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又到清明祭掃時,各地都出台了哪些要求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本該是大家祭祖的時節,但是由於今年的清明節期間,許多地方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為了避免人員聚集,減少交叉感染的危險,所以許多地方相繼出台了清明節的許多新要求。
廣東
廣東為了減少人員聚集,提倡喪事簡辦,一些出現疫情的地區,例如深圳、中山等暫停現場祭掃活動,針對於一些沒有出現疫情的地區,也提倡在家追思、網路祭掃等方式,如果要進行現場技術,要自覺佩戴口罩,檢測體溫,出示健康碼。
Ⅱ 上海墓園有網路祭掃嗎
我知道的就是清竹園有。因為像我們年輕人工作忙碌,出差成為家常便飯,一年到頭也沒有幾次能閑下來,更別說有時間去掃墓了,而家裡有時間的長輩們,卻也因為身體原因不方便單獨出門,但是各大節日掃墓不僅是緬懷先輩的方式,也是繼承傳統的精神文化。
有了網路祭掃這一種綠色的祭掃方式就方便了許多,在清竹園公眾號主頁,點擊「網路祭掃」,就可以在網上建立紀念館,上傳逝者照片,添加生平簡介、事跡、文集等,就可以供親朋好友祭拜留言、獻花寫字、甚至是說話,隨時都可以祭拜自己的親人,非常方便!但是我個人覺得網路不能代表一切,有時間還是建議得線下去清竹園去祭掃哦~網路了解這家,就可以了。
Ⅲ 祭奠的網上祭奠
·傳承文明:傳統的祭奠方式雖然體現的是比較隆重的,但習俗會根據時代的變化,關鍵的是我們的本質是不變的。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祭掃習俗的也需與時俱進。網路祭奠將是傳承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發揚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的現代的、科學的方式。只要祭掃的本義不變--誠心祭奠,祭掃的方式並不重要。
·促進和諧:網路紀念館是一個超時空的網路祭奠和溝通平台,用戶不僅可以向先人表達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加強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溝通,增進了解、強化親情、維護團結,增強凝聚力,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
·激勵後代:在這個虛擬的紀念空間里永久記載著祖祖輩輩的光榮歷史,讓散居在全球的後人都可在這個平台上了解祖輩光輝業績及其未竟之業,以此激勵後代不斷追求和努力奮進。 ·便捷性:現代人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加上生活節奏繁忙,不可能在每年的清明節、重陽節等祭祖日子親臨現場祭掃。可以讓用戶可突破時空的阻隔,實現全天候、全球化的緬懷、祭掃。用戶可隨時隨地對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此外,用戶還可在已故親人的生日、忌日等重要日子上網追思。
·永久性:盡管許多家庭都有家譜,但是人們只能從家譜中獲得簡單的信息。可以把先人的文字資料及圖像和聲像資料永久保存下來,隨時隨地可讓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現眼前,讓子孫萬代了解祖輩的光榮與夢想。
·環保、安全、節約:據報道,我國一些大城市每年清明節祭祖費都超過千萬元,燃燒紙品引發的火災所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網路祭掃這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拜祭方式,既滿足人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的需要,又可以避免上述問題。 【網上祭奠:只要祭掃的本義不變 方式並不重要】
新華網深圳4月4日專電(記者王傳真)韓凱坐在電腦前,用滑鼠「點燃」火柴,然後「拖」出三根香點著,插進香爐。「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來臨,近幾天,已有近萬名深圳市民光顧我們的紀念網祭奠親人。」韓凱自豪地說。
韓凱是深圳「無盡的愛紀念網」的營運總監。在他們的網站上,用戶不僅可以通過用滑鼠拖拉鮮花、火柴、香、茶杯、酒杯等來模擬完成獻花、點燭、燒香、敬茶、敬酒等祭奠活動,還可以按照個人需要來選擇墓園的背景和墓碑等,他們開始計劃幫助用戶把已故親友的家居環境、有紀念意義的「老地方」或真實的墓地,製作成三維動畫並復制到網上。
「無盡的愛紀念網」創辦人之一陳蕗介紹,網路祭奠的好處是可以突破時空的阻隔,實現全天候、全球化的緬懷、祭掃,隨時隨地對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還可以用網路把先人的文字資料及圖像和聲像資料永久保存下來。此外,網路祭掃還是一種環保、安全、節約的祭奠方式,可以避免鋪張浪費和環境污染。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網路能像真實祭奠一樣表達人們對先人的哀思。有網友認為,網路拜祭形式不夠嚴肅,掃墓的意義在於親眼看看親人安息的地方,如果條件不允許,寧願在心裡默默懷念。
一些網友則認為,流傳幾千年的祭奠習俗本來就是因時而異。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網路祭奠將是寄託哀思、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發揚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保存、拯救祭奠文化的科學方式,「只要祭掃的本義不變,祭掃的方式並不重要。」
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轉變、網路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網上這種全新的祭奠形式逐漸被接受認可,以網上獻花、留言、點歌等形式寄託自己的哀思無疑是一種更方便環保的祭奠形式。全國知名網上祭奠網站同懷網無疑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家,相信有好的服務平台再加上人們思想的逐漸轉變,網上祭奠將會成為一種全新流行的祭奠新形式
Ⅳ 掃墓的網路掃墓
