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在印度尼西亞打工,手機經常沒信號,有的話也是2G網路,希望給我推薦一款信號好上網快的手機和電話卡
看地方吧,很多人說Simpati這個公司的會好一些,到郊外信號比其他的好。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在地下道或特殊地方無信號,反而其他的會好一些,但是這種情況也是不一定的。這個主要是因為各個公司定的電波柱會不一樣。
所以還是建議你問問你附近的人用什麼電話卡,問信號好不好是最好。
Ⅱ 2g網路還有人用嗎
2G網路肯定還有人用啊。
在有些不發達的地方用的都是2G網路。
假如你到了那邊,那可能就會用不了3G網路而自動更換為2G網路。
Ⅲ 印度人口有多少
印度人口有13.24億(2019年)。
印度的人口為13.26億人(2016年),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
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普查結果還顯示,印度擁有自獨立以來的最低兒童性別比例,即男女比例為1000:914。
B.s.古哈於1935年,將印度的種族劃分為五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印度土著人。
(3)印度2g網路還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印度的民族及人口佔比:
1、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主要以務農為業。
2、泰盧固族(TELUGU)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8.6%,又稱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歡喝茶。
3、孟加拉族(BENGAL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等,操孟加拉語,大多數人信印度教。主要從事農業。
4、馬拉地族(MARAT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馬拉地人喜歡摔跤,還善於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5、古吉拉特族(GUJARATH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操古吉拉特語,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人信伊斯蘭教和耆那教。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較發達。
6、加拿達族(KANNADA)
佔印人口3.87%,說加拿達語,分布在卡納塔卡邦。
7、馬拉亞拉姆族(MALAYALAM)
佔印人口3.59%,說馬拉亞拉姆語,分布在喀拉拉邦。
8、旁遮普族(PUNJAB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大部分人操旁遮普語,少數操印地語和烏爾都語。信奉錫克教和印度教。多數人從事農業,少數人從事畜牧業和手工業。旁遮普人能歌善舞。
9、阿薩姆族(ASSAMESE)
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薩姆邦,操阿薩姆語。信奉濕婆神。多從事農業、畜牧業。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喝茶。
10、奧里薩族(ORISSAI)
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奧里薩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奧里薩一向被譽為印度教之鄉,素有印度教聖地之稱。奧里薩人以米飯為主食,衣著簡單樸素。
Ⅳ 聯通關閉2g 3g信號,有哪些地方還在使用2g 3g信號
雖然現在4G以及全國性的普及但是部分偏遠地區,以及新疆等地還為能達到完全覆蓋。
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部,面積大約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總領土的六分之一,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他於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國接壤,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較為偏的幾個地方之一。它到現在都是連接中西方貿易的重要通道,是我國重要的邊疆防線。可是其網路一直不是太就好。
隨著4G網路的發展和覆蓋,只有少數及其偏遠或人煙罕至的地區未覆蓋,像一些偏遠的山區以及新疆等地還是在使用2G,3G。但因為是有選擇性的關閉網路,所以新疆等偏遠地區的2,3G網路暫時不會被關閉。
Ⅳ 印度的實力到底怎麼樣各方面
印度的實力增長較快,但和中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是多大差距,經濟上從匯率GDP比較印度大約是中國的40%,即中國GDP為15000億美元,印度大約為6000億美元。PPP比較印度是中國的50%強。中國超過60000億美元,印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我從另外角度觀察,印度的農業佔GDP的28%,中國佔12%。而印度糧食產量大約是中國的40%到45%,印度糧食產量2億噸左右,中國最高超過5億噸,去年為4.7億噸以上。另外在經濟作物和畜牧生產上中國遠遠超過印度,中國每年生產超過3億噸蔬菜,5000萬噸水果,5000萬噸水產品,另外各種肉類、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國都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產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類生產非常少。印度的農業產值從好的方面估計也不會超過中國農業產值的30%,差的估計大約也就20%到25%。中國實際上GDP應該超過印度至少4倍。工業生產中國佔GDP的56%,印度佔30%左右。但實際上中國的工業超過印度大約6到8倍。中國在1978年其主要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能源產業都遠遠超過2000年印度的產量。
2、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3、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4、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5、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Ⅵ 2020年全球2G網路會消失
2g維護費用比4g高好多,速度還沒4g快,當然會淘汰了
Ⅶ 還有多少人在用移動2G網路的
2G網速太慢了
而且有事上不去網
換卡意味著好多綁定的網站東西要改成新號
麻煩
想整個
隨身wifi
+流量卡用
Ⅷ 為什麼現在2g網路的還有很多
不發達地區當然會有呀,例如農村、邊緣地區
Ⅸ 那些國家用2g網路
能用手機打電話的國家都有用2G,現在打電話手機都會調節回到2G網路的,2G網路成熟穩定,覆蓋也是最廣的!3G、4G是最近幾年開始覆蓋,覆蓋面遠不及2G。
Ⅹ 為什麼全世界還有44億人無法上網呢
如果你在看這篇文章,那你肯定不在這顆行星上無法接入互聯網的44億人的行列。
這個數字來自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報告基於Facebook參與的一項合作研究,由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撰寫,報告發現今天全世界70多億人中,超過一半的人無法接入互聯網。
Facebook希望通過這份報告讓全世界沒有網路地區的更多人能接入互聯網。
無論是矽谷巨頭還是其它公司都在推動讓世界最偏遠的角落接入互聯網的新方法——這樣這些地區才能買得到他們的產品。
Google就推出了網路接入氣球,Facebook成立的 Internet.org希望用太陽能飛機向全世界偏遠地區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而且不僅僅是貧窮或偏遠的國家會因此受益,包括中國、印度和美國在內的20個大國——也是44億人中的絕大部分人的所在國家。13億中國人也許都很想要一台iPhone,但是超過半數中國人依然無法上網。印度無法上網的人有十多億。即便在在美國,依然有500萬人沒有接入網路。
最近幾年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讓偏遠地區的移動互聯網接入量越來越大。這些技術跳過了昂貴的有線互聯網接入,在許多發展中國家,3G網路的資費甚至比某些發達國家還便宜,但是網費依然佔到發展中國家人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為數十億新網民提供網路接入?要做到這一切需要什麼技術?
報告指出阻礙人們上網的因素主要有花費過高、使用數字媒體的能力不足以及網路基建不到位。
但是還有一個原因是缺乏上網的刺激,有些人即便可以上網也不上,因為他們不覺得有什麼理由去上網。在美國,皮尤調查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不上網的人中大部分認為互聯網和他們沒有關系,或者覺得上網太難。只有7%的人是因為沒有電網接入和無法連接互聯網。
(編譯:王大發財;via N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