網路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當前,在一些單位,由於缺乏對安全保密知識的宣傳教育,缺乏對移動存儲介質使用的嚴格管理,涉密人員對安全保密防範知識不懂不會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甚至連安全保密的基本常識都不了解,由此造成的泄密事件防不勝防。因此,抓好安全保密知識的宣傳教育,嚴格對互聯網的使用管理,不僅是各單位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必須認認真真抓好,確保人人了解,人人知悉,這樣才能有效地防範泄密。(摘自湖南省國家保密局網站)

泄密案例2

我國破獲首例網上泄露國防重大機密案

這是一起在互聯網上泄露某國防重點工程秘密案,是我國目前破獲的首例網上泄露國防重大機密案。
1999年5月19日,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國家安全小組聯絡員,在互聯網上發現一篇介紹某國防重點工程研製進度、近期研製規劃和總裝、試驗情況,以及中央、軍委領導親臨研製現場的有關情況的文章,立即將該文下載並報告成都市安全局。通過偵破,是航空工業總公司某研究所工作人員郭某所為。
郭某,1992年7月畢業於一所全國知名的重點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承擔國防重點工程任務的某研究所工作。他參加了該工程的設計工作,並先後兩次被公派出國培訓,對該工程的研製進展情況比較熟悉。應當說良好的學習基礎加之良好的工作環境,他完全可以將自己鍛煉成一位知名專家和學者,甚至會在不久的將來承擔起重要的業務工作。 但他由於經不住物質利益的引誘,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擅自離開單位到某信息技術開發公司打工,並擔任該公司主辦的某論壇的"版主"。不辭而別數月之久,該研究所為嚴肅工作紀律,於1998年7月將其除名。
1999年5月7日,郭某在家通過撥號上網,看到有關該工程的一些內容,抱著"別人的信息都不準確,自己從事過這項工作應當有責任發表一篇最權威的文章"的心理,於在線狀態下編寫並發表了該文。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依法判處郭某有期徒刑8個月。(摘自杭州市國家保密局網站)

一 原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法院黃松仁泄密案

黃松仁,原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法院院長。他曾有著當兵18年,入黨37年,從事政法工作19年的光榮歷史。 1994年,連雲區法院審理蔣玉春挪用公款案時,蔣妻杭某為救丈夫,使出渾身解數,除了給黃松仁送去金飾、煙酒等物品外,把自己也搭了進去。黃松仁被女色和金錢所俘虜,對杭惟命是從,他不僅將有關案卷材料私下復印180多頁交給杭,還在審委會上力主為蔣玉春開脫罪名,致使蔣玉春被判無罪,後因檢察機關抗訴,此案不得不重新審理。 黃松仁與杭的「鐵關系」不脛而走,一些案犯的家屬紛紛找杭幫忙。1994年至1996年間,連雲區法院在先後審理4個貪污、受賄案件時,4名案犯的妻子通過杭的引見,給黃松仁送來了大筆金錢和貴重物品,黃松仁笑納之餘,向案犯家屬提供了大量辦案偵察的案卷資料,並採取授意行賄人翻供、指使辦案人員削減贓款、直接干涉案件審理等手段,千方百計為案犯開脫罪名,減輕處罰。在上述5案的審理中,黃松仁共向案犯親屬泄露機密級案卷材料多達119件,收受賄賂款物摺合人民幣93708元。黃松仁因泄露國家秘密罪、受賄罪、徇私枉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並沒收非法所得。

二 計算機網上泄密案

利用網路傳遞信息方便快捷,但利用互聯網傳遞涉密信息,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方便了境外的間諜機構。用涉密計算機上網瀏覽、傳遞涉密或不涉密信息都是十分危險的。別有用心的人不但可以通過網路獲取涉密信息,還可以通過操作系統的漏洞侵入涉密計算機硬碟。也許當一些人津津有味地上網瀏覽時,間諜也正在津津有味地下載著我們的國家秘密。

2002年3月,某市某區教委為傳達文件需要,竟將上級下發的涉密文件貼在與國際互聯網相聯的區教育信息網上。經鑒定,其中共3份屬機密級國家秘密,2份屬於秘密級國家秘密。

2002年2月,華北某學院教師劉某將涉密科研項目申請書(秘密級)在互聯網上用電子郵件形式傳遞,造成泄密。6月,該學院另一教師將7項涉密科研成果(秘密級)在互聯網上用電子郵件傳遞,造成泄密。還是6月,該學院教師王某將兩篇涉密文章在互聯網上用電子郵件形式傳遞,造成泄密。案發後,學院給予三起泄密事件的責任人行政警告處分,並進行通報批評。

2002年9月,某部委研究室工作人員張某違反計算機保密管理規定擅自在載有機密級文件的計算機上安裝上網設施,從互聯網上下載資料。致使計算機中有關統戰工作的機密級文件被竊取,最後竟出現在某國的網站上,不僅給國家造成嚴重損失,而且在國際上也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三 空軍某部將殲十飛機圖紙外賣個體廢品收購站案

