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雲計算面臨的安全威脅有哪些
雲計算面臨七大安全威脅:
一、拒絕服務攻擊
首先,雲計算以寬頻網路和Web方式提供服務,其可用性方面將會受到挑戰,針對雲計算服務的拒絕服務攻擊,需要雲計算服務提供商認真調查、採取相應的專門保護措。
二、不安全的介面和API
「開放」是雲計算時代的一個重要的業務變革方向。雲計算服務商需要提供大量的網路介面和API(應用程序編程介面)來整合上下游、尋找業務夥伴,甚至直接提供業務。
但是,開發過程中的安全測試、運行過程中的滲透測試,以及測試工具、測試方法等,在針對網路介面和API上都還不夠成熟,這些通常工作於後台相對安全環境的功能被開放出來後,將會帶來新的安全威脅。
三、惡意的內部員工
Verizon
Business最新的數據泄漏調查報告顯示,48%的數據泄漏是由於惡意的內部人士所為。雲計算服務作為某種程度上的外包業務,工作上有許可權、有能力接觸並處理用戶數據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包括用戶自己的內部人士、供應商員工、雲計算服務商的管理維護人員、雲計算服務商的供應商員工等。這種訪問范圍的擴大,增加了惡意的「內部員工」濫用數據和服務的可能性。
四、共享技術產生的問題
資源的虛擬池化和共享是雲計算的根本,但是這種共享並不是沒有代價的,最為典型的代價就是使得安全性降低。事實上,針對虛擬層的安全研究已經被廣為重視,從2007年開始,主流的虛擬層軟體屢有漏洞被發現。
五、數據泄漏
數據泄漏是雲計算、尤其是公共「雲」最被人們擔心的問題。企業或組織的管理層和IT決策者,需要仔細評估雲計算提供商對數據的保護能力。很多威脅都可能導致雲中的數據丟失和泄漏。雲中關鍵數據的高密度聚合,給潛在的攻擊者帶來極大的誘惑。
密鑰的管理也是一個挑戰,密鑰的丟失會導致數據毀壞,密鑰的國度分享又會削弱加密的效果。另外,由於同宿主機上其他客戶的法律取證要求,也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數據外泄和損失。
六、賬號和服務劫持
傳統的服務和會話劫持已經廣為人知,雲計算給賬號和服務「劫持」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含義。在雲環境中,如果攻擊者能夠獲得你的賬號信息,他們就可以竊聽你的活動和交易,操縱處理的數據,發送虛假的信息,將你的客戶引到假冒的站點,並且被「劫持」的服務和賬號可能會被利用,以便發起新的攻擊。
七、未知的風險場景
雲計算服務商和用戶之間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對稱性。一方面,用戶選擇將自己的IT計算和服務外包給雲服務提供商,就是為了解放和優化自己的資源,所以沒有必要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全面洞察「雲」中的所有細節;另一方面,雲服務提供商出於商業機密和安全考慮,並不情願分享所有的關鍵信息(即使是和安全直接相關的)。在這種情形下,雲計算的用戶必然需要處理大量的未知安全風險。
Ⅱ 雲服務安全問題如何解決
於提供服務的系統和數據被轉移到用戶可掌控的范圍之外,雲服務的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已成為用戶對雲服務最為擔憂的方面。雲服務引發的安全問題除了包括傳統網路與信息安全問題(如系統防護、數據加密、用戶訪問控制、Dos攻擊等問題)外,還包括由集中服務模式所引發的安全問題以及雲計算技術引入的安全問題。 要解決雲服務引發的安全問題,雲服務提供商需要提升用戶安全認知、強化服務運營管理和加強安全技術保障,充分利用網路安全、數據加密、身份認證等技術,消除用戶對雲服務使用的安全擔憂,增強用戶使用雲服務的信心。
雲幫手作為功能全面的自動化運維工具,能夠為用戶提供從巡檢修復、監控告警、快速建站、環境部署、安全防護到日誌審計的一站式運維管理服務,從而實現對雲服務統一、便捷、高效、智能的一體化運維管理,包含對整個系統的全生命周期的追蹤管理,有效提升業務運行防護能力。
Ⅲ 請教下大家,雲原生計算環境的主要安全風險有哪些
