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信手機卡和寬頻綁定在一起……會亂扣費嗎、
不會,都是有賬單可以查的,而且現在基本都是一個賬戶繳費,比較方便,可以定製電子賬單,隨時查看費用情況
B. 電信的手機卡亂扣費是真的嗎
尊敬的用戶,您好!根據您的描述,不會的,中國電信後台計費系統計費准確,每筆收費清清楚楚,讓您明明白白消費,中國電信現在在各電信營業大廳放置了自助服務終端,以及在中國(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安徽掌上10000客戶端,憑電信產品號碼及服務密碼登錄自助服務終端、電信網廳或者安徽掌上10000客戶端查詢您的詳細計費清單。如果查詢發現電信公司有計費錯誤,請您撥打中國電信10000號轉人工服務投訴解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並得到您的採納,如需交納話費及辦理一般電信業務,請您登錄中國(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查看辦理,安徽電信竭誠為您服務,祝您生活愉快!
電信降價咯,移動話費僅3折!49元包打129元,含330分鍾語音,600M流量,更可加1元流量翻一倍!69元包打189元;89元包打289元;99元包打329元。詳情訪問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
C. 電信4g改了接入點會不會扣話費
您好
不會的,您的手機選擇任一接入點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不會產生其他費用的。
電信新出流魔王卡 每月國內流量6GB,贈送來電顯示和189郵箱,國內接聽免費,套餐費用19元,現在辦理可以免費體驗2個月,需要的可以登錄電信網廳辦理:
http://ah.189.cn/iphone/ext/lmwk/index.html?DevCode=AH00F00507/Y34000053396/007
D. 電信卡會不會亂扣話費
三大運營商一般都不會亂扣費,但是一般都會套路你的費用;你最好去電信官網或者電信APP登錄查看一下自己的套餐,也可以更直觀的了解自己的消費項目!
E. 電信的手機卡用4g網速把接入點改成CMTDS會造成額外收費嗎,我有100g流量,用了之後感覺網速提
當然要收費的,CMTDS是移動卡專用的,電信卡用需要收費的
F. 電信寬頻存在亂扣費嗎
電信寬頻不會亂扣費的,如果是到期之後沒有及時關閉,需要帶機主身份證和電信貓去營業廳辦理拆機的,到期之後會有1-2個月的緩沖期,這個期間是會產生費用的,如果不清楚電信寬頻是否存在亂扣費的情況,可以撥打10000號轉人工客服,讓他們幫你查詢。
G. 電信無線網卡會亂扣費的
電信無線網卡會亂扣費的 大家不能相信電信的無線網卡 用了的話大家會後悔的 比如一個月流量卡是1G 上不到1G的 我只上了100多M的流量 不到200M 我上個月24好買來的 到了下個月24號可以上 但是只是上了5天 一天我保持上了33M的流量 只上了5天 也就到了29號就上不了了 第一個月是有1G的流量 但是第2個月的時候也就上的100多M就沒錢了 流量也沒有了 這個月充了幾次的錢 花了我幾百塊 還有小時卡 一個月150個小時的 大家也不要相信 雖然是150元一個月 也算是一個小時一塊錢 但是不能超額 要是超額的話一個小時得3塊錢 要是你能一天上5個小時也就沒什麼關系 但是還是會超額的 一天5個小時大家能保持的住嗎 超出了一分鍾就要欠費了 要是欠了 不就得充了 算起來一個月還是要幾百塊錢 網速的速度也很慢 大家千萬別用無線網卡 太黑了
H. 電信出現被亂扣費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要確認是電信方原因還是個人原因造成的。1、如個人操作產生的費用,不交的話,要承擔違約責任,欠費達到一定程度和一段時間內不繳清欠費,今後再辦理電信的業務就會很難。2、如確實是電信的伺服器扣費錯誤的,可以返還費用。只要費用產生的不合理,都可以和電信的工作人員商討返還。建議:及時通過客服關閉不用的相關業務。直接撥打電信客服熱線10000號,要求客服人員說明目前辦理的相關業務細節,然後根據自己實際的需求關閉相應業務。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1為你解答。
I. 中國電信為什麼老是亂扣費
不可否認,最近幾年電信資費不斷下調,但手機亂扣費已經成為投訴的熱點。對此,很多消費者心存疑慮: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手機亂扣費肆虐橫行?誰才是手機亂扣費的幕後黑手呢?