2005年某部空軍機關,將我國殲十飛機維護及飛機構造生產圖紙、流程工藝要求等幾百張機密圖紙,給個體收購站當作廢品處理,經發現後及時進行了制止,處理了當事人。

⑩ [轉載]如何防範計算機信息泄密

1.信息安全現狀概述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社*會信息化正成為世界的潮流。信息產業也開始由先導產業轉變為主導產業。圍繞信息的獲取、使用和控制的斗爭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一個焦點。隨著美國正式開始實施「信息戰」戰略,網路安全已提升到維護國家主權、保護國家安全的高度。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研究和信息安全支撐軟體及平台研究已經列為國家「863」重點項目、應急項目。
據國際權威機構CSI/FBI提供的統計數據,在眾多的攻擊行為和事件中,最主要的、最多的安全事件是信息泄漏事件;攻擊者主要來自企業內部,而不是來自外部的黑客等攻擊者;安全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內部人員有意或無意的信息泄漏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
黑客攻擊明顯地被新聞媒體關注、炒作、宣傳得過於玄乎,而信息泄漏事件往往不被人們所關注,沒有引起企業主管領導、技術人員足夠的重視和關注;針對外部黑客攻擊的防範措施、解決方案、技術和產品較多較成熟,而針對內部員工的失泄密行為,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全面的解決方案。對於來自內部信息泄密的安全問題,一直是整個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難點和弱點所在。
2.1網路泄密
信息的網路化,極大地增加了聯網計算機信息泄密的風險和防範難度,竊密者利用系統的漏洞,只要在網路中任意信道、節點、端點進行截取,就可以獲得網路輸送的信息。如果不注意操作口令保護和及時更換,入網許可權不嚴密,信息傳輸不進行加密處理,區域網和互聯網沒有做到完全的物理隔離等都有可能遭到網路攻擊,導致嚴重的信息泄密事件發生。
2.2電磁波輻射泄密。
計算機設備工作時輻射出的電磁波,可以藉助儀器設備在一定范圍內收到,尤其是利用高靈敏度的裝置可以清晰地看到計算機正在處理的信息。計算機輻射主要有四個部分:顯示器的輻射、通信線路(聯接線)的輻射、主機的輻射、輸出設備(列印機)的輻射。
2.3存儲介質泄密
U盤、移動硬碟、光碟、MP3/4、相機、手機存儲卡,等移動存儲介質,如果隨意接入內網計算機,極易帶入木馬等而已代碼;載有涉密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如未實施有效加密處理,丟失後直接導致泄密。刪除存儲介質中的文件,刪掉的僅僅是文件名,原文還原封不動地保存在存儲介質中,一旦被利用,就會造成泄密。
2.4工作人員違規操作泄密
一是計算機操作人員無意識行為泄密,二是規章制度不健全或者違反規章制度泄密,三是利用職務之便有意泄密。
3.信息泄密的主體分析
信息泄密的途徑很多,層層設堵並不容易,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新技術發展,泄密方式層出不窮。要有效防範計算機信息泄密,不能一味地防外,更要防內。從泄密主體進行分析,對泄密主體進行管理和控制。從信息泄密的主體看,信息泄密分外部入侵和內部泄密兩種。
3.1外部入侵泄密
外部入侵又分外部網路入侵和外部實體入侵。外部網路入侵是指對方利用系統漏洞或安全防護薄弱環節,通過一定的計算機技術手段進入內部網路,攔截網路傳輸信息、攻擊計算機或竊取計算機上存儲的機密信息。外部網路入侵竊密途徑有病毒感染、黑客入侵、木馬竊密、傳輸攔截等;外部實體入侵是指外部人員通過各種方式接近或進入信息安全防護實體,直接對保護實體進行盜竊,非法獲取載有涉密信息的計算機、光碟、硬碟、U盤、移動硬碟、紙質文件等,或者使用移動存儲介質進行非法拷貝,對加密文件進行解密XX、利用存儲介質剩磁進行數據還原等。
3.2內部人員泄密
內部信息泄密是指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無意識地泄露單位機密,或者利用職務之便有意地竊取單位機密。內部信息泄密分有意泄密和無意泄密,無意泄密如存儲介質遺失或失竊,在上網、拷貝、存儲、共享、刻錄、列印等活動中因缺乏保護意識在無意中泄密;有意泄密如非法外聯、非法內聯、非法拷貝、非法共享、非法列印、上網外發、郵件外發、聊天外發等諸多方面。
防信息泄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其安全性能就大幅度降低或者幾乎為零。因此信息安全需要採取綜合性技術手段,既要防外又要防內,其重點和難點在於防內部信息泄密。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非法泄密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康佳電視網路設置在哪 瀏覽:694
網路五米是多少錢 瀏覽:442
連接wifi老是提示網路 瀏覽:282
iqoo網路延時怎麼設置 瀏覽:163
3g網路信號差怎麼回事 瀏覽:696
有線電視網路寬頻最高多少兆 瀏覽:418
美版三星如何設置網路 瀏覽:516
如何通過網路賣掉茶葉 瀏覽:292
在深圳有哪些網路招工平台 瀏覽:511
北大網路學院有哪些 瀏覽:296
游戲主播寬頻網路要多少 瀏覽:30
中國移動電視如何關閉網路 瀏覽:229
無線網路找不到了 瀏覽:837
國外網路主機多少錢 瀏覽:645
樓房無線網路構建 瀏覽:572
滴滴司機網路營運證多少錢 瀏覽:342
網路課堂免費課程哪個好 瀏覽:659
hp180列印機如何網路連接 瀏覽:663
優化網路用哪個軟體好 瀏覽:778
steam的印度網路上哪個好 瀏覽:4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