雲原生計算環境的主要安全風險類型包括:雲原生網路安全風險、雲原生編排及組件安全風險、鏡像安全風險、鏡像倉庫安全風險和容器逃逸攻擊等類型,針對這些風險的防範建議還是去找有實力的安全服務廠商,我們公司現在合作的青藤雲安全在這方面做的就非常不錯,可以去了解下。
Ⅳ 雲計算面臨的安全挑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隱私方面,用戶的數據是統一存放在雲服務提供商那裡的,那麼對於雲服務提供商來講,他能夠看到每家公司的信息,那麼如何保證這些數據不被別人惡意利用就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需要技術部門的不斷完善才行。
其次是網路傳輸問題,雲是網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所以雲計算服務主要是依託網路的。一旦網路運行不穩定,那麼對雲計算服務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以上就是雲計算服務存在的兩個較大的風險,雲計算服務已是大勢所趨,相信這些問題在後面都會迎刃而解。剛好在網路時代的官網上看到這方面的資訊,就復制粘貼過來了,要是不清楚的話,可以直接去人家官網資訊上了解吧
Ⅳ 企業網路如何防範雲風險常見哪些雲安全問題
雲安全主要面臨的風險:
1.數據丟失與泄露
「雲」具有龐大的數據儲存能力,所以雲安全首要面臨的就是如何保障數據安全在雲計算中把握好對數據的安全控制力度,避免造成數據泄露與數據的惡意銷毀。
2.信息技術漏洞
雲計算環境中有很多虛擬伺服器共享著相同的配置,因此必須為網路和伺服器配置執行服務水平協議以確保雲安全。
3.數據盜竊風險
由於企業的很多數據、應用程序和資源都集中在雲計算中。因此,只有保證雲安全,才能保證用戶信息的安全。
4.不具安全性的應用介面
在應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中,必須部署嚴格的審核過程,開發者可以運用某些准則來處理身份驗證以及訪問許可權的控制等問題,以確保雲安全運行。
5.黑客攻擊
如果不能正確地使用雲服務,勢必會給雲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雲管理與監督部門必須不斷精進技術,防止黑客的攻擊來保證雲安全。
無論是「雲」的使用者還是管理者,都需要時刻保持風險意識,合理的使用和管理雲,才能盡量避免那些潛在的風險,保證雲安全。
Ⅵ 雲計算的安全性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雲計算的安全性考慮是雲計算技術發展演化的必然結果,雲計算的安全性需要考慮四個問題:1、需要海量的客戶端(雲安全探針);2、需要專業的反病毒技術和經驗;3、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4,可以是開放的系統,允許合作夥伴的加入。
Ⅶ 雲計算技術面臨的安全威脅有哪些
1、虛擬化帶來的虛擬機的系統安全
虛擬化技術在系統組織,降低系統操作代價,改進硬體資源的效率、利用率以及靈活性方面扮演著主要的角色。然而,虛擬化技術本身不僅面臨著傳統網路已有的安全威脅,還面臨著自身引入的安全問題。
如果一個系統感染了病毒,其它系統是否會受到株連,隔離工作能否做好,甚至後台的存儲與數據信息是否受影響。如果虛擬機系統崩潰了,是否會對其它虛擬機有影響,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2、電子商務的興起帶來的身份認證安全、個人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
電子商務成為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每年全國網路產生的交易額已經佔到全年所有交易總額的9%,許多貴重的大件物品也有在網路上面交易的趨勢。
因此電子商務交易安全就成為非常迫切的問題,而在這方面,用戶的安全防護卻顯得非常薄弱,個人交易密碼被盜,網站或者銀行資料庫信息泄漏問題層出不窮,成為新的安全熱點。
3、雲計算如何保證自身關鍵業務數據的安全
企業把自己的業務放到雲端數據中心去,如何系統內的用戶可以輕松共享,節約了很多事情。看上去挺美,但是安全問題呢,萬一數據泄密呢?