「高明」的手機亂扣費方式
雖說現在電信運營商的計費技術非常成熟,而且非常透明化,但手機亂扣費現象仍舊是用戶投訴的重災區。如果說SP服務訂閱是誘導消費,那麼現在肆虐橫行的手機亂扣費,手法可謂是非常「高明」。
通常情況下,消費者要訂購一項收費服務,必須憑服務密碼登錄手機網上營業廳,或者是撥打相應的客服熱線,憑服務密碼進行變更。從新華社記者的報道發現,一些手機亂扣費項目,多是通過電話營銷完成的。所謂的電話營銷,是指運營商工作人員,或者是運營商的加盟營業廳,通過電話呼叫的形式,向消費者推薦某項服務,既便用戶不同意,一些服務被開通。而這,已經成為手機亂扣費的一種常用手法。
與消費者自己購買服務相比,電話營銷開通服務的做法更具隱蔽性。按照規定,每一樁電話營銷必須有錄音,而且必須告知消費者自己的工號和姓名等資料。然而,很多消費者被亂扣費,大多是來自運營商加盟營業廳的電話營銷。
據一些消費者透露,這些第三方的私人營業廳,在電話營銷時通常偽裝成業務人員向用戶推銷服務,整個過程既沒有錄音,也不會告訴消費者工號和姓名等信息。更有慎者,一些運營商的工作人員為了完成KPI考核,使用一些網路電話軟體給消費者撥打電話,並用免費的噱頭誘導消費者開通服務。
顯然,電話營銷有很強的隱蔽性,而且消費者很難取證。加之一些收費服務前期確實會免費讓消費者體驗一段時間,然後才會收費。由於消費者忘記在免費時間內取消該服務,最後就被名正言順的扣費。不得不說,現在手機亂扣費的方式很高明,很多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中招。
運營商或許是亂扣費的黑手
不可否認,電話營銷推銷手機增值服務的手法很隱蔽,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一亂象無從監管。消費者手機號碼每開通一項服務,都需要相應的授權。也就是說,運營商完全可以監管各項服務的開通情況。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運營商工作人員透露,經過多輪的技術迭代後,國內三大運營商的運營支撐系統已經非常成熟。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說,消費者手機號每開通一項業務,都需要驗證消費者的身份和操作者的身份。在線下營業廳開通業務,不僅需要驗證身份證,在辦理業務時還需要拍照。相比之下,電話營銷的驗證手段比較單一,但也需要輸入消費者的身份證號碼,以及手機號的服務密碼。只是,很多電話營銷為了躲避風險,把一些驗證手段給跳過了,這是手機亂扣費的一個根源。
不難看出,消費者手機號每一項服務的開通都在監管之下進行。既然這樣,在消費者投訴亂扣費時,運營商為何不願意配合呢?正如運營商工作人員所說,運營商後台可以清楚的查詢到該服務是誰開通的,何時開通的。所以,消費者質疑手機為何會亂扣費,運營商卻不願意配合,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運營商是手機亂扣費的幕後黑手。
在新華社記者撰寫的報道中,天津移動對於消費者的投訴,不願意去調查亂收費項目是如何開通的。因為一旦運營商去調查,非常容易的就能查到是誰違規給消費者開通的收費服務。更重要的是,在線下營業廳開通一項手機服務需要非常規范的操作,而且需要驗證消費者的身份,運營商為何允許一些工作人員或加盟營業廳的工作人員使用電話推銷呢?
毋庸置疑,隱蔽性非常強的電話營銷,能夠增加運營商的收入。最近幾年,受「提速降費」政策的影響,三大運營商的收入和利潤大幅下滑。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運營商開始打擦邊球,使用一些隱蔽的手法為消費者開通服務,以此提高營收和利潤。加之目前手機業務開通仍缺乏監管,運營商無疑就是手機亂扣費的幫凶。