1、傳承文明:流傳幾千年的祭奠習俗本來就是因時而異。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祭掃習俗也需與時俱進。網路祭奠將是傳承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發揚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的現代的、科學的方式。只要祭掃的本義不變--誠心祭奠,祭掃的方式並不重要。
2、促進和諧:網路紀念館是一個超時空的網路祭奠和溝通平台,用戶不僅可以向先人表達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加強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溝通,增進了解、強化親情、維護團結,增強凝聚力,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
3、激勵後代:在這個虛擬的紀念空間里永久記載著祖祖輩輩的光榮歷史,讓散居在全球的後人都可在這個平台上了解祖輩光輝業績及其未竟之業,以此激勵後代不斷追求和努力奮進。
Ⅳ 上海清明掃墓有什麼規定
上海清明掃墓目前還是倡導文明掃墓,不燃燒錫紙,環保、健康。
掃墓,即為「墓祭」,也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北方叫上墳,有的地方將掃墓稱之為「掃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區稱之為「掛山」或「掛紙」。
拜的「山」分兩種:一種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內的祖輩,稱「家山」,拜祭家山稱「家祭」;另一種是對宗族祖先的拜祭,稱「祖山」、「大眾山」,拜祭祖山稱「掃大眾山」。
別樣形式:
1、音樂祭祀:播放逝者生前最喜愛的歌曲,表達對故人的緬懷之情。
2、鮮花祭祀:用逝者生前最喜愛的鮮花祭祀,或參加各公墓組織的「鮮花換燒紙」活動。
3、植樹祭祀:通過植樹祭奠故人。
4、洗墓祭祀:清洗墓碑表達思念。
5、家庭追思會:將逝者生前的照片、錄像資料製作成光碟,組織家庭成員觀看,進行往生回憶。
6、網上祭祀:通過互聯網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哀思。
Ⅵ 上海掃墓一個預約號帶幾個人
由本人或者親屬通過上海浦東新區天長公墓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祭掃預約每個號最多可攜4名親屬(共計5人),落葬預約每個號最多可攜9名親屬(共計10人)。
Ⅶ 如何看待近些年流行的「網上掃墓」的現象
現在,網上掃墓逐漸流行了起來,不同的人們有不同的看法。“祭奠親人居然也請人代勞?”“代為掃墓可靠嗎?”清明前後,一場涉及“網上掃墓”的話題惹起了業內外的爭議。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網上掃墓的現象呢?
是通過在網上設立一個網上陵墓,然後在該網上陵墓進行上香獻花等方式祭拜的掃墓形式。網上掃墓是民政部發文明確提倡的綠色掃墓方式。擁有品種豐富的祭品,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點歌、上香、點蠟、燒紙、上供、獻花、祭酒和留言等祭祀服務,全球最大的網上掃墓是懷恩網,讓愛與思念沒有距離、生命的故事永久流傳。
現在,網上掃墓的確有很多人不得不需要,也是社會的需求,因此,我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要多理解,寬容那些實在沒有辦法回去的人。但是我們也應該反對把親情商業化,使掃墓的意義大打折扣!
Ⅷ 上海長安墓園清明網上祭掃如何操作
點擊進入墓園官網,找到墓穴,就可祭掃了
Ⅸ 一年之內可以二次去掃墓嗎
一年之內可以多次去掃墓,只要你有心並且有時間。一般清明和農歷七月中都可以掃墓。
什麼是掃墓
掃墓,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按照習俗,一般在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祖先,對祖先的崇拜、返本歸宗的意識特別濃厚,在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特殊緬懷方式。
網路掃墓的簡介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環保觀念的深入人心,網路掃墓開始興起,但較多用於較大型的紀念活動,如紀念烈士等等。
網友可在專門的網路紀念館發表留言寄託哀思和祝福。一些華人表示,不太能接受時髦的"網上祭拜"方式,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親自到先人墓前磕頭。
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對清明節也不敢怠慢,因為崇祖、祭祖是流傳數千年的華人傳統。
二維碼掃墓
用智能手機掃描一下可以看到逝者照片或視頻,了解他的生平事跡。逝者家人還可以對網頁內容更新維護。
家屬可為隱私設密碼
二維碼墓碑起源於英國,外地墓葬園在推廣二維碼時,還會在未售出的墓地上鑲嵌二維碼,內容包括墓碑的價格、方位、面積、綠化、設計理念等。
對於掃描之後能看到哪些內容,親屬可根據自己的要求,在祭祀主頁設置相應的選項,即哪些信息是完全公開的,哪些部分是隱私要通過密碼查看。保護逝者的個人隱私。
一般來說,普通弔唁者都可通過二維碼訪問逝者紀念館,可獻花、留言,與更多在紀念館祭祀的親朋互動,也可將網址分享給親人、朋友用於祭祀和留言。
網路掃墓的意義
1、促進和諧
網路紀念館是一個超時空的網路祭奠和溝通平台。
用戶不僅可以向先人表達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加強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溝通,增進了解、強化親情、維護團結,增強凝聚力,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
2、激勵後代
在這個虛擬的紀念空間里永久記載著祖祖輩輩的光榮歷史,讓散居在全球的後人都可在這個平台上了解祖輩光輝業績及其未竟之業,以此激勵後代不斷追求和努力奮進。
Ⅹ 上海民政局對今天清明掃墓有什麼規定
上海市:倡導廣大市民群眾在今年清明期間(3月28日至4月12日),不要前往公墓、骨灰堂進行現場祭掃。全市經營性公墓(骨灰堂)將推出集體祭掃、網路祭掃、代客祭掃三項便民服務措施。同時,對確有落葬或現場祭掃需求的市民,實行「預約落葬」和個別「預約祭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