這是每個CIO心裡都打鼓的問題,這個問題既是安全問題,又是信息化的規劃問題,而且要熟悉雲計算的方方面面,到底是拿哪一層做虛擬,怎麼來做。這些問題既對安全廠商展現機遇,又提出挑戰。
4、移動用戶對傳統網路的沖擊帶來的安全問題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的發展,移動終端的安全問題正在挑戰傳統的網路攻防體系。眾所周知,以前傳統的安全防護是守住我伺服器的埠,用防火牆防毒牆和流量監控等鑄成一道馬其諾防線,這樣什麼郵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以及外面的各種攻擊都會被拒之門外。
但是,當移動互聯網融入常規網路後,估計由以前的平面變成了立體的了。許多郵件病毒或者攻擊程序是從手機或者PDA引入的,這使得常規的防護體系面臨巨大的挑戰。
企業想要確保雲數據安全,就要招聘相應的人才,這就催生了新的高薪行業——雲安全工程師。
Ⅷ 雲計算應用存在哪些問題,採取哪些安全防護措施
雲計算存在的一些問題:
虛擬化安全問題:如果物理主機受到破壞,其所管理的虛擬伺服器由於存在和物理主機的交流,有可能被攻克,若物理主機和虛擬機不交流,則可能存在虛擬機逃逸。如果物理主機上的虛擬網路受到破壞,由於存在物理主機和虛擬機的交流,以及一台虛擬機監控另一台虛擬機的場景,導致虛擬機也會受到損害。
2.數據集中的安全問題:用戶的數據存儲、處理、網路傳輸等都與雲計算系統有關,包括如何有效存儲數據以避免數據丟失或損壞,如何對多租戶應用進行數據隔離,如何避免數據服務被阻塞等等。
3.雲平台可用性問題:用戶的數據和業務應用處於雲平台遭受攻擊的問題系統中,其業務流程將依賴於雲平台服務連續性、SLA和IT流程、安全策略、事件處理和分析等提出了挑戰。另外,當發生系統故障時,如何保證用戶數據的快速恢復也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4.雲平台遭受攻擊的問題:雲計算平台由於其用戶、信息資源的高度集中,容易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由此拒絕服務造成的後果和破壞性將會明顯超過傳統的企業網應用環境。
5.法律風險:雲計算應用地域弱、信息流動性大,信息服務或用戶數據可能分布在不同地區甚至是不同國家,在政府信息安全監管等方面存在法律差異與糾紛;同時由於虛擬化等技術引起的用戶間物理界限模糊可能導致的司法取證問題也不容忽視
雲計算的安全防護措施:
1基礎設施安全
基礎設施安全包括伺服器系統安全、網路管理系統安全、域名系統安全、網路路由系統安全、區域網和VLAN配置等。主要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冗餘設計、漏洞掃描與加固,IPS/IDS、DNSSec等。考慮到雲計算環境的業務持續性,設備的部署還須要考慮到高可靠性的支持,諸如雙機熱備、配置同步,鏈路捆綁聚合及硬體Bypass等特性,實現大流量匯聚情況下的基礎安全防護。
2數據安全
雲數據安全包含的內容遠遠不只是簡單的數據加密。數據安全的需求隨著三種服務模式,四種部署模式(公共雲、私有雲、社區雲、混合雲)以及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而變化。滿足雲數據安全的要求,需要應用現有的安全技術,並遵循健全的安全實踐,必須對各種防範措施進行全盤考慮,使其構成一道彈性的屏障。主要安全措施包括對不同用戶數據進行虛擬化的邏輯隔離、使用身份認證及訪問管理技術措施等,從而保障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授權、認證和不可抵賴性。
3虛擬化安全
虛擬化的安全包括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虛擬技術本身的安全,二是虛擬化引入的新的安全問題。虛擬技術有許多種,最常用的是虛擬機(VM)技術,需考慮VM內的進程保護,此外還有Hypervisor和其他管理模塊這些新的攻擊層面。可以採用的安全措施有:虛擬鏡像文件的加密存儲和完整性檢查、VM的隔離和加固、VM訪問控制、虛擬化脆弱性檢查、VM進程監控、VM的安全遷移等。
4身份認證與訪問管理(IAM,IdentityandAccessManagement)
IAM是用來管理數字身份並控制數字身份如何訪問資源的方法、技術和策略,用於確保資源被安全訪問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手段,從而實現對企業信息資產進行統一的身份認證、授權和身份數據集中化的管理與審計。IAM是保證雲計算安全運行的關鍵所在。傳統的IAM管理范疇,例如自動化管理用戶賬號、用戶自助式服務、認證、訪問控制、單點登錄、職權分離、數據保護、特權用戶管理、數據防丟失保護措施與合規報告等,都與雲計算的各種應用模式息息相關。
IAM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部署並立即產生效果的整體解決方案,而是一個由各種技術組件、過程和標准實踐組成的體系架構。標準的企業級IAM體系架構包含技術、服務和過程等幾個層面,其部署體系架構的核心是目錄服務,目錄服務是機構用戶群的身份、證書和用戶屬性的信息庫。
5應用安全
由於雲環境的靈活性、開放性以及公眾可用性等特性,給應用安全帶來了很多挑戰。雲計算的應用主要通過Web瀏覽器實現。因此,在雲計算中,對於應用安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Web應用的安全。要保證SaaS的應用安全,就要在應用的設計開發之初,制定並遵循適合SaaS模式的安全開發生命周期規范和流程,從整體生命周期上去考慮應用安全。可以採用的防護措施有訪問控制、配置加固、部署應用層防火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